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息事寧人(三)

“末將無能,誤了王爺之大事,末將該死!”

論才情,耿三飆在仁親王一系中,只能算是勉強躋身中流偏下,可要說到心‘性’之沉穩,卻絕對是最爲出‘色’的幾個之一,縱使泰山崩於前也斷不會變‘色’,然則只被弘晴微寒的眼神一掃,耿三飆卻是面‘色’陡然便煞白一片,羞愧萬分地便一頭跪倒在了地上。。?更新好快。

“去查清耿榮背後究竟站着何人。”

自打從皇城出來時起,弘晴的臉‘色’便始終平板着,看不出有絲毫的‘波’瀾起伏,哪怕是親眼瞅見了大牢裡死傷狼藉的慘狀,也不曾見弘晴皺上下眉頭,可此際麼,面對着耿三飆的大禮,弘晴的眼神卻是凌厲了??起來,銳利如刀般地盯着耿三飆看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寒着聲吩咐了一句道。

“是,末將遵命!”

儘管弘晴不曾高聲呵斥,吩咐的話語也簡潔得很,可耿三飆卻愣是被整出了滿頭滿腦‘門’的冷汗,甚至連頭都不敢稍擡上一下,恭謹萬分地趴倒在地,語帶顫音地應了諾。

“爾且準備一下,此間事畢之後,外放罷。”

對於旁人來說,九‘門’提督的位子極爲重要,可對於手握幾十萬強軍的弘晴來說,這麼個職位不過是可有可無的‘雞’肋罷了,沒旁的,無論是誰在九‘門’提督那個位置上,都不可能做到掌控所有步軍統領衙‘門’的軍隊,道理很簡單,部隊就駐紮在皇城裡,徵召的官兵全都來自京師旗丁,各方勢力要想向其中滲透,都算不得甚難事,哪怕是弘晴自己去兼任九‘門’提督,都沒法杜絕這等令人頭疼的局面,就更別說能力略顯不足的耿三飆了的,與其讓其在這等敏感位置上屢屢受攻訐,倒不若退一步來得強,正是出自保護耿三飆的想法,弘晴無甚猶豫地便下了最後的決斷。

“是,末將遵命。”

聽得弘晴這般處置,耿三飆暗自鬆了口氣之餘,心下里自不免便更慚愧了幾分,此無他,壞了大事的人居然會是他耿三飆的親侄兒,還處在了親衛隊長這等極其重要的位置上,換了個人來處置,縱使再寬仁,也不免會懷疑耿三飆本人是否也牽涉在其中,別說甚外放了,不將他耿三飆往死裡整治了去都算是輕的了。

“嗯,案子且抓緊……”

儘管耿三飆如今對於弘晴來說,已然派不上甚大用場,可畢竟是多年的忠心手下,自是不能輕待了去,就算是已然決定要將其外放,那也須得好生安撫上一番,這等手段,弘晴自是不缺,只是還沒等其將話說完,就見丁鬆已是大步行進了房中,弘晴的未盡之言也就立馬打住了,眉頭微皺地便掃了丁鬆一眼。

“啓稟王爺,張相與李公公來了,說是有旨意要宣。”

這一見弘晴神‘色’不善,丁鬆自不敢大意了去,趕忙緊走數步,搶到了近前,一躬身,緊趕着低聲地稟報了一句道。

“嗯,那就準備接旨好了。”

誠德帝鐵定會有旨意來,這一點,弘晴自是早就心中有數了的,可此際一聽張廷‘玉’居然也跟着來了,原本微皺着的眉頭當即便更皺緊了幾分,不過麼,卻並未多言,僅僅只是面‘色’淡然地一揮手,不動聲‘色’地吩咐道。

“喳!”

弘晴既是如此‘交’代了,丁鬆自不敢稍有怠慢,緊趕着應了諾,急匆匆地便退出了書房,自去安排相關事宜不提。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驚聞步軍統領衙‘門’大牢遇襲,朕心甚憂,着仁親王弘晴並軍機大臣張廷‘玉’徹查此案,務必稽得真兇,以定朝綱,欽此!”

九‘門’提督的衙‘門’外,李德全屹立在香火嫋嫋的文案後頭,手捧着明黃詔書,一板一眼地宣着誠德帝的旨意。

“臣等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詔書很短,也就只有幾句話而已,一經宣畢,謝恩乃是題中應有之義,卻也無甚可多言處。

“王爺,詔書既下,您看這案子當從何查起爲妥?”

‘交’接完詔書,李德全立馬便走了人,壓根兒就不給衆人挽留與客套的機會,可張廷‘玉’就沒這麼個好命了,明知道此案內情複雜,稍不小心便是一場塌天之禍,奈何皇命在身,張廷‘玉’就算不願,也不敢輕忽了去,待得衆人轉回了後衙書房,卜一落了座,他便已是緊趕着出言請示了一句道。

“不瞞張相,小王兩日前去了趟延慶州,一不留神,偶感了風寒,如今頭正自疼着,於此案,怕是有心而無力啊,就有勞張相多多費心了,若是人手上有所不足,只管憑詔書往各部調人便好,小王力有不支,就先行一步了,海涵,海涵。”

弘晴‘精’明得很,自是早已猜出了誠德帝將張廷‘玉’派來的用心之所在,無非是看重張廷‘玉’的穩當,以求將此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罷了,對此,弘晴倒也樂得接受,不過麼,被人坑了一把的情形下,弘晴卻是不打算就這麼輕易讓誠德帝過了關去,隨手將詔書往文案上一擱,滿嘴胡柴地瞎扯了幾句,便即就此走了人。

“這……”

張廷‘玉’來九‘門’提督衙‘門’之前,誠德帝可是專‘門’與其密談了一回,儘管不曾將話說得太過分明,可意思卻是表達得很清楚了,那便是要他張廷‘玉’居中調停,爭取將此案的影響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能糊塗案糊塗斷了去便好,對此,張廷‘玉’心領神會之餘,也不禁爲之深感棘手不已,擔心的便是弘晴會藉此案大鬧上一番,可卻萬萬沒想到弘晴居然玩了一把甩手大掌櫃,當即便令張廷‘玉’傻愣在了當場,待得回過了神來,弘晴早已走得沒了影蹤。

“張大人,大牢處眼下正在勘探中,您看……”

弘晴既去,案子自然該就由張廷‘玉’來管,耿三飆自不敢怠慢了去,這便緊趕着行上了前去,很是恭謹地出言請示了一句道。

“嗯……,那就看看去好了。”

弘晴可以由着‘性’子來耍,可張廷‘玉’卻是沒那個福氣,儘自心頭髮沉不已,卻也只能是強打‘精’神地應了一聲,眉頭微皺地便往‘門’外行了去,一見及此,耿三飆自不敢稍有遷延,忙小心翼翼地跟了上去……

“王爺回來了。”

離開了九‘門’提督衙‘門’之後,弘晴並未回府,而是徑直去了城外的暢‘春’園,這纔剛行進了書房,入眼便見陳老夫子赫然已端坐在了其中,腳下不由地便是一緩,還沒等其回過神來,陳老夫子已是笑着打了聲招呼。

“徒兒見過師尊。”

儘管不曾親眼見到陳老夫子去覲見誠德帝,可以弘晴的消息之靈通,卻是一早便知曉的,正因爲知曉,他纔不願回自家王府,理由麼,說來也簡單,弘晴尚未決定要不要‘逼’誠德帝退位,自是不怎麼願意聽陳老夫子的勸說,這纔會直接出了城,可卻萬萬沒想到陳老夫子居然已在內裡候着了,看那額頭上尚沾着的汗水,顯見也是剛纔到不多會的,擺明了就是來堵人的,一見及此,弘晴心中儘自無奈得很,可卻是不敢失了禮數,也就只能是無奈地笑了笑,疾步行上了前去,恭謹萬分地行禮問了安。

“聖旨可是下了?”

陳老夫子顯然是猜到了弘晴的心思,不過麼,卻並未說破,而是指了指几子對面的蒲團,笑着發問了一句道。

“好叫師尊得知,詔書已下,說是讓徒兒與張廷‘玉’一同審案。”

弘晴走到了几子旁,一撩衣袍的下襬,就此端坐在了陳老夫子的對面,神情恭謙地應答道。

“嗯,衡臣乃老成持國之人,有其相助,應對此案當是不難,王爺大可放寬心便是了。”

這一聽誠德帝將張廷‘玉’給派了去,陳老夫子立馬便明瞭了誠德帝息事寧人之心思,對此,陳老夫子自是樂見得很,怕的只是弘晴不肯善罷甘休罷了,不過麼,陳老夫子卻是並未直言進諫,而是委婉地提點了幾句。

“師尊明鑑,徒兒先前剛告了病,已將此案‘交’託與張相了。”

陳老夫子說得雖是隱晦,可以弘晴之智商,卻是一點就透,只不過聽懂歸聽懂,弘晴此番卻並不打算按着陳老夫子的步調走,也不去解釋箇中之關竅,僅僅只是簡單地迴應了一句道。

“如此也好,進可攻退可守,倒也不失爲一步妙棋,且先看看張廷‘玉’會如何斷了此案,再行定奪也不遲。”

這一見弘晴心意已決,陳老夫子心中雖頗是憂慮,但卻並未再多言勸解,也就只是無可無不可地點評了一番。

“好叫夫子得知,昨兒個徒兒去了趟延慶州,還真就見着了工部那頭報將上來的蒸汽機車,呵,一個時辰足可跑出百餘里,但消水、煤能足,一日裡行上千裡實非難事,能得此利器相助,我大清之將來可期啊,徒兒之意已決,當儘快投入建設,不單可大振我大清之經濟,更可爲舉國調兵之用,實大利也。”

陳老夫子這麼一閉上嘴,書房裡的氣氛自不免便有些個沉悶了起來,一見及此,弘晴也自無奈得很,只能是笑呵呵地轉開了話題,滔滔不絕地談起了火車之利,還別說,這麼一談,陳老夫子的注意力也就此被轉移了開去……。--5aahhh+25872792--

第674章 蛛絲馬跡(一)第460章 第四百五十九引蛇出洞第388章 軒然大波(二)第438章 必爭之議(五)第517章 啓動推廣計劃(二)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15章 兩盤棋(二)第605章 針鋒相對(一)第693章 秋風掃落葉(一)第1079章 君臨天下(三)第836章 窮極思變(五)第376章 火候未至(一)第961章 何去何從(四)第604章 在水一方(三)第334章 危難處方顯英雄本色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805章 橫掃京師(七)第829章 隱憂重重(三)第974章 強勢反彈(一)第448章 燙手的山芋(四)第945章 《中俄伊犁條約》(三)第1107章 金融風波再起(三)第1101章 還得加把火第1123章 沸騰的大洋(三)第608章 等你,直到天荒地老第1092章 “尖刀”之分拆(二)第172章 內奸疑雲(一)第70章 初次過招(二)第42章 還真就來了第178章 善後四策(二)第729章 陳老夫子的提點第1142章 中葡密約第96章 下馬威?(二)第668章 老十三輸誠第403章 宿命難逃(四)第583章 反守爲攻(二)第561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898章 聽個響便好(二)第742章 王掞攪風雲(一)第623章 指東打西(四)第316章 句讀之爭(三)第633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五)第200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一)第308章 忽悠老爺子第1072章 作繭自縛(二)第76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544章 難測的來意(二)第922章 五道溝會戰(四)第1082章 虎門銷煙(一)第821章 斬將奪軍(二)第254章 鹽務之要(一)第1128章 血洗京都(三)第538章 危機時分第407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四)第718章 親情與公義(一)第594章 值與不值(一)第446章 燙手的山芋(二)第26章 解決之道(三)第671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二)第946章 《中俄伊犁條約》(四)第120章 連捎帶打第1002章 息事寧人(三)第5章 柳暗花明第728章 弘晴的猶豫第1120章 揭幕戰(三)第52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26章 彼此算計(三)第794章 風雲跌宕(二)第483章 德川吉宗的應變第951章 不入流的試探(三)第159章 先殺一隻雞(一)第1067章 一語點醒(一)第792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795章 風雲跌宕(三)第19章 波瀾漸起(二)第255章 鹽務之要(二)第262章 故人(一)第19章 波瀾漸起(二)第570章 穿幫了第1083章 虎門銷煙(二)第494章 嵐山伏擊戰(二)第520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一)第888章 屈尊降貴(五)第622章 指東打西(三)第347章 聖心有懼(三)第122章 小哥倆歸心第441章 南苑演武(一)第228章 各懷心機(一)第1107章 金融風波再起(三)第350章 隔空鬥法(二)第14章 兩盤棋(一)第24章 解決之道(一)第828章 隱憂重重(二)第94章 養心殿裡的暗鬥(二)第501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三)第749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三)第584章 反守爲攻(三)第889章 潤物細無聲第114章 借題發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