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風起雲涌(二)

“嗯,也好,那就這麼定了。”

誠德帝到底是老了,儘管年歲其實並不算高,而今也纔剛五十出頭,可整個人的精氣神卻已是真的不行了,反應明顯地慢了好幾拍,饒是有了李敏銓的打岔,他也愣是呆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勉強地吭哧了一聲。

“皇阿瑪聖明!”

原本按照預定之劇本,五阿哥這招出頭自請不過只是個引子罷了,爲的便是要誘導弘晴起而抗爭,卻沒想到弘晴居然不爭,如此一來,這麼份差使也就順順當當地落到了五阿哥的手中,當真令五阿哥興奮得幾乎難以自持,這不,誠德帝的話音方纔剛落,他已是忙不迭地便謝了恩。

“罷了,此事幹系重大,爾切不可掉以輕心,回頭朕自會給你旨意。”

說實話,誠德帝對向來毛糙不已的五阿哥其實並不甚放心,也不覺得其可勘大用,只是轉念一想,任由其到工部地盤上鬧騰上一番,或許也算是好事一樁,至不濟也能讓弘晴顧此失彼上一把,自也就沒再往細裡想了去,也就只是揮了下手,聲線平和地告誡了五阿哥一句道。

“皇阿瑪放心,兒臣自當竭力而爲,斷不叫宵小之輩逍遙了去!”

五阿哥自小便與三阿哥交好,也一向以三阿哥馬首是瞻,與弘晴之間麼,本來是無太大的矛盾的,只是因着站隊的問題,自誠德帝等基時起,便已是徹底交惡了,自是巴不得能借此事狠狠地整弘晴一把,此際表起態來,兇戾之氣可謂是濃到了極點。

“嗯。”

誠德帝對於五阿哥的表態顯然並無太大的興致,也不曾再多囉唣,僅僅只是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了事,可滿是探詢的目光卻是落在了李敏銓的身上,顯然是在等着李敏銓提出今兒個真正要議之事,然則李敏銓卻始終低着頭,愣是沒個表情,一見及此,誠德帝心中自不免犯起了嘀咕,只是這當口上,卻也不好開口去問,無奈地等了片刻之後,也就只能是一揮手,悻悻然地開口道:“今兒個就先議到此處罷,朕累了,子誠留下,爾等都道乏好了。”

“陛下聖明,臣等告退!”

誠德帝既是如此說了,諸般人等自是不敢再多逗留,也就只能是齊齊稱頌了一句,就此退出了大殿,各忙各的去了。

“子誠先前爲何不提嶽鍾琪一事?”

人老了之後,性子當真就有若孩童一般,此際的誠德帝便是如此,哪怕明知道先前那等場合下,已然不適合再緊逼着弘晴不放,可心底裡卻始終不願接受這等結果,這不,諸般人等方纔剛退下,誠德帝便已是眉頭緊鎖地發問了一句道。

“陛下明鑑,微臣以爲此事還是待得兩案皆明之後再提,或許效果更佳,此際倉促而爲,卻恐仁親王鋌而走險,反倒不美。”

面對着誠德帝的責問,李敏銓自不敢大意了去,但見其忙不迭地躬了下身子,滿臉誠懇之色地便做出了個解釋。

“嗯……,此番未能趁熱打鐵,卻恐久拖生變,到時那廝若硬是不肯,朕又當何如之?”

儘管明知李敏銓所言有理,可誠德帝卻還是不免爲之憂心忡忡,此無他,概因其跟弘晴也不是第一次扳手腕了,每回算計得好好的,結果麼,卻總在弘晴面前碰得個頭破血流,當真就已成了驚弓之鳥了的。

“陛下莫急,微臣有一策當可應對之。”

李敏銓乃是精明過人之輩,早在被誠德帝單獨留下之際,便已謀算好了全局,這會兒聽得誠德帝見問,自是一點都不慌,自信滿滿地便應答了一句道。

“哦?且說來與朕聽聽。”

一聽李敏銓自言有對策,誠德帝立馬便來了精神,緊趕着便出言追問道。

“陛下,微臣以爲五阿哥此去,必會全力壓榨那些涉案之商賈與工部諸官員,無論箇中是否真有貪腐,審出來的一準是窩案無疑,此即是可資利用之處,但消大造聲勢,依此彈劾瀋河等人之瀆職,足可將事情鬧大,如此一來,爲平息事端,仁親王怕也就只有上本請求重審一條路可走了,陛下大可順勢準了其之所請,而後派其前往河南複覈此案,待得其一離京,陛下便可從容着手,以守孝爲名,讓嶽鍾琪歸鄉,而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整頓豐臺大營,到那時,仁親王鞭長莫及,也只能徒呼奈何了的,此爲調虎離山之策也,還請陛下明鑑則個。”

李敏銓其人本事是有的,無論謀算之道,還是文學功底,都相當之了得,只是性子偏陰暗,最喜的便是各種陰暗之算計,此際爲誠德帝謀劃起來,自然也就是怎麼陰毒怎麼來了的。

“嗯,好,那就這麼定了,此事便由爾來主持好了。”

誠德帝想拿回皇權,已是想瘋了的,這會兒一聽李敏銓所言似乎有着相當大的把握,當即便興奮了起來,卻渾然忘了如今大清可不止是豐臺大營的第一集團軍,在各地還有着同樣強大的七個集團軍在,一旦他真在京中動了手,弘晴又豈可能會坐而待斃,正所謂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瘋狂,不外如是者!

“陛下聖明,微臣自當竭力而爲之!”

誠德帝想不到的事兒,李敏銓卻是心中有數得很,不過麼,他卻並不打算說破,只因其心中別有謀劃,不將弘晴置於死地,李敏銓是斷然不肯罷休的,當然了,這話他卻是不會說給誠德帝聽,也就只是恭謹地稱頌了一聲了事……

“王爺高明,老朽輸矣!”

仁親王府的內院書房中,弘晴與陳老夫子各自盤坐在几子的兩邊,中間擱着副棋盤,手談至中局,隨着弘晴一子落下,陳老夫子的一條大龍已是沒了做眼的可能,不得不投子告了負。

“承讓了。”

今兒個的朝局發生瞭如此重大的事情,弘晴其實真沒啥下棋的心思,奈何陳老夫子有邀,他也不好不從罷了,儘管心思並不在棋本身上,可憑着遠超出陳老夫子不止一籌的棋力,輕鬆獲勝也是情理中事,然則弘晴卻並無多少的喜色,也就僅僅只是聲線平和地謙遜了一句道。

“棋如人生,人生如棋,進退有據方可保得不失,王爺既是下得一手好棋,對此應是有所體悟纔是。”

陳老夫子之所以在這等敏感時分拽着弘晴下棋,自然並非是棋癮大發了,而是擔心弘晴再次衝動地發動兵變,這麼下下棋,好歹也能緩和一下弘晴之心情,接下來麼,也自好說話了許多不是?

“師尊說得是,人生麼,總是有起有落,哪能事事遂意,縱使是皇阿瑪在世,也難免有煩躁難解之事,更遑論徒兒這等蒲柳之姿,呵,先生且自放心好了,一幫跳樑小醜耳,徒兒還真未放在心上。”

以弘晴之智商,又怎可能會猜不出陳老夫子心中的憂慮之所在,儘管並不以爲然,卻也不願在此事上與陳老夫子多辯論,也就只是淡然地笑了笑,一派風輕雲淡狀地順着其所言發揮了一番。

“王爺能這般想便好,又是退也是進,暫時看似落了緩手,可收緊了拳頭,將來擊出去,也自更有力不是?”

陳老夫子對眼下的局勢顯然是有着看法的,然則出於擔心,卻並未明說,而是採取了隱喻的進諫方式,大體上是在勸弘晴姑且作出些退讓,以換取朝局之平穩。

“師尊所言,徒兒心中有數,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徒兒便是退了,他人也未必肯領情,嘿,若是徒兒料得不差的話,此際一幫小兒輩怕是正在揣摩着如何陷徒兒於必死之境地了的,似此等局面下,徒兒也自沒得選擇,該如何便如何好了。”

弘晴先前雖是下着棋,可大半的心思都用在了考慮時局上,心中早有定策,儘管明知道陳老夫子所言纔是儒家正道,但卻並不打算接受,言語雖是說得平和,可其間卻隱約透着股肅殺之氣息。

“王爺打算如何行了去?”

儘管弘晴言語中的殺氣不算濃烈,可陳老夫子卻是敏銳地察覺到了,眉頭自不免便是微微一皺,但並未急着勸諫,而是不動聲色地追問了一句道。

“師尊明鑑,徒兒以爲那幫混球之所以折騰出如此多怪事,目的恐只有一個,瞄着的便是豐臺大營罷,既如此,皇阿瑪會如何做也自昭然若揭了的,無外乎是讓四叔與五弟可着勁地胡亂審了案去,而後逼得徒兒不得不出面抗爭,一旦如此,或許便會讓徒兒去外地複覈這麼些狗屁案子,他也好在京中調控軍機,所謀者,兵權耳,又有何難猜的。”

弘晴並未直接回答陳老夫子的問題,而是先行分析了下時局以及誠德帝可能採取的策略,言語間的譏誚之意當真濃得可以,就宛若親眼瞅見了李敏銓與誠德帝的密謀一般,還別說,真就讓弘晴猜了個準,當然了,這也不奇怪,無論是對誠德帝還是李敏銓,弘晴都實在是太瞭解了些,此二人會轉些甚心思,自是早在弘晴的預料之中。

第862章 西北警訊(一)第224章 大鬧刑場(一)第231章 合縱與連橫(一)第664章 不好管的閒事(一)第826章 大鬧乾清宮(二)第265章 第二百六十五密議(二)第146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三)第549章 巍巍太行(五)第634章 老爺子的決斷(一)第6章 身處漩渦第53章 雄辯滔滔(二)第530章 誰比誰更狠(三)第712章 大小通吃(四)第952章 步步緊逼(一)第873章 絕對權威(四)第887章 屈尊降貴(四)第196章 磨刀霍霍(三)第718章 親情與公義(一)第175章 砍瓜切菜第65章 得失之間(一)第651章 都想當黃雀(三)第496章 嵐山伏擊戰(四)第670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一)第1136章 關門行動(四)第976章 強勢反彈(三)第352章 隔空鬥法(四)第428章 交淺不言深(一)第501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三)第683章 夜宴驚魂(四)第643章 福禍難料(三)第615章 御前爭婚(三)第57章 老夫子的崢嶸第217章 王府夜宴(一)第723章 收穫季節(一)第365章 心照不宣(三)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479章 遭遇戰(二)第335章 驚變驟起(一)第61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826章 大鬧乾清宮(二)第674章 蛛絲馬跡(一)第1098章 革新科舉(三)第919章 五道溝會戰(一)第824章 英雄末路(二)第787章 力辭不受(二)第1016章 各方博弈(三)第155章 綢繆帷幄(一)第927章 冬休第241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三)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810章 深夜驚心(一)第599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一)第205章 底牌揭開(二)第289章 弘晴的選擇第15章 兩盤棋(二)第281章 爾虞我詐(一)第654章 老十二的野望(二)第883章 坐收漁利(二)第1041章 死頂到底(一)第971章 強硬姿態(一)第977章 強勢反彈(四)第1017章 各方博弈(四)第990章 舉重若輕(一)第1058章 撫平八旗(一)第89章 一舉成擒(三)第320章 八旗聯席會議(三)第597章 值與不值(四)第891章 謀定而後動第183章 協議達成第1009章 一摁到底(一)第319章 八旗聯席會議(二)第392章 老爺子的板子(二)第154章 聯合抵制第70章 初次過招(二)第216章 溫家虎妞第316章 句讀之爭(三)第1041章 死頂到底(一)第477章 調虎離山(二)第612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21章 不歡而散(上)第12章 忽悠老十四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四)第393章 老爺子的板子(三)第656章 黃雀與獵人(一)第476章 調虎離山(一)第776章 好事壞事(二)第243章 城下之盟(一)第1096章 革新科舉(一)第360章 一朝權在手(一)第830章 先易後難第100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579章 抽絲剝繭(一)第794章 風雲跌宕(二)第334章 危難處方顯英雄本色第96章 下馬威?(二)第212章 波瀾再起(二)第1061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963章 各得其所(二)第918章 前哨戰第242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