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拜見

“今天怎麼想到來看伯祖母?”二太夫人笑盈盈拉着手問竇昭,二太夫人屋裡當值的幾個大鬟都或端了瓜果,或端茶水,或端了點心,笑容可掬地招待着竇昭。

竇昭朝着幾個大丫鬟點頭打招呼,把到真定州給別剛毅上香的事告訴了二太夫人:“……送佛送到西。我看着別家的兩位大姐無依無靠的,就答應了那別剛毅,若是他病逝,就讓他的兩個女兒投靠我。之前那別剛毅還好好的,這件事就沒有聲張,不吉利。”

東、西兩竇的產業還在一塊兒管着,並沒有正式分開,二太夫人是竇家地位最高的女性,給她打一聲招呼,既是禮節,以後別素心、別素蘭姐妹在內宅行走,也會少些麻煩

二太夫人有些意外,沉吟道:“你父親可知道?”

竇昭笑道:“先給您說一聲,您同意了,我再跟父親說一聲也不遲。還有六伯母那裡,人進了府,只怕還要請六伯母幫着講講規矩。”

二太夫人聽了就很滿意了,她笑道:“這是好事,是積福的好事,我有什麼不同意的?就照你說的,等到那別剛毅滿了七七,就讓那兩個小姑娘進府吧!到時候你領了我看看。”

竇昭笑着應“是”,和二太夫人說了些閒話,就起身告辭了。

“先是要自己開鋪子,然後把崔家的人安置了鋪子裡,現在又收了兩個‘義僕’,”竇世榜問母親:“你看這事……”

二太夫人用蓋盅拂着茶盅裡的茶葉,淡淡地道:“不管是誰攛掇的她。一間鋪子,幾個人只怕滿足不了她,還會有後招,我們也不要心急。暫且看看再說。”

竇世榜恭謹地點頭。

竇昭去了紀氏那裡。

鄔善被家裡人接回去過年了,太陽暖洋洋地曬在院子裡,竇政昌一個人由貼身的小廝服侍着在院子裡寫春聯。

這是從竇煥成那輩傳下來的規矩。

竇煥成六十歲時致仕回家。在別人看來。他少年中舉,子孫滿堂,耳順之年依舊耳不聾眼不花,是個有福之人,因而每到春節,就有很多親朋故舊來求春聯,沾沾竇煥成的福氣。求個好兆頭,竇煥成本是個熱心鄉鄰之人,自然是有求必應,自貼紙墨爲別人寫春聯。時間一長,來求春聯的人越來越多。竇煥成精神不濟,兩個兒子、三個孫子都幫着寫春聯,後來發展到竇家的子弟只要字練到了小成,就可以在春節的時候給鄉親們寫春聯,這也成爲竇家子弟學業是否有成的一個重要標誌。

去年竇政昌、竇德昌兄就有資格寫春聯了。

竇昭奇道:“十二哥了?”

竇政昌寫得滿頭大汗,擡頭答話原空當拽了個帕子擦着額頭:“四妹妹來的正好,快請幫我去找找芷哥兒——我們兩個今天要寫四百幅春聯呢?我一個人怎麼寫得完?”

那汗也不知道是急得還是熱的?

竇昭笑道:“等我去給六伯母請了安就幫十一哥去找人?反正十一哥也不幫在這一時。”

正屋暖簾一晃,采菽笑着走了出來。

她曲膝給竇昭行了個禮,笑道:“太太說好像聽到四小姐的聲音。我們還都是太太聽錯了,沒想到真是四小姐來了。”一面說,一面轉身掀了暖簾請她進去,“崔姨奶奶可好?四小姐上次送給我們太太的水仙和臘梅全都開了,滿室的清香,太太不知道多喜歡呢!”

因爲紀氏緣故。六房的丫鬟、婆子都很尊敬崔姨奶奶。

“她老人家挺好的。”竇昭說着,和采菽進了廳堂,“迎面就看見了自己上送來的兩盆臘梅,黃色的花朵晶瑩剔透,像上等的黃山雕成,清冷而幽靜。

內室的暖簾大開,採藍服侍穿了桃紅色寶瓶紋妝花褙子的紀氏笑着從裡面走了出來。見她只披了件青蓮呢的斗篷,握了她的手嗔道:“這孩子,也不多穿點。手冷冰冰的。”叫丫鬟把自己的手爐拿給竇昭,然後和竇昭進了內室:“我正要去你那裡。”然後問道,“你們那邊的年事貨可準備齊全了?”

“有崔姨奶奶,自然是早就準備齊全了。”竇昭笑着,和紀氏上了炕,把這些日子發生的事一一跟紀氏講。

紀氏笑道:“你這孩子,倒是個有福氣的。收留了她們姐妹,於你的名聲有好處,這樣的事,你以後要多做纔是。縱然一時收進來的人不省心,過了那風頭,也有辦法打發出去。不必擔心。”又道,“至於鋪子,開始倒貼幾千兩銀子也無妨,只要你出嫁之前能保本就行了。我們也不圖那個收益。”

倒全圖名聲了。

竇昭汗顏。

紀氏呵呵地笑,問她:“二太夫那裡,你可曾親自去稟一聲?”

“先去的二太夫人那裡,纔來的您這裡。”

“那就好。”紀氏笑道,“年紀大的人,最忌諱小輩不把她放在眼裡,你以後有什麼事只管多跟二太夫人說。”

竇昭早明白這個道理,但還是笑吟吟地點着頭。

等她從紀氏的屋裡出來,竇德昌已經回來了,正埋頭和竇政昌一起寫春聯。

“十二哥是從什麼地方溜回來的?”竇昭看着陽光和煦地照在他們身上,過去幫他們磨墨,隨便也曬曬太陽。

“我去茅房了。”竇德昌道,“哪也沒有去?”

真的?

竇昭朝竇政昌望去。

竇政昌臉上還殘留着幾分怒氣,卻道:“他早回來了!”

這傢伙搞什麼鬼?

這些日子都神神叨叨的。

不過,有竇啓俊看着,應該不會出什麼大事。

竇昭在心裡嘀咕着回了西府。

過了元宵節,別剛毅也過了七七。別氏姐妹收拾了一番去了西竇。

甘露和素絹忙過來幫她們收拾東西。

竇昭見她們雖然沒有着紅,卻也沒有戴孝,道:“東府那邊的二太夫人規矩有點大,其他的你們到不用太在意。”

當時求竇昭幫忙的時候陳曲水曾打聽過竇昭,她們對竇家的情況也有些瞭解。

別素心和別素蘭連聲應喏,兩人換了月白色細布小襖,去了崔姨奶奶那裡。

崔姨奶奶先是拉着兩人的手噓寒問暖了一番,然後指了別素心對竇昭道:“長得這麼標緻,哪裡練過拳腳的人。”又拉了別素蘭:“這孩子,長得可真好!”語氣十分的真誠。

竇昭抿了嘴笑。

祖母喜歡身板結實的孩子。

別素蘭卻有些受龐若驚。

她和姐姐站在一起,別人都是誇姐姐得好,從來沒有人誇過她。

雖然是第一次打交道,但別素蘭立刻喜歡上了祖母。

別素心也覺得祖母和藹可親,她不由得長長舒了口氣,來之前的一些擔憂全都煙消雲散。她將別氏武館的鑰匙交給竇昭:“……您是爲了讓我爹爹走的時候能有個地方,我們已經感激不盡了,如果爹爹的後事已經辦好,這宅子也應該交給您了。”

竇昭是以別剛毅的名義贖回來的,她一開始就沒打算要這宅子,但別素心表明放棄那間宅子,還是讓她挺欣慰的,她收回一鑰匙。

祖母就小聲說她:“那是人家的祖宗,你就送給人家好了,你也不缺那點點的銀子。”

竇昭笑道:“還肯定是要還給她們的,卻不是這個時候。”

祖母還要問,竇昭已道:“好了,好了,你快去換件衣裳吧,等會妥娘和崔四要帶着孩子來看您。”

因爲祖父的原因,崔家的人都是過完了年纔來給崔姨奶奶拜年,如今崔姨奶奶雖然搬進了竇家,崔家的人已經習慣了,依舊過守了年來給拜年。

祖母笑得十分歡暢,竇昭趁着崔家的人還沒有到,領着別氏姐妹去見二太夫人。

二太夫人問了幾句話,見兩姐妹對答有禮,不卑不亢,很滿意,囑咐了幾句要好好服侍竇昭的話,每人賞了根喜上梅梢的銀簪,就端了茶。

竇昭又帶着兩人去了六伯母那裡。

六伯母的那裡滿院子人,大家川流不息地或擡着箱籠,或抱着瓷瓶,或拎着些小玩意地往東廂房去。

別素心和別素蘭嚇了一大跳。

竇昭笑道:“是鄔家的四爺回來了!”

她的話音剛落,鄔善就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冒了出來。

“四妹妹,你過年可好啊!”他朝着竇昭作揖行禮。

竇昭笑着還了禮:“挺好的!鄔家的老太君可還好?”

鄔善的曾祖母還活着。

“挺好,挺好。”善鄔笑着,叫着貼身的小廝,“把我從家裡帶的那副沉香木圍棋拿過來。”然後對竇昭道,“那圍棋子上刻着羅漢,衣飾鮮明,栩栩如生,十分的有趣,四妹妹肯定會喜歡。”

他經常送些小東西給竇昭,竇昭把他們都收在箱籠裡。

她笑着道謝,指了別氏姐妹給他認識。

他打賞了兩塊水頭極好的翡翠玉牌給別素心和別素蘭。

別素蘭高興得不得了,把玉牌藏在了自己箱籠裡,還對別素心道:“那鄔公子好大方啊!這玉牌只怕值四、五十兩銀子。”

別素心笑着摸了摸妹妹的頭,沒有做聲,心裡卻想着鄔善看竇昭的眼神,可謂是片刻也不離,只是不知道這鄔善和四小姐是什麼關係,看着十分和善……

正想着,甘露推門而入:“素心姐,有個叫陳曉風的,說是你的親戚,有事找你。”

姊妹們,粉紅票啊……

第147章 孽障第305章 不能第463章 風帆第322章 氣極第379章 交心第509章 救人第78章 生意第254章 鬱悶第248章 認親第503章 各表第303章 剝繭第158章 及笄第131章 朋友第447章 蔣琰第208章 次日第54章 舊人第428章 滿月第119章 談判第223章 補救第176章 來往第358章 春節第284章 失望第471章 嫁人第348章 探望第91章 捅破第486章 碰面第156章 決定第188章 應對第342章 討要第225章 相約第399章 驚訝第170章 確定第168章 河工第356章 中饋第461章 砸中第247章 雙朝第150章 甦醒第383章 張目第403章 見到第80章 喜悅第384章 失心第456章 投奔第346章 報喜第403章 見到第204章 輕快第175章 偶然第355章 評理第357章 匡超第491章 割肉第193章 直擊第175章 偶然第500章 避暑第519章 離開第414章 端倪第461章 砸中第31章 偷聽第461章 砸中第275章 走水第234章 連軸第80章 喜悅第192章 慌亂第107章 前夫第469章 站隊第141章 驚駭第401章 去來第168章 河工第375章 遣散第132章 見面第428章 滿月第280章 自省第85章 紀詠第87章 劫持第200章 冷笑第300章 托出第396章 黎家第244章 進門第20章 逝水第425章 取名第82章 遊玩第279章 攔路第324章 餘韻第321章 所託第35章 處置第227章 衆人第465章 親事第173章 若失第238章 催妝第296章 建議第361章 女兒第470章 醒悟第509章 救人第418章 交待第269章 字號第256章 打聽第374章 不滿第68章 遇見第448章 禪寺第98章 挑撥第299章 眼色第481章 擡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