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戲王之王

林逸揩了揩鼻子,順着那一縷書香,很快就在這堆舊書的下面找了一殘破不全的線裝書。

林逸詫異,不明白這本書怎麼會有那麼怪異的氣息,於是就把它拍打幾下,仔細觀看。

這本書卻是像之前那本線裝書一樣,也是木刻版本,不過在刻工方面卻與之前那本有很大的差別。

之前那本《柳氏家藏三元秘決》雖然屬於精刻本,卻是清朝晚期的版本,因爲字跡方面帶有很強烈的清朝時期常用的方體楷書,而這本書線裝書卻是典型的明刻本,無論是從紙張還是從字體都可以斷定,應該是明朝中後期的作品。

粗略地下了結論,林逸再去看這本書的內容,傻住了,裡面竟然有“未央生”!

縱觀中國古典名著,名字叫“未央生”的男主角能有幾個?所以林逸立馬就斷定了這本書就是大名鼎鼎的《覺後禪》!

說起中國的禁書,很多人會想到《金瓶梅》,很容易忽略另外一本書,就是這本極品的《覺後禪》。另外這本書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玉浦團》

去年上映的香港3d電影因爲尺度過大沒能進入內地市場,一些大陸旅遊團甚至專門組織遊客到香港去看。這部戲爲什麼有這麼大魅力?翻翻歷史就知道,這是一本曾被數次封禁的禁書。而其作者卻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李漁.

歷數中國文化史上成千上萬的文化巨人,誰可以稱得上戲劇界的no.1有人說是關漢卿。不錯,他的《竇娥冤》、《趙氏孤兒》、《救風塵》等名作流傳千古,享譽海內外。但他只是個劇作家,缺少演出實踐;那麼,唐明皇李隆基應該差不多吧?這位皇上在宮廷裡排練節目,組織大型演出,把戲劇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被戲劇界奉爲祖師爺。但他只是一個組織者、觀賞者,缺少原創,幾乎沒有流傳下可以稱道的作品。

因此,真正的戲劇之王呼之欲出了,他就是明末清初大戲劇家---李漁。

關於李漁的出生,其實也是很有意思的,據說他媽老生他不下來,就在牀上亂叫,她叫一聲,地板就塌一分,等到叫了幾聲,地板已經搖搖欲墜了。別人見狀,只好去請風水先生,他老人家扳着手指一算,原來這地方陽氣不旺。於是才把李漁搬到向陽的山崗之上,這樣才把他生下來。因爲這個緣故,他家裡以爲他是有些天才的,就管他叫謫凡。可是這豈是凡夫俗子所能叫得,李漁成年後,不動聲色地把外號改作笠翁。他說,我寧願釣魚,也不願成仙。其實他最後連魚都釣不成。

除了這本“小黃書”外,李漁在當時創作的《憐香伴》、《風箏誤》、《意中緣》、《玉搔頭》及《無聲戲》、《十二樓》等作品,都曾暢銷一時,可以說是那個時期大名鼎鼎的暢銷書作家。

明朝於1644年滅亡,其時李漁三十三歲。他前半生屬於明朝,後半生屬於清朝。清朝前期留下過許多著名的文字獄案例。這種情況下,知識分子們寫什麼都容易犯忌,只能寫寫風花雪月。可以說,李漁致力於通俗小說和戲劇,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原因,更有歷史大背景的原因。

當然,真正讓李漁名垂青史的,自然不是這些通俗文學,乃是其代表作《閒情偶寄》。該書是一部最早的戲曲論著。該書包括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等八部,而後面五部則涉及養生之道、園林建築、花鳥蟲魚等。

李漁寫完此書,曾送一位朋友指正。朋友對戲劇理論不感興趣,翻了十來頁便覺乏味。李漁寫了一首詩回贈:“讀書不得法,開卷意先闌。此物同甘蔗,如何不倒餐?”此書最好玩的部分都在後面的章節,一般讀者若從後面開始讀起,就會讀出其中的“甜”了。

在杭州生活期間,李漁成了炙手可熱的“暢銷書作家”。明朝末年,印刷業發達,很多書商靠翻刻各種典籍大發其財。李漁這樣可以寫當代人當代事的作家,自然更受歡迎。生活在末世的人們,喜歡讀消愁解悶的書,以此獲得心理寄託。一個欣欣向榮的世界,人們忙於創造,對這個還真興趣不大。後人有評價說李漁的小說裡歌頌了男女青年自由戀愛,譴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批判假道學,具有一定反封建的進步意義,其實哪有那麼多意義?都是後人給他扣的大帽子而已。即使書中偶有微言大義,也不過是迴避一下風險,更多的則是迎合讀者趣味。

但李漁並沒因此獲得多少利益。他的作品一問世,馬上就有幾十家甚至上百家書商盜印。那時候盜印沒什麼技術含量,買一本新書,自己找幾個刻書匠在家裡刻印,然後銷往市場,當然也不用付給李漁稿費。他的作品只要在杭州市場上出現,蘇州、南京等地的書商很快就能翻印出來。據說,在缺少交通工具的清朝初年,數日之內,三千里外的地方都能見到李漁的新作,可以想見傳播之快。那時候沒有版權局,沒人幫李漁維權,眼看着自己的文字替別人換來大把銀子,李漁好不撮火。他四處奔走,查找源頭,與人打官司,甚至通過關係到蘇鬆道臺孫丕承那裡告狀,終於成功查處了一起嚴重盜版事件---他的書還沒正式出版,盜版書卻已經上市了。

更有甚者,書商找來幾個無名作者的書稿,直接署上“湖上笠翁”的名字就擺上書攤。後人好歹還搞一塊遮羞布,用全庸、金庸著、古尤、吉龍來冒充金庸和古龍,當時的人不管那一套,反正你可以叫“湖上笠翁”他也可以叫“湖上笠翁”,李漁只能幹吃啞巴虧。

爲打擊盜版,李漁全家搬到盜印最猖獗的南京,在那裡建立了一個自己的書屋,名爲“芥子園”,取“芥子雖小,能納須彌”之意。他的全部作品都在自己的書鋪印刻,算是壟斷了市場。同時,他改造印刷技術,注重裝幀設計,除印自己的作品,還重新審定編輯了很多名著,如《三國志演義》、《水滸全傳》、《西遊記》、《金瓶梅》等。在與僞書、劣書的競爭中終於脫穎而出,形成了良幣驅逐劣幣的態勢。後來“芥子園”書鋪屢經轉手,但李漁奠定的良好傳統一直保持,使芥子園成爲清朝出版業的著名品牌,沿襲二百多年,當下的很多圖書收藏者還都以收藏到芥子園印行的圖書爲榮。

林逸之所以對李漁有興趣,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欣賞他的性格。他對什麼事情都不認真,喜歡胡說八道。他的思想不那麼幹淨,沒有多少高風亮節。他喜歡女色,喜歡粗俗的玩笑,他偶爾又喜歡講大道理,喜歡自命清高……總之,他很像是個有血有肉的讀書人,而不是那些從古書中穿越來的假道學。

當然林逸覺得,關於李漁,有個地方是很多人遠遠比不上他的,他老人家到七老八十時,還能勾引小姑娘。注意,是勾引,也就是說,他一不拐二不騙,三不強搶,那些女孩子就乖乖地對他死心塌地了。這種“撩妹”的本事,實在讓人有些嫉妒。

……

林逸現在已經說不清楚是從什麼開始琢磨李漁的,也許只因爲當時想找幾本古代的書看,而李漁多少還算古代文人中比較有趣的人吧,於是就看了他寫的《十二樓》,緊接着就知道了他“戲王之王”的大名,所以當林逸第一次知道《覺後禪》這本書是他老人家寫的時,那種吃驚是無以復加的,那種感覺就像是知道大師魯迅竟然也偷看《金瓶梅》一般,認爲如此純潔的人,怎麼做出如此不純潔的事兒。

不過現在林逸手中拿着這本明末刻本,雙手都有些發抖了。爲什麼?因爲一直以來古籍版本界都以爲這本書的最早版本已經在國內遺失了,現存着最早的刻本乃是“日本寬永刻本”。

在國內歷屆拍賣中,也都說明了,此書又名《覺後禪》清代禁書。此書無清代早期刻本,以抄本流傳,日本人購得抄本後拿回國內刻梓出版,目前所見刻本以此爲最。

而這種和刻本一般一函四冊,分爲“春夏秋冬”,拍賣價最終達到上萬元,如今價格還在飆升。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林逸現在手中拿着這本破書,準確地說是《覺後禪》這本書的最早刻本,超過日本和刻本的年代,最遲也應該是明末清初,也就是說,如果林逸把這本書用靈氣修復以後,這本書的價值難以估量,最重要的是,這本書將會直接改變此書版本學的歷史,讓那些自鳴得意的小日本見鬼去。

深吸一口氣,林逸讓自己不要太激動,然後回頭問那還在整理舊書的老頭道:“老人家,這本書多少錢啊?”

緊接着那位賣書的老大爺說了一句話,差點把林逸驚死過去---

第五百四十一章.葫蘆王第四百九十六章.半成品第九十五章.郭沫若《百花齊放》第五百二十一章.驚喜連連第三百九十八章.醍醐灌頂第四百三十八章.舌戰羣儒第三百四十二章.有漏必撿第四百二十七章.來龍去脈第六百零四章.後果第二百四十三章.殘局第六百三十章.大佬中的大佬第二百零六章.起手式第四十九章,佛經誘惑第五百零四章.白玉蟾第四百四十六章.俠者第四百二十二章.血染的風采第五百零二章.墓中墓第四百零二章.響徹金陵第五百八十九章.分贓第二百二十三章.反轉第五百零七章.古墓遺書第九十八章.遍地“盜版書”第六百二十五章.相見恨晚第四百四十五章.天價第六百一十二章.爭奪第六百五十章,舊書一條街第六百章.演戲第四百九十一章.佛祖保佑第五百一十二章.變化第六百三十五章.《傲慢與偏見》第二百一十九章.異能妙用第二百六十六章.出名第三百四十三章.淘盡金陵第三百七十一章.風起雲涌第二百九十五章.古玩大會第五十九章.三王獻寶第三百七十六章.挑釁第六十一章.獨領風騷(二)第三百八十八章.書林大會第二百四十四章.《金陵殘夢》的秘密第三百七十三章.巧取豪奪第二百零六章.起手式第四百二十二章.血染的風采第四百七十九章.攪局第二百三十六章.門庭若市第二百二十八章.拋磚引玉第六百五十五章,英雄凱旋第二百一十四章.手抄本的收藏第一百六十四章.什麼樣的書價值連城第五百四十六章.淘寶護國寺第一百零九章.********第四百五十六章.出手第二百五十八章.八百萬第十三章.與舊書販的戰爭第一百三十八章.上門收書第二百七十四章.翻船第十八章.陸羽《茶經》第五百五十三章.倒黴第三百七十五章.老子不賣第二百六十四章.仰慕第五百零九章.脫胎換骨第六百零四章.後果第三百七十九章.妖媚如狐第五百八十九章.故事第一百五十六章,狗眼看人低第三百九十八章.醍醐灌頂第七十二章.一個打十個第二百七十三章.驚醒第三百六十三章.藏書日記第四百六十六章.《玉臺新詠》第二百無十六章.邪門第二百一十二章.奇女子第二百五十二章.驚險第一百六十九章.熾烈第四百五十五章.守護第六百五十五章,英雄凱旋第二十八章.我只高中畢業第四百三十五章.勢在必得第二百二十六章.藏書第三百章.連環畫大王第一百六十七章.狂飆第七十九章.大買賣第三十章.《童話大王》創刊號第四百二十四章.明星第三百三十五章.《授時通考校注》第二十章.損招對損招第十九章.聞香識女人第一百六十一章.喧賓奪主第三百零八章.草根明星第六百二十五章.相見恨晚第四百五十二章.倒黴蛋第四百九十三章.白癡與天才第六百零九章.紅寶書第六百四十四章,稀世《道德經》第二百六十一章.謎底第六百三十八章,結婚了回答書友關於“如今那些舊書有收藏價值”第四百九十九章.故人第六十三章.雜交品種第四十四章.那一刀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