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抉擇

辛太妃茫然地瞧着外頭的景緻,說不上對這裡有多少留戀,更說不上對這裡有多少回憶。這偌大的院落似乎是她的家,卻又似乎從來不曾爲她擁有。

她維持着半倚半坐的姿勢,大腦間一片空白,唯有房內銅製的沙漏聲聲緩慢,點點流淌着,將院內由華燈初上漸漸變爲夜色深沉。

明珠曉得辛太妃回府,忙忙過來探問,辛太妃黯然無語,只將那信默默往明珠手中一遞,眼淚再次無聲沒落。

深夜自然無眠,一場冬雨淅瀝,到似是辛太妃臉頰邊未曾拭淨的淚水,從黑夜淌到天明。

溫婉身在周府,亦如慕容薇一般,時刻牽掛着楚朝暉的安危。

前世的血染城樓依然是場夢魘,溫婉生怕這一世義母依然以死相諫。聞說義母寫了信來,她第二日一早便回了安國王府,徑直到了辛太妃院裡。

桌上擺着還未動過一口的早膳,溫婉再瞧辛太妃眼下深深的烏青,知曉她大約一夜未眠,生怕別城有什麼變故,心上先吃了一驚。

被雨水洗過的天空分外澄澈,此時晨曦透過窗棱,勻淨地灑落在大炕上,融融的光芒似碎金般耀眼而溫暖。

辛太妃想了一夜,心間已漸漸清明。她定了定神,請溫婉炕上坐了,將楚朝暉寫給自己書信,連同留給溫婉的小札一併交到她的手中,先由着她慢慢看去,自己起身理妝。

待辛太妃勻了面,又重新換了衣裳回來,那眼下的烏青被脂粉稍稍掩蓋,瞧着氣色好了許多。再用了碗銀耳蓮子羹,溫熱的氣息侵潤到五臟六腑,辛太妃身上也漸漸有了活力。

此時溫婉已然讀完義母寫給自己的小札,正是熱淚盈眶。曉得那些日子義母與辛太妃在含章宮內忙碌,卻原來是預備自己的嫁妝。

大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曉得楚朝暉不能看着溫婉出閣,纔有她前些時的心血來潮。瞅着信中楚朝暉對身外物有條有理的分配,霧氣再次縈上溫婉的雙眸。

楚朝暉人雖然留在了邊城,卻對溫婉往後的生活心心念念。還有那幾句勿以個人爲念,要心繫天下蒼生的話語,更是拳拳父母望子成鳳的殷切期盼,溫婉一讀再讀,更是哽咽難言。

她雙手掩面,淚水卻不停從指縫間涌出,又簌簌打溼了身上海棠紅的錦衣,將前襟漉溼了一大片。

喜悅與心酸參半、牽掛與釋然並存。

前世親眼見到夢朝暉在城門樓拿起一把長劍抵在自己心間,溫婉早曉得她的剛強,也見證了她的無奈。

如今眼見楚朝暉將所有的剛強化做繞制柔腸,把一顆心留在蘇睿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字裡行間處處透出從容與堅毅,想着這便是她想要的幸福,也有幾分欣慰。

重新淨了面,又請了明珠一起前來相見。溫婉拉着辛太妃與明珠坐在臨窗的大炕上,就着這個話題聊了許久。

她勸這位可憐的女子好生替自己打算,幸福快樂地活下去。更勸明珠不要心傷,彼此都成全對方想要的幸福。

辛太妃夜來輾轉無眠,也就自己往後的歸宿想了許久。

想起昔時曾允諾過楚朝暉,自己要與她一起撐起安國王府的門楣,到後來她搬入正院,更是得楚朝暉一心一意相待,辛太妃不勝感激。

如今楚朝暉卻立志留在邊城,辛眉思來想去,拋開庶務纏身,心中也添了些豪情。她想要依着楚朝暉的吩咐,將她交待的事情一件一件打理明白。待溫婉出嫁之後,便去邊城追隨楚朝暉。

辛太妃將自己的打算說出,明珠跟着便點頭說道:“太妃娘娘的意思,說到了奴婢心裡去。奴婢本是貼身服侍夫人的人,自然夫人在哪裡奴婢便在哪裡。太妃娘娘定了何時啓程,奴婢誓死追隨。”

人各有志,溫婉也不再勸,三個人打起精神,就着楚朝暉信中的囑託,打點安國王府帳面上的財物。

庫房裡的陪嫁每年清點翻曬,都有登記在冊。辛太妃與明珠依着吩咐,立時將楚朝暉的嫁妝分割明白,慕容薇姐妹二人的那份,都由辛太妃送入宮內。溫婉名下的資產,連同留在含章宮裡預備送給她的陪嫁,都一併送入了周府。

屬於楚朝暉留給辛太妃的那一成,辛太妃並不想挪爲私用。想着楚朝暉既然把自己的俸祿做爲改善邊城士兵生活的第一筆銀子,辛太妃決定效法自己的主子,將這一成嫁妝也算做一筆資金,全部用在邊城。

楚朝暉的信在朝堂與後宮同時傳開,整個兵部連同許三年在內,都對這位柔弱的女子表現了極大的尊重。

崇明帝表彰李之方父子的旨意也遠遠發往邊城,褒獎李之方在邊城最有可能人心浮動之時,與楚朝暉一起力挽狂狂瀾,有效地穩定了軍心。更有小李將軍神勇果敢,將邊城內奸葉仁青斬落馬下。

楚朝暉捐出一份撫卹,用於改善邊城將士生活的話題也漸漸在京中傳開,皇城附近家家多有從軍的男兒,上至兵部諸將,下至平民百姓,都對這位昔日龍虎大將軍的遺孀稱頌不已。

和平與寧靜都來之不易,湯伽兒聽得心內熱流涌動,她匆匆趕到璨薇宮,靦腆地立在慕容薇面前,提出自己新的想法。

年年的詩箋會都是吟詩作對,一泒歌舞生平。如今邊疆依然金戈鐵馬、號角連天,她們在後方貪受安逸,若不盡點自己的心意,又如何對得起前線戰士?

既有了楚朝暉的珠玉在先,她們何妨也隨着來一次捐獻?將所得之物全部送部送往邊城附近,除卻改善軍中清苦,也能改善附近的民生,保障邊疆子民安居樂業,共享清平。

熱血同樣在慕容薇心間沸騰,她聽湯伽兒說得真摯,自然激起俠骨柔情。約了夏蘭馨再次入宮,四個姑娘最終敲定了詩箋會最後一項內容。

她們要倡導來參加詩箋會的這些公子王孫、侯門千金們各自捐出心愛之物,最終折換成銀錢,效法楚朝暉的大義之舉,將這筆銀子一併用在邊城。

第七百二十二章 失手第五百四十章 買醉第六百八十一章 表字第五百零六章 太子第二百五十章 布穀第二百零三章 共享第四百八十七章 援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交易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鳳第六百九十七章 託孤第一百二十九章 白駒第二百四十六章 儒慕第五百六十九章 逼迫第一百九十五章 匯兌第六百四十四章 書信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雕第三十七章 斷腸第一百零三章 莊周第二百一十三章 偏方第五百七十一章 婚期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捷第一百一十五章 動工第二百六十二章 推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明珠第九十三章 契闊第二百三十五章 遷怒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下聘第三百四十三章 早產第二百五十章 布穀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鳳第六百五十五章 求去第六百五十九章 明珠第四百一十五章 瓊漿第三百五十二章 黑手第三百四十七章 遙望第二章 來兮第六百二十二章 臘八第七百四十四章 重遇第二百四十章 兜轉第三百零一章 陰沉第三百八十八章 月明第二百八十章 酸澀第一百九十二章 鴻鵠第一百九十五章 匯兌第二百二十六章 攀附第十一章 棋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飄萍第一百四十章 洗滌第一百八十八章 妙計第五百五十九章 乾淨第五百一十章 缺席第一百九十六章 慷慨第五百一十一章 迷蹤第六百一十九章 歡宴第五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五百一十八章 國書第六百九十章 借道第三百二十二章 獻壽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花第五百三十章 媒人第五百九十三章 晤面第三百五十三章 刺殺第一百零二章 鳳凰第七百二十九章 弒君第四百二十四章 收網第六百一十九章 歡宴第四百一十六章 祈福第二百二十五章 傾慕第三百六十二章 搬遷第六百四十七章 親情第三百六十六章 夜審第四百五十六章 琴瑟第一百三十章 無眠第八十五章 于飛第六百八十七章 夜探第七百三十四章 遊湖第五百九十一章 抄經第七章 阿萱第四百八十四章 所求第六百五十六章 成全第四百四十七章 菊酒第六十七章 夫妻第七百四十五章 歡宴第八十三章 農桑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速第三百九十四章第二百三十六章 撤離第五百六十四章 悲秋第三百八十章 暗審第四百二十七章 三秋第五百二十一章 請安第四百五十五章 天涯第三百二十四章 廣寒第十七章 出岫第一百三十八章 輪迴第七百二十六章 冰窖第二章 來兮第四百二十六章 應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