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席捲

陳芝華隨在二人身後,轉過那座做爲屏障的小山,眼前豁然開朗,但見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曲折於石隙之間,折向北方,又漸漸歸於平整。

碧波之上,一座九孔漢白玉拱橋橫跨東西,連着兩座飛檐翹角的樓宇,穿花渡柳,撫石倚泉,幾處房舍依地而建,杜若清葛等不畏寒的香草依舊叢生,正是宴客的好地方。

陳芝華恍然明白,詩箋會的男賓與女眷們席位需要分開,卻又不能相隔太遠,此處妙就妙在那一座橋連起的兩座樓,簡直相得益彰,她不禁拍手稱讚。

四季景顧名思義,取四時之花精巧搭配,配出四季景緻各有不同。溫婉在一旁細細解說,衆人邊走邊細觀園內景緻,又選定幾處地方分別做爲更衣、退息的場所,把四季景這兩座宴客的主樓先定了下來。

如今早春未致,四季景雖比御花園中其他地方秀妍,卻也只有幾色鮮花碧草點綴,到底顯得單薄,幾人覺得還是不盡人意。

思忖再三,想起曾在夏閣老府上瞧見老太君浣溪堂內那片片精細裁剪、幾可亂真的緞制荷葉,慕容薇計上心來,將那一日所見說與溫婉與陳芝華聽,兩人都贊這個主意極好。

即刻便吩咐下去,命人取了各色絲綢,做成四季百花模樣,將一個小小的園中園點綴起來,果然氣象一新,處處花團錦簇,同時映襯着四時之景,更襯了四季景的園名。

欽天監那邊,宋濰源懂得曆法,楚皇后早垂詢過,十五前後天氣晴好,更爲慕容薇幾人錦上添花,到不擔心一場早來的春雨打溼盡心鋪設的場面。

三人花了幾天心思,終於趕在臘月十三那天,將四季景內一應用品都收拾得妥妥帖帖。

那一泓碧波蜿蜿蜒蜒,橋上鋪了碧綠的猩猩氈,再將來的賓客們一分爲二,男賓的酒席擺在東樓,女賓的酒席擺在西樓。

隔水相望,雖然能影影綽綽地瞧見,垂下鮫銷紗屏,卻也算是避了嫌。鬥詩時,一橋橫跨,捲起紗屏,便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即能滿足二樓裡的長輩們心照不宣的相看,又不令在場的年輕人覺得突兀又難堪。

幾人準備妥帖,又仔細查看一遍,才一起去向楚皇后覆命,請楚皇后移步四季景內瀏覽一番。

楚皇后雖是放權,到底放心不下幾個孩子辦事,趁着午後休閒,便帶着秦姑姑起駕四季景巡視了一遍。

一進園門,轉過假山,楚皇后便被眼前兩架丈餘高的花塔驚住。

那花塔由低而高,堆成尖頂三角塔的模樣,最上面一樹藤蘿如蝶飛舞,淡紫的碎花開得如火如荼,由上及下傾瀉而落,形成一掛長長的瀑布。

赤、橙、黃,綠等四時鮮花紛呈,海棠、石榴、曇花、玉蘭爭奇鬥豔,“這是…”,楚皇后心內疑惑,伸手去摸那朵開得最盛的牡丹,卻摸絲滑的手感,仔細一瞧才知道是絲緞所作,不由雍容而笑,對秦姑姑讚道:“果然年輕人心思更精巧。”

秦姑姑連聲附和,又看了宴客的那兩座主樓裡,安排得甚爲穩妥,也不住地點頭讚歎。

主僕幾個走了一圈,見園子裡處處安排得井井有條,又新穎別緻,心裡很是滿意。

在佈置一新的宴息處裡暫坐,再聽了幾個人的安排,瞧了慕容薇呈上的信箋,楚皇后意外又欣慰,頗有些吾家女兒初長成的驕傲。

楚皇后不斷地點頭,稱讚着三人用心,又就着細節囑咐幾句,吩咐三人仔細去做,明日十四休息一天養足了精神,正日子裡不可懈怠,待師箋會完了,少不得找她領賞。

三位少女立在一起,身量、行事都差不多,言笑晏晏一幅柔婉模樣,看得楚皇后心花怒放,對秦姑姑讚道:“春蘭秋菊,各有所長,應該早些叫阿薇跟着溫婉和芝華,一併學些沉穩模樣。”

寧輝殿裡,秦恆與顧晨簫都接到了詩箋會的請柬。

秦恆將那張金戈鐵馬紋樣的信箋拿在手中,翻來覆去細看,顯得饒有興致,對顧晨簫說道:“不過是觀燈的民俗,西霞竟以此設個詩箋會出來,單看這帖子便雅緻得很,不曉得詩箋會又是什麼盛況。”

建安民風粗獷,很少在這些斯斯文文的節日上留心,逢到年慶大典,到更注重跑馬、射箭、摔跤這些項目的競技,學南朝詩人們曲水流斛的風雅行事,在秦恆看來還是頭一遭。

顧晨簫問過內侍,曉得今年的詩箋會是慕容薇的手筆,連這信箋也是她親手繪製,又交由內務府里加緊使人印出,對擺在案上的信箋和十五那日的宴會也極爲感興趣。

想着秦恆大年初一在壽康宮內遮遮掩掩的那番話,顧晨簫將手撫摸着掛在腰間的荷包,記得澄園古榕樹下的初遇,還有荷包裡那片淡紫色的衣角,心裡又覺得覺得很是壓抑。

楚皇后能拒絕一時,拒絕不了一世。以西霞的國力,若沒有來自建安的支持,不足以與兩國抗衡。

隨着建安皇帝與西霞的皇太后喬浣霞漸漸老去,老一輩的恩情不再,兩國關係淡漠,西霞會愈來愈在意建安的提議。

到那時,站在西霞的立場,與建安聯姻的確是不錯的方法。

在家與國之間權衡,顧晨簫不認爲在楚皇后眼中,她明知道西霞有着隱憂,還一定會選擇成全女兒的幸福。

婚姻的不自主,是身爲皇家子女每一個人的悲哀,慕容薇也不能倖免。

一想到西霞必將會選擇向建安妥協、一想到秦恆有可能抱得美人歸,再一想到澄園裡那張素若秋蕙披霜的雪顏,剪水雙瞳望着自己欲言又止,似是無語的凝噎,顧晨簫如被萬刃穿心。

熟悉的痛楚感和無奈感呼嘯着席捲而來,那樣猝不及防,顧晨簫覺得熟悉又迷茫。

究竟是什麼時候,自己被傷得這般鮮血淋漓?以至於記憶的最深處,總是不敢,也不能輕易被碰觸。

那抹鑽心的疼痛最終被顧晨簫強硬地壓下,他望着秦恆露出乾淨澄澈又溫良無害的笑容,下意識裡想要對他的想法一探究竟。

十樣錦挺攢盒裡都是西霞當地的特產,依着口味擺成萬事如意的圖案,宮人曲膝行禮,將攢盒恭敬地擺在放在兩位皇子面前,又禮貌地告退。(未完待續。)

第八十一章 毓秀第一百七十三章 春華第六百八十九章 取捨第六百八十五章 謀逆第四十章 留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向榮第四百六十九章 水花第七百二十一章 跑馬第七百一十五章 傻福第六百六十七章 宮變第六百一十五章 斷義第三百五十二章 黑手第五十章 圖謀第八章 壽康第四百一十四章 焰火第二百零二章 熊掌第十三章 遺腹第五百八十一章 紅痣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第二百零二章 熊掌第七十八章 添歲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諾第二百五十四章 向榮第四十一章 不寐第六百九十九章 兩隔第五百零一章 米粥第六百三十三章 豐登第七百二十五章 扇風第七百四十六章 原本第四百二十五章 寒鴉第二百零六章 張網第五百六十三章 盡瘁第三百二十七章 打臉第三百九十二章 及烏第五百五十六章 晚膳第六十九章 除夕第四百三十九章 酸楚第五百六十一章 和離第五百七十章 珍重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話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倫第六百一十五章 斷義第十七章 出岫第十七章 出岫第一百七十九章 使舵第一百六十二章 禮物第七百章 吞金第七章 阿萱第三章 西霞第六百三十九章 天涯第三百七十八章 尚宮第二百三十一章 花明第八十八章 日恆第四百九十章 朝露第二百七十六章 白首第六百三十二章 水漂第四百二十六章 應變第七百二十章 託付第三百五十一章 伏筆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奔第七百五十一章 絕別第一百零九章 張揚第一百六十六章 粘氏第四百零五章 陳府第六百七十三章 歸京第五百零五章 焚身第五百九十一章 抄經第六百七十八章 過門第四百零二章 等待第五百章 前夜第二百四十五章 咫尺第四百四十四章 滄海第一百三十一章 衹報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諾第三十四章 機緣第二百零二章 熊掌第四百五十章 李代第六百八十八章 迭起第四百六十八章 清風第二百九十四章 手札第五百六十六章 投毒第一百三十一章 衹報第四百一十章 茶盞第四百三十四章 香火第四百三十六章 虛幻第四百五十章 李代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吻第三百四十四章 救治第二十章 子持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峙第七百零八章 世態第四百八十八章 歸府第三百九十七章 玄機第七百三十章 逆轉第八十二章 情誼第五百九十八章 鴻門第三百一十七章 相配第四百六十二章 聞笛第六百一十七章 添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