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前朝餘孽

聽了郭老夫人的話,翁其同大吃一驚。

他猛地跳了起來,戰戰兢兢地道:“前……前朝餘孽?她是前朝餘孽?”

這可是通天的大案,翁其同頓時不敢走了。

“你詳細說來!”

“老婦人也不盡知,老婦人只知道她是文氏與前朝廢帝生的。文氏也是因此事自盡的!”郭老夫人沒敢提長公主,把事情栽髒到了文氏身上。

她將文氏當年是如何費盡心力下嫁,又是如何瞞天過海地生下一女而冒充是她次子的女兒,最後她是如何‘發現’了文氏的秘密,文氏‘因害怕’而自盡統統講了一遍。

“府尹老爺,那風重華就是因爲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所以纔不認老婦人。可憐老婦人養了她整整十年,她居然說老婦人是她的殺母仇人!”郭老夫人一邊哭一邊說,“母仇雖不共天,報怨難加父氏。我縱是逼死了她的母親又如何?她母親與前朝廢帝生下她這個孽種,可曾想過我風家沒有?現在我的次子被關在天牢中,長孫生死不知。好好的一個家被這對母女拆得幾乎快家破人亡……”

想到傷心處,郭老夫人失聲痛哭了起來。

翁其同轉過臉,與曹師爺對視了一眼。

一件忤逆案居然牽涉出前朝餘孽案,太匪夷所思了。

“東翁,”曹師爺趁着堂上的衆人震驚中,將翁其同拉到一旁,“在下聽說,好像這位明德縣君有些來歷啊……”

“明德縣君?那是誰?”翁其同有些迷糊。

我的糊塗府尹喲!曹師爺輕聲一嘆,“這位郭老婦的次孫女就是陛下親封的明德縣君!其母文氏,陛下特賜了淑人誥命。”

翁其同雖然斷案不行,可是論起做官的經驗,他卻一點也不少。

他一聽到陛下連賜了文氏母女兩個誥命,就覺得其中有蹊蹺。

“東翁您忘了,朝中的六科拾遺就是姓文,乃是文氏的親兄長。”曹師爺補充道。

一提到文謙,翁其同渾身打了一個激靈。

避暑行宮那件方婉事件,是許多人親眼所見。

想到避暑行宮的那件事,翁其同的後背只覺得一陣冷汗直流。

他不由伸出兩個食指做了一個食指相對的手勢。

曹師爺瞬間看懂了翁府尹的意思,獻言道:“東翁,此案咱們審不了,也不能審。事涉大臣,非東翁能力所爲。”

不管這婦人說得是真還是假,這件案子順天府審不了了。翁其同必須將此案轉到大理寺,然後上報皇帝。

如此一來,方能與此案脫了干係。

否則的話,前朝餘孽案,誰審誰倒黴!

翁其同想的卻是更多。

避暑行宮的事情,一看就知道是袁皇后與寧妃之間的爭鬥。

如今,又牽扯出來一個前朝餘孽,是不是兩宮的爭鬥延伸到外面了?

更何況,文氏去世後,陛下親賜了兩個誥命,這其中的用意就很值得人推敲了。

他記得那時文謙不過是翰林院九品侍書,以他的官職,怎麼可能替文氏請來淑人的封號?更何況,文氏的女兒還成了國朝中唯一一個不因父母之功而封的縣君。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大學開篇之語啊!

開國以來,只有明德縣君與福康長公主,得了美名封號。

其餘的,哪怕受寵如袁縣主,也只不過是個縣主的封號,而無美名。

而且,文氏去世後,文謙的官職如同芝麻開花似的,一節高似一節。

要說這其中沒有聯繫,打死他都不信。

思及此,翁其同垂下眼眸,沉思片刻道:“你說的對,此案須達天聽。”

不管結論如何,是真是假,這都不是他能關心的。

他只需要按例行走便罷。

計議已定,他便坐回堂上,沉聲道:“郭氏,你即堂告有前朝餘孽,那此案本府審不了。今日且先將你婆媳二人羈押,待送到大理寺後再行審理!”

什麼?

她告的不是風重華嗎?怎麼被羈押的卻是她們?

郭老夫人不服了。

她揚聲道:“府尹老爺不去抓前朝餘孽,爲何要羈押我這個老婦人?難道你也與前朝餘孽有瓜葛嗎?”

這句話,可嚇不到翁府尹。

他既然已經打定主意不參與此案,自然不會聽郭老夫人隻言片語。

就是聽到了,也只當耳旁風。

明德縣君既然在文府,有文謙在一日,她就一日跑不了。

而且此案牽涉大臣,只怕將來要三司會審。

聽得越少,抽身的越早。

想至此,翁府尹不禁掩住雙耳,快速退堂。

眼見堂上的府尹老爺要退堂,郭老夫人急促無比,正想呼喊時,雙臂卻被衙役死死鉗住。

“我不服!我不服!府尹老爺,你爲何不去捉拿前朝餘孽,卻反而要關押老婦人?”

然而這些話,翁其同終是聽不到了。

他正健步如飛,急速地往後堂跑去。

此時堂上剩下的,就只是如狼似虎的衙役。

他們哪裡管郭老夫人年老休弱,哪裡管小郭氏的丈夫曾經差點當上了安陸伯。

只管惡狠狠地將她們往牢獄裡扯。

一時間,公堂上傳出悽慘的哭嚎聲。

……

不過盞茶工夫,韓辰那裡就得到了回報。

聽到郭老夫人在堂上當堂指認風重華是前朝餘孽,他的臉色陰沉下來。

“想法子拖住翁其同,令他不得不明日才往上報。”

風重華的身份,宮中和閣老們在避暑行宮時就已知曉。方婉事件後,永安帝沒有提,幾位閣老們也裝作不知道。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爲風重華的性別。

既然她是個姑娘家,再加上又在文謙府中生大,閣老們自然不擔心她有反叛之舉。

所以,他對風重華的舉動甚爲不解。

把這件事情壓下不再提不好嗎?爲什麼非得逼着郭老夫人去告她?

此時的風重華也同樣得到了消息。

周夫人急急地將她召到了上房院。

上房院的小亭臨着一汪碧水,殘荷香銷翠減。風重華來到時,周夫人正倚着軟榻,面前放着烹好的香茶。

風重華坐在周夫人的對面,飲了一口香茗,舒暢而愜意的笑了一笑。一襲淺綠色裙衫隨着初秋的微風輕輕搖曳,如同一株亭亭淨植的青蓮。

見到風重華不急不徐,鎮定而從容,周夫人不急敲了一下她的頭。嗔道:“你這孩子,這都火燒眉毛了,怎麼還不急?”

前朝餘孽,這可不是小事。

周夫人怎麼不急,可是風重華卻像是一副沒事人一般。

“舅母,我等她這一告已有數月了。”風重華輕輕放下手中的金廂彩漆茶碗,笑盈盈地望着周夫人。

周夫人看着風重華,先是有些吃驚,緊接着又皺起眉頭,“這是你事先安排好的?”她有些不解了。

讓郭老夫人告發風重華,能有什麼好處。

難道身世外露反而安全?這太想當然了吧!

就是永安帝看在福康長公主的面子不想處置她,也得看羣臣和御史們答應不答應。

這可是能掀起風波的前朝餘孽,是動輒就要人頭落地的。任何事情只要和前朝扯上關係,就絕不會有好下場。

“我知你聰明,”周夫人伸出手將魚食擲出,荷葉下蕩起一層淡淡的漣漪。滿池的錦鯉蜂擁而至,爭相競食。“只是你看這魚,每日有人餵它,天熱了有人往池中續水,天冷了有人往裡填沙。時日久了,它便不知世間的疾苦,更是不知這院牆之外的天地有多寬廣。”

風重華聽了這話,先是怔了一下,而後卻知道舅母這是在敲打她。是在告訴她,不要小瞧這世間的人,更不要枉自尊大。

前朝餘孽這件事情,足夠讓永安帝找藉口除掉她。

風重華有些後悔,事先沒有與周夫人說清楚。

不過她也知道,這件事情周夫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的。

她垂頭整了整自己碧裙,一雙杏眸中露出狡黠的笑意,“舅母,她說我是前朝餘孽我就是前朝餘孽嗎?我是不是前朝餘孽,得看陛下。”

誰都知道,她與風家的關係緊張。

郭老夫人就是告她是前朝餘孽,也得拿出證據纔是。需要找到當年的接生婆和侍候的下人,而這些人,只怕永遠也不可能有人能找到了。當年長公主爲了保住她的身份,早就將這些人殺得乾乾淨淨。

沒有這些人,再加上文氏‘已經去世’,所謂她是前朝餘孽的話就是一個笑話。

而且,她馬上就要嫁給韓辰了。

只憑韓辰爲了風重華,願意交出宣府兵力這一點,永安帝也會保住風重華。

他定然會害怕此時風重華出事,漢王毀約。

“您以爲祖母她就這麼大的膽子敢去順天府告我?還不是因爲身後有人撐腰!”風重華淺淺一笑,爲周夫人續了一杯香茗,雙手端了過去,“她告我,是因爲受了定國公府徐夫人的攛掇。徐夫人爲什麼要攛掇她,估計是想看看陛下的意思。畢竟,她的兒子徐協可是被會昌候夫人害慘了。”

徐協已經很久沒有出來做惡了,周夫人都快忘了這個人。

這時聽到風重華一提,不由得詫異起來。

“徐協怎麼了?”她接過香茗,輕輕飲了一口。

“得了花柳病,聽說定國公府上請了不少的大夫,都治不好。”風重華噗地一下笑出聲。

“什麼?”周夫人這下子可是真驚嚇到了。

徐協得了花柳病這麼大的事情,風重華是如何知道的?

風重華並不是打聽到的,而是前世她就是在幾年後聽說定國公世子徐協得了花柳病,治了好幾年也沒有好轉。算算時日,也該在此時得的病。

後來,徐協因爲身體上的原因,總是受到別人嘲笑。乾脆破罐子破摔,直接將喜好男風擺到人前。

而後,他被幾個不學無術的舉人奉承居然生起了造反的心思。

不過,依這一世的經歷來看,多半這些個所謂的舉人,也應該是別人安排到徐協身邊的。

畢竟,想要對付定國公徐晃,最好的辦法就是他的一對兒女。

第121章再拒第63章王妃第96章淳安第73章嫉妒第25章明貞第13章拒絕第33章禍事第181章陸青蕪第49章送別第81章警惕第263章 袁承澤至第2章回府第239章書房戲耍第25章明貞第86章狀元第38章天使第31章縣主第42章守孝第219章送禮第148章莫負第107章傷心第22章貪婪第49章送別第112章換嫁第79章邀請第77章明怡第96章淳安第80章死魚第196章紅衣女第125章無前第20章皇帝第105章生氣第103章石穿第236章洞房花燭夜第65章背後第113章洞房第254章貶謫放逐第97章郡主第100章同意第90章還玉第12章要人第17章貪心第115章賀紅第16章姨娘第205章郭氏出獄第240章 三日回門第78章怒火第187章欲休風明貞第236章洞房花燭夜第83章塵埃第52章線索第116章識破第132章針鋒第205章郭氏出獄第153章安學第32章親事第139章皇帝第101章籌劃第29章宴前第106章拒絕第253章孝期出門第48章來拿第45章雨夜第95章打架第105章生氣第162章失去主憶的文氏第175章袁皇后的兒子第218章回京第26章接風第61章躲避第15章回信第257章齊至宣府第202章狀告風重華第244章 密謀第236章洞房花燭夜第142章初吻第31章縣主第83章塵埃第64章賜字第62章皇子第65章背後第152章柳家第260章馬市歌舞第152章柳家第135章拜帖第159章傷人第89章怎嫁第254章貶謫放逐第150章癡心第168章勤政殿早朝第36章請喪第79章邀請第77章明怡第6章教訓第2章回府第139章皇帝第49章送別第232章過聘禮第93章宋妻第46章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