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485【地如棋局】

五位軍務大臣魚貫而入,太子肅立一旁,觀察着他們的神情。

沒有出現他想象中的慌亂和驚恐,只是稍稍有些凝重,太子便漸漸放下心來。

衆人行禮之後,劉守光上前稟道:“陛下,臣等方纔在軍事院商議江北軍略,忽然接到太平州都督府送來的緊急軍報,故而倉促入宮求見。”

李端道:“何事?”

劉守光沉聲道:“據太平州都督魏安春之報,從十一月十四日開始,邊境各處要道出現大量南詔國的斥候。十一月十九日,也就是六天之前,魏安春得到確切消息,南詔國主調動十萬戰兵,號稱三十萬之衆,分兩路進逼我朝太平州地界。太平州都督府下轄三軍不到四萬人,魏安春一邊調兵遣將嚴防死守邊境關口,一邊讓人來京城求援。”

“南詔……”

李端眉頭皺起,捂着胸口,臉色忽然變得很難看。

“父皇!”

太子一直留心着李端的情況,見狀不由得擔心地走過去。

衆臣亦是滿面擔憂,陸沉看着天子蒼白的臉色,心中涌起很沉重的情緒。

“朕無事。”

李端擺擺手,對呂師周說道:“召左右二相、吏部尚書鍾乘入宮。”

“奴婢遵旨。”

呂師周躬身一禮,然後快速離開文和殿。

這邊太子終究放心不下,讓內監去將太醫院正桂秋良找來,五位軍務大臣只好暫時來到外殿。

韓忠傑站在陸沉身旁,輕聲道:“陸侯如何看待南詔國舉兵進犯?”

陸沉看了一眼這位家學淵源的同僚,想了想答道:“應該是和景國大軍南下有關。”

韓忠傑點頭道:“沒錯,若非景軍氣焰囂張,南詔國主沒有膽量主動挑釁。他看着大齊陷入危機之中,也想撲上來撈點好處,這種卑鄙無恥之徒,屬實該殺。”

陸沉覺得這句話沒有意義,南詔國擅動刀兵當然要及時應對,難不成要坐視對方侵襲邊境?

現在的問題是大齊能不能在南疆再開戰場,如果天子選擇凌厲的回擊,光靠太平州都督府那三萬多兵馬顯然難以完成,勢必要從京營抽調一部分兵力,屆時又由誰來擔當行軍主帥?

外殿的氣氛很凝重,一者是因爲南邊突然出現的問題,二者則是天子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這些重臣都看在眼裡,就像一塊沉重的巨石壓在他們心上。

等李道彥、薛南亭和鍾乘相繼來到文和殿,太子也從內殿走出來,沉肅地說道:“各位大人,請。”

衆人應下,跟在他身後進入內殿。

太醫院正已經離去,天子坐在榻上,面色看起來比方纔要好很多,透着幾分紅潤的色彩。

“陛下龍體欠安,不如先歇息一陣,其餘事情都可暫時放下,由臣等先擬出對應的建議,再由陛下過目,如何?”

李道彥語調誠懇真摯,其實以他的身份不適合提出這樣的建議,若是換做那種疑心重的君王,多半會認爲這位江南門閥的魁首是想趁機搶奪權力。

但是李端顯然不會這樣想,他擠出一抹笑意說道:“左相不必擔心,朕無妨。如今江北邊境戰事不斷,景軍咄咄逼人,而南邊又起紛爭,南詔國揮軍十萬逼近邊關,大齊面臨的局勢已經非常艱難。值此危急存亡之際,衆愛卿要勠力同心,與朕一起扶保大齊江山。”

“臣遵旨!”

八位重臣齊聲呼應。

李端欣慰地點點頭,繼續說道:“劉卿家,南詔此番興兵目的爲何?”

劉守光沉聲道:“稟陛下,魏安春在軍報中有所提及,南詔國主在起兵之前發了一封不倫不類的檄文,妄言太平州南邊的四府之地爲南詔舊土,他要我朝將這四府之地割讓出去,如此便會撤兵罷戰,否則就要攻打我朝多處邊關。”

“荒謬!”

薛南亭當即冷聲駁斥,繼而道:“我朝和南詔之間的領土界線,在百年前便已經劃定,百年來雙方並無異議。雖說偶爾會有一些邊境上的紛爭,但是我朝從未入侵南詔國土,他用這種無恥藉口能騙得了誰,無非是覺得我朝現在和景國交戰,想要趁火打劫而已!陛下,臣認爲面對南詔國主這種卑鄙下作的舉動,我朝必須給予強力的反擊,否則後患無窮。”

李端溫言道:“右相不必動怒,南詔很早就開始覬覦我朝太平州,只不過如你所言,他們一直不敢主動挑起戰端。這一仗肯定要打,但是朕不希望動靜鬧得太大,以免國中人心惶然。諸位愛卿,誰願領兵南下教訓一頓不知天高地厚的南詔人?”

最後那句話顯然是對一衆軍務大臣所言。

陸沉擡眼望去,發現天子沒有看自己,想起剛剛回京時天子那番語重心長的託付,他便打消了請纓的念頭。

短暫的沉默之後,武威大營主帥張旭挺身而出:“啓奏陛下,臣願領兵前往南疆!”

李端點頭道:“好,張卿家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這和張旭的履歷有關。

他先是從文臣轉入京軍爲將,然後又擢升爲太平州大都督,三年前因爲身體抱恙卸任回京休養。他對太平州和南疆的情況非常熟悉,魏安春以及太平州的將士當初大多受過他的提攜,顯然是對付南詔國十萬大軍的不二之選。

張旭一如往常沉穩地說道:“請陛下放心,臣會盡快解決南疆危機。”

李端讚道:“朕自然放心,不知愛卿此番南下需要帶多少兵馬?”

張旭沉吟道:“太平州目前有三萬餘兵馬,臣只需要帶武威大營雄威軍和強威軍南下即可。”

這是兩萬五千多名步卒。

李端當即應允,隨即看向薛南亭說道:“大軍南下所需一應後勤輜重,中書要協調各部做好安排。”

薛南亭毫不猶豫地說道:“臣領旨。”

殿內重臣都清楚,如果不是前幾個月清查亂黨,從郭王等陰謀造反的門閥家中查抄海量的銀錢和物資,大齊恐怕很難同時應對南北兩邊的敵人。

南詔國以爲大齊現今是最孱弱的時候,卻不知這邊君臣一心國庫充盈,雖說北邊的景軍沒那麼好對付,但不會畏懼他東拼西湊起來的所謂十萬大軍。

敲定對策之後,羣臣相繼行禮告退,每個人都有要做的事情,自然閒不下來。

“陸沉留下。”

李端平靜地說道。

“是,陛下。”

陸沉站在原地。

等殿內安靜下來,李端不再像之前那樣維持一國之君的威儀,緩緩靠在榻上,對陸沉問道:“你覺得慶聿恭真正的目標在何處?”

陸沉看了一眼站在榻邊的太子,不疾不徐地回道:“陛下,臣認爲是靖州。”

“爲何?”

“臣翻閱過千年來南北兩地的絕大多數戰役,最近的那次大戰便是一百六十多年前,我朝太祖調兵三十萬歷時一年半平定江南。臣不確定景國皇帝和慶聿恭有沒有讀過這段歷史,但是我朝太祖當年的決策是北軍南下的最優策略。當時太祖皇帝分兵三路,一者從衡江上游順流而下,二者在靖州平陽府境內的沁水操練水師,三者從淮州境內發兵橫渡大江。三路齊下,最終會師於永嘉城,底定江南大局。”

“繼續。”

“目前擺在景軍面前的局勢也很清晰,沙州選擇站在我朝這邊,飛鳥關掐斷景軍借道沙州的可能性。慶聿恭此戰不只是爲前兩年的敗仗重振景軍聲威,更是爲了將來渡江南下做準備。只要抓住這個核心目的,臣覺得慶聿恭無論在戰場上耍出多少花招,最終都會着落在渡江二字之上。而景軍想要渡江,靖州平陽府和淮州廣陵是必然的選擇。綜合考慮下來,慶聿恭真正的目標應該是靖州平陽府。”

太子李宗本聽得有些入迷,他看着比自己還要年輕兩歲的陸沉,不禁暗自感慨或許這就是天賦之才。

他的分析很簡略但是又很清晰,又有一種遠超年齡的成熟穩重,如果換做厲天潤或者蕭望之,李宗本肯定不會有這樣的感慨。

李端緩緩道:“也就是說,目前慶聿恭在定州的種種舉動依然是在做局?”

“真真假假,難以論定。”

陸沉語調冷靜,繼而道:“臣只知道,平陽不失,則我軍不會陷入真正的被動。若以棋局而論,定州算得上一條大龍,如果被景軍重新佔據,對於我朝而言確實是極大的損失,但不至於讓江北局勢徹底糜爛。平陽纔是棋眼,此地得失關係到我朝沿江防線的安危,所以臣懇請陛下調兵北上援護靖州!”

李端臉上泛起一抹感懷的神色,擡眼看向李宗本道:“將厲天潤的奏章給他看看。”

“是,父皇。”

李宗本走到御案之旁,取出那本來自靖州的密摺,然後轉身交到陸沉手中。

陸沉翻開細看,不願漏過隻言片語。

良久之後,他將奏章合上,神情顯得十分複雜。

既有敬佩,也有難以言說的感傷。

李端幽幽道:“南詔十萬大軍看似來勢洶洶,但是以張旭的領兵之能足以應對,朕始終放心不下江北戰局。你入宮之前,朕便在猶豫要不要允准厲天潤的奏請。你對北邊的情況很熟悉,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這一刻陸沉只覺得手中的密摺重如千鈞。

第396章 394【應聲裂】第462章 460【莫回首】111.第111章 110【老而不死】第346章 344【是敵是友】第295章 293【兵臨城下】167.第167章 166【一步一算】198.第198章 197【回馬槍】134.第134章 133【三皇子】第496章 494【小跟班】171.第171章 170【借刀殺人】69.第69章 069【江月何年初照人】第527章 525【奪旗】265.第265章 263【亂花漸欲迷人眼】第39章 039【剎那之念】第350章 348【天下皆難】第547章 545【安得猛士守四方】(四)269.第269章 267【四顧心茫然】第432章 430【常懷千歲憂】第414章 412【謙謙君子】第354章 352【臨淵】第474章 472【悲歌】第521章 519【如風】273.第273章 271【還看今朝】第313章 311【龍蛇起陸】78.第78章 077【點一盞燈】227.第227章 225【素手調羹】第342章 340【萬衆矚目】第406章 404【烈火焚世】第329章 327【一生之敵】274.第274章 272【一波又起】第519章 517【一路向北】108.第108章 107【小兒輩】第497章 495【命數如織】第26章 026【鐵與血的開端】77.第77章 076【憑一口氣】98.第98章 097【命如草芥】76.第76章 075【何懼生死】73.第73章 上架感言第334章 332【我從江湖來】66.第66章 066【世人謂我戀青雲】第410章 408【永夜月同孤】第458章 456【烽火踏夜來】第344章 342【寡人之疾】第494章 492【大風起兮】第165章 164【一刀傾城】第487章 485【地如棋局】第527章 525【奪旗】第377章 375【南衙三軍】240.第240章 238【郡主的反擊】第2章 002【崢嶸】197.第197章 196【火樹銀花】71.第71章 071【沉默的戰場】248.第248章 246【黃雀在後】第49章 049【刀鋒所指】第380章 378【相府的夕陽】第500章 498【帝王之道】76.第76章 075【何懼生死】98.第98章 097【命如草芥】第10章 010【序曲】第303章 301【留下】261.第261章 259【螟蛉之子】第357章 355【精妙配合】第156章 155【滄海一瞬】第286章 284【本我之境】第541章 539【大風起兮雲飛揚】(十)第558章 556【朝天闕】(三)第324章 322【觀心】第519章 517【一路向北】第56章 056【談笑間】第156章 155【滄海一瞬】第505章 503【重劍無鋒】第399章 397【人生百年】第533章 531【大風起兮雲飛揚】(二)185.第185章 184【郡主之心】第472章 470【寥落古山川】第426章 424【生與死】第445章 443【請君入甕】第395章 393【龍共虎】第38章 038【烽火照淮州】第501章 499【巍巍乎】254.第254章 252【弓如霹靂弦驚】第344章 342【寡人之疾】68.第68章 068【長刀縱飲胡虜血】86.第86章 085【前奏】第558章 556【朝天闕】(三)第298章 296【局】237.第237章 235【隱憂】234.第234章 232【卻敵百里遙】第341章 339【大齊的皇子們】第432章 430【常懷千歲憂】第543章 541【大風起兮雲飛揚】(十二)150.第150章 149【及冠之禮】171.第171章 170【借刀殺人】第57章 057【妙手解連環】第299章 297【謀】228.第228章 226【初雪落青山】第339章 337【且共從容】276.第276章 274【來而不往非禮也】(爲盟主第340章 338【廬陵驛記事】第325章 323【運籌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