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家書

自打春節過後,慕容薇與姑母家的兩位表姐多有走動,亦曾去閣老府探望表嫂柳氏,與姑母一家十分親厚。

因與陳芝華一起承辦了詩箋會,慕容薇對二表姐更多些親近。此番來到玉屏山行宮,慕容薇給母后寫家書的時候,亦沒忘記給陳芝華也寫一封。

陳芝華年前隨着父母啓程進京十分倉促,因擔心京杭大運河裡會有浮冰,走了一半水路一半陸路。因是天寒地凍,加上年關將至,一路所見十分蕭條,景緻與慕容薇所見並不相同。

揚州、鎮江、無錫等地,本是陳芝華那一路進京的行程。十里繁華的地界,因着天寒人稀,到添了蕭瑟之感,陳芝華心內感慨,亦曾將沿途景緻與風土人情講給慕容薇聽。

去歲冬日,一向少見雨雪的江南竟處處白雪飄飛,撒鹽飛絮一般,陳芝華一路走來都是飛雪連天,亦憂心父親與整個陳家的命運,心情更是忐忑,與慕容薇此行大相徑庭。

陽春三月,草長鳶飛,江南如畫,簡直一步一景。慕容薇在信中將沿途所見都詳細說與表姐,與她一同回想臘月裡匆匆的行程,每封信都寫得愜意無比。

提到安國夫人有意在返程時觀看揚州的瓊花,知道她們約略會在揚州逗留幾日,陳芝華言辭婉轉,提了小小的請求。

信中,陳芝華娓娓訴道,年前入京時路過揚州,因聖旨催得急,沒能停留,只大姐夫婦二人在碼頭上匆匆拜見了父母,停了不過一刻鐘的功夫,父母深以爲憾。

陳芝華又說,那時天寒,因見大姐咳得厲害,面色亦不好看,父母很是擔憂。後來大姐雖然遞了家書,說是身子無恙,母親依舊時時掛懷。

大表姐想來與二表姐當時的心思一樣,姑父至仕多年,都不曉得這趟入京究竟是吉是兇,不敢拿些許小事分了姑父與姑母的心,纔不願多說。

可憐天下父母心,姑母必然是怕大表姐淑婉隱忍的性子作祟,怕她只報喜卻不報憂,纔有諸多牽掛。

末了,陳芝華以清雋的行草續道:“吾妹若是返程有暇,祈在揚州傳大姐驛站一見,以慰母親牽掛之苦,芝華不勝感激。又及:大姐膝下有子,外甥年已三歲,憨態可掬,吾妹若是得見,必知愚姐所言不虛。”

陳芝華這封信措辭十分小心,又大有深意,慕容薇翻來覆去讀了幾遍,方弄懂信裡的意思。

前幾封京城的來信,陳芝華並未拜託楚皇后,而是自己走的官府驛站,這一封,卻與楚皇后一起,用了五百里加急。

論起來這樣的請求其實是姑母來信更爲妥帖,大約姑母心有怯怯,怕若被慕容薇所拒一時不好回頭,才假託陳芝華之口,當做姐妹二人的私事。

陳府裡若真得牽掛大表姐的身子,姑母如今已是正二品的閣老夫人,早已在京城站穩了腳跟,只消泒個心腹的婆子下一趟揚州,還怕大表姐的夫家不高接遠送的侍候?

母后從前的家書亦是平常,並未走五百里加急的路子,此番夾了陳芝華的信,又特特以加急來送,大約陳芝華的意思根本就是母后的授意也未可知。

朝堂局勢微妙,牽一髮而動全身。既然母后要自己在揚州高調與大表姐會面,不曉得想打得是誰的臉,牽動的又是哪家緊緊繃住的琴絃?

慕容薇思慮良久,吩咐瓔珞磨墨,先給母后寫信報了平安,又提筆給二表姐寫回信,說會與姨母商議,在揚州多留幾日,定當見大表姐一面,回去與姑母面稟云云。

至於陳芝華特特提起的小外甥,慕容薇亦從容下筆:外甥約比四弟略小,甥郎隨舅,大約與表兄們幼時一般聰慧。妹定當一見,回程時轉告姑母稚子憨態,慰長輩慈愛之心。

寫完回信,慕容薇將兩封信合在一起,吩咐瓔珞去找夏鈺之安排人送信,亦走加急的路線,顯得更加招搖。

母后想昭示慕容皇族與陳家關係匪淺,重用姑父擔起重任,大約知道自己委屈了陳家多年,試圖慢慢補償,這亦是慕容薇的心願。

眼見窗外已是暮雲四合,天邊晚霞似火,彷彿被丹青重彩濃濃塗抹過。慕容薇瞧着天際風雲瑰麗,變化萬千,山間景色美不勝收,更燃起強烈的使命感,想要牢牢守護身邊每一位摯愛的親人與家園。

一人用膳無味,依舊請了夏氏兄妹過來,三人邊吃邊聊,慕容薇便將在揚州多留幾日的話說與夏鈺之,要他打聽大表姐婆家附近可有合適的驛館住處,好方便大表姐帶着小外甥覲見。

些許小事,夏鈺之隨口應下,稍後交給侍衛辦理,吩咐人先去打前站。

晚膳用畢,瓔珞便捧茶漱了口,又給三人重新沏上香茗。

行宮寢殿內,夏鈺之品茶觀陣,慕容薇依舊與夏蘭馨對弈。

她的棋風越發大膽狠厲,帶着殺伐決斷的乾脆,將手中白子利落地落在墨玉棋盤上,輕輕提起幾枚被圍的黑子,臉上清湖瀲灩般浮起一個笑容:“既是早有驕縱之名,何妨再行驕縱之事,便讓這驕縱二字實至名歸。”

樺燭影微,媚而迷濛。捫心自問,在夏氏兄妹眼中,慕容薇不過平日稍稍嬌憨隨性了一些,卻不似京中權貴圈中所傳,驕縱跋扈的名聲在外。

如同今春詩箋會上,襄遠伯府裡溫嫿那般不着調的鬧劇,一年裡總有幾回,處處針對着慕容薇,是巧合或是設局,到也無從考證。

夏鈺之也曾細細揣測,到更似有心人爲之。越發覺得有人幕後操縱,故意傳這樣的名聲,爲得到像是成全蘇暮寒溫文爾雅、翩翩如玉的人品,給他本就口碑甚佳的言行再錦上添花。

有了這樣的猜疑,有蘇暮寒在一味涼的行事,有慕容薇關於前世的敘述,如今又從顧晨簫口中聽到玉屏山這般的秘密,夏鈺之對往日親如手中的兄弟,無法再以平常心相待。

那夜的花雕如清冽的甘泉,澆滅的是他對慕容薇青澀純真的愛慕。亦是滾燙的熱油,熊熊燃燒起來,又使他本就昂揚的精忠報國之心,愈發經過了淬鍊。(未完待續。)

第四百零三章 重逢第二百零九章 窺見第二百六十二章 推心第五十七章 心悸第七百一十一章 兄妹第三百五十七章 幡然第三百五十六章 挫敗第二十章 子持第三百六十章 算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曖昧第五十七章 心悸第七百二十三章 成全第三百三十九章 木版第一百九十八章 決絕第八十章 佛堂第五百一十章 缺席第五百九十七章 雲起第五百五十六章 晚膳第三百八十二章 福至第四百五十章 李代第二百五十章 布穀第十六章 蘭馨第三百七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九十四章 調虎第一百九十三章 飄萍第四百一十三章 晏晏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飲第三百六十四章 黯然第五百零九章 眼紅第五百七十二章 出逃第一百一十章 妙計第五百六十一章 和離第二百零三章 共享第三百七十章 相父第五十四章 安然第五百章 前夜第一百零五章 長春第六百四十章 花燈第七百一十二章 醫館第二百三十四章 慵懶第一百零三章 莊周第一百一十六章 怨恨第二百五十五章 止殺第六百四十七章 親情第三十章 故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驚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紅痣第二百零一章 揣測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來第七十七章 江山第六百零七章 敵愾第六百九十九章 兩隔第四百九十六章 連環第二百零五章 重生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懇第七十一章 至親第一百二十六章 醒轉第六百二十二章 臘八第四百一十八章 玉玦第五百二十一章 請安第十九章 正賓第四百八十八章 歸府第五百八十章 大禮第四百一十一章 脣槍第三百五十六章 挫敗第六十四章 母女第二百六十八章 尚宮第三十五章 梓棺第六百六十三章 落空第二百四十一章 重逢第六百四十章 花燈第三百六十一章 擎住第二百九十三章 舊書第二百一十一章 興亡第一百六十九章 問訊第六百五十章 秋後第一百八十章 家書第五百六十六章 投毒第二百四十一章 重逢第五百一十八章 國書第四百零一章 男裝第二百四十三章 年輪第六百三十九章 天涯第五百二十一章 請安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帳第六百零六章 三喜第四百七十章 規勸第六百四十二章 私兵第九十五章 月華第一百二十章 憧憬第五百三十五章 相爭第六百零一章 賀儀第四百九十四章 攛掇第五百零二章 結盟第一百五十八章 烈焰第六百四十六章 抉擇第二百九十二章 守望第五百九十二章 過府第一百一十八章 歸祖第一百六十六章 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