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英雄末路(二)

誠德元年正月十四日,奉旨巡視西北的仁親王弘晴上本奏事,列舉原陝西總督鄂海、陝西巡撫範時捷、四川提督年羹堯等人諸多不法事,並彈劾諸人串謀造反,報稱已斬殺稱兵造反之年羹堯,並已將同謀之鄂、範等諸般官員一體捉拿下獄,爲免西北軍政有亂,特保舉原徵西將軍延信爲陝西總督,並負責征伐準噶爾部大軍之撤軍事宜,保舉陝西藩臺趙長明爲巡撫,所遺之缺由原川西糧道劉三兒接任,並保舉原西北糧道李雙春接任陝西臬臺之缺,保舉原仁親王府侍衛統領李敏行接任四川提督一職。

奏本一至京,朝野爲之譁然一片,上本言事者衆,反對者有之,叫好者也有之,衆說紛紜之下,朝局頗顯混沌,然,誠德帝卻是沒給諸般臣工大議之機會,獨斷乾坤地便準了弘晴諸般所請,並嚴令弘晴即刻護送大將軍王入京奔喪。

誠德元年正月二十日,老爺子的批覆尚未到,老十四卻是已然先到了,消息一經傳到驛站,弘晴自是不敢輕忽了去,親率兩千新軍勁旅以及暫署各衙之主官們一併到城西處相迎。

末時一刻,碧空萬里無雲,春日高懸天空,暖烘烘的陽光照在人身上,舒服得令人很有種嗜睡之衝動,然則有着弘晴這麼個尊貴人物在,場中數千人又有誰敢微露懈怠之意的,只能是強打起精神,默默地立在道旁,恭候着大將軍王的到來。

末時三刻,大道的遠端的山彎處突然一陣煙塵滾滾而起,旋即便見一彪軍馬有若旋風般直衝而來,一面鐵血大旗下,一名帶甲將軍面若寒霜地打馬飛奔着,緊隨其後,又有一撥軍馬從山彎處狂奔而出,領先的赫然是一名中年宦官,前後兩撥人馬都不算多,前者不過二十一騎,後者也就只有百騎不到,可胯下所乘都是駿馬,速度奇快無比,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便已是衝到了歡迎隊伍的不遠處。

“小侄見過十四叔!”

弘晴眼神好得很,大老遠便已認出了那名帶甲將軍正是大將軍王老十四,這一見其橫衝直撞而來,便知其這是在故意撒氣,心中暗自好笑之餘,也不願被其衝了滿面的塵埃,這便一揮手,率部便迎上了前去,隔着還有二十餘丈遠,便已是在馬背上一躬身,很是恭敬地招呼了一聲。

“嘿,我說誰這般威風,原來是你晴哥兒啊,了不得,連爺都被你玩在手掌心裡了,好,好樣的!”

老十四心中憋着一把火,哪怕明知道此際跟弘晴發火,也不過是徒勞的脣舌罷了,可還是沒能忍住,儘管停下了狂奔的戰馬,卻沒給弘晴啥好臉色看,陰陽怪氣地便譏諷了弘晴一番。

“十四叔一路遠來辛苦了,小侄已讓人打掃了驛站,且請十四叔暫且屈就一番,將養幾日,再行回京可好?”

對於老十四這麼個悲情人物,弘晴其實是頗爲同情的,實際上,若是論雄才大略的話,他要遠比三爺、四爺更合適當皇帝的,可惜這就是天家政治的殘酷性,成則王敗則寇,越是有才幹的皇子,一旦沒能登上帝位的話,下場一準越慘,毫無疑問,一旦回了京,等待老十四的絕對沒啥好果子,正因爲此,弘晴自是不會去計較老十四的惡劣態度,溫文爾雅地笑了笑,很是謙遜地便提議了一句道。

“不必了,本王奉旨回京,須臾耽擱不得,讓路!”

弘晴倒是一片好心,然則老十四卻壓根兒就不領情,不容分說地一擺手,毫不客氣地便斷喝了一嗓子。

“散開!”

對於老十四這等不合作的賭氣態度,弘晴其實早有預料,實際上,這數日來,儘管三爺那頭的批覆尚未送至,可弘晴卻是早已按着自個兒的思路,將西北的政局好生梳理了一番,該交代的事宜早已是交代清楚了的,至於行裝麼,弘晴此來本就沒帶啥傢什,也不過就是些隨身的包裹罷了,早就已都帶在了身上,就算即刻起行,於弘晴來說,也沒啥不可以的,正因爲此,弘晴並未計較老十四的無禮,也沒多言勸阻,僅僅只是淡然地笑了笑,一揚手,中氣十足地下了令,旋即便見兩千新軍騎兵左右一分,已是讓出了條通路。

“駕!”

哪怕弘晴再如何客氣,老十四也沒加以理會,甚至連看都不看弘晴一眼,便已是一個打馬加速,如飛一般地竄了出去,沿着新軍將士們讓出來的通道,一路狂奔地向前衝,緊隨其後的二十名護衛見狀,同樣沒管前來迎候的諸般人等是怎生感想,一窩蜂地便跟在了老十四的身後,就這麼揚長而去了。

“跟上!”

眼瞅着老十四這般無禮,弘晴實在是有些個哭笑不得,可也懶得去與一將倒黴之人多計較,這便將暫時署理陝西巡撫的趙長明等幾名地方大員叫到了身旁,低聲地交代了幾句,而後便即一揮手,高聲下了令,率領着兩千精銳騎兵便狂奔着向老十四等人追了上去……

“仁親王殿下,我家王爺有請!”

行行復行行,一路狂趕之下,弘晴一行人等很快便過了潼關,又過了太原、井陘關,於誠德元年二月初一趕到了延慶州(今之延慶縣),再有半日便可入京,大軍並未駐紮縣城,而是就在荒山野地裡安下了營壘,因着這些日子以來,老十四的一貫不理不睬,弘晴也就沒打算再去自討沒趣,這一紮好了營,便貓在了中軍大帳處,默默地尋思着回京之後的朝局之演變,卻不曾想老十四竟派了名親衛前來相請,還真就令弘晴頗感意外的。

“小侄見過十四叔。”

老十四既是有請,弘晴自是不會拒絕,施施然地便到了老十四的帳篷中,這才方一掀簾子進了帳,入眼便見老十四正盤坐在几子前,悶悶地獨飲着,並不因弘晴的到來而又甚反應,弘晴也沒計較那麼許多,緩步便行了上去,笑呵呵地便打了個招呼。

“坐!”

老十四一口氣將大碗裡的殘酒一飲而盡,而後重重地將空碗往几子上一擱,頭也不擡地吐出了個字來。

“謝十四叔賜座。”

弘晴渾然沒在意老十四的惡劣態度,淡淡地笑了笑,客氣地謝了一聲,而後便盤腿端坐在了老十四的對面,順手從一旁抄起了一隻空碗,拿起酒罈子,將老十四與自個兒面前的空碗盡皆斟滿了,也不多言,只是端起酒碗,朝着老十四比了個“請”的動作。

“說罷,在你小子眼中,爺是個怎樣的人物?”

老十四一開始也沒吭氣,就這麼默默地與弘晴連幹了兩大海碗,縱使酒量大,可這等喝悶酒的情形下,很快便已是喝得有些高了,心絃也就沒繃得似先前那般緊,待得再次放下了空碗,就見老十四瞪着滿是血絲的雙眼,死死地盯着弘晴,滿是酒氣地開了口。

“十四叔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弘晴並未直接回答老十四的問題,而是笑着反問了一句道。

“真話如何,假話又如何?”

一聽弘晴這般反問,老十四的眉頭立馬便是一揚,不依不饒地追問道。

“假話麼,嘿,小侄要說十四叔是個英雄,至於真話麼,還是前頭那句話。”

弘晴微微一笑,給出了個令老十四茫然不知所以的回答。

“何解?”

老十四茫然地看了看弘晴,愣是搞不懂弘晴這話到底隱含着甚意思來着,無奈之下,還真就只能往下追問道。

“常言道:不以成敗論英雄,故,十四叔是英雄,成亦英雄,敗亦英雄。”

弘晴戲謔地一笑,再次給出了個有些個雲裡霧裡的答案。

“呵,你個混小子,敢情是在拐着彎子罵爺呢,人只說成王敗寇,到了你嘴裡,卻都是英雄了,那爺不過就是末路之英雄罷了,也對,你老子登了基,爺不就是英雄末路了麼?哈哈哈……”

這一回老十四算是聽出了味來了,不由地也是一樂,笑罵了弘晴幾句之後,便即自嘲了起來,說着,說着,竟自放聲狂笑了起來,只是這等笑聲裡渾然不見半點的喜悅,有的只是苦澀與悲哀之意味。

“十四叔,早些休息罷,明兒個回了京,怕是還有不少的勾當,養足了精神,也算是好事。”

這一見老十四已是喝得高了,弘晴自是不願陪其發瘋,不管怎麼說,避嫌還是要的,畢竟眼下不同往日了,三爺不單在防着一衆兄弟們,便是連他弘晴也都在被防之列,儘管無懼,可能少些麻煩也是好的,正因爲此,弘晴也就不想再多逗留,起身交代了句場面話之後,便打算就此走了人。

“小子,給爺一個實話,爺會是怎個下場?”

老十四並未出言挽留弘晴,就這麼默默地看着弘晴走到了帳篷口處,卻突然開口問出了個敏感至極的問題來。

“十四叔醉了,且就一直醉下去也好,想太多,心難免便煩。”

用不着去猜,弘晴也知道老十四的下場會是如何,不過麼,他卻是不打算說得太透,也就只是略略地點了一句,便即大步走出了大帳,無言地嘆了口氣,默默地便向中軍大帳行了去……

第85章 化明爲暗(二)第511章 理不辨不明(三)第1092章 “尖刀”之分拆(二)第969章 各得其所(八)第184章 潰口合攏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1158章 一網打盡(一)第201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二)第896章 決不妥協第380章 層層剝皮(一)第846章 混沌格局(一)第78章 揚眉劍出鞘(五)第912章 以強硬對強硬(一)第738章 峰迴路轉(一)第460章 第四百五十九引蛇出洞第207章 繞不過去的坎(二)第676章 犒賞旗營第51章 麻煩來了(四)第715章 適可而止(一)第587章 和爲貴(二)第233章 合縱與連橫(三)第86章 各自謀算第374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一)第57章 老夫子的崢嶸第1062章 無果而終(一)第1002章 息事寧人(五)第725章 收穫季節(三)第300章 一劍封喉(四)第1047章 開誠佈公(二)第103章 成立“尖刀”第177章 善後四策(一)第821章 斬將奪軍(二)第534章 承諾如金(三)第607章 針鋒相對(三)第77章 揚眉劍出鞘(四)第630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二)第267章 嚴查令(二)第329章 蓄勢待發(一)第13章 馬奇授課第334章 危難處方顯英雄本色第675章 蛛絲馬跡(二)第190章 養心殿裡耍太極(一)第1120章 揭幕戰(三)第142章 海運之大計劃(一)第523章 雙姝齊至第659章 黃雀與獵人(四)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662章 老爺子的考驗(二)第61章 有人要頭疼了(二)第793章 風雲跌宕(一)第450章 炸開鍋了(二)第56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362章 一朝權在手(三)第536章 雙塔寺遇險(一)第505章 仁與利(三)第420章 突然襲擊(三)第1068章 死間(三)第154章 聯合抵制第391章 老爺子的板子(一)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209章 再訪皇華驛(一)第677章 陰謀進行時(一)第568章 喧囂的朝局(一)第210章 再訪皇華驛(二)第1096章 革新科舉(一)第51章 麻煩來了(四)第982章 各敲各的鑼(三)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746章 溫達的囑託(二)第550章 落空的圈套(一)第193章 舊事重提第948章 《中俄伊犁條約》(六)第971章 強硬姿態(一)第959章 何去何從(二)第625章 欲取先與(二)第248章 新春大禮第103章 成立“尖刀”第818章 思想工作(二)第586章 和爲貴(一)第531章 誰比誰更狠(四)第747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一)第277章 不齊的人心(一)第251章 迷霧的背後第228章 各懷心機(一)第783章 貢院裡的較量(一)第637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二)第1099章 革新科舉(四)第361章 一朝權在手(二)第718章 親情與公義(一)第819章 思想工作(三)第155章 綢繆帷幄(一)第229章 各懷心機(二)第617章 老十三的憤怒(一)第376章 火候未至(一)第7章 上書房裡的頂牛第934章 酣戰格登山(三)第875章 誠德帝出難題第654章 老十二的野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