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順勢而爲(一)

老爺子心中頗爲的矛盾,猶豫的不是修築道路與軍費開支之間的取捨,而是該如何說服弘晴——在老爺子看來,修築道路雖也算是正務,可說到底不過是錦上添花的事兒罷了,早修遲修都無甚緊要,反倒是前線的戰事耽擱不得,兩相比較之下,老爺子選擇後者也就不足爲奇了的,至於加捐麼,老爺子素來愛面子,除非別無選擇,否則的話,老爺子是百般不願行此擾民之舉措,而今,既是可以從工部調銀解決軍費不足之事,老爺子自是樂意得很,問題是事情涉及到弘晴,老爺子就不好輕下個決斷了的,此無他,老爺子數年前可是親口應允了工部得銀將用於治河與修路的,在此朝議之際,自是不好就這麼改了口的,當然了,這並非關鍵,真正的顧忌在於弘晴乃是其暗定的接班人,非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老爺子自是不願折了弘晴的臉面。

“晴兒可還有甚要說的麼?”

老爺子到底是殺伐果決之輩,儘管有所猶豫,可很快便已是有了決斷,不過麼,倒是沒急着宣之於口,而是聲線平和地發問了一句道。

還?得,這話問得寒啊!

老爺子問話的語調雖平和,可內裡明顯藏着話,旁人或許聽不出來,可以弘晴的智商,卻是敏銳地察覺到了箇中的蹊蹺,毫無疑問,老爺子心中已是有了決斷,而這決斷對於弘晴來說,着實是不妙得很,此無他,若是弘晴不能說出個令老爺子動心的理由來的話,工部銀兩被挪爲軍需也就是板上釘釘之事了的。

怎麼辦?提議撤軍是肯定不行的,這可是雷區,倘若弘晴真敢提出,不說四爺、八爺兩方必然會全力抨擊,老爺子也斷然不會同意,除了徒然惹來老爺子的猜忌之心外,怕是啥用處都不會有,這等蠢事,弘晴自是不會去幹,至於早先所言的修路麼,老爺子既是問出了那個“還”字,就意味着這麼個藉口也已是不足爲憑了的,再要強硬堅持,那隻能是自討沒趣,要想讓老爺子改變決斷,就須得另闢蹊徑才成,問題是這蹊徑究竟在哪,弘晴一時間還真就有些找不到方向的迷茫之感。

“回皇瑪法的話,孫兒以爲加捐一事確不可取,軍費所需也確是不能有缺,只是依孫兒看來,有幾樁事須得先行確定之後,方可計議填補所缺之事。”

老爺子既是有問,不答自然是不成的,儘管心中計較未定,弘晴也只能是硬着頭皮先含糊其辭地應答了一句道。

“哦?晴兒有甚見解,但說無妨,朕聽着呢。”

老爺子的心中雖已是決意要從工部調銀,不過麼,卻不甚情願強壓弘晴,此際一聽弘晴似乎不再反對調銀一事,老爺子自不免爲之意動,還真就有心聽聽弘晴究竟有個甚說法的,眉頭一揚,已是溫和地鼓勵了弘晴幾句。

“皇瑪法明鑑,兵聖有云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道,不可不慎,今我大軍出征已是年餘,塞外苦寒,後勤轉運維艱,時日若是多有遷延,恐有師老兵疲之虞也,故,孫兒以爲戰事須得有個通盤之考慮,數十萬大軍曠日持久在外,於社稷實非好事也,此一條須得十四叔及早拿出個相應之章程纔好。”

明着說撤軍行不通,可換個說法來詮釋卻是無妨,對此,以弘晴的口才來說,實算不得甚難事,之乎者也地扯了一大通,核心麼,只有一個,那便是拐着彎子地要限定老十四給出結束此番遠征的時間表。

“嗯,接着說。”

老爺子乃是馬背上的皇帝,于軍略上,自是熟稔得很,加之他自己也前後兩次親征準噶爾,對後勤轉運的艱難自不陌生,實際上,前兩次遠征塞外之所以不曾徹底滅了準噶爾汗國,正是因爲後勤供應續接不上之故,有鑑於此,老爺子自也就不會反對弘晴的提議,不過麼,也沒急着就此事表明態度,僅僅只是不動聲色地輕吭了一聲,一擺手,示意弘晴接着往下陳述。

“皇阿瑪,兒臣以爲仁郡王此言大有不妥,自古以來,兵無常形,水無常勢,豈可以章程爲限定。”

老爺子話音剛落,還沒等弘晴接着往下闡述,就見十爺已是慨然地出言反對道。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十弟所言甚是,兵危兇險,隨機應變方是制勝之道也,且準噶爾向來是我大清邊患之禍,自康熙三十年自今,屢次作亂,已成尾大不掉之勢,須得盡行剿滅爲妥,縱使曠日持久,亦在所不惜!”

十爺這麼一出頭,素來是焦不離孟的九爺自是不甘落後,同樣也跟着站了出來,言辭灼灼地附和了一把,所言所述還真頗有幾分見地的。

“陛下,臣以爲敦郡王所言正理也,我朝數徵準噶爾,屢次重創於其,卻始終未能得全功,何故哉?非戰不利,實是後勤輜重難以爲繼之故耳,今,我朝經濟鼎盛,糧秣輜重皆足,所差者不外軍餉耳,若得工部銀兩爲軍需之用,足可支撐數年征戰之所需,正是夷滅其國之良機也,當得再接再厲,以防該部有死灰復燃之可能,此臣之淺見耳,還晴陛下聖裁。”

九爺話音一落,納蘭揆敘緊跟着也站了出來,振振有詞地便扯了一大通。

“陛下,臣以爲平滅準噶爾之患正當其時也!”

“陛下,臣附議!”

“陛下,軍心不可輕動,當以全功爲要。”

……

八爺一方人多勢衆,加之又是有備而來,這等一擁而上的架勢一出,氣勢當真逼人得很,反觀三爺一方,到了此際,還是沒能及時反應過來,一時半會都不敢輕易站出來與對方激辯,如此一來,朝議的節奏乃至風向無疑都被八爺一方所掌控,形勢對於弘晴來說,顯然是不利到了極點。

一羣混賬東西,既是要戰,那就來好了!

面對着不利的局勢,弘晴不單沒慌,反倒是就此冷靜了下來,心念電轉間,已是有了計較,不過麼,卻並未急着開口反駁,而是面色淡然地任由八爺一方的諸般人等盡情表演個夠。

“嗯,能一戰而平邊患,自是好事一樁,朕倒是期待得很,此無須多議,晴兒可接着往下說好了。”

老爺子素來珍惜羽毛,自不願將邊患一事留給後人去解決,在這一點上,老爺子顯然是同意十爺等人的意見的,不過麼,卻還是給了弘晴繼續闡述見解的機會,這也就是弘晴,換了個人的話,老爺子十有八九已是當場下了決斷了的。

“皇瑪法聖明,孫兒以爲戰既是要打,或許真得做好持久戰之準備,三年五載下來,前線諸軍疲憊難免,若如此,恐遭敵暗算也,終歸須得有輪戰之章程纔是,此便須得兵部提呈相應之計劃,而後方可謀軍需之要也,再,四叔既雲國庫已空,究竟所差銀兩多少,終歸也須得有個準數方好議補缺之事,故,孫兒以爲調工部銀兩之事,當得前兩事有所着落方可議之,此孫兒之淺見也,還請皇瑪法聖斷。”

老爺子既是主張要戰到底,弘晴自不好再就戰事問題多加囉唣,索性順着老爺子的意思往下闡述了一番,意思麼,就只有一個,那便是緩兵之策。

“唔,那倒也是,朕看此事便由爾掌總辦了去好了。”

這一聽弘晴似乎不再反對從工部調銀,老爺子的心情自是大好,略一沉吟之下,順勢便將掌總的事兒交給了弘晴去辦。

“孫兒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弘晴本來還想自請辦理此事呢,結果麼,都還沒開這個口,老爺子就主動將事情交了過來,又哪有不趕緊應承下來的理由,也不等四爺、八爺等人發表看法,弘晴已是一頭跪倒在地,作出一派感激涕零狀地便磕頭謝了恩。

“皇阿瑪明鑑,前線軍需之事拖延不得,兒臣以爲仁郡王既是奉旨辦差,自當有個期限方好。”

弘晴這麼一謝恩,八爺可就有些沉不住氣了,這便從旁站了出來,高聲地提議了一句道。

“皇阿瑪,兒臣以爲八弟所言甚是有理,不若便以十日爲限,以免有貽誤軍機之虞也。”

八爺一出頭,四爺自是不甘落後,緊趕着也站了出來,不甚客氣地便要給弘晴戴上個緊箍咒。

“皇阿瑪,兒臣以爲正該如此,方可確保諸事無礙!”

“說得好,若是貽誤了軍機,須不是好耍的!”

……

九爺、十爺等人自然也不想讓弘晴好過,一個個都爭先恐後地跳出來表了態。

“晴兒之意如何啊?”

在老爺子看來,時限自然是要定的,可到底該多久麼,老爺子也不好說出個確切的日子來,這便又將問題丟給了弘晴。

“回皇瑪法的話,十日倒是足夠,然,卻須得兵部、戶部全力配合行事,孫兒斗膽懇請皇瑪法給孫兒以專責之權限。”

八爺等人既是要上緊箍咒,弘晴自然不肯示弱,反過來,便要藉此攬權。

“準了!”

弘晴的要求說來也正常,本來麼,既是要馬跑,總不能不讓馬吃草罷,對此,老爺子也沒去細想,很是慷慨地便應允了弘晴之所請。

第605章 針鋒相對(一)第209章 再訪皇華驛(一)第212章 波瀾再起(二)第120章 連捎帶打第235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713章 沒魚,蝦也好(一)第650章 都想當黃雀(二)第602章 在水一方(一)第717章 意外的旨意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845章 父子奏對第257章 老十六發飆(二)第334章 危難處方顯英雄本色第707章 虛虛實實(三)第954章 步步緊逼(三)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759章 打到你服(三)第254章 鹽務之要(一)第87章 一舉成擒(一)第221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一)第484章 大戰之序章第858章 槍打出頭鳥(四)第130章 不整你整誰第296章 拍案而起第590章 除夕風波第822章 再下兩城第1035章 先發制人(一)第424章 究竟誰坑誰(二)第913章 以強硬對強硬(二)第188章 京師風雲亂(五)第328章 孝在小處第693章 秋風掃落葉(一)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989章 狐狸過河(二)第1005章 息事寧人(六)第242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四)第574章 刑部 風雲起(三)第574章 刑部 風雲起(三)第283章 爾虞我詐(三)第186章 京師風雲亂(二)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320章 八旗聯席會議(三)第763章 投鼠忌器(一)第240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二)第93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二)第421章 崛起的關鍵(一)第1001章 息事寧人(二)第312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二)第761章 打到你服(五)第817章 思想工作(一)第805章 橫掃京師(七)第393章 老爺子的板子(三)第419章 突然襲擊(二)第474章 夜襲與反夜襲(三)第495章 嵐山伏擊戰(三)第965章 各得其所(四)第1130章 天鵝的輓歌(一)第14章 兩盤棋(一)第387章 軒然大波(一)第1149章 強取布拉茨克(三)第439章 議尤未決第583章 反守爲攻(二)第170章 苦戰第716章 適可而止(二)第877章 坑九爺一把(一)第1054章 沸反盈天(四)第414章 這就鬥上了(一)第157章 綢繆帷幄(三)第880章 踩上一腳(二)第838章 朝議起風波(二)第951章 不入流的試探(三)第712章 大小通吃(四)第714章 沒魚,蝦也好(二)第698章 順勢而爲(一)第545章 巍巍太行(一)第575章 撲朔迷離(一)第166章 八里灣遇盜劫(一)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225章 大鬧刑場(二)第392章 老爺子的板子(二)第1031章 風起雲涌(五)第308章 忽悠老爺子第959章 何去何從(二)第1030章 風起雲涌(四)第576章 撲朔迷離(二)第213章 波瀾再起(三)第24章 解決之道(一)第52章 雄辯滔滔(一)第139章 力推與力挺(二)第1133章 關門行動(一)第345章 聖心有懼(一)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599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一)第574章 刑部 風雲起(三)第799章 橫掃京師(一)第1067章 死間(二)第576章 撲朔迷離(二)第36章 跑調的小插曲第25章 解決之道(二)第596章 值與不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