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算盤

粘氏前腳離府,於太守這裡思前想後,到底摸不清局勢。他又修書一封,遣了妥當人送往京城,將江陰的情形說與連襟,請連襟給指點迷津。

遠在皇城的劉本接了於太守的來信,到沒有連襟這般沉不住氣。

他自己把自己關在外書房裡,裝了一袋水煙,又從暗格夾層裡取了些細小的菸絲添進去,愜意地吸了一口,吐出濃濃的一口煙氣。

那煙氣的馥郁裡,竟然雜了淡淡的福壽膏味道,帶些萎靡的張揚。

劉本看似闔目養神,實則回想了這些年的仕途。

人心不足蛇吞象,說得大約便是他這種人。

不想止步檢察院御史的位子,劉本一直苦苦鑽營,也真給他等着了機會。明知成王敗寇,劉本偏想賭一賭,這才幾次三番要連襟打壓身處淮州的陳如峻。

一點風吹草動,連襟在江陰就坐立不安了,果然小小的知府修爲還不到家。好處不想落下,出了什麼事便想都由他給兜着,不曉得飲水思源,替他擋清障礙,反而輪到自己替他善後,這成什麼道理。

劉本輕蔑的想着,又拿起水煙吸了一口。曉得福壽膏的厲害,劉本並沒有染上煙癮,只不過偶爾吸上兩口。福壽膏薰然的香氣令他陶醉,思路也愈加清晰。

既然做了,不管對錯,都只能一條路到底。至於江陰,本就是與他栓在一條繩上的螞蚱,想要中途退縮,非他所願。

繚繞的霧氣裡,劉本其實也有些後悔。

過了一個冬天,崇明帝似乎換了個人。昔日溫吞寡斷的性情大變,連連肅整朝廷,一連幾件事都做得漂亮。今次工部推行新政得力,崇明帝在民間的威信更是水漲船高。

若是帝王早有這般氣魄,他當日與那人聯繫肯定會掂量掂量。如今卻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了。

劉本沉着臉將菸袋扔在炕桌上,轉頭去給連襟回信,要他繼續打壓陳家在淮州那邊的勢力,江陰府官場上陳如峻的學生一個也不能留。

於知府不知道劉本心裡對他鄙夷,待收了平安無事的回信,一顆心纔算放進肚子裡。又覺得自己草木皆兵,有些小心過了頭。

算着日子,夫人已然先於安國夫人一行到了揚州,於太守也不敢繼續照着劉本的指示給陳家使絆,一面口頭應承着,一面靜靜等待夫人的消息。

這一對連襟,爲着各自利益,表面上行動一致,私下都將小算盤打得門清。

楚朝暉一行是官船緩緩而行,不急不徐。粘氏則是輕舟簡從,順流直下,自然趕在官船前面。

第二日午後,粘氏與兩個女兒便到了揚州,先將太守的親筆信泒人送去郡守府,粘氏一刻也不耽誤,又換乘馬車,直奔瘦西湖旁邊的古桐街崔府。

崔家是當地望族,依舊住着祖上的老宅,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衚衕口兩棵梧桐樹已然有些年頭,古木森森枝幹參天,一條寬闊的青石板路光滑平整,可容兩車並行。

黑漆的桐木大門上銅製鎏金的門環蒼老古拙,再往上便是崔家先祖親筆題就的匾額,百年滄桑,添了歲月的痕跡。

太守夫人帶着女兒到訪,帖子一遞進去,崔府立時便是一陣忙碌。

管家親自來迎,將兩扇黑漆的大門敞開,叫粘氏的馬車直接駛入,一路停在垂花門外頭,粘氏才搭着婆子的手下了馬車。

侄女粘亦纖扶着她的婆母,兩人已然迎到垂花門口。彼此見了禮,崔夫人便笑盈盈將粘氏往裡讓。

太守夫人,又兼是次子媳婦兒的姑母,來得雖然突兀,崔家照舊殷勤招待。

揚州崔家在當地本是望族,粘氏耳目通達,又來往多次,對崔家的情形自然頗爲了解。

因老夫人尚在,崔家三房都居住在古桐街老宅,並未分開。

崔家長房一脈,崔笙膝下兩個兒子都是嫡子,長子崔遙娶了陳如峻的大女兒陳欣華,次子崔迢便娶了粘氏的侄女粘亦纖。

陳家與粘家嫁女,都是望着崔家那條年過四十膝下無子方可納妾的家規選定,做父母的只求女兒這一生過得安康,並不指着女兒光大門楣。

崔家因着長媳陳氏穩重賢淑,出身世家,又育有長房嫡孫,身份水漲船高,已然接替婆母,掌了府中中饋,極得公婆歡心與老夫人歡心。

也是因此,粘亦纖認做府內偏心。長嫂掌着中饋,府中銀錢怕是流水一般落進大伯一脈,丈夫面前時有微詞,對長嫂與婆婆多有不敬。

粘亦纖時常仗着兩位姑丈的身份,對長嫂冷嘲熱諷,若婆婆訓誡幾句,她便回孃家告狀,又尋姑姑撐腰。

揚州隸屬江陰,粘亦纖請動太守夫人出馬,崔家看太守大人的面子,也只好睜之眼閉之眼,只要不鬧上臺面,便聽之任之,只委屈了陳欣華生些閒氣。

父親仕途不順,蹉跎幾年又貿然進京,吉凶尚且未卜,陳欣華怕給孃家添麻煩,一直隱忍不說。

年前那場風寒,亦與粘亦纖脫不了關係。

粘亦纖當日故意示好,約着長嫂去向老夫人請安。因是年關將近,陳欣華無意與她交惡,便隨了她同行。誰想粘亦纖卻使下三濫的手段,藉着更衣將長嫂留在園中,還吩咐人鎖了角門使陳欣華無法出入。

待陳欣華的丫頭一路尋來使人開門,已然過了大半個時辰。

那日天降小雪,陰冷無比,陳欣華熱身子吹了些冷風,又生了悶氣,回來便染了風寒。

因是年下事多,她主持中饋不及將養,那幾日正咳的厲害。又加上擔心父母日夜兼程,臉面上便不大好看,以至於被母親牽掛這許久。

幸好往日裡夫君疼惜、兒子可愛,便是婆母礙着粘亦纖的身份不能主持公道,暗地裡卻待她極好,陳欣華也能稍稍減些煩憂。

那日一個不慎吃了大虧,面對粘亦纖的奚落,陳欣華懶得與她嘴皮子上計較。

回頭見了粘亦纖送來準備打點兩位姑母的年節禮單,陳欣華瞧着比定例已然翻了一倍,冷冷一笑便將禮單劈面扔到了粘亦纖乳母頭上。(未完待續。)

第四百八十二章 蛻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禮物第三百六十六章 夜審第九十八章 山水第四百八十四章 所求第九十二章 輕裘第七十二章 贈宅第四百一十八章 玉玦第六百四十四章 書信第四百六十章 天定第四百六十九章 水花第三百三十七章 交易第二十九章 客棧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辭第一百四十三章 秘密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寒第二百二十五章 傾慕第二百三十七章 平橋第四百一十八章 玉玦第六十二章 低泣第一章 傷逝第五百二十六章 弄孫第九十五章 月華第六百三十七章 四妃第九十六章 腹誹第二百七十九章 紋樣第七百五十三章 失憶第五百七十九章 揭秘第二百零四章 突兀第二百七十一章 煎熬第四百四十三章 頹敗第二百八十七章 兩好第三百七十章 相父第五百七十五章 兵戎第五百五十二章 參商第一百六十八章 低嫁第七百零一章 殺戮第六百一十七章 添妝第三百一十七章 相配第三百五十八章 鬱郁第七百一十七章 小聚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秋第三百四十七章 遙望第二百三十六章 撤離第七百四十八章 春宵第三百四十三章 早產第三百一十八章 聖旨第二百八十七章 兩好第一百四十三章 秘密第五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五百七十八章 挫敗第六百二十九章 煙火第九十六章 腹誹第一百五十六章 鷹神第五百二十四章 蛇信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顧第四百九十章 朝露第六十二章 低泣第五百五十六章 晚膳第六百四十四章 書信第七百二十二章 失手第二百七十四章 秘信第五百六十八章 聖旨第三百九十七章 玄機第五百零六章 太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苦讀第四百九十章 朝露第二百五十五章 止殺第一百六十九章 問訊第四百三十六章 虛幻第二百零三章 共享第七百二十九章 弒君第七百二十五章 扇風第四百三十七章 斷水第二百八十九章 家常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惑第三百八十六章 肺腑第六百二十章 賓朋第四十九章 診治第二百六十七章 離間第四百五十章 李代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峙第二百二十五章 傾慕第二章 來兮第四百三十三章 相召第六十章 障日第二百八十七章 兩好第二百七十五章 親戚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三十六章 爭執第三百一十一章 蔭及第四百七十五章 遣散第七百二十一章 跑馬第五百六十九章 逼迫第五十五章 姊妹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第四百零六章 錢宅第十八章 皎兮第四百九十二章 舌燦第四百八十章 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