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寥落

依着於知府與粘氏左右逢源的性子,從不主動與人交惡,偏偏敢教唆內侄女公然打壓閣老府的嫡女,這番情理委實說不通。

慕容薇只有着前世的記憶,政治與時局的分析顯然不夠老辣,比不上有着縱世之才的陳如峻。這纔將家事與國事並在一處細細道來,請姑父定奪。

粘氏當日以爲自己做的機密,卻瞞不過夏鈺之手中的出岫,早將她的行動報了上來。連慕容薇約見大表姐當日,粘氏與內侄女躲在車中窺視,又悄悄與揚州郡守夫人會面一事,也一併查得清楚。

一個區區二品大員的劉本,就能令江陰太守夫婦二人不計後果,做起事來有恃無恐,慕容薇並不相信。想着姑父從淮州來,江陰地段門清,不如請姑父依舊從江陰與蒼南下手。

陳如峻年過四十,下頜留着幾縷美髯,顯得十分儒雅。聽完了慕容薇對那幾位地方官的敘述,還有大女兒隱隱牽涉其中的艱難,他一雙目光更是深湛如潭,等閒人難以看透。

此刻手撫黑鬚,陳如峻極感興趣地望着慕容薇,拱手問道:“公主殿下既有這麼多疑慮,如何不直接說與你父皇知曉,反而要假鈺之和我之手?”

“姑父說笑了”,慕容薇將前因後果講明,神色已然淡定,她含笑向陳如峻說道:“父皇未去過蒼南,並不瞭解那幾位地方官,怎能憑着阿薇走一次蒼南便去查手下的兩品大員。到是姑父久居淮州,想來能將阿薇的話理理清楚。”

總是不敢對父皇和母后明說,雖然皇祖父皇祖母都曾驕傲滿滿,說着楚家的女兒不輸男子。可是朝堂之上,依舊是男子的天下。

弟弟太過年幼,東宮之位依舊虛懸。有了皇祖父當年禪位之舉,她以大公主之尊,本就應該避嫌。如今摻和進了國家大事,也只能選擇旁敲側擊。

慕容薇言笑晏晏,向陳如峻請茶:“西霞有父皇坐鎮,又有夏閣老與姑父這些肱骨之臣,怎輪得到我一個小女子指手劃腳,今日不過與姑父聊些家常,再求姑父在父皇面前爲阿薇說句好話。”

小小年紀,卻思慮周全。慕容薇幾句話便撇清了自己,向陳如峻表明態度,她並沒有更進一步的野心。

懂得從側面下手,行事沉穩有續,陳如峻對妻子這位內侄女又添了好感。

說盡了最後的話,慕容薇款款立起身子,衝着陳如峻行了家禮:“阿薇委實喜歡玉屏山上青蓮臺的景緻,若父皇與姑父相商,懇請姑父一力玉成。”

放下心中大石,慕容薇深信,以姑父的睿智,已然聽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陳如峻起身相送,鄭重地對慕容薇點點頭,語氣很是鄭重:“今時今日,姑父無法給你什麼保證,只能答應你,在某些時候,小小動用內閣的權力。你說的這幾個人,我都會留意。”

幾乎瞬息之間,陳如峻就有了最好的打算。

春闈放榜,長子已然高中,因兒媳生產,暫時還未外放。以自己在內閣的便利條件,再與夏閣老、湯閣老二位私下通個氣,任命兒子爲常州太守並沒有難度。

長子坐鎮常州、二子任職淮州,以陳家在江陰地帶的人脈,動用黑白兩道的關係,想查幾個人的來龍去脈,簡直手到拈來。

官場運營,這些東西他不能與慕容薇細細分說,只露出成竹在胸的微笑。

順帶着連玉屏山的地,陳如峻一同給慕容薇打了保票,要她靜候佳音。

陳府裡的熱鬧與喜慶、姑父對西慕霞的躊躇滿志、玉屏山銅錫礦地帶頻頻傳來的好消息,還有即將到來的自己的生辰,一切落在慕容薇眼中,都令這個崇明八年的夏季來得格外有着生氣,與安國王府的寥落顯然是鮮明的對比。

蘇暮寒與蘇光復四處受制,埋在宮裡的暗子等閒不敢挪動,罌粟的買賣暫時中斷,千禧教的活動從明面轉入地下,以及由此而來的銀錢上的虧空,都令蘇光復有着深深的挫敗,彷彿處處捉肘見底。

小主子年紀輕,蘇光復更想做那個輔佐了文王又輔佐武王的姜公,步步替他算計。萬不得已之際,蘇光復泒出心腹從蘇家老宅取了玉璽,囑咐他遠走康南,深入到十萬大山腹地,尋求當年苗王一脈的幫助。

內宅裡楚朝暉不理世事,卻是整日無精打采,靠着養花與刺繡來打發時光。

六月初六那日,豔陽高照,正是開庫房收拾整理的好日子。

記掛着楚朝暉曾吩咐過,要一起收拾將軍的外書房。辛側妃用罷早膳,便去楚朝暉房中請安,順帶着提醒她一番。

蘇暮寒剛給母親請過安,今日要與蘇光復去見幾個千禧教的人,還要商議苗疆的秘行,便編着謊話哄楚朝暉說今日有幾個好友約着騎馬,要去一趟京郊的跑馬場,要母親不必等自己用午膳。

話裡話外聽不出真假,楚朝暉貌安嫺地笑着,似是無心地囑咐兒子多帶幾個人,又順帶着問光復先生是否隨行。

蘇暮寒替母親剝着早晨剛採摘的新鮮蓮子,笑着答道:“兒子想介紹幾位朋友給光復先生認識,便請了他一同出行。”

這一對錶叔侄如今已然寸步不離,楚朝暉心裡說不出的憋氣,卻無法開口阻撓。照舊是幾句小心謹慎的話,楚朝暉說完了,便無奈地放兒子出門。

蘇暮寒與辛側妃在母親房外的蕪廊下碰個正着,辛側妃後退幾步,避在西府海棠之下,讓出中間的通道,又向蘇暮寒恭恭敬敬請地請安。

蘇暮寒臉上掛着溫和又拒人千里的微笑,望着辛側妃的目光宛然便如路人,只平淡地說了句:“側妃請起”,便徑直從辛側妃旁邊走過。

早晨的輕風帶動辛側妃腰間銀藍色的束帶,軟軟地蕩了兩下又無力的垂落在裙裾上,似她此時無可奈何的心情。

飄萍無根,無所依傍,瞧着世子這般冷淡的模樣,辛側妃一股悵然油然而生。

看着今日,更可以想見以後的數十年。辛側妃無聲嘆息,打起精神要立在廊下的丫頭替自己通報。

第四百二十八章 清查第六百八十五章 謀逆第五百八十章 大禮第四百六十八章 清風第五百九十九章 去國第一百九十九章 分歧第六百三十九章 天涯第三百二十六章 羹湯第一百九十六章 慷慨第一百五十四章 曖昧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山第四百零五章 陳府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懇第五十二章 保全第四百一十章 茶盞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種第四百八十二章 蛻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花第四百四十八章 年華第六百四十八章 璀璨第六百一十七章 添妝第六百一十六章 悔恨第六百四十四章 書信第七十七章 江山第四十九章 診治第五百五十一章 轉輪第二百零九章 窺見第三百七十章 相父第一百五十九章 家書第四百六十九章 水花第四百四十五章 易物第八十六章 尋景第六百五十章 秋後第二百九十八章 信任第六百四十章 花燈第三百四十章 轉手第七十七章 江山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儀第四百二十五章 寒鴉第四百九十章 朝露第一百九十二章 鴻鵠第三百九十五章 節禮第三百三十四章 臨摹第二百四十三章 年輪第六百五十八章 奏摺第二百八十章 酸澀第五百七十六章 彌留第二百三十六章 撤離第二百五十四章 向榮第二百九十章 巾幗第四百零四章 夜宴第四百六十三章 青蓮第一百零六章 花事第四百三十七章 斷水第三百四十二章 謀皮第四百六十八章 清風第七百一十八章 帷幕第七百一十五章 傻福第三百七十六章 昌隆第二百六十七章 離間第二百九十一章 寥落第七百五十三章 失憶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裂第七十五章 重樓第三百五十八章 鬱郁第七十章 陳家第八十章 佛堂第三百一十章 新綠第六百五十二章 遠嫁第二百二十三章 家翁第四百一十四章 焰火第一百六十四章 香灰第六百九十章 借道第六百六十六章 拷問第四十九章 診治第五百八十四章 謀反第四百一十九章 綺夢第四百八十三章 地圖第四百八十二章 蛻變第一百三十六章 爭執第三百五十六章 挫敗第七百一十九章 乞巧第四百八十四章 所求第六十章 障日第一百二十章 憧憬第四百一十六章 祈福第二百二十二章 盛況第六百一十一章 夜祭第四百四十九章 佛堂第六百五十三章 密謀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辭第六百五十九章 明珠第七百四十五章 歡宴第六百七十一章 積澱第六十六章 過府第五百七十二章 出逃第二百九十九章 微醺第五百零二章 結盟第二百三十八章 雙重第六十六章 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