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表字

淡淡的茗香飄散,淡金色的陽光透過半敞的芙蓉花窗牘,映上攤開的大幅輿圖,也灑落在書案前的夏鈺之身上。

風神俊朗的青年人方纔成家立業,不過短短几夕之間,那眉眼竟內斂了不少。

從前的夏鈺之鋒芒畢現,似一把削鐵如泥的利劍,如今卻有着寶刀歸鞘的返璞歸真。他彷彿收斂了所有的棱角,變得幽寧沉靜,卻更讓人安心。

他在慕容薇的書案上鋪開輿圖,認真查找着靖唐關的位置,骨節分明的手指一直未離開邊城周圍的地方。

三個國家的輿圖上,都尋不到靖唐關。兩個人搜遍記憶,對這個地名也無有印象。慕容薇想再去查查大周志裡頭有無關於這兩個字的記載,夏鈺之則告辭出宮,立時回府請教夏老太君。

瑞芝院裡籠着沉水香,方纔踏進正房,夏鈺之便嗅得一股淡若輕岫的氣息,帶着木香特有的清洌,溫潤而又舒心。

便似是陳芝華這個人,不會一眼驚豔,卻耐得住風霜與歲月的打磨,在他的眼裡越來越娟秀如畫。

陳芝華聽得夏鈺之的腳步,已然迎了出來。她梳了婦人髮髻,着了件茜素紅繪繡折枝海棠的右衽雲錦帔子,雪白的挑線裙,鬢邊簪着兩朵攢成海棠花樣式的紅碧璽,只淺淺暈了一點胭脂,越發襯得眉目如畫、淨瓷冰肌一般。

一邊替夏鈺之脫去外裳,再吩咐巧珍將熏籠上搭的那件淡藍色衣袍取過,陳芝華略顯侷促地想要爲夏鈺之更衣。

夏鈺之含笑握了她的手,將她按在臨窗的大炕上坐下,自己接了巧珍手上的衣裳,眨眼間便快手快腳束好了腰帶,這纔在她對面落座。

“早便說過,這些小事都不用你”,夏鈺之目光柔和,整個人越發雋秀溫潤。陳芝華嫣然一笑,頑皮地回道:“我卻樂意去做。”

今日夏鈺之回來的早,陳芝華問他可要立時擺飯,夏鈺之飲完了茶便立起身來,答道:“不忙,我要先去祖母那裡一趟,有些要緊的事情。”

“是阿薇那裡又有什麼新發現?”陳芝華亦起身替夏鈺之整理着衣袍的下襟,一面往外相送,一面關切地問道。

夏鈺之寬大的手掌握着陳芝結的柔荑,兩人並肩沿着遍植金竹的甬道往外走,夏鈺之低低迴道:“正是,大約是發現了蘇暮寒的行蹤,奈何不曉得確切的位置,所以我回來問問祖母,阿薇再去找《大周志》。

陳芝華點點頭,並不耽擱丈夫的正事,送到院子門口便收住了腳步,戀戀不捨道:“你早去早回,我用罷晚膳再去向祖母大人問安。”

夏鈺之曉得陳芝華怕打擾他與老太君說話,含笑應允,將握着她的手輕輕鬆開,囑咐道:“回去吧,我去去便回。”

老太君從夏鈺之口中聽得事情的來龍去脈,眉頭微不可查地一皺,她從羅漢榻上立起身來,幾步便走到屏風後頭掛着的大幅輿圖前。

其實老太君本身便是一幅活的地圖,這些年走遍大江南北,鮮少有她未聽過的去處。如今卻與慕容薇與夏鈺之一樣,對靖唐關聞所未聞,是以將眉頭緊蹙。

西霞的河流山川都深深裝在老太君的腦子裡,老人家飛快地思索着,卻記不得哪裡有個地方叫做靖唐關。天下三分以來,這三個國家多以城池命名地方,極少用到這個“關”字。

可是記憶深處,又明明對那靖唐兩字有些印象。到似是從前在哪裡聽過,被歲月的長河磨礪,已然不曉得遺失在哪一段年華之中。

自己想不起來,卻還有個皇太后心思如電,據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只要一聽到這些魑魅魍魎依舊在蠢蠢欲動,老太君便有些義憤填膺,她與夏鈺之說道:“這兩個字有些來頭,我總覺得是在哪裡聽過,一時想不起來。待我明日一早入宮,問問太后娘娘。”

剛好要攜新媳婦陳芝華入宮謝過太后娘娘的賞賜,老太君第二日一早便與陳芝華同乘一輛馬車入了宮。

在壽康宮磕了頭,待皇太后賜了茶,陳芝華只略坐了片刻便極有眼色地請辭道:“太后娘娘恕罪,容芝華先行告退。芝華還要去鳳鸞殿裡向皇后娘娘謝恩,再與大公主說幾句話。”

皇太后慈愛地應承着,便要白嬤嬤使人陪着陳芝華先去鳳鸞殿,再去璨薇宮,最後好生領回到自己這裡,留老太君與陳芝華用午膳。

待面前再無旁人,一對老姐妹雙雙立在輿圖前,如同昔年並肩作戰一般,牢牢盯着蘇暮寒與黃捷那二千人馬消失的地方,再次陷入沉思之中。

若他們能活着穿越黑山口,嚴格來說便是已經出了西霞地界,到是會經過一片三不管的區域。

只爲黑山口外,山脈終年積雪,除卻荒山便是河流,並無人煙居住。巴掌大的彈丸之地,比障日城那一片更爲荒蕪,以至於連匈奴、女真各部也無人覬覦。

若說蘇暮寒要依託那裡再次反撲,卻也說不過去。那個地方老太君昔年曾經到過,確實荒涼一片,根本沒有人煙。

老太君嘴裡不停地念叨着靖唐關的名字,總覺得有幾分熟悉。她蹙着眉苦思,低低問道:“浣霞,這兩個字我總覺得熟悉,偏又記不起來。”

皇太后亦是同樣的感覺,她在腦中一遍又一遍過篩,這似曾相識的兩個字究竟在什麼地方出現過。

一封積年前的奏摺驀然在眼前閃現,原是時任兵部尚書的蘇睿爲部下請功,其間有幾次提到這個名字。皇太后豁然將炕桌一拍,大喝道:“想起來了。靖唐,那不是個地名,那不是袁非的表字麼?”

從前過目不忘,皇太后經常隨着先帝批閱奏摺,曾在摺子上瞧見過這個名字。

那時蘇睿帶兵與匈奴人大戰了一場,袁非等多人都在此次戰役中立下軍功。蘇睿當時對袁非極爲賞識,替他請功時奏摺上用了他的表字。

生怕事隔多年,記憶間有些出入,皇太后即刻命人去查袁非的履歷,翻出厚厚的記檔,靖唐二字果不其然是他的表字。

第六百二十六章 除夕第七百二十三章 成全第二百八十八章 嫡孫第六百零六章 三喜第六百三十七章 四妃第二百七十五章 親戚第二百五十九章 夢迴第九十三章 契闊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顧第一百九十二章 鴻鵠第二百零六章 張網第一百一十三章 隔世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衙第六百五十章 秋後第二百三十五章 遷怒第二百四十四章 花海第二百六十一章 凝噎第四百四十九章 佛堂第一百九十六章 慷慨第五百七十二章 出逃第六百八十六章 斷臂第三十章 故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靜好第一百三十四章 談兵第四百二十六章 應變第九十六章 腹誹第五百二十章 賞菊第六百七十七章 吉期第三百八十八章 月明第七百一十九章 乞巧第三百八十章 暗審第二百七十五章 親戚第五百七十七章 舉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春華第四百三十九章 酸楚第四百一十一章 脣槍第八十章 佛堂第三百四十六章 脫簪第七百二十章 託付第一百八十三章 奢靡第三百零六章 盡瘁第四百三十四章 風月第七百三十章 逆轉第五百五十九章 乾淨第九十章 颯爽第一百五十章 海棠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諾第一百零六章 花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峙第七十八章 添歲第一百五十二章 結盟第二百二十章 不甘第五百五十二章 參商第六十六章 過府第六百八十一章 表字第二百六十八章 尚宮第二百零八章 暗議第八十五章 于飛第二百七十三章 鏗鏘第七十三章 思君第四百一十六章 祈福第三百九十八章 嬌羞第四百二十二章 師承第二百一十三章 偏方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廉第六十五章 膝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懇第四百三十八章 央告第三百三十八章 取捨第四百八十九章 小別第七百二十一章 跑馬第六十六章 過府第七百五十二章 母子第五百一十章 缺席第五百一十七章 流光第七百零六章 待嫁第四十章 留人第四十四章 請安第一百四十四章 實封第三百二十六章 羹湯第二十四章 煙雲第二百一十六章 氣息第一百一十四章 北望第三百六十二章 搬遷第二百七十一章 煎熬第三百五十八章 鬱郁第六百二十七章 家宴第一百四十一章 坦承第六百五十七章 商談第二百章 折中第六十六章 過府第七百二十二章 失手第六百二十三章 抉擇第七百二十章 託付第四百七十三章 抱香第三百五十一章 伏筆第六百二十章 賓朋第五十三章 沙盤第三十一章 調香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