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至偉

建安帝喚着秦恆的名字:“你親自將這不忠不孝之人押入積香山天牢,命人嚴加看管。沒有朕的手諭,任何人不得探視。”

秦恆躬身應道:“兒臣遵命”,亦點了一隊禁軍,要即刻押送秦懷上路。

如今唯一的希望便是湯城的五萬大軍,不知能否殺建安帝一個措手不及。留得青山在,便不怕沒柴燒。秦懷僥倖活命,生怕建安帝反悔,特意拿言語相激。

他忽然間仰天大笑,痛快喝道:“父皇,我如今功虧一簣,本就是階下之囚,未存着活命之心。你又何必假惺惺,將我終身監禁在積香山天牢,一輩子暗無天日。士可殺不可辱,我無論如何不會領你這個情。”

建安帝懶得再望他一眼,拂袖嘆道:“你領與不領,與朕全不相干。”

禁軍上來拉扯,秦懷拼力甩開他們的手,眼見康貴妃摔得頭破血流,卻依舊跪在一旁哀哀哭泣,他大聲向建安帝問道:“你要如何處置我母妃?”

“你放心,朕連你都不殺,又怎會殺你母妃?”建安帝臉上泛起一絲莫辨的神情:“既是你祖母間接殺害了朕的孃親與皇后,便由她們兩個活着的贖罪吧。”

建安帝拿手指着康貴妃,輕輕笑道:“你不必害怕,朕連你的封號都不會削奪,打從明日起,你便去皇陵替朕的皇后守陵吧。等朕重新追封了先太后,你便與你的姑母做伴,兩個一同懺悔。”

瞅着康貴妃眼中不甘的神情,建安帝重重說道:“你須記住,每日早晚三跪九叩,盡你身爲妾室的本份。若叫朕發現你有敷衍,朕便拿你的寶貝兒子開刀。”

瞧着秦懷似是不惜命,康貴妃卻不捨得白髮人送黑髮人。她眼中一片死寂,泛着異樣的慘白,在階下漢白玉的地面上重重叩下頭去:“臣妾謹尊陛下御旨。”

瞧着康貴妃母子分別被人押下,建安帝由長瑞與溫婉攙扶着回到內殿,本就鬚髮半白的老人更添了憔悴,彷彿頃刻間老了幾歲。

他慘然一笑間悲傷無限:“縱然廢太后逼死朕的皇后,朕念着她身爲長輩,只是將她禁在冷宮,並未想過要對整個康家下手。奈何他們狼子野心,從來不曾滿足,竟還想要朕與恆兒的性命。”

長瑞垂淚勸道:“母后一生良善,是那廢太后容不得後位旁落,才磋磨母后至此。並不是父皇心狠,而是對他們已然仁至義盡。爲今之計,當是追封皇祖母,要她老人家含笑九泉。”

上一輩的恩怨,若不是今日建安帝惱怒之間提及,長瑞與溫婉這一對晚輩全不知曉。世人只曉得建安帝母妃過世,打小便被從前的康太后收在膝下,誰料想這裡頭還有一段血海深仇。

建安帝飲了口熱茶,這纔將積在心中多年的過往吐出。

建安帝的生母本是先帝的一位淑媛,因貌美德賢深得先帝寵愛,也成了廢太后的眼中釘。一朝有孕,更是被廢太后惦記在心。

聞得太醫把脈,淑媛娘娘腹中是位皇子,廢太后因着膝下無子,便起了殺母奪子的心思。淑媛娘娘產後大出血,廢太后卻秘令太醫在藥中添了活血化瘀之物,引得淑媛娘娘血崩而亡,廢太后名正言順抱回了剛出生不久的建安帝。

康家當時權傾朝野,先帝明知淑媛娘娘去得蹊蹺,卻只能將秘密爛在腹中。

建安帝打從記事起,便覺得廢太后待自己並不親近,偶然間聽得廢太后與自己的心腹嬤嬤私語,才揭開這個秘密。

昔年太醫院的卷宗早被毀卻,建安帝詢着蛛絲馬跡,楞是找到了一位早便辭官隱居的老太醫,生生將當年的真相還原。

生母原是如此含冤而去,自己卻要喚殺母仇人一聲母后。建安帝把悲傷深埋心底,一步一步與整個康家周旋,發誓要在自己這一代把康家肅清,留給秦恆一個海晏河清的後世。

溫婉的出手便是錦上添花,建安帝終於能將康家一網打盡。昔時忌憚康家的勢力,刻意引忍多年,如今終於能把康家連根拔起,也是時候揭開廢太后手上曾經沾染過的血腥。

提起那位早死的淑媛娘娘,建安帝目中蘊滿淚水:“是朕這做兒子的不孝。自打她老人家去後,靈柩孤零零葬在妃陵,多少年香火稀疏。朕爲了不失康家起疑,一直裝作懵然不知。”

原是殺母殺妻的雙重仇恨,建安帝巴不得立時將廢太后碎屍萬段,卻又怕誅殺廢太后影響頗深,引得朝中動盪不安。

他即刻擬旨,追封自己的親母、那位早已化爲黃土的淑媛娘娘爲聖賢貞順皇太后,命欽天監選定吉日,要遷靈柩入皇陵與先帝合葬。

同日,廢太后也被從冷宮中提出,與康貴妃一併送入皇陵,罰她們每日除卻早晚祭奠、參拜,便是清掃先帝與聖賢皇太后,以及先皇后陵前的落葉。

這次能將康家一鍋端起,溫婉功不可沒,建安帝守着秦恆與長瑞無限讚歎:“太子妃聰慧過人,設下這請君入甕的計策,其實當日朕聽得太子妃的推斷,到真希望這是她危言聳聽。未料想那一對母子果真蛇蠍心腸,竟要弒君篡位。”

一手策劃了這次東宮之內守株待兔,連同那些個旁聽的大臣,都是溫婉向建安帝提議。始終記得前世裡有那麼幾個人都成了秦懷的肱骨,今次便叫他們根本沒有開口反駁的機會。

溫婉淺淺而笑,端淑而又華美:“都是父皇福澤深厚,秦懷才無法得逞。臣媳不過順勢而爲,並不敢居功。”

秦恆尚在押送秦懷去香積山的路上,建安帝望望在坐的兩個人,親切地喚着她們的名字:“長瑞、阿婉,你們和恆兒都是朕的至親骨肉,往後更要相親相愛。朕雖爲帝君,亦是爲人父母,也盼着樂享天倫。”

自己這一雙兒女都隨了先皇后,仁愛有餘,霸氣不足。反而是溫婉,在這次肅清叛亂的戰役中當機立斷,指揮了整個太子東宮的防禦安保,挖出了阿山這粒棋子,的確居功至偉。

第二百一十一章 興亡第六百九十四章 圍殲第五百六十九章 逼迫第七百二十三章 成全第五百零三章 安寧第三百四十六章 脫簪第二百九十七章 彈指第一百一十六章 怨恨第四百零八章 隔斷第四百三十四章 香火第四百七十三章 抱香第一百四十四章 實封第六百四十六章 抉擇第三百三十五章 約定第七百五十一章 絕別第五百七十七章 舉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提審第四百七十五章 遣散第四百一十六章 祈福第四百一十五章 瓊漿第七百四十九章 黃泉第三百三十七章 交易第一百九十二章 鴻鵠第三百零三章 重溫第六百三十八章 逃亡第六百六十章 送別第一百五十九章 家書第五百六十六章 投毒第三百五十三章 刺殺第七百一十章 遊學第三百五十三章 刺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山第三十四章 機緣第一百五十二章 結盟第三百三十八章 取捨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息第三百四十四章 救治第三百五十七章 幡然第六十章 障日第一章 傷逝第五十一章 對飲第一百二十七章 放生第二百九十四章 手札第五百三十六章 窺探第六百九十四章 圍殲第三百三十八章 取捨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氣第一百四十四章 實封第四百三十九章 酸楚第六百六十一章 聽佛第一百九十五章 匯兌第二百零三章 共享第一百三十七章 瓊華第七百三十二章 起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鴻溝第一百八十四章 菊影第六十九章 除夕第六百三十八章 逃亡第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炬第九十四章 添香第六百四十五章 茫然第九十七章 長天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三十七章 瓊華第三百六十章 算計第九十九章 合污第五百八十一章 紅痣第五百三十五章 相爭第一百零九章 張揚第三百零九章 借題第一百八十四章 菊影第一百五十一章 罌粟第三百零九章 借題第二百七十六章 白首第三十八章 美眷第五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六百四十章 花燈第五百零六章 太子第五百四十一章 偶遇第四百八十五章 皇恩第三十五章 梓棺第一百二十一章 潛龍第一百五十六章 鷹神第三百一十章 新綠第六百四十一章 脫殼第六百六十三章 落空第二百四十八章 後路第八十三章 農桑第三百六十二章 搬遷第三百六十三章 過招第四百四十八章 年華第九十九章 合污第二百五十四章 向榮第四百三十二章 譏諷第五百七十六章 彌留第十四章 賀儀第六百六十六章 拷問第七百二十三章 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