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523【萬馬奔騰】

第525章 523【萬馬奔騰】

靖州東線,兩軍相持。

在奇襲翠亭失敗後,景軍撤回北面二十餘里的長壽縣稍作休整,旋即又得到慶聿恭派來的五千步卒補充兵力,步騎合計超過兩萬人,繼續維持對翠亭的壓迫態勢。

與此同時,夏山軍大祥隱陀滿烏魯率兵兩萬,從新昌城南下徑直穿過莫林小道,出現在翠亭東南方向石泉城的外圍。

翠亭和石泉是旬陽城北方的屏障,一旦景軍攻破兩地便能直接威脅旬陽。

旬陽若失,東線對於景軍來說就是一馬平川,他們可以一路暢通無阻地南下包圍江華城,同時隔絕靖州和淮州之間的聯繫。

目前靖州都督府在東線有盈澤軍分別鎮守翠亭和石泉,飛羽軍在西邊的莒縣協防翠亭,隸屬於淮州都督府的旬陽軍則在後方提供支撐。

平心而論,東線靖州軍擁有足夠的能力守住各處城池關隘,可如果他們想離開這些城池馳援雍丘,便等於是將東大門拱手相讓,所以雙方陷入一個互相奈何不了對方的境地。

景軍術不列部這段時間對翠亭再度發起幾次進攻,皆被守軍有驚無險地打退。

陀滿烏魯部在石泉城外虎視眈眈,像一個經驗豐富的獵人耐心地等待着機會。

這座城池不大,城內居民僅有四萬餘人,守軍不過四千,再加上城牆高度不足兩丈,對於現在擁有大量攻城器械的景軍來說不算天塹。

城外景軍營地之內,陀滿烏魯站在沙盤旁邊,看着如今的戰場形勢沉默不語。

“大祥隱,南齊靖州軍的具體部署已經大致確認了。”

“說。”

“目前敵方盈澤軍共分三路,分別駐紮在石泉、翠亭和莒縣,騎兵飛羽軍駐紮在莒縣城外,做出隨時支援翠亭的架勢。淮州旬陽軍坐鎮後方,暫時沒有北上的跡象,畢竟他們都是步卒行動緩慢,只要出城就能被我軍遊騎察覺。”

“很好。”

陀滿烏魯點了點頭,擡眼環視麾下衆將,沉聲道:“現如今王爺親率大軍反攻雍丘,局勢已經越來越清晰。南齊靖州軍有兩個選擇,其一是維持現狀以守爲主,即便他們丟了定州北部,只要能守住雍丘也足以抵消這個損失。其二便是更進一步,將我軍主力引誘至雍丘城外,然後調集兵力進行合圍。”

衆將紛紛附和,陀滿烏魯身爲夏山軍七位大祥隱之一,雖然論名望和地位比不上滅骨地和奚烈,但肯定不是徒有虛名之輩。

“王爺讓我們進攻這裡的原因很明確,爭取抓住對方的機會長驅直入,再不濟也要震懾東線靖州軍,讓他們不敢擅動。”

陀滿烏魯擡手從石泉城一路往南,最終停留在遙遠的江華城,一字字道:“所以,我部要給敵軍一個警告,告訴他們一件事,不要妄想在我們的眼皮子底下玩把戲。”

一名年輕武將興奮地說道:“大祥隱是想強攻石泉?”

“沒錯,打下石泉城,剿滅城內守軍,如此便可震懾其他地方的齊軍。”

陀滿烏魯語調鏗鏘,又道:“本將和術不列已經提前約定,他會在明天再度發兵攻打翠亭,務必要將敵方飛羽軍騎兵吸引在翠亭附近,給我部充足的時間拿下石泉。諸位,可有必勝之決心?”

“末將願爲主攻!”

衆將摩拳擦掌,紛紛請戰。

陀滿烏魯面露欣慰之色,隨即調兵遣將。

翌日上午,石泉城外。

景軍這段時間已經切斷城內守軍和其他地方的聯繫,將石泉變成了一座孤城,而靖州盈澤軍主力需要應對翠亭北方的景軍術不列部,短時間內無法支援此處。

面對這支養精蓄銳多時、如狼似虎一般兇猛的景軍銳卒,城內守軍從一開始就面臨着極大的壓力。

景軍從東、北兩面發起主攻,西、南兩面則是佯攻,騎兵在外遊弋機動。

正如陀滿烏魯所言,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要給城內守軍機會,他的目標簡單清晰且堅定,那就是全殲齊軍,以此震懾整個東線的敵人。

攻城戰從上午辰時初刻打響,景軍如潮水一般漫涌而上,在東城和北城發起不間斷的強攻。

“都尉,北城告急,陳校尉請求援兵!”

東城城樓之下,一名親兵快步跑來,滿面焦急之色。

石泉守軍主將、盈澤軍掌團都尉韋文孝眉頭緊皺,並未立刻給出回答。

他當然知道城外景軍的意圖,對方駐紮在此地不是爲了遊山玩水,所以這段時間一直在加固城防。

然而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石泉城牆不夠高聳,守軍兵力嚴重不足,韋文孝縱然久經沙場,也無法打造一條穩如大山的防線。

便如此時此刻。

北城校尉陳萬春素來沉穩,如果不是局勢已經非常危急,他斷然不會這般急迫地請求援兵,可是韋文孝手裡還有多少後備兵力?

身旁的幕僚似是看出韋文孝的爲難之處,湊近低聲道:“都尉,敵軍在西南兩面應該只是佯攻,要不然——”

“不行。”

韋文孝想也沒想就打斷了他的話頭,繼而道:“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小瞧敵人,一旦被他們看出我軍在西南兩面只是虛張聲勢,佯攻就會立刻變成實攻。”

幕僚慚愧退下。

韋文孝深吸一口氣,決然道:“胡敘。”

“末將在!”

一員三旬左右的將官拱手行禮。

韋文孝望着他的雙眼,正色道:“你帶麾下四百人去北城支援,絕對不能讓敵軍登上城頭。”

這是他反覆覈算之後擠出來僅有的後備兵力。

胡敘聽着遠處傳來的廝殺聲,遲疑道:“都尉,東城這邊……”

韋文孝道:“不需要你操心,務必守住北城!快去!”

“遵令!”

胡敘肅然挺身,旋即大步離開,帶着四百虎賁趕往北城。

這邊韋文孝又下達兩條命令給西城和南城的將官,然後將身邊最後百餘人集合起來,言簡意賅地說道:“隨本將前去殺敵!”

“遵令!”

士卒們異口同聲地迴應。

此刻的東邊城頭上,部分景軍精銳已經藉助大型雲梯的輔助強登而上。

守軍陷入苦戰,某段城牆已然岌岌可危。

韋文孝手持長槍大步向前,毫不猶豫地衝到最前方。

一名滿身是血的景廉將官揮舞着雙刀,狀若瘋魔一般朝他砍來。

韋文孝側身踏步,長槍擋開對方的左手刀,徑直捅向他的肩頭,與此同時受傷吃痛的景廉人發出一聲野獸般的怒吼,右手刀從韋文孝身前斬下,在他左小臂上劃出一道口子。

剛剛迎敵就負傷的韋文孝目光冷厲如刀,奮盡全身力量向前猛衝。

“殺!”

他從胸腔中迸發出吼聲,雙手持槍步步向前,長槍已經貫穿這名景軍將官的肩膀,推着他一直後退,一直頂到牆垛邊緣。

“去死!”韋文孝長槍上挑,竟然將這名身軀頗爲魁梧的景軍將官挑落城下!

落在地上,一聲轟響。

然而其他景軍將士恍若不見,繼續沿着雲梯涌上城牆。

韋文孝沒有時間去處理手臂的傷口,又有敵人衝到他眼前,廝殺不會因爲他的想法而停止。

這樣的場景在城牆上處處可見。

雖然韋文孝帶着最後的兵力填補防線,守住這段將要被景軍攻破的城牆,但是守軍將士的處境越來越艱難,幾乎每個人都是在咬牙堅持。

鮮血幾乎遮擋住他們的視線,耳中只有自己或者他人的嘶吼。

直到一陣陣悶雷聲蓋過那些喧囂。

大風起兮。

又殺死一名景軍的韋文孝遽然轉頭,擡手擦了一把臉上的血污,站在城牆上看向城外。

南方,狼煙滾滾。

一支騎兵出現在他的視線中。

近萬名騎兵馳騁在遼闊的大地上,猶如初春明媚的陽光破雲而出。

蹄聲似雷,又像是戰鼓轟鳴。

“守住,援兵來了!”

韋文孝激動的聲音在城牆上響起,迴應他的是所有守軍將士整齊的怒吼。

“殺!”

城外景軍陣地,陀滿烏魯站在瞭望車上,臉色鐵青地說道:“這是哪來的騎兵?”

周遭無人敢應聲。

他一直等到確定石泉城孤立無援才發起進攻,如今靖州盈澤軍主力陷在翠亭,飛羽軍必須協防,而南方的旬陽軍又要應對西北方向的軍情,再者那支步軍沒辦法直接飛過來。

算盡種種可能,陀滿烏魯心中已經有了八成的把握拿下石泉,眼下卻突然冒出來一支人數衆多、看起來頗爲精銳的齊軍騎兵。

一片沉寂之中,斥候首領匆匆趕來,急促地說道:“大祥隱,這支騎兵是從東南而來!據我軍斥候回報,他們是在雙峰山脈西麓發現對方,旗號是定州定北軍!”

雙峰山脈西麓?

陀滿烏魯的臉色更加難看,此刻他怎會反應不過來,這支定北軍分明是從雙峰古道橫穿而過,然後沿着西麓向北突進!

“傳令寧達,命他務必擋住這支騎兵!”

陀滿烏魯迅疾下令,麾下將官隨即發出訊號。

景軍五千騎兵一直在石泉城南邊遊弋,他們自然早就注意到南方那支齊軍騎兵,只不過一直在等待陀滿烏魯的軍令。

收到訊號之後,騎兵主將陀滿寧達咧嘴一笑,從容地說道:“將士們,隨某殺敵!”

周遭騎兵齊聲響應。

在過去幾個月的時間裡,景軍騎兵一直沒有表現的機會。

無論厲天潤還是蕭望之,他們都知道景軍鐵騎的實力,所以會盡量避免與對方在野外決戰。

時至今日,僅有一場西風原大戰。

在那次戰役中,飛羽軍也沒有和景軍五千騎硬拼到底,他們在前期刻意隱藏實力,最後甩開景軍騎兵直接突襲燕軍大陣。等到戰局大勢已定,景軍五千騎也沒有找到逆轉的時機,最終只能掩護燕軍撤退。

此戰之外,戰場的整體局勢一直是景軍進攻齊軍防守,景軍騎兵只能在城外掠陣或者切割戰線,畢竟他們缺乏直接攻城的能力,各路主將也不會暴殄天物讓騎兵下馬步戰。

直到此時此刻,憋了一肚子火的景軍騎兵終於找到發泄的對象。

雖然對方那支騎兵的人數更多,雖然陀滿烏魯下達的命令是讓他們拖住敵軍援兵,從而保證己方步卒可以攻克石泉,但是陀滿寧達顯然不滿足於側翼襲擾。

要知道去年在趙地境內,他曾經帶着麾下五千騎一個正面衝鋒便擊潰趙軍上萬騎兵。

這就是景朝鐵騎縱橫世間二十多年的底氣。

二十年前第一次圍攻河洛無果撤兵後,景軍半道偷襲趙國以宗室子弟爲核心的鐵甲軍,絞殺這支同樣戰績斐然的騎兵之後,世間便再無能和他們正面抗衡的對手。

天地之間,殺氣盈野。

景軍騎兵如一片鐵幕衝鋒向前。

城牆上,守軍將士在韋文孝的鼓舞下再度燃起搏命的鬥志,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擋住景軍銳卒,爲那支尚不知道來歷的援軍騎兵爭取時間。

鮮血迸發,不斷有人倒下。

但哪怕是死,這些大齊男兒也要和麪前兇悍的景廉人同歸於盡。

彷彿是知道城牆上的情況一般,定北軍八千騎面對來勢洶洶的景軍騎兵,沒有顯露絲毫遲疑,不斷加快速度。

李承恩領兩千騎於左,葉繼堂領兩千騎於右。

中間是陸沉親自率領的四千騎。

從上空俯瞰兒去,只見這支騎兵就像一柄橫亙於大地之上的巨劍。

陸沉和他身邊的數百騎就是劍尖,其他將士組成劍刃。

前細後粗的陣型極具穿透力。

兩邊騎兵之間的距離快速縮短,逐漸能看到對方的具體情形。

在這種情況下兜射箭雨能夠造成的殺傷比較有限,三兩輪之後雙方便收弓換槍,向着對面疾馳而去。

定北軍騎兵以身軀鑄就的巨劍已然成型,再無退縮或者迂迴的餘地。

陀滿寧達一馬當先,大聲催促着部屬加速。

等到再近一些,他終於能看見這支突兀出現的齊軍騎兵最真實的面孔。

那是一張張年輕的面龐,他們臉上沒有太多的情緒,唯有冷酷到極致的冰寒。

就像是一羣從冰天雪地中走出來的猛虎,冷峻地盯着眼前的獵物。

這一刻陀滿寧達心裡忽然涌起不安,但是他不可能再做出臨時換陣的決定,那樣會導致景軍陣腳大亂不戰而敗。

定北軍持續向前,陸沉舉起手中長槍。

這是一場沒有任何花哨的正面對決,亦是齊景戰事中極其罕見的騎兵對衝。

誓死不退,唯有向前!

第28章 028【靜女其姝】第445章 443【請君入甕】115.第115章 114【江南有佳人】第8章 008【陸氏三問】第389章 387【血光初現】131.第131章 130【煌煌大勢】第51章 051【料敵機先】第542章 540【大風起兮雲飛揚】(十一)第420章 418【洪波涌起】133.第133章 132【陰魂不散】第477章 475【託付】第36章 036【畫角聲中】218.第218章 216【拿捏】164.第164章 163【大丈夫當如是】第343章 341【雲胡不瘳】第323章 321【風骨】235.第235章 233【破陣奏凱旋】第455章 453【幾許風流人物】150.第150章 149【及冠之禮】65.第65章 065【匣裡金刀血未乾】第554章 552【安得猛士守四方】(十一)第2章 002【崢嶸】第284章 282【各顯神通】第46章 046【悚然】第328章 326【雲端之下】第301章 299【天崩】114.第114章 113【李三郎】第307章 305【最鋒利的刀】第324章 322【觀心】175.第175章 174【師弟有難】第537章 535【大風起兮雲飛揚】(六)第49章 049【刀鋒所指】第443章 441【雲嶺之巔】第11章 011【冰山一角】第560章 558【朝天闕】(五)245.第245章 243【波瀾】第528章 526【一支穿雲箭】第405章 403【君臣一心】第526章 524【斬將】第349章 347【陷阱】第508章 506【帝心】第565章 563【朝天闕】(十)第398章 396【鋌而走險】第409章 407【片雲天共遠】239.第239章 237【一步之遙】131.第131章 130【煌煌大勢】第156章 155【滄海一瞬】第455章 453【幾許風流人物】第36章 036【畫角聲中】224.第224章 222【輕雲出岫】第448章 446【下馬威】242.第242章 240【人心如深淵】213.第213章 211【逐鹿之心】第410章 408【永夜月同孤】第58章 058【風捲人間】第563章 561【朝天闕】(八)78.第78章 077【點一盞燈】第338章 336【把酒祝東風】140.第140章 139【殺破狼】229.第229章 227【赤膽壓天寒】第386章 384【舉世皆敵】第415章 413【故情似紙】第562章 560【朝天闕】(七)174.第174章 173【逼宮】第391章 389【老去憑誰說】第399章 397【人生百年】第389章 387【血光初現】第388章 386【一步不退】230.第230章 228【潛龍蟄方醒】第529章 527【白馬】第4章 004【道高一尺】第541章 539【大風起兮雲飛揚】(十)第542章 540【大風起兮雲飛揚】(十一)第446章 444【伏兵萬里】234.第234章 232【卻敵百里遙】267.第267章 265【沉舟側畔千帆過】第474章 472【悲歌】第479章 477【鴻雁】第334章 332【我從江湖來】第425章 423【風雲起】240.第240章 238【郡主的反擊】第317章 315【冠冕交襲】第308章 306【寒門】63.第63章 063【夜來清夢繞西城】第428章 426【浮雲遮望眼】187.第187章 186【書生之言】第479章 477【鴻雁】210.第210章 208【天下無雙】第428章 426【浮雲遮望眼】第33章 033【北望河山】第402章 400【一眼萬年】第284章 282【各顯神通】第102章 101【一人一城】第390章 388【最後的價值】書友們新年快樂!小總結暨請假事宜78.第78章 077【點一盞燈】90.第90章 089【少年自負凌雲筆】276.第276章 274【來而不往非禮也】(爲盟主212.第212章 210【山中我爲王】136.第136章 135【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