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悔恨

黃捷帶領那兩千餘人都撤進黑山口飛揚的雪霧中,同樣生死未卜。葉仁青單槍匹馬,望着鎧甲鮮明的小李將軍英姿颯爽,正策馬飛馳而來,心間滿是釋然。

他將長槍橫握,立在黑山口這條僅容幾人通過的小道前,無聲微笑了起來。

從前殺了蘇睿,一輩子良心難安。如今便拿自己這一條命來抵償,總好過午夜夢迴,蘇睿一次一次走進他的夢鄉。

倏忽之間,小李將軍這幾騎已然飛撲到葉仁青面前,葉仁青將牙一咬,手中長槍刺出,對準了小李將軍的咽喉,想要來個兩敗俱傷。

小李將軍輕輕一夾馬腹,身形往旁邊避讓,手中彎刀順勢掃過葉仁青的手腕,迫得他回身自救。電光火石之間,撲的一聲輕響,是一位沈姓將領瞅着空擋,手中長槍深深刺入葉仁青的左肋。

葉仁青不退反進,手中長槍橫掃,自下而上翻轉,想將那位將領挑落馬下。小李將軍手中彎刀早已氣勢如虹,一點寒光直逼他的心窩。

葉仁青勉強避過這致命的一擊,小李將軍卻又沉肘下腕,彎刀輕輕一個迴旋,從不可思議的角度翻上來,直接劃過他的脖頸。

鮮血噴涌而出,臨死前的一刻,葉仁青竟然輕輕彎起了嘴角,他枯瘦如柴的身子從馬背上墜落,發出沉悶的撲通聲。

小李將軍想要奮起直追,直插黑山口的羊腸小道,將那二千餘人一舉殲滅,被李之方以鳴金收兵的鼓聲催回。

窮寇莫追,孤軍涉險乃是行軍大忌。李之方深知如今山中氣候多變,不能爲着區區兩千人令自己人犯險。他立在黑山口的羊腸小道上,望着深及半米的雪地,還有依舊隨風飛舞的鵝毛大雪,果斷地將手一擺,止住了大軍的步伐。

大軍全速撤回,只命幾個深諳山中道路的嚮導循着那些人的蹤跡一路追蹤,不必打草驚蛇,瞧瞧他們究竟去向何處。

白雪皚皚的大地,掩蓋了一切醜陋的東西,看起來是那麼美好,如同蘇光復有些不敢擺上臺面的心思,早已然在蘇暮寒心中百轉千回。

蘇暮寒麻木地踩着前頭士兵踩出的腳印,機械地挪動着腳步,墨離隨在他身邊亦步亦趨,一人一馬都走得無比艱難。

很多人的馬匹都丟在了這險要的山路上,由着它們自生自滅去了。面對蘇光復與蘇暮然的苦勸,蘇暮寒固執地沒有開口,卻將墨離的繮繩挽得更緊。

父親的死因,他不是沒有懷疑過,卻從來不敢往深裡去想。

母親雖然痛恨蘇光復,事關父親的死因,她絕不至於將這樣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在眼前這幾個人頭上。

蘇暮寒曉得母親不會演戲,那眼中似要噴火的表情凝結了多少憤怒與痛恨,她的話裡便飽含了多少真實的成份。

每每提及父親,蘇光復總是諱莫如深。蘇暮寒只要往深裡去想,蘇氏族人被父親圈在老宅二十餘年不敢妄動,耽擱了復國的大好時機,便能知曉他們對父親的恨有多深。

蘇暮寒深一腳淺一腳走着,一不留神摔進雪地裡,半晌爬不起來。墨離將前腿跪下,焦急地用嘴拱着蘇暮寒的身子,發出惶急的嘶叫。

烏金艱難地挪到蘇暮寒旁邊,扶了他起身,拍打着他銀白的錦袍上厚厚的雪花,又拿衣袖替他拭去臉上的雪水。

一絲悔意從蘇暮寒心間緩緩滋生,漸漸散在他的五臟六腑之中。滿口的苦澀與腥鹹,叫他發不出一聲話語。蘇暮寒反手抱住馬頭,將滿眼冰冷的淚水都落進墨離脖頸間長長的鬃毛。

是懊悔那一年金鑾殿上無意瞧見父親殺人?還是懊悔自己不該曉得了自己的身世,更或是懊悔自己親手斬斷了一切親情,如今只落得一個義僕、一匹愛駒。

回到帥帳之中,楚朝暉身上已然沒有一絲力氣。她泡在熱氣氤氳的大木桶中,傷心欲絕地大哭了一場。

蘇暮寒與衆將士割袍斷義,當場拋卻與她的母子情份,隨在蘇光復身後走得那樣決絕,樁樁件件都令楚朝暉深受打擊。

一路的艱辛勞累返上身體,夜間去黑山口又受了風寒,楚朝暉第二日一早便發起高熱,凍得牙齒直打戰戰。

軍醫開出藥方,煎了濃濃一大碗藥,楚朝暉卻燒得牙關緊咬、神志不清。羅綺嘆息着拿銀匙鑿開她的檀口,將藥汁一點一點喂進去。

想是求生的願望強烈,雖然昏昏沉沉,楚朝暉卻曉得將那些黑乎乎的藥汁全部吞下,一口也沒有吐出。

羅綺憐惜地瞧着這柔弱的女子,深深折服於她剛強的性子。想起來時慕容薇曾悄悄囑託,生怕楚朝暉要來個與蘇暮寒玉石俱焚,以此阻住他叛亂的腳步。

她請羅綺千萬千萬留意楚朝暉行事,不能離開她身邊半步。無論何時何地,一定要先保證楚朝暉的安危。

如此看來,慕容薇的一片擔心有些多餘,楚朝暉既然一心求生,便斷然不會做出自盡的傻事。羅綺輕輕拭去她一頭的汗水,就着熱熱的燒酒,拿了塊白蘿蔔根,仔細替楚朝暉擦拭着身體降溫祛火。

軍中一片肅穆,李之方揮筆上書,將發生在邊城的事情事無鉅細,都呈在替給崇明帝的奏摺當中。迷途知返的士兵,李之方並未深究,反而好聲出言安撫,將他們編入別的將領隊伍之中。

至於損失了不足三千人的軍隊,李之方也附上花名冊,在奏摺的最後頭叩首請罪,直言自己辜負皇恩,請崇明帝降罪。

臘月初六日上午,這道緊急奏摺便被以最快的速度往京城傳送。

此時,幾千裡外的姑蘇皇城熱鬧喜慶。自打進了臘月門,佳節的氣氛已然十分濃郁,家家戶戶都在忙着預備年貨、準備新衣。

打從周夫人重獲自由,溫婉一直陪着她住在周府,母女二人從前不敢想像的好日子,如今像一幅最美妙的畫卷,纔剛剛打開卷軸,還一眼望不到頭。

明珠幫忙尋了乾淨的人牙子,溫婉替周府裡添了些僕從丫頭,從前冷泠清清的一家人,如今的紅紅火火終於初見端倪。

第六百三十七章 四妃第三百五十三章 刺殺第六百六十五章 提審第四百三十章 銀庫第七百五十三章 失憶第四百四十五章 易物第七百一十五章 傻福第二百一十六章 氣息第三十四章 機緣第八十二章 情誼第四百五十章 李代第三百五十一章 伏筆第二百一十八章 稅賦第七百零七章 雲煙第三十一章 調香第九十三章 契闊第一百六十六章 粘氏第一百四十六章 敷衍第四百六十六章 心田第五百五十二章 參商第五百三十九章 嫌惡第三十四章 機緣第三百五十三章 刺殺第四百九十八章 夜審第三百七十八章 尚宮第二百三十章 傲霜第五百一十章 缺席第二百一十八章 稅賦第二百九十八章 信任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帳第二百六十章 杏簾第五百四十七章 暢談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脈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四十四章 請安第七十章 陳家第三十章 故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決絕第三百四十七章 遙望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疏第四百三十二章 譏諷第五百五十六章 晚膳第六百二十二章 團圓第二百零六章 張網第六百四十八章 璀璨第二百七十一章 煎熬第一百二十七章 放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抉擇第六百七十七章 吉期第一百二十四章 登山第四百五十二章 參研第五百七十九章 揭秘第三百二十六章 羹湯第二百五十四章 向榮第二百五十九章 夢迴第五百六十四章 悲秋第一百零一章 阿黎第四百七十章 規勸第四百四十八章 年華第六百五十九章 明珠第五十八章 共享第六百一十二章 詔日第一百八十五章 威懾第四百五十九章 傾國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第三百四十八章 壓抑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息第八十一章 毓秀第五百三十六章 窺探第五百三十二章 盡歡第三百九十一章 牽念第四百四十九章 佛堂第五十二章 保全第一百三十八章 輪迴第三百五十七章 幡然第二百零四章 突兀第三百九十六章 高郵第四百三十七章 斷水第五百九十章 雙環第六百九十二章 同行第三百三十八章 取捨第五百八十四章 謀反第五百七十章 珍重第二百九十章 巾幗第七百零三章 露臺第四百一十六章 祈福第一百五十一章 罌粟第二百三十三章 心繫第四百九十八章 夜審第四百一十八章 玉玦第二十章 子持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帳第七十五章 重樓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雕第五百三十八章 僭越第五百二十六章 弄孫第五百七十三章 談判第二百一十三章 偏方第四百三十五章 徘徊第六百六十一章 聽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