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432【但聞落子聲】

第434章 432【但聞落子聲】

風和日麗,陽光明媚。

走在恢弘巍峨的皇宮裡,厲冰雪對周遭的景緻毫無興趣,看了一眼陸沉的面色,低聲道:“這次交差之後,希望陛下能準你休息一段時間。”

陸沉微笑道:“希望如此,說起來你與師姐何時變得這麼親近?我竟然毫無察覺。”

厲冰雪不由得想起北伐戰事中,她率領飛羽營馳援定風道,與林溪一起並肩作戰,阻攔慶聿忠望麾下的景軍主力騎兵。

那是她們第一次沒有外人干擾地相處,脫離陸沉的影響觀察對方。

記憶在腦海中一閃而過,厲冰雪微微昂起下巴,輕哼一聲道:“這是我和林姐姐的秘密,當然不能告訴你。”

“行,不說便不說。”

陸沉倒也灑脫。

厲冰雪話鋒一轉道:“今日陛下爲何要召見我?按說你是清查亂黨的負責人,陛下見你一人便可。”

陸沉看了一眼前方帶路的太監,輕聲道:“或許是陛下想當面嘉賞你和飛羽營。”

厲冰雪蹙眉道:“那爲何不召見林姐姐?畢竟七星軍這次比飛羽營更辛苦。”

陸沉心裡泛起一抹古怪的情緒,雖然林溪對此不會介懷,可是依照天子的心思之縝密,而且他知道陸沉和林溪有婚約,按理來說不會故意做出偏頗的決策。

一念及此,他提醒道:“無論待會發生何事,你莫要激動。”

“嗯,我明白。”

厲冰雪點了點頭。

二人來到文德殿東暖閣,才知道天子今日不止召見他們,而且他們是最遲趕來的人。

走進殿內,陸沉望着眼前的景象,略微有些意外。

天子照例坐在御案之後,殿內有數位重臣,分別是李道彥、薛南亭、秦正、劉守光、張旭、和翰林學士鍾乘。

與以往不同之處,所有臣子都是坐着而非站着,雖然只是一張普普通通的圓凳,卻也是極其罕見的場景。

御前有座歷來是君王對股肱之臣的嘉賞,陸沉以前只見過李道彥有這個待遇。

張旭身邊還有兩張圓凳,顯然是留給陸沉和厲冰雪的座位。

陸沉心無旁騖,徑直上前行禮道:“啓稟陛下,亂黨名單已經彙總在此,請陛下過目。”

他雙手舉起一本厚厚的卷宗,大太監呂師周連忙接了過去,然後畢恭畢敬地放在御案上。

李端看了一眼面前的卷宗,旋即溫和地說道:“坐。”

“謝陛下恩典。”

陸沉和厲冰雪齊聲應下。

李端這才翻開卷宗,臉上並無明顯的怒色,一邊翻看一邊說道:“王晏、郭從義、寧元福、樂欽義、胡海這五人凌遲處死,家中男子一律處以斬刑,女子發賣教坊司,並處罰沒家資。”

“陳學高、左玉山、樂明鴻等三十七人,斬首、抄家、親眷流放太平州、永世不得錄用。”

“秦之珩、鄭連興、嚴煥明等五百九十四人,處以絞刑,親族三代以內不準爲官。”

“另外,着有司徹查德安郭氏、永新王氏、長樂寧氏、興山樂氏這四家門閥。不止要查他們是否和京中叛亂有關,但凡是作奸犯科、欺良霸善、侵吞田產等等不法之舉,皆要嚴厲查處。”

“就這樣吧。”

李端合上卷宗,平靜的語調傳進衆人耳中。

今天他沒有徵詢這些重臣的意見,堂下亦無人提出反對。

陸沉心中一動,雖然天子沒有明言,但是可以預見那四家門閥不死也會扒層皮,極有可能從此衰落。

江南九大家,一次便倒下四個。

衆人需要時間消化天子這些處置的深意和影響,但是李端顯然不會給他們在這個場合思考的時間,繼續說道:“李相和薛相針對朝中各部缺額擬定的名單,朕已經看過了,基本沒有問題,只不過還缺了兩位尚書。”

李道彥花眉微揚,恭敬地說道:“事涉部堂重任,理應陛下聖裁。”

李端這次卻誠懇地說道:“李相不必過謙,朕需要你的建議。”

李道彥沉吟片刻,緩緩道:“稟陛下,吏部尚書一職舉足輕重,關係到朝局能否穩定,故此輕忽不得。老臣思量再三,舉薦鍾學士升任吏部尚書。”

聽聞此言,陸沉不禁看向坐在對面的翰林學士鍾乘。

其人年過四旬,白麪短鬚,目光溫和,滿身儒雅書卷氣。

翰林學士素有儲相之稱,正常程序下理應先轉禮部尚書,再轉吏部尚書,而後可入中書。

李道彥這個舉薦合情合理,雖然稍稍快了一步,但考慮到眼下朝堂的境況,倒也不算唐突。

李端卻沒有去看鐘乘,定定地看了老人幾瞬,隨即又望向薛南亭問道:“薛相意下如何?”

薛南亭沉穩地答道:“臣贊同李相的舉薦。”

李端點了點頭,這纔對鍾乘說道:“鍾愛卿,朕將吏部交到伱手上,希望你能用心國事,勤懇自勉。”

鍾乘當即起身行禮道:“臣領旨,陛下諄諄叮囑,臣必當銘記在心。” “關於戶部尚書,朕倒是有個人選。”

李端環視衆人,繼而道:“永嘉府尹景慶山,多年來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而且頗有治政之才,恰好荊國公對其頗爲稱賞,因此朕決定提拔其爲戶部尚書,衆卿家可有異議?”

自然沒人有異議。

叛亂髮生的那一夜,景慶山沒有絲毫遲疑,在第一時間表明立場,並且派人四處奔走召集力量勤王護駕,雖說他的舉動並非影響局勢的決定性因素,但是這份忠心非常難得。

賞罰分明,這是朝廷運行的基本規則。

李端繼續說道:“鍾卿家接任吏部,翰林院不可無學士執掌,朕同樣有個人選,諸位可以參詳一番。”

李道彥忽地擡頭看了天子一眼。

感知到這位老人複雜的目光,李端放緩語氣道:“刑部左侍郎李適之,爲官清廉名望頗著,又擅注經釋義,其文章功底更是朝野皆知。朕決定由他接任翰林學士一職。”

此言一出,衆人下意識地看向蒼老的左相。

從刑部左侍郎到翰林學士,品級上屬於平調,然而這裡面的門道非同一般。

刑部侍郎確實握有大權,但是哪怕升爲刑部尚書,很多時候也無法參與朝廷的關鍵決策。

換句話說,在兩位宰相當政的前提下,六部尚書之中僅有吏部尚書能擠進這個權力核心。

翰林學士雖然是個清貴官職,暫時無法參與朝堂大事的決策,但它是宣麻拜相的必經之路。

尤其是在王朝處於平穩狀態的時期,不存在一步登天的可能,這道程序不可或缺,鍾乘便是一個珠玉在前的例子。

坐在最下首的厲冰雪忽然有些乏味。

她知道天子的這些安排肯定暗含深意,朝堂上這些人精此刻肯定在冥思苦想,可她就是興致寥寥,甚至覺得比不上在府中磨鍊武功。

轉頭望去,陸沉神情肅然,和其他人差別不大。

不過在厲冰雪看來,陸沉好歹年輕英俊,瞧着也比較養眼,自然與那些人不同。

天子這個安排看似突兀,衆人倒也沒有太過驚訝,細思片刻便反應過來。

將李適之擢升爲翰林學士,一方面是酬謝左相這兩年的顧全大局,以及錦麟李氏在這場叛亂中立場堅定的回報,另一方面則是通過這個舉動安撫江南人心。

雖然郭王寧樂四家門閥肯定會被抽筋拔骨,但是天子明白適可而止的道理。

這一次他已經收回京軍大權,在朝堂上從容安插人手,江南世族實際上的損失遠遠不止四家倒下那麼簡單。

如果天子不適當安撫,江南十三州難保不會出現動亂。

相信除了提拔李適之以外,天子還會有一些其他手段,譬如丟出一些清貴卻無實權的官職,亦或是對其他門閥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衆人的目光匯聚在左相李道彥身上。

出乎他們的意料,老人緩緩起身道:“陛下隆恩,老臣本不該推辭。然而父子同朝爲官已不多見,同掌權柄更加不妥。承蒙陛下垂青,李家這些年已如烈火烹油鮮花着錦,可謂富貴至極。竊以爲,盛極必衰乃是人間至理,貪心不足是爲災禍根源,老臣今日厚顏懇請陛下收回成命,犬子才疏學淺,委實難當如此重任。”

李端定定地看着老人,稍稍沉默之後,頷首道:“李相光明磊落,素有古人之風,此乃國朝大幸,朕所思確有不妥。”

李道彥很清楚天子這個安排沒有惡意,但是他同樣有苦衷。

雖說李適之在那場叛亂裡表現得非常老實,可是以李道彥對這個長子的瞭解,他老老實實地待在府中,兩耳不聞窗外事,這本身便是詭譎之處。

只可惜有些話無法直言,一者李適之確實沒有參與叛亂,二者他先前做的那些事情肯定不爲天子所容,這關係到錦麟李氏上千口人的命運。

一邊是朝廷大局,一邊是家族興衰,老人只能選擇一個暫時壓制、另行安排的折中之法。

“老臣謝過陛下。”

旁人並未聽出,老人此刻的語調中有幾分蕭索之意。

李端溫言道:“雖然此舉不妥,但是以李適之這些年的政績,朕豈能視而不見?這樣吧,陳春赴任定州刺史之後,禮部左侍郎一直空缺,便讓李適之遷任禮部左侍郎,負責明年開春的會試大典。”

單論實權而言,禮部在六部之中相對靠後,但是正如先前所言,想要進入大齊的中書,翰林院、禮部和吏部總得轉一圈,尤其是後兩者。

李適之此番依舊是平調,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天子的嘉賞,更不必說還能主持科舉會試,這可是無數文臣夢寐以求的美差。

官場之上,座師門人的關係歷來極其牢固。

李道彥微微一怔,他意識到天子決意要用加恩李家的方式安撫江南人心,這是無法推卻的旨意。

李端臉上露出一抹淺淡的笑意,道:“李相,朕已經讓了一步,莫要繼續推辭。”

“老臣謝過陛下恩典。”

李道彥終究還是領受了這道恩旨。

他緩緩坐回圓凳上,面色沉靜不見波瀾。

老人很快便接受這個現實,他爲官四十一載,經歷過太多風浪坎坷,不至於因此方寸大亂。

更何況,對於那個越來越難看透心思的長子,他並非束手無策。

終究還有那個最後的法子。

第17章 017【生死如常】207.第207章 205【攻心爲上】第537章 535【大風起兮雲飛揚】(六)244.第244章 242【一點微光】第6章 006【天真懵懂】214.第214章 212【皇圖霸業談笑中】144.第144章 143【不悔矣】第560章 558【朝天闕】(五)第454章 452【絕世而獨立】第467章 465【心戰】第477章 475【託付】第342章 340【萬衆矚目】142.第142章 141【風雨起蒼黃】第421章 419【一葉知秋】第16章 016【你我皆棋子】第416章 414【世事如棋】95.第95章 094【跳出人間一隅】第537章 535【大風起兮雲飛揚】(六)第544章 542【安得猛士守四方】(一)第531章 529【並肩】第491章 489【天予弗取】74.第74章 073【銀鞍照白馬】(求首訂)第280章 278【入彀】202.第202章 201【無情未必真豪傑】第505章 503【重劍無鋒】第508章 506【帝心】第408章 406【垂暮之虎】第318章 316【公侯相繼】87.第87章 086【紅袖添香】第56章 056【談笑間】第429章 427【秋風掃落葉】第486章 484【草生宮闕何蕭蕭】252.第252章 250【梟首】第374章 372【人心不可欺】第441章 439【四面邊聲連角起】186.第186章 185【豎旗】第19章 019【滄海一粟】121.第121章 120【萬事開頭難】第410章 408【永夜月同孤】第337章 335【陰霾】第11章 011【冰山一角】第299章 297【謀】132.第132章 131【陸沉的一小步】92.第92章 091【風起雲涌】263.第263章 261【不過爾爾】151.第151章 150【淮州多銳士】143.第143章 142【佳人如夢】第28章 028【靜女其姝】253.第253章 251【馬作的盧飛快】第305章 303【刻骨】第549章 547【安得猛士守四方】(六)第47章 047【一步之差】78.第78章 077【點一盞燈】第409章 407【片雲天共遠】64.第64章 064【城頭鐵鼓聲猶震】第99章 098【當斬】111.第111章 110【老而不死】第395章 393【龍共虎】第564章 562【朝天闕】(九)第332章 330【一劍西來】第315章 313【封侯非我意】第281章 279【最後的瘋狂】第40章 040【謀算】219.第219章 217【巾幗】213.第213章 211【逐鹿之心】第287章 285【號角聲起】221.第221章 219【鼎之輕重】140.第140章 139【殺破狼】104.第104章 103【民心似爐】88.第88章 087【都督府來了個年輕人】201.第201章 200【憐子如何不丈夫】第9章 009【清風徐來】第382章 380【天不假年】第35章 035【偷得浮生半日閒】第412章 410【青山悠悠】第347章 345【廟堂之高】第331章 329【一種相思】第548章 546【安得猛士守四方】(五)180.第180章 179【斬塵世】第375章 373【陽光猛烈】77.第77章 076【憑一口氣】第328章 326【雲端之下】177.第177章 176【人間酒】第459章 457【飛鳥難渡】第416章 414【世事如棋】第505章 503【重劍無鋒】77.第77章 076【憑一口氣】187.第187章 186【書生之言】87.第87章 086【紅袖添香】第562章 560【朝天闕】(七)246.第246章 244【解語】第339章 337【且共從容】264.第264章 262【何以報怨】205.第205章 204【決戰之時】第278章 276【龍鳳】71.第71章 071【沉默的戰場】第302章 300【地裂】199.第199章 198【與子同袍】第420章 418【洪波涌起】73.第73章 上架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