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傳信

一大早,武定候長子袁承澤就拉着方思義一起喝酒,想要支取一些海船的收益。

人人都知道武定候長子不受寵,快成年了不僅沒有獲得世子的封號,而且還被繼母陳氏百般刁難。

經濟上捉襟見肘,地位更是全無。

後來,韓辰看不過去,給他拿了一萬兩銀子投到海船上,這些年他靠着海船的收益,日子很是寬裕。

所以方思義一聽到他要支取海船的收益,就一口答應:“一萬兩夠不夠?”

漢王府擁有八艘寶船,兩艘常年跑高麗,兩艘長年東瀛,其餘四艘常來往與三佛齊、大食、層拔之間。跑東瀛與高麗航線的海船一個只需七天便可到達,一個只需兩天。運往東瀛和高麗的貨物主要有錦、綾、香料、藥材、瓷器、竹木、書籍、文具、銅錢等。再從東瀛和高麗購回木材、黃金、硫磺、水銀、砂金及工藝品寶刀、摺扇、屏風、人蔘等。

收益非常可觀。

再加上週王與長公主的寶船,兄妹三人的日子過得很是寬裕,令許多王公大臣眼饞不已。

不過,也僅僅是眼饞而已。

他們可不想落得定國公那樣的下場。

當年定國公接手周王的兵權之後也想染指海船的生意,自己派了寶般出海。結果海盜別人的船不搶,單搶定國公的船,一下子賠進去五六條船。定國公大怒,下令抗擊海盜。可是海盜異常狡猾,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而且放出話來,海盜與定國公有仇,專搶他家的船。

更令定國公氣憤的則是,水師的大船看到海盜遠遠放幾炮,就收桅覆命了。只要是做水師的,幾個將領手裡沒船?只要是有船,個個都在私下跑海運。定國公三天兩次出海剿匪,這哪裡是在剿匪,這是在巢他們的錢袋子。

這時,定國公才明白,這哪裡是海盜,明明是周王留下的人故意與他做對的。

他接收水師,本來下面的將領就不服他。再加上他連‘海盜也剿滅不了’,就更加不將定國公看在眼中。定國公在初接收水師那幾年,如履薄冰。直到後來,他安插了幾個親信,日子纔算好過起來。

真正好轉是因爲倭寇犯邊。

當時海盜先接到消息,海盜派人通知水師後,就在海上攔截了倭寇的船支。定國公明明接到消息,卻任憑海盜在海上與倭寇血拼,不許派出一艘戰船。

等到海盜與倭寇打得兩敗俱傷之後,他才姍姍來遲。

這一役,定國公殺海盜數千人,殺死倭寇數百人。

一下子功震朝野……

海盜在此戰中損傷慘重,再也形不成氣候。

就在這時,漢王聯合周王與長公主投放了二十幾艘寶船。

這二十幾寶艘兵精將足,裝備又精良。凡是遇到敢攔截的,不管是誰,先是轟過去,擺足了豪門惡僕的嘴臉。將定國公的船打爛了之後,直接揚長而去,理都不理來盤查的地方官員。

卻對於跟在他們身後,想蹭個平安路線的海商們大開方便之門。

時間久了,就是瞎子也看出來了這裡面的門道。

過個兩三年,海盜們得到大量的補給恢復了元氣,開始騷擾搶劫定國公的商船。

定國公被海盜騷擾的實在沒有辦法,只得停了海船。

福建總兵狀告定國公就是要彈劾定國公剿滅海盜不利。

這些年,寶船的生意極好,資金回攏極快,撥給袁承澤一萬兩銀子,是很輕鬆的事情。

哪裡想到袁承澤卻是連連搖頭,面帶赧然:“能不能撥給我十萬兩?一萬兩……怕是不怎麼夠用……”

方思義面上一滯。

一萬兩都不夠,這袁承澤想做什麼事情?居然要用到十萬兩?

如果是一兩萬銀子,他可以替漢王世子做主支取,可是十萬兩,就不是他能力範圍之內了。

海船雖是獲利,可是上下需要打點的人也較多。總不能讓別人看着漢王和周王賺錢,他們連點湯都撈不着吧。所以每次海船回廣州或是泉州,總是要分出一部分利潤的。

難道是武定候府那邊出了事故,袁承澤想要分府單過了?

方思義腦子飛快轉着,面上卻絲毫不顯,笑着道:“你要這麼多銀子做什麼?難不成還有什麼急事不成?而且這麼大一筆銀子的支出,我總得報個名目給大管家,要不然這帳面如何走?”方思義所說的大管家並不是指王府長史,而是指負責庶務的總管。

袁承澤撓了撓頭,露出一副極不好意思的表情,“我們家的事情,你也是知道的……昨天繼母找到了我,說雪曼就要議親了,問我有沒有什麼表示。我跟着阿辰一起做生意,府裡全都知道……繼母既然這樣說了,我總不好說沒掙錢一兩銀子也不出……所以我就想,不如我乾脆拿出十萬兩來……”袁承澤看了一眼方思,赧然無比,“這些年,他們給我的氣我也受夠了。我想借着這次雪曼的親事狠狠地敲打他們一番,讓他們知道知道,我離了武定候府一樣會過得好好的。”

方思義心中駭然,卻不動聲色地道:“你縱是想出氣,也不能拿出全部身家啊?這十萬兩可是你這些年所積攢所有的身家,你若是拿出去,以後你就和海船沒有絲毫的關係了。”

袁承澤聽了這話,就將頭垂得低低的,“可是,我眼看她用那種奚落的眼光瞧着我,我就覺得心頭無名火起……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我總要叫他們瞧瞧我的厲害之處……”

方思深吸了一口氣,儘量做出淡然的微笑:“一萬兩與十萬兩,其實說起來也就是幾張銀票。世子爺雖是一時半會拿不出,可是緩個兩三日也是能湊夠的。只是承哥兒你要知道,你拿了這十萬兩銀子。世子爺心裡會怎麼樣?這麼多年的情誼,你就拋舍了嗎?”

眼看着袁承澤不說話,方思義又道:“我看這樣吧,這件事情我也做不得主,需要稟告世子爺。我將稟告之事拖到明日,若是你依舊還想取,派個人過來,我就明白了。”

袁承澤嘆了口氣,微微點頭:“我知道你是爲了我好,那我再想一夜吧!”

說完了這句話,他一副無心再喝酒的模樣,嘆着氣離開了酒樓。

等到出了酒樓後,又是生龍活虎起來。

方思義更是無心呆在這裡,出了酒樓就往漢王府趕。回到漢王府,抓了個小廝尋問,得知韓辰正在書房裡。便三步並作兩步,急勿勿推開了書房的門喚了聲世子爺,就把書房裡服侍的人全趕了出去,只留下八斤和趙義恭。

韓辰聽了他的話,不由皺眉。

“承哥兒這是不方便與我直說,拐彎抹角地提示你呢。”

武定候府既然開始替袁雪曼準備嫁妝,那就表明袁皇后已經與永安帝提了袁雪曼的婚事,永安帝此時還在猶豫之中。

方思義思索片刻道:“多少權臣幹吏不是敗於朝堂爭鬥,而是毀於後宅婦人之手,所以古語有云,娶妻當賢。”言下之意是在說袁雪曼不宜娶。

袁雪曼幼承袁皇訓,將她娶回家,她必定不會以夫家爲天,而是會想盡辦法利用夫家的力量去幫孃家,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袁皇后心中,只有大皇子。想必袁雪曼今後所做的,必定是幫大皇子登基。

漢王貴爲親王,根本用不着捲入這樣的奪嫡爭鬥中。

不論將來誰做了皇帝,漢王永遠是漢王。

聽了方思義的話,韓辰臉色陰沉起來。方思義所顧慮的,何曾不是他所怕的?

“我會去找父親,與他細說此事。”

見到韓辰知道厲害關係,方思義輕輕吁了口氣。

聽完兒子的話,漢王與王妃半天沒有言語。

“這兩入宮,沒聽到半句隻言片語,看起來,這是想將我們矇在鼓裡,搞個出奇不意啊。”漢王妃有些憤然。

漢王卻知道,這事並不是妻子的錯,連忙安慰她:“既然他們想蒙着我們,自然不會讓你看出端倪。我猜想着,他們不僅不會讓我們知道,反而會趁機調辰兒遠行,以定我們的心,然後再宣佈賜婚。到那時,辰兒遠在外地無法及時趕回,我們又不能違抗聖旨,只得咬着牙認了。”

以韓辰的脾氣,要是真知道賜婚之事,還真有可能會鬧上一鬧。他是永安帝的侄子,偶爾撒個潑倒也沒什麼,漢王到時大可以用小孩子脾氣來搪塞。可若是事先將韓辰調走,等他知道後聖旨都放涼了。

到那時,縱是不想認也得捏着鼻子認了。

……

等到兒子走後,漢王心事重重地去了演武廳。

演武廳早已廢棄多年,廳中再無了士卒們操練的喊殺聲。剩下的,不過是一些鏽跡斑斑的盔甲和兵器。

漢王坐在兵器架下,撫着長槍上的紅纓,面色悵然。

韓辰的婚事,是他心頭之痛。

原本按照他與福康長公主的協定,韓辰是要娶福康的女兒……可是誰能想到世事變幻……前朝廢帝囚禁了他們的父親……等到他們兄弟三人攻入京城,看到的只是父親和母親已亡多時的屍身……

坐了皇位……福康這個前朝的貴妃自然而然的也變成了長公主……

一切都變了,唯一不變的卻是小兒女之間的親事。

可是……

兒子還能娶福康的女兒嗎?

遠處,有人柱着柺杖,‘篤篤’地走到了他的身邊,然後坐下。

漢王轉過頭,看着莫鴻那張無比熟悉的臉,輕輕地笑了:“你個老傢伙,腿都殘了還不老實?”

“漢王不是一樣?都當上漢王了,還留戀這兵器架?”莫鴻嘿嘿一笑,舉起了一杆爛銀長槍,長槍在他手中輕輕一抖,挽了一個漂亮的槍花。

“好槍法!”漢王不禁喝彩。

聽到漢王的讚揚,莫鴻不禁生出了一股豪氣,扔掉手中的柺杖,單憑着一隻腿站立,舞起了軍中的槍法。

漢王連聲喝彩,腦中突然浮起在遼東與衆位將士浴血奮戰之事。

廣寧一戰,西路軍殺敵數萬,獲輜重不可計。從此之後漢王往無不捷,威震韃靼,威名可止小兒夜啼。

他們韓家自高祖起就精忠報國,子弟們皆戰死於沙場。到了樑國公這一代,三個兒子皆是精才絕豔之輩,大兒子駐守雲南,二兒子駐守遼東,三兒子駐守福建。

樑國公自覺一門忠烈,青天可表,甚至將唯一的女兒送入宮中爲貴妃。

可最終換來了什麼?

身爲武勳,最忌功高蓋主。

可是偏偏的,韓家兒子個個出色,若是樑國公去了,將來韓家還有三個兒子可以繼承榮光。

如此威名顯赫再加上後繼有人,前朝廢帝怎麼不害怕?怎麼不忌憚?

想到這裡,漢王微微斂了雙眼。

從樑國公之子成爲漢王,他所面臨的依舊和原來一樣,沒有絲毫的改變。

爲了生存——

一切,都是爲了生存。

只是,上次的屠刀是前朝廢帝揮來。

這次,卻是親哥哥……

再擡起頭,莫鴻將一杆長槍舞得水潑不進,宛若矯龍。

漢王再次大聲喝彩,抽出一杆長槍,對着莫鴻的槍影刺去。

一時間,演武廳裡響起了久違的兵器撞擊聲。

韓辰要娶袁雪曼了,你們急不急?

第255章莫嫣被打第168章勤政殿早朝第49章送別第167章文謙被參第161章柳氏訓夫第174章帝后離心第21章回府第262章勸妻回京第124章一往第214章有事相求第229章袁承澤第90章還玉第160章寧朗與文氏第217章受涼風寒第224章侍媵第262章勸妻回京第125章無前第90章還玉第203章前朝餘孽第201章惱怒莫嫣第47章要命第13章拒絕第128章行宮第122章算計第29章宴前第10章憂慮第60章爭執第242章 求你幫他第28章請帖第66章議論第170章風明薇捱打第48章來拿第229章袁承澤第198章小郭氏求情第231章縱是相見應不識第31章縣主第57章流言第51章下棋第120章一拒第260章馬市歌舞第91章心亂第38章天使第176章韓辰求婚第210章 若你是我該如何第10章憂慮第94章上香第237章第二日第213章風明貞求見第202章狀告風重華第5章辱罵第39章誥命第129章身份第7章收服第22章貪婪第208章第198章小郭氏求情第263章 袁承澤至第14章舅母第162章失去主憶的文氏第20章皇帝第36章請喪第192章願執君手第47章要命第115章賀紅第38章天使第165章杜知敬失算第167章文謙被參第120章一拒第154章和睦第119章傳信第190章御前求娶第261章瓦剌借糧第88章嫁誰第199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34章子夜第56章宮宴第226章送湯被阻第7章收服第64章賜字第221章王府宴請第32章親事第86章狀元第209章多事之時第88章嫁誰第218章回京第256章宮中密議第10章憂慮第18章不足第90章還玉第157章行宮第150章癡心第60章爭執第1章夢醒第194章昏迷之後第166章文氏事發第172章文氏入勤政殿第12章要人第138章路遇第140章邀請第260章馬市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