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必須的隱忍

康熙六十年四月初五,清明,三爺代祭天地,四月十五日,又代爲主持殿試大典,取士三百,山東東昌衛人鄧鍾嶽爲狀元,福州長樂人吳文煥爲榜眼,河南上蔡人程元章爲探花;帝又令三爺代爲接見諸新科進士,並主持賜宴,此三事一出,三爺名聲大噪,朝野間莫不以儲君視之。

時光匆匆,一轉眼,已是五月中旬,暢春園依舊全面戒嚴着,內外始終隔絕,朝野間流言開始盛傳,都在揣測着老爺子的死活,只是誰也不知根底,而能自由出入暢春園的張廷玉與馬齊對此都是三緘其口,這就更助長了流言的傳播,卻不曾想,五月二十日,內禁卻又突然傳出了旨意,說是陛下龍體已是漸愈,着各地督撫分批來京覲見,又下令各地不得擅傳謠言,違令者,皆以大逆不道之罪論處,至此,流言便漸稀了去。

六月初,山東、山西等周邊之督撫盡皆趕到了京師,老爺子當真在暢春園一體接見了一衆督撫們,言談雖是不多,可人既已是露了面,暗中瘋傳的流言也就沒了市場,本已日趨紛亂的朝局也就此平緩了下來,一切似乎又恢復了常態,只是老爺子卻並未就此開放暢春園的禁令,諸阿哥以及重臣們還是不得進園一步,便是連三爺也不例外。

六月中旬,先是臥牀多月的豐臺大營提督狼曋病情突然轉急,於十二日夜間不治亡故,接着又是九門提督武丹酒後跌倒,傷勢過重,於十四日夜間不治身亡,至此,當年跟隨老爺子擒拿鰲拜的布庫親衛們已是再無一人存世,消息一傳到暢春園,老爺子爲之哀慟不已,不顧病體未愈,親至武、狼二府弔唁,只是露面時間都不甚長,大體上也就是上了柱香,與兩府子息說了幾句安慰話,便即匆匆地又回到了暢春園中,並未接見聞訊趕來的衆阿哥與朝臣們。

豐臺大營與九門提督府都是險要之職,顯然是不能空缺太久的,以此爲由,兼管兵部的大學士嵩祝上了本,保薦兵部侍郎成文運接任豐臺大營提督,並保薦賦閒在家的隆科多再次接任九門提督一職,消息一經傳出,三爺頓時爲之慌了手腳,緊趕着便將弘晴並陳、李兩大謀士盡皆召了來,以議定應對之策。

“都說說看,此事當何如之?”

三爺很有些個氣急敗壞之感,沒旁的,那兩職位都太關鍵了些,真要是被八爺與四爺控制了去,就算老爺子傳位給了他三爺,只怕還沒坐穩金交椅就得給人給轟下來臺來,對此,三爺自是不敢漠然視之,衆人方纔剛坐定,三爺已是急不可耐地便發問了一句道。

“王爺明鑑,屬下以爲此二職斷不能旁落了去,嵩祝老兒此舉必是受了四爺、八爺之請託,當得發動我誠親王府一系之所有力量,與之抗爭到底,若不然,恐有太阿倒持之危矣!”

自打三爺儲君的地位凸顯之後,李敏銓都已是準備好跟着三爺吃香的喝辣的,卻不曾想居然還有嵩祝這等老頑固會跳出來使壞,心中當真是火大得緊,這不,三爺話音方纔剛落,他便已是義憤填膺地提議道。

“嗯,本王亦是如此看法,嵩祝老兒欺我太甚,此事斷不容忍!”

三爺本就惱火在心,再被李敏銓這麼一挑唆,自是怒上加怒,尤其是想到上回科場弊案之際,嵩祝竟敢自持着領侍衛內大臣的身份,悍然下令將他三爺當場拿下,三爺的心火便已是不可遏制地狂燃了起來,但見其一拍文案,已是就此咆哮了一嗓子。

“父王息怒,孩兒以爲尚不必急着作出反應,以皇瑪法之睿智,當不致讓嵩祝老兒得逞了去的。”

這一見三爺暴怒如此,弘晴可就不敢再保持沉默了,儘管他心中其實對嵩祝的所作所爲也一樣是惱火得很,但卻不會因此而亂了分寸,畢竟此際形勢微妙,一動其實不如一靜,此無他,真要是動作整得過大,指不定便會遭來聖忌,那可就得不償失了的,正因爲此,弘晴自不敢讓三爺胡亂行了去,這便緊趕着出言勸解了一句道。

“小王爺此言差矣,所謂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倘若陛下真準了嵩祝老兒的本章,後果恐不堪設想啊。”

李敏銓現在是越來越放肆了的,往日議事之際,但凡弘晴有言,李敏銓素來是緊着附和的,就算有甚不同意見,那也是沉默不語了之,可今兒個卻是公然跟弘晴唱起了反調來。

這混賬東西當真是膽子肥了!

被李敏銓這麼一鬧,弘晴的心中當真是不爽到了極點,不過麼,卻並不打算跟其在此等場合裡與其爭辯不休,也就只是微皺了下眉頭,便即閉緊了嘴。

“王爺若是想前功盡棄,那便只管去鬧好了。”

弘晴不好說的話,自然有陳老夫子會出面分說個明白,這不,李敏銓的話音方纔剛落,陳老夫子已是一揚眉,冷冷地打岔了一句道。

“厄,這……”

三爺剛想張嘴附和李敏銓之言,冷不丁被陳老夫子這麼一頂,當即便被狠狠地噎了一下,面紅耳赤地說不出句完整的話來。

“嘿,王爺也不好生想想,您都能看得到的事兒,以陛下之睿智,又豈會看不到,就算陛下看不清,那也還有張廷玉與馬齊在,即便此二人也都糊塗了,那方靈皋卻是一準不會糊塗的,既如此,又何須王爺去做這等無用之功?”

哪怕三爺的儲君身份已定,可陳老夫子卻依舊沒怎麼給其留情面,不甚客氣地便好生教訓了三爺一通。

“這個,唔,這個,罷了,或許是小王多慮了罷,既是嵩祝老兒的提議通不過,不與之計較也就是了。”

三爺雖是被訓得個面紅耳赤不已,卻是當真沒膽子跟陳老夫子這個嚴苛的座師翻臉的,支支吾吾了幾聲之後,也就不再提甚聚衆上本之事了的。

“王爺這話卻是又說錯了,若是老朽料得不差的話,陛下雖明知嵩祝其人動機不純,卻一準會允了其之所請!”

三爺倒是不鬧騰了,可陳老夫子卻並未作罷,陰冷地一笑之後,又給了三爺重重一記悶棍,當即便令三爺寒毛倒豎不已。

“啊,這……,夫子何出此言?”

一聽陳老夫子這麼個論斷,三爺的瞳孔不由地便是一縮,面色煞白地吭哧了一聲,而後緊趕着便追問了一句道。

“陛下時日已是無多,自是不願再見朝局有甚波折,若真是再起甚風浪,陛下這最後的時光怕是都難得安寧,故此,哪怕明知事有蹊蹺,陛下也自會隱忍下來,明面上是同意了嵩祝的舉薦,實則卻是做好的相應的禁制手段,卻也不怕成、隆二人能翻得了天去,王爺若是真有孝心,就該讓陛下安安靜靜地過好這最後的一段時日。”

陳老夫子實在是太瞭解三爺的爲人了,唯恐其會胡亂行事,這便苦口婆心地好生開解了其一番。

“唔……”

縱使陳老夫子都已將道理說得如此分明瞭,可三爺卻兀自放心不小,遲疑着不肯下個決斷,顯然心裡頭還是在盤算着如何暗中挑唆心腹之臣上本之事。

“父王明鑑,孩兒以爲夫子所言甚是,此二職位看起來緊要,其實不然,豐臺大營那頭有新軍在,成文運就算當上了提督,卻也難以指揮得動新軍,實際上,無論是孩兒還是十三爺,單獨一人都無法調動新軍,唯有聖上纔有此能力,故此,豐臺大營提督之位就算讓出去也無妨,至於九門提督府麼,箇中勢力盤根錯節,既有八叔的人馬,也有四叔的嫡系,我誠親王府一系在其中之力量也不差絲毫,更有耿三飆爲副將,隆科多雖是在九門提督府經營多年,卻遠談不上如臂使指,其稱兵造反之可能性其實不甚高,待得將來,父王乘風直上之日,一道詔書便可解了其職,更遑論皇瑪法必會對此二人之異心有所安排,故,父王此際稍作隱忍,實無不妥之處也。”

儘管三爺不曾明言,可弘晴只一看,便知三爺心裡頭到底在想些甚,又好氣又好笑之餘,也當真不敢讓三爺肆意妄爲了去,這便一拱手,言語誠懇地進言了一番。

“嗯……,晴兒可能保證十三弟不會再跟老四牽扯不清麼?”

弘晴都將道理說得如此之分明瞭,三爺自不會聽不懂,然則卻並未徹底放下心來,沉吟了片刻之後,突然轉開了話題。

“父王放心,十三叔處,孩兒早已安排了不少的人手,不說其早已跟四叔恩斷義絕,縱使其真有異動之心,也斷然瞞得過孩兒的。”

要說對老十三完全放心,那絕對是假話,弘晴從來都不是個輕信之人,早在當年啓用老十三之際,便已是做好了相關之安排,當真就不怕老十三敢起異心的,當然了,箇中牽涉到“尖刀”的機密,弘晴卻是並不想說得太過詳細,也就只是籠統地一言帶過。

“嗯,也罷,晴兒有空就多跟老十三好生談談,只消其肯保持中立,阿瑪一旦大起,斷不會虧待了其。”

三爺對弘晴之能還是信得過的,這一聽弘晴如此說法,也就沒再固持己見,這便沉吟地吩咐了一句道。

“是,孩兒謹遵父王之令。”

眼瞅着三爺總算是消停了下來,弘晴緊繃着的心絃立馬便是一鬆,不過麼,卻是不敢帶到臉上來,也就只是恭謹地應了諾……

第859章 折中之協議(一)第340章 接連廢黜(二)第127章 先禮後兵(五)第307章 宿命之敵第1072章 作繭自縛(二)第1103章 股票交易所(二)第1090章 選秀風波(三)第937章 酣戰格登山(六)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235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746章 溫達的囑託(二)第1034章 潮起潮落(三)第792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1116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二)第723章 收穫季節(一)第300章 一劍封喉(四)第100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428章 交淺不言深(一)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916章 戰前部署(一)第1007章 勞動力危機(二)第240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二)第901章 烽火處處(三)第454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一)第103章 成立“尖刀”第434章 必爭之議(一)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1039章 各退一步(一)第780章 騰挪手段(二)第603章 在水一方(二)第418章 突然襲擊(一)第971章 強硬姿態(一)第1060章 撫平八旗(三)第924章 五道溝會戰(六)第1024章 最後通牒(二)第145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二)第865章 年夜飯之亂象(二)第55章 大勝而歸第859章 折中之協議(一)第704章 煽風點火(三)第277章 不齊的人心(一)第70章 初次過招(二)第156章 綢繆帷幄(二)第783章 貢院裡的較量(一)第228章 各懷心機(一)第995章 舉重若輕(四)第427章 天心莫測(二)第1109章 整風運動(一)第433章 爭與不爭(二)第146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三)第1013章 一摁到底(五)第318章 八旗聯席會議(一)第643章 福禍難料(三)第736章 天其實沒黑(二)第61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346章 聖心有懼(二)第858章 槍打出頭鳥(四)第1064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一)第400章 宿命難逃(一)第167章 八里灣遇盜劫(二)第983章 一邊倒的朝議(一)第76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180章 分贓協定(一)第880章 踩上一腳(二)第737章 天其實沒黑(三)第340章 接連廢黜(二)第453章 本分第515章 利益均沾(四)第1091章 “尖刀”之分拆(一)第177章 善後四策(一)第412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二)第147章 上陣父子兵(一)第1052章 沸反盈天(二)第482章 血染的大洋(二)第797章 決勝時刻(二)第1027章 風起雲涌(一)第572章 刑部 風雲起(一)第801章 橫掃京師(三)第935章 酣戰格登山(四)第174章 巨石建功第512章 利益均沾(一)第246章 城下之盟(四)第536章 雙塔寺遇險(一)第290章 弘晴的堅持第911章 巧取石堡城(三)第688章 各施密謀(四)第915章 活祭第1022章 忍無可忍(二)第1141章 智取馬六甲(五)第891章 謀定而後動第144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一)第199章 不安的夜第1008章 一摁到底(二)第182章 分贓協定(三)第443章 雙雄相爭(一)第721章 借力打力(一)第952章 步步緊逼(一)第454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一)第1086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二)第114章 借題發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