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喪事

祖父是八月十二日醜裡逝世的。

在此之前,他一直昏迷不醒,沒有留下一句遺言。

父親哭得不能自己,東竇的人過來幫着小殮。

竇昭靜靜地站廡廊上,聽着父親的哭聲,想着祖母。

三年之後,祖母也會去。

她能不能做些什麼,讓祖母能多活兩年呢?

祖母是去後院給瓜秧澆水的時候突然倒在田裡的……祖母的身體一向很好,誰也沒有想到……

王映雪走過來,用吩咐的口吻對竇昭道:“壽姑,這幾天會有很多人來弔喪,你妹妹不懂事,母親只有靠你了。你幫着看着點竈上的事。”

祖父的喪禮,親戚朋友、鄉親上鄰都會來祭拜,她見自己這些日子行事有法有度,是怕自己在喪禮上出了風頭,得了那些長輩的表青,以後更加沒辦法制約自己吧?

竇昭挑了挑眉。

“母親?”她用一種挑剔的目光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王映雪,“太太是不是忙糊塗了,您什麼時候改姓趙了?祖父剛去,報喪的日子都沒有定就有人來弔喪,太太是不是從來沒有主持過喪事,不懂這些?如果真不懂,就請了三太太來幫忙吧!祖父是進士及第,竇家在北直隸也是有頭有臉的人家,到時候恐怕有祖父的故舊前來送祖父最後一程,若是弄出笑話來了,竇家實在是丟不起這個臉!至於竈上的事,如果現在管廚房的管事媽媽拿不起,就換個人吧!”說着。她喊了海棠,“去請高升過來。”自從王映雪扶正,祖父不管內宅,竇昭又長年住在東府。內宅管事的不是王映雪的人也是不敢得罪她的人。高升是父親的人,在前世的記憶中,他只忠於父親一個人。只要父親沒有明確地表示,做爲父親的女兒,高升會等同父親一樣的尊敬,就像他尊敬竇明一樣。

王映雪已臉色大變,沉聲道:“壽姑,我不知道東府的太太們是在你面前怎麼說的,可你總歸是西府的人……”

竇昭打斷了她的話:“太太。我看有些事你自己要考慮清楚纔是。祖父這纔剛死,別以爲自己頭上就沒人管了,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正說着,高升過來了。

竇昭打住了話題,剛把王映雪的話說了個開頭。王映雪已急急地道:“我這幾天忙糊塗了,說話不免急躁了些,壽姑不要放在心上……”

要怪只能怪王映雪的運氣不好。

竇昭正爲祖母的事煩心,王映雪這樣挑釁她一番,還在她面前自稱是什麼“母親”,她鐵了心要收拾王映雪,也不管王映雪在一旁說什麼,徑直將話說完,並道:“……太太沒有管家的經驗。這個時候鬧出什麼笑話來,西府恐怕要被別人說一輩子。家裡的人事你都熟悉,如果沒有能當大任的人,就把這幾天的筵席包給外面的酒樓飯館,真定縣找不出這樣的人,就去真定州找。別人知道了,不會想到是我們家沒人,只會說我們孝順,熱熱鬧鬧地把祖父送上了山。”又道,“這個時候,最忌自家人亂套,你就多擔待點,把事情先壓下去再說,等把祖父的事辦完了再說。”

她不知道真定有沒有專給人做紅白喜事的鋪子,但她在做侯夫人的時候,京都有很多這樣的鋪子,而且還有幾家規模做得太別大。

高升猜到是王映雪想給竇昭下馬威,但竇昭的提議太讓人心動了。

不要說真定,就是北直隸,也沒有哪家這樣大手筆地給老人送終的。所謂的死後哀榮,看就是子嗣的孝心和本事。這件事如果辦好了,只會對七爺的前程和名聲有好處。

他立刻道:“我這就去辦這件事。”說完,果斷地轉身,看也沒看王映雪一眼。

竇昭對也的表現很滿意,說了聲“高管事暫且留步”,問王映雪:“你還有什麼事沒把握的?現在說出來,我和高管事一起幫你想辦法。如果等到喪事的中途有什麼事出了差錯,那個時候每天要接待來弔唁的人,恐怕我們也會有心無力。”

高升果就站定,恭身等着王映雪說話。

王映雪氣得心角發痛,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

竇昭就冷笑着看着她。

她只得咬牙切齒地說了聲“沒有了”。

竇昭笑道:“那就好!太太不要過兩天又想起什麼事沒辦就好。”沉穩大方的轉身離去。

高升自然沒有繼續留在這裡道理,朝着王映雪揖了揖,自去找那能包筵席的酒樓飯館不說。

王映雪扶了胡嬤嬤的手,直嚷着“氣死我了,氣死我了”。

胡嬤嬤卻擔心竇家的那些僕婦。

因七爺一直沒有吩咐把正房清理出來,前頭七奶奶和四小姐還有些東西留在那裡,老太爺也不發句話,太太不好貿然地搬進去,加上東府又一直壓着西府,以至於那些僕婦對太太也少了應有的尊敬。她們好不容易纔把那些人給壓下去,四小姐這樣一番舉動,會不會讓那些僕婦又不安分起來?

如果能讓七爺說句話就好了!

她在心裡感慨着,嘴裡卻勸着王映雪:“太太,大局爲重。”

“我知道。”王映雪點頭,問道,“我孃家誰來弔喪?”

竇鐸不能進食的時候她就差人給母親王許氏報了信,希望孃家能派了有力的人來弔唁,這樣也有利於她在竇家站穩腳跟。

胡嬤嬤低聲道:“老太太說,讓大爺和大奶奶來。”

王映雪皺了皺眉,道:“二嫂不來嗎?”

這種場面,只有二嫂龐玉樓能明白她的心意。

胡嬤嬤道:“要不要我給二奶奶帶個信去?”

王映雪說了句“快去”,就看見一個面生的小廝四處張望了一下,飛快地閃身進了竇昭歇息的廂房。

她心中一動。指了那小廝低聲對胡嬤嬤道:“你派個靈機的人盯着那小廝。”

胡嬤嬤應聲而去。

趙良璧進了廂房,小聲稟道:“崔姨奶奶已經知道竇老太爺病逝了,崔姨奶奶等會就會趕過來。”

竇昭奇道:“這邊給崔姨奶奶報信了?”

“沒有。”趙良璧道,“崔姨奶奶說。不知道是不知道,知道了,怎麼也得來上炷香……”

“那是自然。”竇昭道。“可怎麼來,什麼時候來卻是有講究的。她老人家不在乎,可看在別人眼裡就不是那回事了。你跟崔十三歲說聲,讓他攔着崔姨奶奶。竇家的人什麼時候去接崔姨奶奶,他什麼時候陪着崔姨奶奶過來。竇家的人要不是去接,就不來。”

“崔十三也這麼說。”趙良璧很是苦惱,“說有些架子。該端的時候就得端,不然會讓人瞧不起的,還以爲三老太爺去世了,崔姨奶奶就迫不及待地跑回去了……可崔姨奶奶說,誰想說讓誰說去。非要來不可。

“你們想辦法攔着。”竇昭笑道。“崔十三一定要辦法的。”

趙良璧只好去給崔十三回話。

府里人人都知道王映雪爲難竇昭反被竇昭將了一軍,廚房裡管事的人可能會被竇昭一鍋端了。

一時間西府人心惶惶,丫鬟、婆子在竇昭面前都戰戰兢兢的,比在王映雪前面還要恭謹。

竇昭不管這些,看着到了中午,去了鶴壽堂的廂房服侍二太太待幾位長輩用午膳。

第二天清早,竇世榜親自去接了祖母過來。

丁姨奶奶拉着祖母的手,哭得格外的傷心。

竇昭的表情就有些怪異。

前世,祖父去世的時候竇曉已經有五歲了。三伯父將她們從田莊裡接了回來,丁姨奶奶見到祖母的時候,雖然雙眼紅腫,卻只是淡淡地和祖母打了個招呼就幫着王映雪去待客去了。

她阻止了母親第一次自縊,卻讓事情有了很大的偏差。

竇曉不知道在哪裡。

祖父至今也沒有看見念念不記的嫡長孫出生。

祖母至今還是崔姨奶奶。

丁姨奶奶前世靠上了繼母王映雪,這一世。由妾室扶正的王映雪自顧不暇,她又竇昭的事情上扮演了那樣的一個角色,隨着父親的當家,等待她的,決不會是什麼好事,她只得尋求祖母的同情和憐憫。

從最後一點上來講,竇昭覺得這種改變還是讓她挺高興的。

可她能不能想辦法延長祖母的元壽呢?

哪怕只是短短的幾個月或是幾年,讓她和祖母能多相處幾年呢?

祭拜過祖父,婉拒了丁姨奶奶,竇昭把祖母安排在了西竇的客房。

祖母拉了她的手,有些慚愧地道:“我原以爲我早點來,能幫一幫你,再在看來我不拖累你都是好的了。”

沒有了祖父這個公公,有祖母這個庶婆婆,王映雪就得以庶母的禮儀敬着祖母,就別想爲所欲爲,她完全可以說服祖母在西竇住下,甚至是利用祖母來壓制王映雪。

可竇昭不想把祖母扯進來。

祖母一生都不想和竇家扯上關係,如今已到晚年,她希望祖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過日子。

“您爲什麼這麼說?”她擰了帕子給祖母擦臉。

祖母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就像你要我等竇家的人來接我一樣。我只想我和你祖父畢竟生了你父親,他去世了,我來祭拜祭拜他也就是了……其他的卻沒有考慮。”

竇昭笑道:“那您肯定也不願意住在竇家了?”

“這又不是我的地方。”祖母笑道,“我住不習慣。”

“等祖父的葬禮過去,我就送您回田莊吧!”竇昭笑道,“不過,你就不用總待在田莊了。要是想我或是父親了,就讓崔十三送你過來住幾天。”

“這樣好。”祖母笑道,“不過,還是你們去我那裡住幾天吧!”

竇昭凝視着祖母微微地笑。

父親還要守孝三年,祖母會不會因此而永遠只是“崔姨奶奶”呢?

她心裡隱隱有些不安。

姊妹們,今天有點晚,我去走舅舅家了……未完待續。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q

第469章 站隊第87章 劫持第480章 補救第96章 回來第504章 一枝第280章 自省第394章 端午第83章 婚事第80章 喜悅第298章 投靠第431章 苗家第175章 偶然第498章 警告第102章 春聯第290章 拿喬第394章 端午第303章 剝繭第449章 嗣子第97章 碰見第478章 送禮第436章 討聘第507章 前後第243章 出閣第16章 祈求第267章 拜訪第518章 扭曲第113章 大雨第21章 爭論第41章 震虎第61章 姐妹第149章 跑路第73章 所求第391章 舊聞第460章 劫胡第317章 融入第459章 餡餅第449章 嗣子第234章 連軸第418章 交待第385章 慍色第16章 祈求第134章 秋圍第164章 姍姍第174章 喝酒第202章 婚禮第202章 婚禮第308章 遲疑第84章 暗涌第314章 接受第404章 怒火第488章 就計第174章 喝酒第391章 舊聞第462章 田莊第189章 出手第20章 逝水第235章 出宮第97章 碰見第17章 秋扇第19章 婚事第361章 女兒第326章 侍疾第223章 補救第428章 滿月第143章 指認第246章 喜愁第392章 女色第51章 規矩第435章 小定第519章 離開第275章 走水第209章 將錯第284章 失望第128章 道謝第245章 新婚第198章 結善第376章 尋找第373章 靜觀第381章 登門第326章 侍疾第237章 過問第366章 底氣第314章 接受第444章 香山第492章 流言第173章 若失第331章 應付第215章 入耳第431章 苗家第317章 融入第339章 東宮第130章 避暑第468章 過問第170章 確定第152章 反擊第58章 喪事第333章 禮品第243章 出閣第338章 覲見第1章 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