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三爺有顧慮了

“孫兒叩見皇瑪法。”

弘曆自打進了上書房以來,無時不刻都想着能得老爺子的青眼,爲此,他不惜表現得鋒芒畢露,求的便是能引起老爺子的注意,這等用心無疑是良苦的,奈何老爺子這數月來都不曾到過上書房,弘曆自是沒能有甚表現的機會,今兒個老爺子倒是來了,偏偏正趕上他在弘晴手下敗得個悽慘無地,表面上倒還算能保持着從容與淡定,實則心裡頭早已是惴惴得緊了些,其實百般不願在此際被老爺子點名的,問題是老爺子既已開了金口,弘曆又豈敢不站將出來,萬般無奈之下,也就只能是硬着頭皮從旁而出,疾步搶到近前,恭恭敬敬地大禮參拜不迭。

“嗯,免了罷。”

儘管這數月來老爺子始終沒來過上書房,可對於弘曆在上書房的表現卻還是知道的,倒不是弘曆的表現有多驚世駭俗,而是老爺子將其安排在上書房裡進學,本就有着旁的深意在,說起來也不復雜,一者是給弘曆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二來麼,確也不乏給弘晴找個對手的意思在內,沒旁的,弘晴這一向以來的表現實在是太過耀眼了些,而年歲又着實是太小了些,老爺子還真就怕弘晴得意便忘形,自是得給弘晴找些看得過眼的對頭,至於到底誰會成爲誰的磨刀石麼,老爺子其實還真就不是很在意,左右手心手背都是肉,甭管誰勝出,那都是他的孫子不是?正是出自此等考慮,誇獎完了弘晴之後,老爺子這纔會又將弘曆叫了出來,打算安撫一下這個暫時處在了下風的孫子,此際見弘曆神情淡定,並無絲毫挫敗之後的頹喪之色,心中自不免高看了其一線,叫起的聲音也就多了幾分的柔和之意味。

“謝皇瑪法隆恩!”

弘曆原本以爲自個兒此番辯論失敗,縱使不會被老爺子見責,也註定難逃一頓教訓的,可卻沒想到老爺子的聲線竟會是如此之柔和,心絃不由地便是一顫,隱隱然間竟已是把握到了老爺子的用心之所在,眼中立馬便有一絲精芒一閃而過,然則除此之外,再無其它異相,僅僅只是神情淡定地謝了恩,從容而起,擺出了一派恭聽訓示之乖巧模樣。

“嗯,歷兒在這般年紀便能有此等學識,已屬難得,朕甚是期許,然,學須以致用,此一條,爾還須得跟晴兒好生多學學,將來也好爲社稷建功,爾可有信心否?”

老爺子滿臉欣賞之色地點了點頭,聲線柔和地撫慰了弘曆一番,言語中隱約有着鼓勵弘曆與弘晴爭個高下之意味在內。

“皇瑪法在上,孫兒有信心爲此,斷不敢辜負了皇瑪法之厚望。”

弘曆人雖不大,可心眼卻是靈活得很,自是聽出了老爺子話裡暗藏着的潛臺詞,心中的豪情頓時大起了,這便慷慨激昂地表了態。

“嗯,那便好,朕自當拭目以待,晴兒,爾身爲兄長,對自家兄弟,能幫襯的,須得多多幫襯纔是。”

老爺子對弘曆的表態顯然甚是滿意,好生嘉許了其一句之後,又掉過了頭來,意味不明地訓示了弘晴幾句。

“皇瑪法教訓得是,孫兒自當牢記在心,不敢或忘焉。”

論及心機,弘晴只會在弘曆之上,而絕不會在其之下,自然也看出了老爺子超拔弘曆的用心之所在,不過麼,卻也並不是很在意,此無他,在弘晴看來,自身強纔是真的強,既有志大位,那就須得戰勝所有的對手,哪怕弘曆再了得,弘晴也只是將其當磨刀石來看,對於老爺子這等拉偏架的態度自不會有甚介懷可言,自信之意溢於言表也就是題中應有之意了的。

“嗯,好,晴兒這話,朕信得過,爾等且自繼續,朕就不多打攪了。”

該說的話都已說完,該表的態也都已表過,老爺子自也就不想再多囉唣,笑着吩咐了一句之後,便即領着一衆人等自行出了上書房,徑直向養心殿行了去……

“聽聞爾今兒個與老四家的小子在上書房裡起了爭執,可有此事?”

句讀之爭本是小事,弘晴並未將之放在心上,甚至也不甚在意老爺子的“不良用心”,可三爺顯然不這麼看,這不,弘晴方纔從工部回府,三爺便讓人將其喚了來,禮數方畢,已是急不可耐地問將起來。

“回父王的話,確有此事,今兒個一早……”

弘晴還真就沒想到三爺會如此着緊此事,聽得其問得如此之急,不由地便是一愣,可也沒去細想,一躬身,便已將今日一早所發生的事兒詳詳細細地解說了一番,然,也就只是敘述事實而已,其中並未摻雜絲毫的個人評述。

“原來如此,夫子,李先生,您二位對此可有甚看法麼?”

儘管弘晴的述說甚是平淡,可三爺卻顯然並不這麼看,不爲別的,只因他之所以能有眼下這般地位,靠的可不是聖眷,而是弘晴一向以來的出彩之表現,而今,老四也開始打龍孫這麼張牌,三爺又怎可能會不緊張,只是這等緊張卻着實是不好說出口來,自也就只能是語義含糊地將問題拋給了兩大謀士。

“王爺明鑑,屬下以爲此番小王爺與弘曆之爭明面上爭的是句讀,可實則卻是治國理念之爭,小王爺心懷天下,既仁且明,實非弘曆小兒可相提並論者,此一條,聖上心中必是有數,於王爺之大計論,實有百利而無一害也。”

李敏銓智算之能不算絕頂,然則說到觀顏察色之能,卻是天下少有的伶俐人,儘管三爺的意思表達得極爲隱蔽,可李敏銓卻是一眼便看破了三爺的擔憂之所在,這便從旁開解了一番。

“唔……,夫子,您怎麼看?”

李敏銓說得倒是天花亂墜,可三爺卻並未因此而釋懷,沉吟了片刻之後,還是放心不下,這便朝着陳老夫子一欠身,恭敬地求教道。

“此句讀本就是千古論爭之焦點,大體上是見仁見智罷了,知民與不知民各有其利弊,前者利於社稷,或可有千秋之令名,然,也不乏變亂之危,後者利家國,或可保得數世平安,卻終究難逃內憂外患之苦,前者行之難,非有大勇氣大智慧者,不可爲之,至於後者麼,守成之輩耳,縱使驚豔,亦是有限。”

陳老夫子顯然是心有所感,一反往日裡寡言的做派,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長鬚,感慨萬千地點評了一番,說得倒是分明,卻並未給三爺以任何的建議。

“知易行難,世事莫不如此,開拓與守成本就難有個穩當的調和處,就不知皇阿瑪會作何想了。”

三爺其實並不關心句讀之爭到底該是哪種觀點正確,他憂心的是老爺子會不會下大力氣去栽培弘曆,會不會因此愛屋及烏地恩寵四爺,這麼個心思雖是不好直接說出口來,可卻難不倒三爺,但見其作出一派心有慼慼焉狀地感慨了一句,旋即便話鋒一轉,已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地問出了個敏感的話題。

“王爺過慮了,聖上既已斷言小王爺得勝,其意已是不言自明瞭的,縱使對弘曆此子有所提攜,大體上也不過是爲晴世子作一陪襯耳,實無足掛齒哉。”

在這書房裡的,有哪一個不是七竅玲瓏心之人,三爺儘自說的個雲山霧罩的,可在衆人眼中,不過是欲蓋彌彰罷了,他纔剛開了個頭,弘晴等人瞬間便已洞察到了其心中的計較之所在,所不同的是弘晴身爲人子,有些話不好直說,而陳老夫子是不想急着說,唯有李敏銓掛着個首席謀士的頭銜,卻是不得不委婉地進言了一番。

“唔,但願如此罷,而今朝堂好不容易纔有些個平穩之氣象,卻又驟然多事,實是何苦來哉。”

三爺對李敏銓的判斷倒是信服的,然則心中卻兀自有些不甘,不爲別的,只因在三爺看來,太子一被廢黜,就該他三爺入東宮了的,沒地再讓四爺父子出來瞎攪合,算個啥事兒來着,正因爲有此想頭,三爺的話裡自也就滿是嗆人的酸氣。

“王爺若作此想,離大敗也就不遠了!”

三爺那滿是酸氣的話一出,陳老夫子的臉立馬便板了起來,毫不容情地便給出了個論斷,當即便驚得三爺冷汗狂淌不已。

“這,這……”

陳老夫子的話着實是太重了些,三爺顯然有些個承受不起,心慌意亂之下,一時間還真就不知該說啥纔是了。

“商賈買貨都還須得貨比三家,世家選嫡也須得比較再三,況乎大位之承續,一時得勢者,未必便佳,太子前車之鑑尤在,聖上又豈會掉以輕心,王爺若是不深自警醒,盛轉衰就在眼前!”

身爲座師,陳老夫子在三爺面前自是無須顧忌太多,這等當面教訓的話,也就只有他方纔有資格說將出來。

“夫子所言甚是,小王知錯矣。”

三爺到底不是愚鈍之人,儘管格局偏小了些,卻也不是等閒之輩,陳老夫子都已將話說得如此分明瞭,他自是不會聽不出箇中之內涵,冷汗狂淌了一陣之後,總算是回過了神來,這便朝着陳老夫子深深一躬,滿是誠懇之意地認了錯。

第1140章 智取馬六甲(四)第1072章 作繭自縛(二)第234章 合縱與連橫(四)第704章 煽風點火(三)第154章 聯合抵制第782章 帶病堅持終有礙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31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一)第415章 這就鬥上了(二)第41章 到中流擊水(三)第585章 反守爲攻(四)第579章 抽絲剝繭(一)第86章 各自謀算第266章 嚴查令(一)第449章 炸開鍋了(一)第50章 麻煩來了(三)第624章 欲取先與(一)第245章 城下之盟(三)第463章 激戰大阪灣(一)第237章 四爺碰壁(二)第599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一)第740章 峰迴路轉(三)第861章 折中之協議(三)第22章 不歡而散(中)第1134章 關門行動(二)第334章 危難處方顯英雄本色第1037章 先發制人(三)第392章 老爺子的板子(二)第1066章 死間(一)第384章 各磨各的刀(二)第544章 難測的來意(二)第259章 急轉直下(二)第351章 隔空鬥法(三)第956章 步步領先(二)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127章 先禮後兵(五)第927章 冬休第528章 誰比誰更狠(一)第1146章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攪動風雲(四)第531章 誰比誰更狠(四)第88章 一舉成擒(二)第10章 麒麟商號(一)第1025章 最後通牒(三)第316章 句讀之爭(三)第600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二)第1021章 忍無可忍(一)第322章 從善如流第879章 踩上一腳(一)第175章 砍瓜切菜第274章 線索(一)第142章 海運之大計劃(一)第536章 雙塔寺遇險(一)第105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513章 利益均沾(二)第590章 除夕風波第780章 騰挪手段(二)第305章 第一次碰撞(二)第84章 化明爲暗(一)第213章 波瀾再起(三)第950章 不入流的試探(二)第418章 突然襲擊(一)第483章 德川吉宗的應變第196章 磨刀霍霍(三)第426章 天心莫測(一)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390章 軒然大波(四)第165章 我其實很好說話的第982章 一邊倒的朝議(二)第450章 炸開鍋了(二)第1056章 沸反盈天(六)第225章 大鬧刑場(二)第238章 四爺碰壁(三)第875章 誠德帝出難題第441章 南苑演武(一)第544章 難測的來意(二)第99章 誰比誰傻多少(二)第1037章 先發制人(三)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124章 先禮後兵(二)第506章 仁與利(四)第633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五)第841章 各出妙手(二)第993章 舉重若輕(二)第408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五)第803章 橫掃京師(五)第555章 餘震連連(四)第589章 和爲貴(四)第428章 交淺不言深(一)第375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二)第328章 孝在小處第6章 身處漩渦第1007章 勞動力危機(二)第324章 彼此算計(一)第464章 激戰大阪灣(二)第277章 不齊的人心(一)第431章 叔與侄第1159章 一網打盡(二)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886章 屈尊降貴(三)第144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