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陽龍心訣

《九六十二法》有其獨特的陰陽二氣提煉方法,如今只有基礎的天地陰陽提煉法,可以從正午,半夜分別提煉陰陽二氣,但後面備註修行君子乾乾訣可以增加提煉手段,但如今他到底只是個凡人,心力不足,修行完潛龍遁形法後,甚至連靈魂中的《九六十二法》都回憶不了了。

李地無奈,只好轉過頭去查探原身從李振山處學的功法,陽龍心訣。這套心訣據說是仙人所傳,可以納陽氣,熬煉軀體,小成後百毒不侵,大成後內力浩浩蕩蕩,力不可擋,在天龍山脈武林中有很大的名聲。靠着陽龍心訣,還有依靠陽龍心訣體悟出的一套劍法,一套掌訣,陽龍派成爲這陽龍山一霸,甚至在整個天龍山脈都有名氣。

《九六十二法》和陽龍心訣都要陽氣,但其實這兩者需要的陽氣並不一致,陽龍心訣要的準確來說是太陽之氣,雜質雖少,但並非純陽,而《九六十二法》需要的只有純陽之氣,好在《九六十二法》有提煉陰陽二氣的方法,不然還修不成這潛龍法相。

如今李地體內陽氣純度太低,陰氣就更不用說。他雖然很想繼續修行自己一看就十分玄妙的《九六十二法》,但他只會天地提煉法,這陽氣需要在太陽初升之時提煉才效果好些,現在提煉不單事半功倍,而且還會有被太陽真火灼傷的可能。至於坤部修行需要的陰氣,則不是看時辰,而是看地點,它需要到地下九米之下去一點點的收集提煉。也就是說,除非李地遇上什麼天材地寶,不然在他練成潛龍遁形法第二層之前,一縷陰氣也別想得到,更別說修行了。

想到這,李地有些無奈,這陰陽二氣各有脾性,陽氣生髮而剛強,隨着陽光到處揮灑,只需要時辰對,就很好找,但也需要時間慢慢積累。而陰氣沉凝溫和,非自己去地底尋覓不可。夜晚陽氣退散,陰氣倒是會翻上來些,但這種陰氣往往帶着各種屬性,剔除煉化之後,剩下不了幾絲。

沒法修行《九六十二法》,但李地可以修行李振山教的陽龍心訣,與《九六十二法》不同,這陽龍心訣修的是內力,李地如今陽氣雖少,但勝在純粹,拿來修行《九六十二法》有些不足,但拿來修行陽龍心訣,卻是十分合適。

小屋內,一身白衣的李地盤膝而坐,五心朝天,手掌向上,接引陽氣,一縷陽氣從潛龍法相中抽出,經過陽龍心訣的運轉,慢慢化爲一縷精純的內力,李地的陽龍心訣之修行,慢慢入了門。

背誦陽龍心訣,這纔是李地今晚應當的任務,可李地靈魂雖然弱,但比起之前來說實在是強了不少,經過雷與鴻蒙妙氣的改造,雖然依舊沒有辦法過目不忘,但只要專心,兩三遍,絕對可以倒背如流。李振山讓李地回去背誦,還說明日來檢查,以爲李地會徹夜不眠,可惜,李地修行陽龍心訣入門,梳理記憶,耗費心力不少,實在困頓,於是很快便睡了下去。燈,滅了。

第二日,陽光大好,李地睡得晚,被李振山從被窩裡揪出來,十分沒有精神。李振山搖了搖頭,心下暗道,這廝果然是個憊懶子弟,以後得好好治治,昨日裡不好好背誦,燈熄的如此早,早上還沒有精神。

這陽龍心訣的修行之中,提煉陽氣倒是不必這麼早,可入定需要時間,所以早些起來入定準備總是沒有錯的,李地不知道自己剛來就被李振山當作了憊懶貨,還有些奇怪這師父的臉色怎麼這般難看,自己也沒有招惹這個便宜叔叔啊,怕不是看出自己的不對了吧,但想到原來的李地,與這李振山接觸的也不多,李地就放下了心裡的懷疑。

陽龍殿,一間偏室,李地可憐兮兮的回答李振山提問的陽龍心訣內容,爲避免外泄,李振山問哪句,李地就要答哪句,這可比全文背誦難多了,不過李地確乎已經背過,雖然由於不適應有些磕磕絆絆,但並無錯謬,多少挽回點印象分。

李振山讓李地背這陽龍心訣,可不單單是李振山考校李地,其中還有糾正教導之意。這陽氣入體,百感交集,他懷疑昨日李地睡去,是心訣背誦或理解有誤,可謂用心良苦。想他當年,只得了幾句提煉陽氣的心訣便放養自修,哪裡來的教導糾正,若不是自己運氣好,加上陽龍心訣中正平和,莫說如今赫赫名起的振山陽龍掌的名號,便是練廢死於陽氣爆裂也難說。

李地不知李振山無意中蒙出真正的李地的死法,還在那凝神入定。朝陽從東方跳起,縷縷陽氣隨日光灑向大地,若以陰陽論,這天地都是陰陽轉化,這陽氣與殘存的陰氣此消彼漲,每一分消長都分出一部分化作五行靈氣,滋養萬物,可惜李地依舊只是長了個肉眼凡胎,看不見天山的這般奇景。

那陽氣照到李地身上時,已經十不存一,但對肉體凡胎而言依舊是無福消受,好在此時陽氣溫和,便是不能盡用,也會自行散入周邊,地下滋養生機,若是陽龍心訣,能留下百分之一就算幸事,可李地不同,他丹田內,有潛龍法相。

那些陽氣受陽龍心訣所引,聚集過來,透過李地後,慢慢向着各種靈氣演化,這時,李地丹田之中的那潛龍驟然顯形,龍爪一引那陽氣就盡數消失不見,再看時,那潛龍已經凝實許多。許久,那潛龍吐出一口駁雜不純的陽氣,這是不合用的,這時,陽龍心訣起效,那陽氣乖乖歸入竅穴,出來時,已經是陽龍心訣煉化過的內力了。這內力運轉,吸引周遭陽氣,然後,又是潛龍引導陽氣入體......

兩個時辰後,李地起身,陽氣盈身,精神飽滿。李振山修行陽龍心訣幾十年,哪裡不知道這是陽龍心訣入門的表現。心下十分詫異,這小子雖然憊懶,但資質似乎不錯。他又哪裡知道,這陽龍心訣入門,靠的不過是些潛龍不要的駁雜陽氣而已。

“你陽龍心訣既然已經入門,就可以學習本門武功了,不過我得提醒你,功夫雖好,但都是外物,我陽龍派建派時,只有陽龍心訣,餘下或是前輩所創,或是從他出奪來,有強的,有弱的,但無一能比的上陽龍心訣重要,你萬萬不可捨本逐末。”李振山掌管陽龍派傳功堂,這話不知給多少新入門的弟子說過,理解的不少,但最後能把持住的寥寥無幾,幾十年後,莫不化作黃土一堆,實在可憐。

想到這裡,他嘆了一口氣,他自己又何嘗不是呢,在江湖上他是一方名宿,可見過上仙的他,哪裡還敢爲自己一點小小的成就沾沾自喜。陽龍掌?小孩子玩意而已!

他自己浪費太多時間追求微末技藝,決不允許自己的侄子也重蹈覆轍,但他自己就是武功太弱,吃了虧,才自己研究,導致自己廢了太多功夫在創造武功上,所以他深知堵不如疏的道理,乾脆把所有功夫向李地開放。自己常常提醒,讓李地練歸練,但不要忘了根本就是。

這回換了一個引路的,傳功閣離着陽龍殿也不遠,這回李振山也跟着李地,李地多嘴問了一句,才發現自己這個叔叔,居然是陽龍派掌管武功傳功事宜的傳功長老。怪不得他能夠私下傳自己陽龍心訣。

李地進傳功閣內,這裡有股子別樣的香氣,和着書卷氣,很是怡人,不出意料的話應當是驅趕蟲蛇的。裡面東西很多,傳承很多,但李地並沒有找到《陽龍心訣》之類的功法,看來那些真正的傳承並不再這裡。他不知道的是,其實陽龍派根本就沒有除了《陽龍心訣》之外被派內高層看得上的傳承。

裡面並無書架,也沒法用書架,有紙做的書籍,但更多的卻是樹樁磚石,鐵片木牘。李地四處參觀了一番,發現都是些拳腳功夫,身法巧技,於是李地拿了些纂文紀事的書就離開了,白瞎了李振山的擔心,有了《九六十二法》的李地,哪裡看得上這些玩意,倒是初來這世界,原來的李地也只是個山裡娃,多讀些趣聞幫助更大,也虧了一路李振山的教導,李地才能看得懂這些文字。

一般來說這裡的功法是不能往外拿的,但一來李地是李振山的侄子,而來陽龍派似乎也並不重視這傳功閣,三來他拿的都是些普通書籍,所以也就這般大搖大擺的出來了。

回到自己的小窩,李地盤膝而坐,繼續借着潛龍吸納的陽氣修行陽龍心訣,《九六十二法》的修行有法相主持,算是比較省心,但陽龍心訣需要李地一點點自己動手。

內力漸漸充裕,李地的眉頭卻慢慢皺起。他發現,一道異火從自己的心口燒出,慢慢從簡單的暖意,變作一團火焰。李地有些疑惑,這火他很確定不是《九六十二法》的成果,看來,這陽龍心訣,也不是普通功法啊。明日裡,還是要向李振山問個清楚。

第204章 一路殺至第六十章 抹殺真修第242章 首戰告捷第267章 紫霄再現!第171章 觀戰金仙第231章 星煞剿滅戰(2)第209章 星靈現狀第四十四章 神龍真傳第242章 首戰告捷第199章 偷入星煞界第四十二章 控澤第229章 摧枯拉朽第293章 告誡第120章 羣龍無首第四十二章 控澤第四十四章 神龍真傳第一百零七章 趙靈嫣之死第296章 四靈第六十四章 築基第三十七章 東海!第二十三章 陰銅紋爐第305章 大結局(2)第八十八章 真龍名“易”第154章 修爲進步第290章 紫霄異動第276章 點化人族第298章 功成第126章 馳援第163章 戰線聯動第133章 生靈第111章 加我一個第三十四章 蝦妖與迴歸第四十八章 俊辰龍朝第142章葵水殺陣第302章 整合第213章初成第一百零四章 飛龍在天第八十章 碧悠龍域第198章 戰前準備第233章 分支第110章 支援終至第134章 碧悠閉宮第164章 真體顯威第132章 返源抹殺術第二十六章 劍拔弩張第六十章 抹殺真修第八章 長嘯引截殺第十九章 龍朝真傳第189章 策反元帥第244章 進化第171章 觀戰金仙第265章 忘川鏖戰第204章 一路殺至第257章 天龍歸來第303章 統一人界第三十六章 碧悠龍宮第182章 天河來伐第三十六章 碧悠龍宮第四十章 火靈妖族第二十一章 大爭之世第六十三章 分身築基第206章 破碎的星靈一族第十七章 陽火洞修行第179章 得盡好處第四十一章 雲從龍第191章 鹿萍初戰第290章 紫霄異動第五章 山下第134章 碧悠閉宮第260章佛第四十五章 路在何方?第十六章 冰陰洞修秘法第278章 人族再現第一百零二章 最強手段第112章 初揚威名第152章 戊土秘聞第八十五章 智鳴丹島第176章 太乙真神第七十章 三昧真火顯威第七十六章 陰陽磨盤第166章 圍觀烈山第三章 開脈異火第234章 百年孤獨第六十六章 戰線第十五章 極陰之地第167章 智鳳破金身第115章 死戰!第四十三章 起霧第133章 生靈第六十三章 分身築基第五十二章 幻陽靈蟲第299章 成道大千第205章 巨大星核第六十五章 神龍龍珠第138章 試手第289章 招靈轉生第六十四章 築基第208章 斬殺獨角細虎第213章初成第二十五章 迴歸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