第103章 逢生

隆隆的炮聲驚天動地,海潮般的吶喊自遠處一陣陣涌來。南昌城西南惠民門城頭,金聲桓站在垛口後眺望着遠方。雖然看不太清楚,但他仍是目不轉睛,似乎生怕錯過了其中的某個重要環節。

湖廣鎮抵達南昌城外圍以來的這大半個月裡,金聲桓一直密切關注着城外的戰況,幾乎每一場戰鬥都不曾落下。而戰局的發展也沒有讓他失望,在湖廣鎮的攻勢下,清軍的西路防線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一天天地向東收縮。大大小小的激戰過後,贛江西岸的一系列戰略要點都已落入了湖廣鎮的手裡,那漫天飄揚的紅旗讓城頭的守軍也跟着士氣大振。

“若是不出意外,這兩天之內便能徹底解圍了吧?”王得仁巡視完一些重要的地段,也來到了惠民門城頭,語氣已經不像最初的那樣滿是激動,而是帶上了幾分隱隱的失落。

南昌城一解圍,他暫時不用擔心自己的性命了,但也意味着當初起兵反清的目的基本上全部落空。而實力上的嚴重受損也將讓他們在大明那邊的話語權大大下降,以後會如何恐怕只有看龐嶽的心情了。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恐怕還用不了兩天,今天之內也不是不可能。”金聲桓說完這句之後轉頭看向王得仁,他不難聽出王得仁語氣裡的失落,“等龐嶽進了城,你可不要再是這副臉色。我們如今是看臉色的人,而不是使臉色的人。”

王得仁悻悻地笑了笑,不再說什麼。

西南方向,贛江江面上突然響起的震天炮聲打斷了金聲桓和王得仁的思路,將他們以及城頭其餘人的注意力全都吸引了過去。

震耳欲聾的炮聲此起彼伏,寬闊的江面上硝煙瀰漫,一道道巨大的水柱裹着各種碎屑從江面騰起,又化作鋪天蓋地的水簾嘩嘩地落下。

伏波營的指揮船上,營官何國遠注視着前方的戰況,不時地傳下一些命令,由傳令兵通過桅杆上的旗號傳達給參戰的各船。

這一戰,伏波營的對手是清軍的九江水師營。這支水師在弘光朝的時候就已經存在,當時是大明的九江水師。當初清軍南下,這支水師未作絲毫抵抗便降了清。後來金聲桓在南昌起兵反清歸明、派王得仁北上的時候,這支水師的主將又率部投降了王得仁。等到王得仁敗回南昌,譚泰大軍進入江西,這支水師的主將再次審時度勢、果斷地歸降了譚泰。本來對這類降而復叛、叛而復降的牆頭草,譚泰是準備拿來祭刀的,但考慮到南征清軍中水師不多,只好捏着鼻子先忍了下來,等到日後再一併算賬。

將爲一軍之膽,有這樣的主將在,九江水師的作戰意志可想而知。至於武器裝備和兵員素質,跟伏波營也沒法比。再加上如今西岸的一系列炮臺也已經落入了湖廣鎮之手,多重因素的影響之下,這場戰鬥從一開始幾乎就沒什麼懸念。

聲勢雖然浩大,戰況卻談不上有多激烈,沒過多久便進入了一邊倒的局面。這讓一心想打幾場硬仗、在陸師兄弟們面前也露露臉的何國遠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失落。

“既然韃子水師不經打,那我就早點結束戰鬥去向大帥報捷吧。”何國遠心中默唸了一句,正準備使出全部的後手給九江水師最後一擊時,桅杆上的瞭望哨突然興奮地大喊:“大人,白旗!韃子水師掛起了白旗!”

“丟他老母的......”何國遠忍不住罵出了聲。

經過之前大半個月的交戰,南昌城外的清軍在西路的戰場態勢上本就已經漸漸地落了下風,一系列重要的戰場支撐點都在激戰後被湖廣鎮奪取,而此刻隨着九江水師的戰場倒戈,對贛江江面的控制權也幾乎全部丟失。此後湖廣鎮只要沿着水路便能暢通無阻地進入南昌城。

兼有水陸之利的湖廣鎮在西攻戰略上實現了重大突破。但譚泰還是沒有放棄,調集手頭的大部分機動兵力投入西路,進行了最後一搏。

激烈的戰鬥又持續了一個白天。

太陽西斜的時候,湖廣鎮飛虎營第一千總隊擊走了最後一股清軍遊騎,抵達了城南的進賢門之外。在他們身後的廣闊戰場上,清軍之前的構築的各種工事已經成爲一片廢墟。尚未散盡的硝煙中,湖廣鎮的大軍正源源不斷地涌來,彷彿一道道奔騰向前的紅色洋流......

“罪將金聲桓,參見龐帥!”

“罪將王得仁,參見龐帥!”

進賢門的甕城裡,金聲桓、王得仁以及一衆南昌軍的將領皆袒露着上身,揹着一捆荊條跪在路邊大聲道。

龐嶽翻身下馬,來到“負荊請罪”的衆人面前,首先扶起了金聲桓和王得仁,親手給他們解下荊條,笑道:“二位將軍,你們這是幹什麼?二位身處虜營卻依舊心念大明,不顧自身安危,奮而起兵反清歸明,此爲忠;力戰韃虜數月,不屈不撓,保得南昌不失,此爲勇。忠勇有嘉,何罪之有?還有其餘各位將軍,你們也都快些起來,如今已經入冬,勿要着了涼。”

跟在龐嶽身後的一衆湖廣鎮將領也紛紛上前,將跪在地上的其餘人等一一扶起,解下背上的荊條。

“龐帥寬宏大量,罪將等卻是心中有愧。”金聲桓面有慚色,“罪將雖有起兵歸明的微末之功,卻恃功而驕,擅自濫封官爵,此爲僭越,乃大不敬......”

龐嶽笑着打斷了他的話:“將軍不必如此,之前那些舉措的確大有不當之處,但當時情形特殊,也屬情有可原。聖上也是通情達理的,在龐某出征之時就對此專門有過交代,讓二位將軍不必因而耿耿於懷。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這一番話讓金聲桓等人臉上都放鬆了不少。

“多謝聖上隆恩!”金聲桓朝行都衡州方向拜了拜,又鄭重地向龐嶽行禮,“多謝龐帥不遠千里提兵來救。要不是龐帥來的及時,咱們這些人恐怕早就成了譚泰的刀下之鬼了。救命之恩,無以回報!以後龐帥但有差遣,哪怕是赴湯蹈火,金某人要是皺一下眉頭就不是人生父母養的!”

“龐帥救命之恩,我等沒齒難忘!今後但有差遣,王某人亦在所不辭!”

“大恩不言謝,以後末將這一百多斤就任由龐帥驅使!”

王得仁以及其餘的南昌軍將領也紛紛行禮道謝。

“諸位言重了!”龐嶽笑道,“若不是諸位力戰韃虜、堅守南昌數月不失,龐某即便領軍趕到南昌只怕也爲時已晚。此戰能擊破韃虜的封鎖、解南昌之圍,一來是全體將士英勇作戰之功,這二來,也是天佑大明,不會辜負所有像諸位這樣心念大明的忠臣義士!龐某隻不過是順天意而爲,所謂救命之恩云云,以後無需再提!”

這時,一名飛虎營的軍官帶隊押着個俘虜過來,走到龐嶽身前耳語了一番。

龐嶽聽了大感意外,隨後示意他把俘虜推到了金聲桓等人的身前,對金、王等人說道:“金將軍、王將軍,你們還認識此人嗎?”

那俘虜已經嚇得雙腿發軟,癱在地上縮成一團。旁邊的湖廣鎮士兵揪住他腦後的小辮子,把他的臉扳起來朝向金聲桓等人。

金聲桓只看了一眼便大喝道:“柳同春!”

此人正是原來的清江西都司柳同春,在金聲桓、王得仁起兵之後拋棄家人、奮不顧身地逃往南京報訊,鐵桿的大清忠臣一個。後來譚泰率軍南下,柳同春也跟隨江南綠營回到了南昌,因爲在城內有不少故舊,所以被譚泰安排了一個勸降的任務。隔三差五地便朝城中喊話,或者寫上一些書信射進城內。讓金聲桓恨得牙癢癢,卻又毫無辦法。再後來,湖廣鎮抵達南昌外圍,城外清軍的第一要務由攻城變成了與湖廣鎮作戰,但譚泰似乎忘了柳同春這麼個小人物,並沒有及時給他挪地方。而在今日,清軍在西路的封鎖線徹底被湖廣鎮擊垮,西路清軍在撤退的時候就更顧不上這麼個小人物,於是柳同春便稀裡糊塗地成了湖廣鎮的俘虜。

龐嶽記得,在原來的時空裡,最後清軍攻破南昌俘虜了王得仁,柳同春還參與了對王得仁的審問。他質問王得仁:你爲何要殺我的家人?王得仁回答:這是該殺的,聽說你去請大兵,故此殺了。但在這個時空裡,兩者的處境卻掉了個個。

“我幹你孃!”一見是柳同春,王得仁火冒三丈,一腳踹了過去,才踹了一腳便被金聲桓攔住。

“你的家人都被我殺了,在你跑去給韃子報訊的第二天就全殺了,從老到小,一個不留。至於你,不是被我抓到的,不該由我來殺。”金聲桓盯着柳同春冷冷地說道,隨後又對龐嶽說,“這人是韃子的一條忠狗,死上一百回也不過分。但人是龐嶽抓到的,還是該由龐帥來處置。”

柳同春雖然早就料到自己家人的下場,但這會兒從金聲桓嘴裡得到證實,再想想自己的處境,依舊悲從中來,嚎啕大哭。

龐嶽懶得再看這漢奸的可憎嘴臉,揮了揮手讓人把他摁在路邊,就當着所有南昌軍將領的面,一刀斬了。

第86章 轉機第8章 漢奸的代價第1章 十年第86章 盡沒第24章 娶親,新年第114章 列陣第33章 爲伊消得人憔悴第128章 橫財第17章 悲哉,上將軍!第27章 遍地烽火(上)第60章 夜談第107章 英雄第115章 廣州(一)第105章 兵圍清遠第81章 暗流第65章 浴血拼殺亦枉然第67章 城下再戰第128章 橫掃第5章 新任總兵第29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第75章 圍城(二)第88章 忠貞營第122章 戰機第55章 兩面進攻第51章 退敵,隱憂第83章 衡山血戰(四)第90章 豐城(一)第22章 欣欣向榮(下)第11章 黃得功的態度第55章 建奴入贛第69章 震撼第85章 “迎駕軍”到來第89章 目標第34章 龐大帥攻城在即,尚老賊轉憂爲喜第1章 面聖第107章 英雄第115章 開戰第72章 兵臨(一)第30章 破局Ⅰ第41章 尚王忽聞嶽州變,羅督驟得請降書第129章 願景第7章 暴風雨的前奏第88章 忠貞營第44章 大戰前夜第68章 備戰第91章 即將啓程第100章 新的任務(上)第28章 呼應第68章 排隊槍斃第130章 落幕第56章 金督一舉驚天下,龐帥躬身下兩廣第73章 神秘來客第30章 重逢第97章 詔書特下第30章 破局Ⅰ第96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109章 可惜第44章 奇兵(一)第146章 落定第11章 洞庭第29章 意圖第45章 儘管放馬過來!第88章 新的任命第41章 巋然不動安如山第57章 聞突變金聲桓舉棋不定,受相邀龐慕遠再訪故人第14章 蕪湖血戰(三)第6章 突襲(一)第121章 血戰第69章 風雲第6章 昆明(下)第100章 雲集第29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第37章 吉安告急(二)第116章 東路第80章 衡山血戰(一)第8章 定局第69章 震撼第78章 局勢惡化第33章 爲伊消得人憔悴第2章 唐王登基第105章 兵圍清遠第86章 轉機第3章 向鄭芝龍要人?第48章 龐慕遠一厥名王,隆武帝喜聞捷訊第21章 榮譽和勳章第3章 何總督的計劃第39章 救荊州孫提督心急似火,拒強敵崔參將不動如山第116章 東路第45章 奇兵(二)第25章 山雨欲來第26章 隆武帝的決定第123章 號角第75章 內閣急議第108章 戰前第40章 襄陽援兵終至,荊州兩軍相持第73章 神秘來客第138章 意外第28章 原來是他!第79章 野戰第52章 我自閒庭信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