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三爺有顧慮了

“孫兒叩見皇瑪法。”

弘曆自打進了上書房以來,無時不刻都想着能得老爺子的青眼,爲此,他不惜表現得鋒芒畢露,求的便是能引起老爺子的注意,這等用心無疑是良苦的,奈何老爺子這數月來都不曾到過上書房,弘曆自是沒能有甚表現的機會,今兒個老爺子倒是來了,偏偏正趕上他在弘晴手下敗得個悽慘無地,表面上倒還算能保持着從容與淡定,實則心裡頭早已是惴惴得緊了些,其實百般不願在此際被老爺子點名的,問題是老爺子既已開了金口,弘曆又豈敢不站將出來,萬般無奈之下,也就只能是硬着頭皮從旁而出,疾步搶到近前,恭恭敬敬地大禮參拜不迭。

“嗯,免了罷。”

儘管這數月來老爺子始終沒來過上書房,可對於弘曆在上書房的表現卻還是知道的,倒不是弘曆的表現有多驚世駭俗,而是老爺子將其安排在上書房裡進學,本就有着旁的深意在,說起來也不復雜,一者是給弘曆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二來麼,確也不乏給弘晴找個對手的意思在內,沒旁的,弘晴這一向以來的表現實在是太過耀眼了些,而年歲又着實是太小了些,老爺子還真就怕弘晴得意便忘形,自是得給弘晴找些看得過眼的對頭,至於到底誰會成爲誰的磨刀石麼,老爺子其實還真就不是很在意,左右手心手背都是肉,甭管誰勝出,那都是他的孫子不是?正是出自此等考慮,誇獎完了弘晴之後,老爺子這纔會又將弘曆叫了出來,打算安撫一下這個暫時處在了下風的孫子,此際見弘曆神情淡定,並無絲毫挫敗之後的頹喪之色,心中自不免高看了其一線,叫起的聲音也就多了幾分的柔和之意味。

“謝皇瑪法隆恩!”

弘曆原本以爲自個兒此番辯論失敗,縱使不會被老爺子見責,也註定難逃一頓教訓的,可卻沒想到老爺子的聲線竟會是如此之柔和,心絃不由地便是一顫,隱隱然間竟已是把握到了老爺子的用心之所在,眼中立馬便有一絲精芒一閃而過,然則除此之外,再無其它異相,僅僅只是神情淡定地謝了恩,從容而起,擺出了一派恭聽訓示之乖巧模樣。

“嗯,歷兒在這般年紀便能有此等學識,已屬難得,朕甚是期許,然,學須以致用,此一條,爾還須得跟晴兒好生多學學,將來也好爲社稷建功,爾可有信心否?”

老爺子滿臉欣賞之色地點了點頭,聲線柔和地撫慰了弘曆一番,言語中隱約有着鼓勵弘曆與弘晴爭個高下之意味在內。

“皇瑪法在上,孫兒有信心爲此,斷不敢辜負了皇瑪法之厚望。”

弘曆人雖不大,可心眼卻是靈活得很,自是聽出了老爺子話裡暗藏着的潛臺詞,心中的豪情頓時大起了,這便慷慨激昂地表了態。

“嗯,那便好,朕自當拭目以待,晴兒,爾身爲兄長,對自家兄弟,能幫襯的,須得多多幫襯纔是。”

老爺子對弘曆的表態顯然甚是滿意,好生嘉許了其一句之後,又掉過了頭來,意味不明地訓示了弘晴幾句。

“皇瑪法教訓得是,孫兒自當牢記在心,不敢或忘焉。”

論及心機,弘晴只會在弘曆之上,而絕不會在其之下,自然也看出了老爺子超拔弘曆的用心之所在,不過麼,卻也並不是很在意,此無他,在弘晴看來,自身強纔是真的強,既有志大位,那就須得戰勝所有的對手,哪怕弘曆再了得,弘晴也只是將其當磨刀石來看,對於老爺子這等拉偏架的態度自不會有甚介懷可言,自信之意溢於言表也就是題中應有之意了的。

“嗯,好,晴兒這話,朕信得過,爾等且自繼續,朕就不多打攪了。”

該說的話都已說完,該表的態也都已表過,老爺子自也就不想再多囉唣,笑着吩咐了一句之後,便即領着一衆人等自行出了上書房,徑直向養心殿行了去……

“聽聞爾今兒個與老四家的小子在上書房裡起了爭執,可有此事?”

句讀之爭本是小事,弘晴並未將之放在心上,甚至也不甚在意老爺子的“不良用心”,可三爺顯然不這麼看,這不,弘晴方纔從工部回府,三爺便讓人將其喚了來,禮數方畢,已是急不可耐地問將起來。

“回父王的話,確有此事,今兒個一早……”

弘晴還真就沒想到三爺會如此着緊此事,聽得其問得如此之急,不由地便是一愣,可也沒去細想,一躬身,便已將今日一早所發生的事兒詳詳細細地解說了一番,然,也就只是敘述事實而已,其中並未摻雜絲毫的個人評述。

“原來如此,夫子,李先生,您二位對此可有甚看法麼?”

儘管弘晴的述說甚是平淡,可三爺卻顯然並不這麼看,不爲別的,只因他之所以能有眼下這般地位,靠的可不是聖眷,而是弘晴一向以來的出彩之表現,而今,老四也開始打龍孫這麼張牌,三爺又怎可能會不緊張,只是這等緊張卻着實是不好說出口來,自也就只能是語義含糊地將問題拋給了兩大謀士。

“王爺明鑑,屬下以爲此番小王爺與弘曆之爭明面上爭的是句讀,可實則卻是治國理念之爭,小王爺心懷天下,既仁且明,實非弘曆小兒可相提並論者,此一條,聖上心中必是有數,於王爺之大計論,實有百利而無一害也。”

李敏銓智算之能不算絕頂,然則說到觀顏察色之能,卻是天下少有的伶俐人,儘管三爺的意思表達得極爲隱蔽,可李敏銓卻是一眼便看破了三爺的擔憂之所在,這便從旁開解了一番。

“唔……,夫子,您怎麼看?”

李敏銓說得倒是天花亂墜,可三爺卻並未因此而釋懷,沉吟了片刻之後,還是放心不下,這便朝着陳老夫子一欠身,恭敬地求教道。

“此句讀本就是千古論爭之焦點,大體上是見仁見智罷了,知民與不知民各有其利弊,前者利於社稷,或可有千秋之令名,然,也不乏變亂之危,後者利家國,或可保得數世平安,卻終究難逃內憂外患之苦,前者行之難,非有大勇氣大智慧者,不可爲之,至於後者麼,守成之輩耳,縱使驚豔,亦是有限。”

陳老夫子顯然是心有所感,一反往日裡寡言的做派,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長鬚,感慨萬千地點評了一番,說得倒是分明,卻並未給三爺以任何的建議。

“知易行難,世事莫不如此,開拓與守成本就難有個穩當的調和處,就不知皇阿瑪會作何想了。”

三爺其實並不關心句讀之爭到底該是哪種觀點正確,他憂心的是老爺子會不會下大力氣去栽培弘曆,會不會因此愛屋及烏地恩寵四爺,這麼個心思雖是不好直接說出口來,可卻難不倒三爺,但見其作出一派心有慼慼焉狀地感慨了一句,旋即便話鋒一轉,已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地問出了個敏感的話題。

“王爺過慮了,聖上既已斷言小王爺得勝,其意已是不言自明瞭的,縱使對弘曆此子有所提攜,大體上也不過是爲晴世子作一陪襯耳,實無足掛齒哉。”

在這書房裡的,有哪一個不是七竅玲瓏心之人,三爺儘自說的個雲山霧罩的,可在衆人眼中,不過是欲蓋彌彰罷了,他纔剛開了個頭,弘晴等人瞬間便已洞察到了其心中的計較之所在,所不同的是弘晴身爲人子,有些話不好直說,而陳老夫子是不想急着說,唯有李敏銓掛着個首席謀士的頭銜,卻是不得不委婉地進言了一番。

“唔,但願如此罷,而今朝堂好不容易纔有些個平穩之氣象,卻又驟然多事,實是何苦來哉。”

三爺對李敏銓的判斷倒是信服的,然則心中卻兀自有些不甘,不爲別的,只因在三爺看來,太子一被廢黜,就該他三爺入東宮了的,沒地再讓四爺父子出來瞎攪合,算個啥事兒來着,正因爲有此想頭,三爺的話裡自也就滿是嗆人的酸氣。

“王爺若作此想,離大敗也就不遠了!”

三爺那滿是酸氣的話一出,陳老夫子的臉立馬便板了起來,毫不容情地便給出了個論斷,當即便驚得三爺冷汗狂淌不已。

“這,這……”

陳老夫子的話着實是太重了些,三爺顯然有些個承受不起,心慌意亂之下,一時間還真就不知該說啥纔是了。

“商賈買貨都還須得貨比三家,世家選嫡也須得比較再三,況乎大位之承續,一時得勢者,未必便佳,太子前車之鑑尤在,聖上又豈會掉以輕心,王爺若是不深自警醒,盛轉衰就在眼前!”

身爲座師,陳老夫子在三爺面前自是無須顧忌太多,這等當面教訓的話,也就只有他方纔有資格說將出來。

“夫子所言甚是,小王知錯矣。”

三爺到底不是愚鈍之人,儘管格局偏小了些,卻也不是等閒之輩,陳老夫子都已將話說得如此分明瞭,他自是不會聽不出箇中之內涵,冷汗狂淌了一陣之後,總算是回過了神來,這便朝着陳老夫子深深一躬,滿是誠懇之意地認了錯。

第157章 綢繆帷幄(三)第997章 舉重若輕(六)第569章 喧囂的朝局(二)第598章 值與不值(五)第38章 強爲人師第351章 隔空鬥法(三)第1106章 金融風波再起(二)第430章 大阪事變第122章 小哥倆歸心第225章 大鬧刑場(二)第832章 窮極思變(一)第56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781章 氣怒攻心第713章 沒魚,蝦也好(一)第1120章 揭幕戰(三)第364章 心照不宣(二)第533章 承諾如金(二)第545章 巍巍太行(一)第168章 八里灣遇盜劫(三)第55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1009章 一摁到底(一)第855章 槍打出頭鳥(一)第667章 不好管的閒事(四)第690章 算與反算(二)第689章 算與反算(一)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955章 步步領先(一)第223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三)第198章 夜訪皇華驛(二)第163章 快刀斬亂麻(二)第29章 國公府奇遇(二)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248章 新春大禮第20章 波瀾漸起(三)第169章 罵戰戲聖女第869章 蟄伏與崛起(二)第916章 戰前部署(一)第805章 橫掃京師(七)第1015章 各方博弈(二)第432章 爭與不爭(一)第971章 強硬姿態(一)第124章 先禮後兵(二)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73章 真相之猜測第348章 拼死一搏第1005章 息事寧人(六)第156章 綢繆帷幄(二)第505章 仁與利(三)第591章 幫還是不幫?第161章 先殺一隻雞(三)第271章 夜黑殺人夜(三)第750章 太極推手(一)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477章 調虎離山(二)第229章 各懷心機(二)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855章 槍打出頭鳥(一)第415章 這就鬥上了(二)第678章 陰謀進行時(二)第23章 不歡而散(下)第181章 分贓協定(二)第882章 坐收漁利(一)第505章 仁與利(三)第433章 爭與不爭(二)第1104章 股票交易所(三)第5章 柳暗花明第212章 波瀾再起(二)第31章 潮平浪不止(一)第786章 力辭不受(一)第323章 令人煩惱的消息第120章 連捎帶打第231章 合縱與連橫(一)第231章 合縱與連橫(一)第40章 到中流擊水(二)第29章 國公府奇遇(二)第178章 善後四策(二)第612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200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一)第818章 思想工作(二)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103章 成立“尖刀”第820章 斬將奪軍(一)第361章 一朝權在手(二)第159章 先殺一隻雞(一)第1024章 最後通牒(二)第982章 一邊倒的朝議(二)第23章 不歡而散(下)第859章 折中之協議(一)第430章 大阪事變第70章 初次過招(二)第448章 燙手的山芋(四)第48章 麻煩來了(一)第904章 連戰連捷(一)第923章 五道溝會戰(五)第53章 雄辯滔滔(二)第420章 突然襲擊(三)第12章 忽悠老十四第481章 血染的大洋(一)第982章 一邊倒的朝議(二)第326章 彼此算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