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棉衣
‘咚!咚!咚!’
鼓聲響起。
九原幕府聚將。
幕府內,郭子儀將軍居中而坐,衆將官分坐兩旁。
郭子儀:剛剛接到斥候密報,突厥突然南侵,而且此次來的是傾國之兵,明天就將到達九原...
左軍大將:突厥的傾國之兵?我九原兵力遠遠不及,不如速向長安求援...
剛說到這裡,左軍大將即默然不語。
突厥大軍明日就到。此時再向長安求援已經來不及了。
右軍大將:不如閉城不戰,以待援軍。
郭子儀:兵力不及之時閉城不戰原是上策。但若不應戰,突厥大軍就會繞到後方燒殺搶掠...
右軍大將頓時不語。
突厥人暴虐異常,所過之處百姓被殘殺、市鎮被夷爲平地…
若是突厥鐵騎繞過九原直撲內地,不但百姓要蒙受災難,而且事後朝廷追究起來,衆將也難逃不戰之罪。
前軍大將:我九原大軍身經百戰,以戰力論原是不輸突厥騎兵,但敵衆我寡,恐士氣不振...
郭子儀沉吟:士氣…
此時一名軍士進來:啓稟將軍,宮中趕製的棉衣到了。
宮中爲邊疆趕製棉衣之事郭子儀早已知曉,因軍務繁忙早已將此事忘在腦後,此時聞報,郭子儀突然眼前一亮。
第二天午後,郭子儀下令九原大軍全軍集合,衆將士列隊之後,發現高臺上站着郭子儀和一個陌生人,邊上是堆積如山的棉衣。望着臺上的二人和旁邊的棉衣,衆將士不知所以。
和郭子儀一起站在高臺上的便是運送棉衣的使者。
使者:弟兄們,皇上感念大家戍守邊疆辛苦,特地命宮中趕製棉衣給大家禦寒。弟兄們,雖然大家遠在邊塞,但皇上無時無刻不在念着咱們吶。
須知九原郡乃是大唐邊塞,除了高級將領以外,其餘人等莫說得見天顏,便是連長安城都沒去過。而且邊塞苦寒之地,生活艱辛遠勝內地。此時竟收到了皇帝御賜宮中趕製的棉衣,衆將士無不感動,齊齊跪下:吾皇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使者派人將宮中御賜的棉衣分發到大家手中。
衆將士穿上御賜棉衣,個個喜氣洋洋。
郭子儀:弟兄們,御賜的棉衣穿着暖不暖?
衆將士無不感奮:暖!
郭子儀:弟兄們,突厥強盜又要來侵犯我們了。大家看看身上,皇上日理萬機還牽掛着我們,我們若不奮勇殺敵又何以報答聖恩?
衆將士士氣如虹:願追隨將軍,奮勇殺敵、報答聖恩!
郭子儀傳下號令:“衆將士出力討賊,破敵之後,必有重賞。”說罷披起甲冑,親率三軍,出擊迎戰。
衆將士見郭將軍親臨前敵,勇氣大振,連呼必勝,誓死效忠。十餘萬兵馬分成前軍、左軍、右軍、中軍四部,兵甲鏘鏘,向南挺進,另有小隊遊騎,散在兩翼。
汪託挽弓提槍,隨在郭子儀身後,做他的親身護衛。
忽見前面遠處塵頭大起,揚起十餘丈高,宛似黃雲鋪地涌來。
郭子儀馬鞭一指,說道:“突厥人來了。”話猶未畢,只聽得左軍和右軍同時響起號角。汪託極目遙望,見敵方東面另有兩支軍馬,西面亦有兩支軍馬,那是以五敵一的圍攻之勢。
郭子儀臉上變色,下令道:“結陣!”中軍司馬縱馬出去,傳下號令,登時前軍和左軍、右軍都轉了回來,四周樹起鹿角,前後左右,各有騎兵駐守,數萬名弓箭手隱身盾牌之後,將弓弦都絞緊了,只待發箭。
但聽得鼓角聲不絕,一隊隊突厥騎兵圍上,四面八方結成了陣勢。汪託放眼望去,但見遍野敵軍,不見盡頭。
突厥陣中號角聲響起,肅殺之意撲面而來。
郭子儀大聲叫道:“擊鼓!”九原軍中數百麪皮鼓也蓬蓬響起。
驀地裡突厥陣中號角聲停,數萬名突厥騎兵喊聲震動天地,舉刀殺來。
眼見突厥人前鋒衝近,郭子儀令旗向下一揮,九原軍中鼓聲立止,數萬枝羽箭射出,突厥前鋒紛紛倒地。但突厥騎兵前仆後繼,蜂擁而上,搶上前來,向九原大軍放箭。
郭子儀鎮定自若,站在高處,手持長刀,發令指揮。九原將士見將軍親身督戰,大呼:“殺賊!殺賊!殺賊!”突厥騎兵聽到“殺賊”之聲,擡頭又見到郭子儀紅袍金甲,在漫天羽箭中指揮若定、毫無懼色,威風凜凜直如天神一般。突厥人不禁氣爲之奪,攻勢頓緩。郭子儀見到良機,當即下令左軍騎兵包抄。
左軍將領聽到郭子儀號令,三萬騎兵便從側包抄過去。突厥騎兵一猶豫間,九原軍馬已然衝到。突厥騎兵頓時陣腳大亂,紛紛後退。九原軍中擂起戰鼓,聲如雷震,九原軍士氣大振,奮勇衝殺。突厥騎兵接戰片時,便即敗退。九原軍馬向前追殺,氣勢甚銳。
汪託大喜,叫道:“將軍,這一回咱們大勝了!”
忽聽得號角響起,突厥主力開到,突厥前鋒返身又鬥,霎時間羽箭長矛在空中飛舞來去,殺聲震天,血肉橫飛。
九原軍雖勇,但畢竟衆寡懸殊,雖然一時尚未落敗,但也漸呈頹勢。
汪託回頭,見郭子儀眉頭深鎖,知他對這場戰事殊無把握。
汪託回望戰場,只見遠方突厥陣中一座土山上樹着突厥狼頭戰旗,旗下一人騎着高頭大馬、服飾華貴,數十名軍士手持鐵盾護在身前。
汪託心知此人當是突厥主帥,回頭對郭子儀言道:將軍,戰況對我方不利,待末將去衝殺一陣。
郭子儀知他身手了得:多加小心。
汪託矮身轉到馬腹之下,身藏馬下,雙足鉤住馬背,手指一戳馬腹,那馬便衝了出去。突厥軍士見一匹空馬奔將出來,馬背上並無騎者,只道是軍馬斷繮奔逸,此事甚爲尋常,誰也沒加留神。但不久突厥軍士便見到馬腹之下有人,登時大呼起來。
此時汪託已經衝至離突厥主帥二百步之地,汪託在馬腹之下拉開強弓,發箭向突厥主帥射去。突厥主帥身旁衛士舉起盾牌,將箭擋開。汪託縱馬疾馳,連珠箭發,第一箭射倒衛士,第二箭直射突厥主帥胸膛。
那主帥眼明手快,馬鞭揮出,往箭上擊來。這以鞭擊箭之術,原是他拿手本領,卻不想汪託膂力雄強異常,馬鞭雖擊到了箭桿,卻只將羽箭撥得準頭稍歪,噗的一聲,插入他左肩。突厥主帥叫聲“啊喲!”痛得伏在鞍上。
汪託羽箭又到,這一次相距更近,一箭從他左脅穿進,透胸而過。突厥主帥身子一晃,從馬背上溜了下來。
主帥中箭墮馬,突厥陣中人人大呼,幾百枝羽箭都向汪託所藏身的馬匹射到,霎時之間,那馬中了二百多枝羽箭,變成了一匹刺蝟馬。
汪託在地下幾個打滾,溜到了一名軍官的坐騎之下,展開小巧綿軟功夫,隨即從這匹馬腹底下鑽到那一匹馬之下,一個打滾,又鑽到另一匹馬底下。衆官兵無法放箭,紛紛以長矛來刺。但汪託東一鑽,西一滾,盡是在馬肚子底下做功夫。突厥軍士亂成一團,你推我擠,自相殘踏,卻哪裡刺得着他?
此時突厥主帥已被護衛扶起,數十面盾牌護衛在主帥身邊,如同一道鐵屏風一般。
汪託衝至突厥主帥所在的土山之下,嗖嗖嗖連珠三箭,向主帥射去。
衛士先前見主帥中箭,已然有備,三十餘人各舉盾牌,密密層層地擋在主帥身前,只聽得錚錚錚三響,三枝箭都在盾牌上撞落。三十幾面盾牌相互掩護,射死衛士也難,更不用說射主帥了。
汪託此時已是深入敵後,面前是土山上鐵桶般的盾牌陣,身後又有數千軍士揮刀追來,實已陷入了絕境。
情急之下,汪託扔下手中弓箭、拔出腰間鐵鐗,驀地一聲大吼,縱身而起,從那幾十面盾牌之上縱躍而前,當提氣已盡落下時,在一人盾牌上再一蹬足,又躍了過去,終於落在突厥主帥身前。主帥身邊衆衛士大驚、一擁而上。有道是一夫拼命、萬夫莫敵,汪託手中鐵鐗此起彼伏、瞬間那土山便屍橫滿地...
土山上,汪託一鐗打斷突厥人的狼頭戰旗,左手將突厥主帥的頭顱高高舉起...
突厥騎兵見戰旗已倒、己方主帥的頭顱居然被砍下,不由得軍心大亂,郭子儀趁勢揮軍掩殺...
突厥的傾國之兵被擊退,主帥亦被當場斬殺,十數年之內是無力南下了。
消息傳回九原城,頓時一片歡騰,大家紛紛開始準備美酒美食。準備着今夜的慶功宴,城中一片喜氣洋洋。
汪託回營後準備梳洗,解下鎧甲後看到鎧甲下面穿着的御賜棉衣破損之處甚多。御賜的棉衣非同小可,汪託準備脫下棉衣妥善收好,待明日找裁縫來織補。當汪託脫棉衣的時候,卻從棉衣中掉出一塊布帛,汪託拿起這塊布帛,發現上面寫着一首詩:
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爲眠
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
留意多添線、含情更着綿
今生已過也、重結後生緣
汪託讀詩之時發現筆跡有些眼熟,再仔細看,這竟是黎歡的筆跡!
汪託頓時如遭雷擊,渾身顫抖,莫非自己的思念真是感動了上天,讓自己能再次得到黎歡的消息?
再看詩句:今生已過也、重結後生緣。
也許這是上天給自己的預示,今生和黎歡已是無緣,只能等來世…
汪託不禁潸然淚下…
晚間的慶功宴上,郭子儀將軍發現汪託眼中淚痕,詢問緣故。由於棉衣是宮中所賜,汪託不敢隱瞞,但由於不知黎歡現在和宮中有何瓜葛,所以沒敢提她的名字,只是將發現詩的事稟報郭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