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戰前部署(二)

“末將,末將愚鈍,實不敢妄測。”

嶽鍾琪雖是個武將,可書卻是讀得不少,斷非那等滿腦門肌肉的莽夫,實際上嶽鍾琪文事政治方面也是頗爲可取的,雖是不如其老上司年羹堯,卻也不是等閒之輩可比,哪怕弘晴並未將話說得分明,可他卻已是聽出了箇中的關竅之所在,心當即便是一慌,趕忙低下了頭,不敢去看弘晴的雙眼,嘴角抽搐了幾下,吶吶地回了句無甚營養的敷衍之言。

“呵,你懂的,若是不懂,你東美也不會跟本王說出這等話了。”

弘晴在做事上向來高調,可在做人上麼,卻是頗爲的平和,從不曾仗勢欺人,也不曾主動去拉幫結派,他能擁有眼下這等權勢,靠的都是自身的本事,所用者除了受其人格魅力依附而來的高級官員外,中低級官員大體上都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心腹,一般情形下,很少會行拉攏之勾當,然則在對待嶽鍾琪上,弘晴卻明顯一反常態,壓根兒就沒給其留下甚閃躲的餘地,一針見血地便點破了嶽鍾琪心底裡的隱秘心思之所在。

“王爺,末將……”

聽得弘晴這般說法,嶽鍾琪的額頭上立馬便見了汗,張着嘴,似欲辯解上一番,可到了底兒,還是沒敢當着弘晴的面說瞎話,也就只能是尷尬無已地停住了話頭。

“東美之志,本王向來是清楚的,無非是爲一直臣、能臣,青史留名之餘,更能封妻廕子,此夙願無疑是好的,本王甚是嘉許之,呵,不瞞東美,本王之志,原也不過如此耳,奈何身在天家,有些事,縱使不願,也須得去做,內裡之苦衷,以東美之智,當能明瞭,本王也就不復多言罷,今之局勢下,本王實不能離京太久,久則社稷必然有亂,是故,縱使是冒些險,本王也不得不爲矣,東美若是願助本王一臂之力,實本王三生之幸也,若不願,本王也不勉強,一切聽憑東美自擇便是了。”

對於嶽鍾琪之才幹,弘晴無疑是極爲欣賞的,然則在用人上,弘晴同樣也不會違背了帝王應遵循之準則——不爲己用之大才,不可輕縱,若是有被敵手利用之可能,那隻能除之而後安,此乃帝王道之必然,有違者,必遭劫無疑,正因爲此,弘晴自不會給嶽鍾琪再有甚含糊退避之可能,一番話雖是說得漂亮無比,可內裡的意味卻是一點都不簡單,細細推敲了去的話,當真是寒得令人膽戰心驚不已。

“末將得蒙王爺提拔於淤泥之中,敏感五內,自當竭力爲王爺分憂,萬死不辭!”

換成旁人,或許會將弘晴這麼番話當場有感而發的牢騷,可嶽鍾琪卻是聽出了味兒來了,哪還能穩坐得住,趕忙一頭跪倒在地,語言懇切地便表了忠,此無他,這當口上再不表態,那別說啥建功立業了,怕是連自家小命都難保,這麼點覺悟,嶽鍾琪還是不缺的,又怎敢有絲毫的猶豫來着。

“東美不必如此,且請起罷,本王能得東美,實勝百萬兵,今日你我同袍,來日本王定當不負東美,賭咒的話,本王就不說了,一切且看將來罷。”

嶽鍾琪既已表了態,弘晴心稍安之餘,自是須得趕緊表現一下禮賢下士之風範,好生安撫了嶽鍾琪一番,此乃題中應有之意,卻也無甚可稀罕處。

“王爺厚愛之仁義,鍾琪自當永記在心,永世不敢或忘!”

弘晴伸手一扶,嶽鍾琪倒是順勢便起了,然則起身歸起身,該接着表的態卻是沒忘了要緊着表上一番。

“嗯,東美這話,本王信得過,罷了,不說這個了,此番爾孤軍深入,一切當自謹慎,只消不給敵設伏突襲之機會,正面對決,我軍當有不小之勝算,然,縱使大勝,也萬不可輕兵急進,一切待我軍主力到後再行計議,此無他,準噶爾軍雖多,不過烏合之衆耳,勝之不難,然,藏在其背後的老毛子卻不是好相與的,我軍此番出征真正要對付的便是野心勃勃的老毛子,此戰若勝,當可得十年之和平,至於將來麼,就算老毛子不再來犯,本王也斷饒其不得。”

論及觀顏察色之能,弘晴絕對屬於當今頂尖之列,自是能聽得出嶽鍾琪的表態裡虛實如何——在弘晴看來,箇中雖有着些許的無奈,可大體上還算是出自真心,確非虛言應付,能得此帥才歸心,弘晴的心情自是大好,話也就說得多了些,不過麼,卻並未言及具體的戰略戰術,僅僅只是提點了一下戰略方向,至於其餘的麼,顯見是打算讓嶽鍾琪去充分發揮了的。

“王爺英明,末將自當謹記在心。”

獨領一軍之大將最怕的便是上命太多,嶽鍾琪自也不例外,可此際聽得弘晴這般說法,緊繃的心絃立馬便是一鬆,趕忙便恭謹地應了諾……

鎮遠城,古名伊吾(今之哈密),絲綢之路上的一座重要城市,早年曾是西域最繁華之地,概因此城乃是出了玉門關之後的西域第一城,往來商旅無論是走絲綢之路南北線還是中線者,無不在此聚散,又因此地地跨天山南北,更有老爺廟山口可通往漠北草原(今之外蒙古),哪怕是絲綢之路已漸蕭條的今日,也依舊有着極其重要的軍事與商業之地位,康熙五十六年,大將軍王十四爺率部鎮守於此之際,曾發民夫數萬,重築了伊吾古城,並改其名爲鎮遠城,一直到誠德元年初,此城還是清軍重兵集結之所在地,然,誠德元年五月,朝廷大軍撤後不久,此城就被大策王敦多布率軍攻佔,成爲準噶爾十數萬大軍的大本營之所在,此際,城中心的城守府寬敞的書房裡正有兩名身材魁梧的大漢圍坐在文案前,面對着大幅地圖,各自皺眉苦思着。

端坐文案左手邊的是名中年漢子,面色黝黑,頜下一部長鬚飄然,身形雖是魁梧過人,卻隱隱帶着股書卷氣,這人正是準噶爾名將大策妄敦多布,乃是當今準噶爾汗策妄阿拉布坦的二弟,其對面端坐着的則是個青年將軍,面如重棗,劍眉豹眼,渾身上下都透着彪悍之氣息,此人正是小策妄敦多布,大策妄敦多布的堂弟,號稱準噶爾汗國第一勇士。

“報,大將軍,二將軍,清狗嶽鍾琪已率三萬餘大軍出了玉門關,正向我鎮遠城趕來。”

就在二將苦苦沉思之際,卻聽一陣腳步聲大起中,一名報馬已是急匆匆地從屏風後頭轉了出來,疾步搶到了文案前,一個單膝點地,緊趕着出言稟報了一句道。

“再探!”

一聽此言,大、小策妄敦多布的神情皆爲之一凜,彼此對視了一眼之後,由着大策妄敦多布一揮手,聲線陰冷地下了令。

“是!”

主將既已下了令,那名報馬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緊趕着應了一聲,便即就此退出了書房,自去張羅相關事宜不提。

“二哥,您看清狗這是想作甚來着?”

小策妄敦多布雖也算是個胸有城府之輩,可論及智算之道,卻一向自承不如大策王敦多布,待得報馬退下之後,他便已是有些沉不住氣了,但見其一揚眉,已是狐疑萬分地發問道。

“不好說。”

面對着突然出現的嶽鍾琪所部,大策王敦多布同樣也有些迷惑不解,此無他,三天前,弘晴便已率主力大軍走崑崙山口出了青海,一路沿南線橫掃,連下婼羌(今之若羌縣)、且末、于闐等數城,兵鋒直逼莎車,棄麋集於鎮遠城之準噶爾主力於不顧,擺出的竟是一派先平南方的穩紮穩打之架勢,一反大清數次出兵直搗北疆的急攻戰略,準噶爾主力遠在鎮遠,鞭長莫及之下,壓根兒就無法救援南線諸城,只能坐看南線徹底淪陷,爲此,大、小策王敦多布可是沒少聚議行止——救援南線是斷然不可行的,所議的不過是撤軍回北疆還是趁甘肅空虛之際發動攻勢,這都還沒議定呢,清軍居然又派出了一支偏師出了玉門關,實在是於常理不合,大策王敦多布縱使多智,也不禁爲之愕然得很——己方在鎮遠一帶可是集結了十六萬餘的大軍,清軍就這麼點人馬,竟就敢大搖大擺地殺來,要說箇中沒有蹊蹺,大策王敦多布又如何肯信。

“二哥,這可是送上門來的肥肉,管他清狗打的甚主意,乾脆先一口吃了,看清狗還能唱出甚大戲來!”

這一見大策王敦多布半晌都沒個決斷,小策王敦多布可就有些不耐的,一拍文案,已是語調森然地斷喝了一嗓子。

“不急,先看看,若是清狗真過了五道溝,再行定議也不遲。”

儘管沒少聽聞大清新軍的威名,也很是震驚於大清新軍半個月便平定青海之亂的戰力,然則大策王敦多布卻並不以爲己方已大部換了裝的十六萬大軍會拿嶽鍾琪那三萬餘人馬不下,不過麼,出於謹慎,大策王敦多布還是沒敢搶先發動全面之進攻,而是打算先看看清軍的下一步行動再做計較。

“嗯,也好,放進來打,也省得讓這夥子清狗又溜了回去。”

小策王敦多布倒是沒像其兄長考慮得那般深入,僅僅只是簡單地以爲其兄長打算誘敵深入,對此,自不會有甚異議可言,乾脆利落地便表了態。

第242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四)第835章 窮極思變(四)第401章 宿命難逃(二)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157章 綢繆帷幄(三)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822章 再下兩城第688章 各施密謀(四)第632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四)第444章 雙雄相爭(二)第1117章 揭幕戰(二)第602章 在水一方(一)第31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三)第281章 爾虞我詐(一)第452章 都是酒醉惹的禍第386章 當庭激辯(二)第18章 波瀾漸起(一)第276章 勒緊絞索第227章 大鬧刑場(四)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96章 下馬威?(二)第857章 槍打出頭鳥(三)第258章 急轉直下(一)第794章 風雲跌宕(二)第766章 幫理不幫親(一)第965章 各得其所(四)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175章 砍瓜切菜第940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三)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5章 柳暗花明第859章 折中之協議(一)第420章 突然襲擊(三)第467章 第四百六十六炮轟大阪第368章 迷霧重重(一)第124章 先禮後兵(二)第190章 養心殿裡耍太極(一)第1054章 沸反盈天(四)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362章 一朝權在手(三)第766章 幫理不幫親(一)第314章 句讀之爭(一)第750章 太極推手(一)第333章 雙孫競獵(三)第824章 英雄末路(二)第875章 誠德帝出難題第45章 有對手纔是好事第403章 宿命難逃(四)第512章 利益均沾(一)第1073章 作繭自縛(三)第981章 各敲各的鑼(二)第613章 御前爭婚(一)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441章 南苑演武(一)第58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892章 狂飆突進(一)第410章 冤家終聚首(二)第994章 舉重若輕(五)第1060章 撫平八旗(三)第184章 潰口合攏第1000章 息事寧人(一)第922章 五道溝會戰(四)第922章 五道溝會戰(四)第261章 不給面子第249章 聯手挖坑(一)第446章 燙手的山芋(二)第1107章 金融風波再起(三)第652章 雙喜臨門第476章 調虎離山(一)第1156章 自作孽不可活(三)第1035章 先發制人(一)第175章 砍瓜切菜第712章 大小通吃(四)第1089章 選秀風波(二)第910章 巧取石堡城(二)第460章 第四百五十九引蛇出洞第520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一)第723章 收穫季節(一)第1014章 各方博弈(一)第354章 晴天霹靂(二)第266章 嚴查令(一)第831章 請君上路第596章 值與不值(三)第167章 八里灣遇盜劫(二)第27章 解決之道(四)第599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一)第1036章 先發制人(二)第137章 四爺的演技第620章 指東打西(一)第838章 朝議起風波(二)第298章 一劍封喉(二)第837章 朝議起風波(一)第487章 烽火連天(三)第605章 針鋒相對(一)第669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118章 揭幕戰(一)第490章 最後的瘋狂(二)第1143章 攪動風雲(一)第252章 少年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