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攪動風雲(二)

仁和三年六月二十二日,膠澳海關以及廣州海關的奏本幾乎同時抵京,所奏之事大體相同,都是報告此番先前回國之“八旗商號”船隊所載之戰利品關稅事宜——按大清軍規,但凡軍隊繳獲的戰利品,三分之一可留爲軍隊自行在內部進行分配,餘者一律上繳國庫,此番“八旗商號”船隊運回國的便是東瀛以及南洋所獲之部分,儘管不是全部,可所獲已是驚人至極,在膠澳海關報關的戰利品總報價爲兩千萬白銀,而在廣州報關的貨物總價更是多達四千五百萬兩白銀之巨,正因爲數額巨大,兩處海關皆不敢擅自做主,上本請仁和帝聖裁之。

大清的海關構成簡單,稅制也簡單,基本上都是逢二十抽一,進出都是如此,比之國內的商業稅的逢十抽一要低了一半,根本之原因就在於鼓勵遠洋貿易,儘管稅率不高,可架不住量大,每年的關稅收入都快趕上田賦之所得了,管控自是極嚴,一切行事基本都是按着規章制度在走,少有敢胡作非爲的,基本上都用不着弘晴去操心,自有監察院那頭在嚴格地考覈着,此番之所以將報稅事宜捅到了弘晴處,倒不是兩處海關不作爲,而是涉及到戰利品的報關尚無先例可循,也缺乏這方面的立法,兩處海關自是都不敢自作主張。

事情倒是談不上有多大,能抽的稅也不過就三百餘萬兩而已,在弘晴看來,不過爾爾罷了,然則處置起來卻是不能大意了去,畢竟這可是涉及到立法之事宜,一旦定下了先例,後頭要改可就難了去了,正因爲此,弘晴並未倉促下個決斷,而是召集了諸軍機大臣們商議了一番之後,這才下了旨意,一是對戰利品之徵稅按尋常關稅之一半徵收,二麼,便是讓刑部尚書海濤儘快組織人手,完善相關律法,以爲日後實施之準繩。

戰利品抽稅的事情雖尚算重要,可畢竟不算大事,處置完畢之後,弘晴也就沒再多去關注,卻不曾想就是這麼一樁小事竟然掀起了一場浩大的請戰風暴——先是在京的第一集團軍諸多軍官聯名上本求戰,緊接着,駐西安的第六集團軍、駐盛京的第三集團軍、駐成都的第七集團軍以及駐伊犁的邊防軍紛紛發來急電,皆是上本求戰,甚至連駐金陵的第四集團軍軍長張淼都湊熱鬧地發來了請戰電文,這股風潮一出,諸多朝臣也跟着紛紛上了本章,一律都是呼籲朝廷儘快出兵,直搗黃龍,徹底剿滅老毛子這麼個惡鄰,這才幾天不到的時間,舉國喊戰之聲便已高漲到了個令人瞠目結舌之地步。

戰當然是要戰的,弘晴辛辛苦苦地忙活了二十多年,不就是想着改變前世那一時空裡華夏的百年悲劇麼,若非爲了這麼個目的,他原也無須如此勞心勞力地諸般佈局,只是眼下的時機顯然還不成熟,弘晴要的可不止是拯救土、哈兩屬國於水火之中,他要的是爲後世之華夏打下一個巨大的地盤,爲華夏子孫爭取到最大限度的生存空間,爲達成此目的,哪怕犧牲再大,他都在所不惜,當然了,弘晴也斷然不會拿手下將士的性命去做無謂的犧牲,正因爲此,他纔沒急着發兵前去迎戰氣勢洶洶而來的俄羅斯軍,要的不單是讓土、哈兩國走投無路之下自動加入大清之版圖,更主要的還在於打算利用土、哈兩國的力量來消耗俄羅斯軍的實力。

本來麼,弘晴已然做好了拖延一段時間之安排,卻不曾想這等突如其來的請戰風暴給攪亂了去,自不免令弘晴頗爲的惱火,此無他,士氣宜鼓不宜泄,事到如今,不拿出個穩妥的法子,怕是軍心士氣都難免要受到挫傷,真到要動員之際,再想將士氣鼓動起來,可不就難了?

“去,將方苞與張廷玉都宣了來。”

這麼股請戰風暴來得實在太突然了些,所謂事有反常必爲妖,弘晴可不相信內裡別無蹊蹺,沒旁的,第二、五以及海軍各艦隊固然是在東瀛與南洋賺得個盆滿鉢溢,確實會惹得各部眼紅不已,問題是這等傳播的速度顯然有些不合常理,若無人在其中攪事,何至於將風波鬧到如此大之地步,爲此,弘晴可是第一時間將國家安全局局長陳思澤叫到了養心殿中,仔細詢問了風波的起處,待得弄清楚了大體之究竟之後,弘晴倒也不曾立馬便有所決斷,而是寒着聲下了道口諭。

“喳!”

聽得弘晴有令,侍候在側的李德全自是不敢有絲毫的耽擱,趕忙躬身應了諾,急匆匆地便退出了大殿,不多會,便已又陪着方、張二人從外頭轉了回來。

“臣等叩見陛下。”

一見到高坐上首的弘晴面色有些不對味,方、張二人心頭不由地皆是一跳,不過麼,卻是不敢失了禮數,趕忙盡皆搶上了前去,齊齊大禮參拜不迭。

“免了,來人,賜座。”

弘晴心中火氣雖不小,不過麼,卻並未遷怒到兩位老臣身上,而是平心靜氣地虛擡了下手,很是客氣地賜了座。

“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儘管心中皆是存疑,然則方、張二人皆是城府深似海之輩,自是不會急着出言探問究竟,也就只是各自恭謹地謝了恩,分兩旁斜坐在了一衆小太監們搬來的錦墩子上,齊齊作出了副恭聽訓示之模樣。

“爾等全都退下!”

方、張二人坐定之後,弘晴並未急着開口言事,而是朝着李德全等人一揮手,面無表情地下了旨意。

“喳!”

一聽弘晴這般吩咐,李德全等人自不敢稍有遷延,趕忙齊齊應了諾,魚貫着便退出了大殿。

“下頭那幫混小子鬧着要出征一事,想來卿等都已是知曉了的,朕也就不多囉唣了,朕要說的是此番風波之所以大起乃是有人在背後搗鬼,居心極之不純,卿等對此有何計較,且就都說來與朕聽聽好了。”

李德全等人方纔一退下,弘晴也沒甚寒暄之言,直截了當地便道出了叫二人前來的用意之所在。

“陛下可是不願過早發兵麼?”

儘管弘晴沒明說搗鬼的人是誰,可方、張二人卻是一聽便知箇中之究竟,沒旁的,如今還敢跟弘晴這等強勢帝王搗亂的,除了四爺之外,怕是再無旁人了的,對此,二人雖都心中有數,卻都明智地裝着糊塗,彼此飛快地對視了一眼之後,由着方苞率先開了口。

“不錯,如今之戰場遠在哈薩克汗國境內,縱使離得最近的塔山所部,距離戰場所在也有着千里之遙,我大軍若長途跋涉而去,一者糧道過長,損耗必大,且老毛子離其國太近,就算能敗之,也難有聚殲之可能,朕本打算放其主力到我邊境再行動手,一舉將敵主力盡滅於一役,爲後續之作戰創造出有利之態勢,今,輿論已烈,朕恐傷及士氣,提前發動怕是難免,然,卻非朕之所願,卿等可有甚妙策否?”

方、張二人乃是弘晴最信任之人,他自不會有太多的隱瞞,但見其眉頭一揚,便已將原定之戰略部署簡單地解說了一番。

“陛下,臣以爲提前出兵也自無不可,不若就在西安設一大營,先將要出征之兵馬集齊,糧秣先行,大軍緩上一陣也自無妨。”

張廷玉最擅長的便是這等調度之細務,連想都不用細想,便已給出了個穩妥的建議。

“嗯,朕看可行,此事就先這麼定了也好,回頭朕就下詔,讓嶽鍾琪掛帥出征,調第一集團軍一部、第七集團軍以及駐西安之第六集團軍組建西進大營,另,令陝西總督李雙春爲糧道總管,全權總攬糧秣輜重之調派事宜,着戶、工、兵等諸部全力配合,以確保軍需之要。”

張廷玉所言正合弘晴之所需,他自是不會有太多的猶豫,略一沉吟,便已是就此下了決斷。

“陛下聖明。”

弘晴決心既下,方、張二人自是不會有甚異議,也就只是齊齊稱頌了一聲了事,不過麼,心絃卻並未因此而鬆懈下來,沒旁的,二人都是老於世故之輩,自是不以爲弘晴擺出密談的架勢會就只爲了這麼丁點的小事。

“軍務上的事便議到此處好了,朕今兒個叫卿等前來,要談的並不限於此,這麼說罷,四叔整出如此大的風波,其心叵測,斷不止是要壞朕緩兵之策,根底麼,說來只有一個,那便是要趁着國內空虛之時,兵行險招,朕雖是無懼,然,卻也不耐其煩,朕打算儘早拿下此獠,以免多生事端,卿等看可行否?”

方、張二人確實沒料錯,解決完了出征之事後,弘晴話鋒只一轉,已是殺氣騰騰地道出了要即刻朝四爺動手之意思。

“……”

一聽弘晴如此說法,方、張二人的心當即便跳得有若撞鹿一般,一時間還真就都不敢隨意進言的,大殿裡自也就此詭異地安靜了下來……

第61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1015章 各方博弈(二)第694章 秋風掃落葉(二)第698章 順勢而爲(一)第305章 第一次碰撞(二)第230章 各懷心機(三)第1107章 金融風波再起(三)第735章 天其實沒黑(一)第597章 值與不值(四)第312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二)第978章 強勢鎮壓(一)第1077章 君臨天下(一)第603章 在水一方(二)第389章 軒然大波(三)第821章 斬將奪軍(二)第124章 先禮後兵(二)第2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998章 舉重若輕(七)第520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一)第966章 各得其所(五)第36章 跑調的小插曲第554章 餘震連連(三)第955章 步步領先(一)第65章 得失之間(一)第196章 磨刀霍霍(三)第340章 接連廢黜(二)第261章 不給面子第1025章 最後通牒(三)第597章 值與不值(四)第338章 驚變驟起(四)第6章 身處漩渦第569章 喧囂的朝局(二)第342章 接連廢黜(四)第101章 打完板子給顆棗第362章 一朝權在手(三)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632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四)第706章 虛虛實實(二)第325章 彼此算計(二)第638章 反制手段第481章 血染的大洋(一)第852章 相忍爲國(二)第281章 爾虞我詐(一)第803章 橫掃京師(五)第645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270章 夜黑殺人夜(二)第550章 落空的圈套(一)第652章 雙喜臨門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5章 柳暗花明第315章 句讀之爭(二)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1134章 關門行動(二)第692章 算與反算(四)第690章 算與反算(二)第1055章 沸反盈天(五)第1034章 潮起潮落(三)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491章 最後的瘋狂(三)第1061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82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二)第785章 貢院裡的較量(三)第794章 風雲跌宕(二)第38章 強爲人師第345章 聖心有懼(一)第664章 不好管的閒事(一)第312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二)第762章 友好萬歲第217章 王府夜宴(一)第71章 河槽衙門的怠慢第908章 雷霆一擊(三)第830章 先易後難第534章 承諾如金(三)第462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二)第470章 示敵以強(一)第875章 誠德帝出難題第682章 夜宴驚魂(三)第653章 老十二的野望(一)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723章 收穫季節(一)第31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三)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342章 接連廢黜(四)第868章 蟄伏與崛起(一)第490章 最後的瘋狂(二)第699章 順勢而爲(二)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242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四)第1078章 君臨天下(二)第594章 值與不值(一)第270章 夜黑殺人夜(二)第357章 都在感慨(二)第30章 國公府奇遇(三)第1102章 股票交易所(一)第326章 彼此算計(三)第412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二)第441章 南苑演武(一)第451章 炸開鍋了(三)第45章 有對手纔是好事第716章 適可而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