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剖析

等待的間隙,崇明帝盤膝坐在炕桌旁,左右手各執黑、白棋子,正在瞧着棋局上金戈鐵馬的局勢,思忖下一步落子。

瞧着玄霜進來回話,他隨手將棋盤一抹,吩咐傳溫婉進來。

溫婉理了理妝容,輕提裙裾踏進了小花廳內。輕嗅着熏籠間傳來的陣陣金菊香氣,俯首在崇明帝面前,輕輕喚了聲陛下。

“端儀無須多禮,賜坐”,崇明帝有九成篤定溫婉的答案不會讓自己失望,他笑容和煦地望着溫婉,隨手一指左側幾張黑漆鑲螺鈿的太師椅。

溫婉謝了恩,往左側最末一張椅子上坐定,面上依然是那樣波瀾不驚的笑容,等着崇明帝開口詢問。

玄霜領着人進來上茶,末了將小花廳的門虛虛一掩,自己親自守在外頭。

崇明帝修長的手指輕輕叩擊着杯盞,親切地問道:“可是從鳳鸞殿出來?”

溫婉垂首上奏,神態貞定典雅。她輕聲說道:“回陛下,正是從鳳鸞殿過來。方纔蒙皇后娘娘方纔垂詢,臣女不勝感激,已然做了答覆,特來報與陛下知曉。”

單看這份從容不迫的神情,言語間沒有一絲惶急,崇明帝也曉得她一定做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依舊關切地問道:“難道不與你孃親和你義母商議商議?”

溫婉輕輕搖頭,望着崇明帝從容說道:“遠嫁建安,固臣女所願,不必令兩位母親太過擔憂。臣女斗膽面聖,實則另有所求。不知陛下可還記得,前些日子也是在這御書房中,您曾有着金口一諾?”

崇明帝只怕溫婉拿當日的承諾求自己推卻秦恆的提親,未料想結局是如此花好月圓。他欣然應道:“朕金口玉言,自然記得與你的承諾,你想求什麼?朕還是當日那句話,只要不違法制道義,一定成全。”

溫婉逆光而坐,點點細碎的陽光映上她的眉梢,像鍍了層金色。她神色間平添了些端莊雍容,崇明帝第一次在她身上瞧到幾分睥睨天下的神氣。

眨了眨眼再定睛去看時,又是一貫的淡然柔婉,亭亭如墨染的新荷俏然綻放。

得了崇明帝允諾,溫婉立起身來,走至小花廳西牆一側懸掛的大幅輿圖前,凝神看了片刻,轉身姍然而笑,請崇明帝移步上前。

聞說慕容薇這些日子私底下將輿圖當做閒書,有事無事都拿來翻翻,崇明帝私底下還與楚皇后說起,女兒身上有着楚皇后殺伐決斷的果敢,若生爲男兒身,一定是談笑間便可指點江山的從容。

如今溫婉也是這般,立在輿圖前這一泒閒適從容,多少江滿腹經綸的男兒尚且不及。

崇明帝感興趣地立在溫婉身後,瞧她能說出一番什麼話來。

一條長長的紅線標註,是建安與西霞接壤的國土。溫婉皓腕纖瘦素淨,左手輕輕掩了袖口,右手食指伸出,點上兩國相臨的部位,最終落在林源城與湯城附近那一河相隔的地段上頭。

一河相隔,卻是分屬兩國所有,林源城屬於西霞最北的疆域,如今由一位姓沐的年輕將軍把守。

湯城則是建安的最南方,因着地理位置優越,被康貴妃早早奪下,在前幾年便成了秦懷的封邑。如今秦懷泒人守得固若金湯,與林源城遙遙相望。

溫婉手指點向湯城的標識,與崇明帝肅然說道:“陛下,您一定曉得,秦恆兩次南下西霞,從不走離咱們最近的湯城,直達林源。卻要繞它東邊的京唐關,多走百餘里的路程。”

言下的未盡之意,一對兄弟不睦,已然不是秘密。上次未出建安便被追殺,秦恆早對秦懷起了防備之心,不敢借道湯城。

溫婉一語中的,崇明帝的目光也變得鄭重起來。三國實則脣齒相依,一方有着內亂,勢必波及整個天下局勢。他的視線久久落在輿圖上,打量着湯城和林源的方向,吩咐溫婉道:“你繼續往下說。”

溫婉慎重斂禮,朗聲說道:““陛下,這個地段如此敏感,可說牽一髮而動全身。溫婉求的便是您金口一諾,若來日建安國中內亂,湯城這裡只要泒人增援,便請陛下允林源城的守軍參戰,替我阻住秦懷北上的步伐。”

以爲溫婉會求自己的封誥,或是替她生母討些封賞。再不濟,也是多要些傍身的財物,以求她下半生富貴,未料想這弱質芊芊的女子開口求的是軍隊的調度。

崇明帝的心思都停留在她方纔說的句建安國中內亂的話語上頭。

瞧着眼神清湛無波,內心實則波浪翻涌,崇明帝飛快地盤算着如今的局勢。因是建安帝強勢,又旗幟鮮明的立在秦恆—邊,兩兄弟明面上才未到劍拔弩張的地步,暗地裡卻各自步步爲營,都在網羅自己的勢力。

若來日崇明帝不在,內亂一起,秦恆能否守得住建安的天下還是未知數。溫婉此舉,顯然經過深思熟慮,對當今的局勢瞭若指掌,在替秦恆未雨綢繆。

秦恆身爲崇建安帝與嘉順皇后唯一的兒子,正經的東宮太子,來日繼承建安的大統本是順理成章,壞就壞在康家把持朝綱,想要推秦懷上位。

做爲建安的盟友、未來的姻親,無論從哪個方面考慮,西霞都該一力支持秦恆。想到此處,崇明澹然問道:“你怎知建安國內一定會有內亂?又如何曉得會發生在這個地代?”

溫婉脣邊依舊淺笑瀲灩,卻是輕輕嘆了口氣,悵然說道:“既然臣女決意嫁去建安,便要一心一意爲太子殿下打算。陛下,容臣女說句實話,秦恆與寧王殿下不同,他不及寧王殿下多矣。”

溫婉侃侃而談,將三個國家的形勢剖析在崇明帝面前。她方纔說得不錯,雖然秦恆與顧晨簫都受兩國帝君扶持,是他們心中默認的儲君人選,可惜秦恆空有太子儲君之位,卻不及顧晨簫這手握兵權的寧王更勝一籌。

顧晨簫年初與大阮一戰成名,早有戰神修羅的美名,引得朝臣紛紛依附。納蘭家如今劣跡斑斑,時常爲人彈劾,身爲太子顧正諾母族的助力搖搖欲墜,顧晨簫早具備與顧正諾一較高下的資本。

第一百八十五章 威懾第六百八十章 再審第三百五十三章 刺殺第五百四十一章 偶遇第七百二十二章 失手第九十四章 添香第四章 飛雪第二百八十九章 家常第五百七十五章 兵戎第四百八十七章 援兵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九十二章 鴻鵠第六百六十九章 狡辯第一百九十二章 鴻鵠第四百零五章 陳府第七百章 吞金第二百六十章 杏簾第十章 誓言第四百二十七章 三秋第十三章 遺腹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話第一百六十九章 問訊第四百八十三章 地圖第三百六十二章 搬遷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阮第一百六十二章 禮物第六百五十章 秋後第一百六十二章 禮物第六十五章 膝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辭第三百零三章 重溫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脈第五百零一章 米粥第一百五十六章 鷹神第三百六十七章 刨析第二百二十七章 紗屏第一百七十二章 闊斧第一百一十八章 歸祖第三百零九章 借題第五百八十六章 覆滅第三百六十四章 黯然第七百一十六章 甄選第四百二十五章 寒鴉第三百零七章 燙手第五十一章 對飲第四百八十五章 皇恩第三百五十四章 宣召第一百一十一章 茶馬第三百二十章 芳辰第六百八十五章 謀逆第六百二十五章 佳節第五百三十四章 鑽營第三十七章 斷腸第三百八十三章 雪月第二百六十三章 遲暮第三百四十八章 壓抑第二十四章 煙雲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第七十四章 羅衣第四百九十三章 不離第四百六十四章 匪石第一章 傷逝第三百八十七章 敞亮第三百一十五章 紅鸞第六百八十五章 謀逆第四百一十章 茶盞第三百章 借力第六百五十三章 密謀第七百二十二章 失手第七百三十三章 夾擊第二百九十五章 執念第九十五章 月華第二百零七章 任免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寒第三百五十三章 刺殺第四十一章 不寐第二百八十八章 嫡孫第二百零八章 暗議第二十八章 重九第十七章 出岫第七百零八章 世態第三百零九章 借題第四百五十章 李代第四百二十一章 開誠第一百八十五章 威懾第四百八十六章 遇險第一百七十章 撲朔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息第九十六章 腹誹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灰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長第二百零七章 任免第七百三十二章 起兵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裂第四百五十二章 參研第五十一章 對飲第一百三十四章 談兵第三百六十二章 搬遷第三百三十七章 交易第三百一十二章 伴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