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玩書這麼久,偶爾也會遇到一兩個淘書不講規矩的,潘家園的規矩很簡單,書拿在別人手上,你不能問,人家正在砍價你不能多嘴,更別提半路出來提價的了。
那位老兄似乎也發覺自己做的不地道,臉色有些通紅,看一眼林逸,再看一眼那位書攤老闆,只好硬着頭皮說道:“我是說這套小人書《神象奇陣》如果他不要,我願意掏一百塊買下來---嗯,就是這樣。”表情有些尷尬。
那老闆可不管這些,他又不是傻子,立馬就明白了這套書值錢---所以他第一反應就是對着林逸說:“對不起啊,夥計,這套書我暫時不賣了……自己留着玩。”
話不說透,大家也都明白了是啥意思。人家要拿回去查價格。
林逸知道這套書沒戲了,不過沒關係,自己已經賺到了一些。至於那位破壞規矩的老兄,也是後悔不已,把人得罪了,丟了臉面不說,最後還什麼都沒撈到。
總地來說,他太心急了,眼看林逸不斷地撿漏再撿漏,他有些憋不住了,這纔開口,誰知道偷雞不成蝕把米。
幸虧林逸是那種前謙謙君子類型的人物,換作他人,估計這會兒再劈頭蓋臉對着這位老兄大罵起來。
林逸的溫和,反倒弄得那人更加羞愧難當,當即追到林逸跟前,道歉道:“不好意思啊,兄弟。剛纔我心急了點,主要是我收藏連環畫的,偏偏少了那套缺本書,所以纔會那個啥……”後面的話都不好意思說了。
見此,林逸只是笑了笑,然後說:“沒關係的,只是下次注意點就好了。如果你真喜歡你套書,等我買下來以後也可以轉手給你的,不用太心急。”
此話一出,那人更是慚愧,不好意思再多說什麼,打個招呼,離開。
……
щщщ☢ TTKΛN☢ ℃ O
此時林逸早和老曹已經分開,在老曹看來,跟着林逸自己連骨頭都沒得啃,眼太尖了,自己還是開闢戰場靠自己撿漏才行。
至於黃教頭,林逸也打發他到處轉轉,畢竟老黃感興趣的都是那些軍用品,像章,望遠鏡之類的,和自己喜歡的舊書不沾邊。
因此這時候變成了林逸獨自一人,幸好沒了黃教頭拎包,還有屁股後拉着的小車,就算買再多的書也不怕拖不動。
此時差不多已經是四點半,潘家園大門大開,大車小車進進出出。店鋪緊閉,燈影昏昏,人影憧憧,有點夢遊鬼蜮的感覺。但是書攤那趟街卻比之前更加熱鬧了,手電光縱橫。看起來有更多的淘寶客加入了這鬼市淘寶的隊伍中,而一些外地攤販也陸續入場,至少林逸剛遛過去的地方又多了幾個書攤。
再看周圍人,基本上都有了收穫,一個老大爺的一個手提布袋已經裝滿。半明半暗中,看到一個豫省口音的漢子正蹲在地上從袋子裡往外掏書,林逸三步兩步趕過去,叫了聲兒“老鄉”,蹲下,一本一本地看,那漢子呵呵樂着說:“你也是從中原來的,還真是遇到了老鄉……”
林逸挑了一本,二十塊,交錢的時候問:“生意如何?”
“就這樣!賺個辛苦錢,總比在老家種地強,忙活一整年也落不了倆錢……”漢子抽着煙,菸頭明滅,充滿了滄桑。
天麻麻亮,一聲尖利的嗓音劃破拂曉的天空:“就這破東西你要八百?!瘋了?!就三百!……”循聲看去,卻見光頭老曹正轉身從一家攤位裡往外跳,以他那胖大的體格,做出這樣的高難動作,實屬不易。那攤主手裡捏着三張百元鈔也不追,笑着嚷道:“再加一百!”老曹迴轉身掏出一百塊錢遞給他,把雙肩揹包卸到胸前,將書塞進去,擡頭和林逸打了個照面兒,就興奮地說:”你看看這本咋樣?”模樣神秘兮兮的。
林逸一看,他手裡拿着的竟然是一本五十年代的精裝《五0年木刻選集》。
看這本書的版權,人民美術出版社,印量僅2000冊,裡面收有衆多木刻名家的作品,還有彩色的毛主席頭像,和朱-德頭像,屬於紅色收藏一類,是個好東西。
受到林逸的肯定老曹很是高興,要知道這本書在網上可是賣七八百,甚至上千的,他卻花了四百塊,也算撿漏了。
“讓我看看你都買了什麼?”老曹問。
林逸撐開布袋兒讓他看,老曹邊看邊羨慕不已:“就你眼尖,又賺了這麼多好東西!咦,你不是不玩連環畫嗎,竟然也買了這麼多---一本兒多少錢?”
“五塊。”
“夠便宜的!……哎呦,這幾本應該都是缺本吧?羨慕死你i了!不行,我還要去那邊看看,等會兒回合!”說完老曹拔腿就走。
看着老曹那急衝衝活像被人追趕模樣,林逸忍不住發笑,這時也不知道誰說了聲,“下雪了”。林逸放眼看去,在腦門探燈的照耀下,一簇簇的細雪紛紛從頭頂飄落,讓這黑夜中的潘家園“鬼市”,多了一份說不出的悽美。
……
又是一圈轉下來,林逸只買了本《魯迅全集》,一本書畫圖冊,外加兩個筆記本。不過最讓林逸驚喜的卻是他只花了5塊錢就買到一套上下兩冊李翰祥導演的回憶錄《影海生涯》,八十年代農村讀物出版社出的。
林逸很喜歡邵氏時代的香港電影,因此也就特別喜歡大導演李翰祥。尤其喜歡看他拍攝的那些風月片,覺得很有意思也很唯美。這套書所說的就是香港早期電影界的趣聞趣事,曾經還被邵氏拍攝成香豔類型的電影。在版本方面有一套香港版本的,在網上偏貴,需要三百多塊錢。這套大陸版本內容有所刪減---主要刪減了一些情色的電影趣聞,雖然是閹割版,不過林逸也十分高興,要知道像他手中這套品相,擱到網上也需要四五十塊。
當然,花費5塊錢淘到這樣一套好書,還不是最讓人高興的,最讓林逸興奮的是,這次他沒有運用靈氣,竟然出乎意料地撿了寶---在這套書扉頁中竟然夾着一張關於劉曉慶的剪報,把這個剪報拿出來以後,扉頁上面還寫着字,仔細一看,暈,竟然是李翰祥導演送給大作家張中行的簽名本,是他來大陸拍攝《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的時候,去北大那邊給張老先生送的。
不說這張剪報的價值,簽名本的價值,只說這種稀奇古怪的運氣,就讓林逸第一次感受到了潘家園“鬼市”果然有寶可淘的樂趣。
不過,如果說這種偶然撿寶就是樂趣的話,顯然小看了潘家園這個“藏龍臥虎”之地。因爲就在林逸想要繼續埋頭淘書的時候,忽然就聽見一陣噪雜聲---
“你們看,那是誰呀?”
“哈,不是京城文玩四大王中的‘僧衣葫蘆王’嗎?”
“原來真的是他!”
“久聞大名啊!”
……
一羣人或三或兩,聚在一起對着一個奇裝異服的男子指指點點。
林逸順着他們的方向看去,只見不遠處的地攤上,站着一個人,身穿那種古代和尚才穿的敞袍,頭戴斗笠,腳穿粗布棉鞋,脖子上掛着各種各樣的粗大珠串,還有各種大小葫蘆,以及其它飾物,背後則揹着一隻碩大的葫蘆---那葫蘆有多大,林逸記憶中好像八十年代香港電視劇《八仙過海》中,鐵柺李揹着的那隻也沒眼前這隻大。
正所謂大隱隱於市,在潘家園這個臥虎藏龍之地,有那麼幾個神秘高手,常常如羚羊掛角,驚鴻一現,世人多難覓其蹤影,神龍見首不見尾,但,毋庸置疑,其人其事,確有盛名在人間。
眼前這位揹着大葫蘆的男子就是潘家園有名的四大王之一,號稱‘僧衣葫蘆王’。
此君常年累月就都一身衣服---準確說衣服樣式一樣,灰白色的敞袍僧衣,戴着斗笠。他在潘家園既採買貨物,也出售貨物,他所出售的就是脖子上自己親手打造的佛珠,掛件,飾物,以及用手工雕刻的葫蘆。
至於他背後那個大葫蘆卻是不賣的,就像是他的隨身招牌或者法寶,遠遠望去,就知道他來了。
“葫蘆王”所賣的東西都很便宜,因此很多小商小販都喜歡和他打交道,而他眼光獨到,自己購買的文玩等基本上都是好東西。
如果你把他當成是一個窮僧人那就錯了,因爲他並未剃度,在那斗笠下,只是腦門稍微有些禿禿,另外據說他從不缺錢,也不在乎錢,就這麼遊蕩在潘家園,一個月兩次或者三次,遇到一些困苦的,他還會掏出錢財來幫忙解救。聽說他還懂得一手好醫術,不過他看病從來不收錢,只是給你開了方子,信不信隨你,讓你自己抓藥。不過聽說凡是被他醫治過的病人大都很快康復,因此他還有“神醫”的稱呼。而他那大葫蘆裡更是被大家認作是裝了仙丹的寶物。
因爲穿着怪異,行事古怪,一個月才露面一兩次,然後就隱入山林,笑傲風月。因此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個“僧衣葫蘆王”簡直就是典型的隱士,或者說奇人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