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門派
一.
道教門派:道教內部門派衆多,因分派示準不同而名稱各異。
據學理分有積善派、經典派、符錄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五類。按地區分有龍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派、嵛山派、老華山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等。
按人劃分則有少陽派(王玄甫)、正陽派(鍾離漢)、純陽派(呂洞賓)、海蟾派(劉操)、三豐派(張三丰)、薩祖派(薩守堅)、紫陽派(張伯端)、伍柳派(伍沖虛、柳華陽)、重陽派(王中孚)、尹喜派(關尹)、金山派(孫玄清)、閻祖派(閻希言)等。
按道門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無派(譚處瑞)、清靜派(孫不二)、金輝派(齊本守)、正乙派(張虛靜)、清微派(馬丹陽)、天仙派(呂純陽)、玄武派(真武大帝)、淨明派(許旌陽)、雲陽派(張果老)、虛無派(李鐵柺)、雲鶴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國舅)、玉線派(樵陽真人)、靈寶派(周祖)、太一教(蕭抱珍)、全真教(王重陽)、正一教(張宗演)、真空派(鼓祖)、鐵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張三丰)、先天派、廣慧派等。
歷史上還有正一宗(張道陵)、南宗(呂純陽)、北宗(王重陽)、真大宗(張清志)、太一宗(黃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淨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說法。
而今許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嶗山教、武當教、閭山教及香港、臺灣的民間道教派別。(《中華道教大辭典》第46頁)
經錄派
以信奉某一符錄爲特徵的道派統稱爲經錄派道教。晉代出現的三皇派(傳三皇經)、靈寶派(傳靈寶組經典)、上清派,皆爲經錄派道教。南朝陸修靜總括三洞經典,將三種道派統稱爲經錄派。唐代經錄派道教盛興一時,各派別之間並無逾越的界限,但有嚴格的道階品位制度,按傳授經戒法錄品位的高低來區分道階品次和道位職稱。如受正一盟威法錄等正一派經典者稱正一盟威弟子,可以爲人上章齋醮。在每一道派中,又有不同的道階,正一派中即有弟子、真人、法師等不同道階。自正一派再受洞神錄及其經典,稱太上洞神法師。修洞真經錄有功再遷受高玄法錄,受《道德經》、《老子西升經》等高玄派經典,便可升爲太上紫虛高玄弟子、高玄法師。自高玄部再遷受升玄法錄,稱靈寶升玄內教弟子。由升玄部再遷升太上靈寶洞玄弟子、無上洞玄法師。再逐次遷升洞真法師、三洞法師、大洞法師,達到最高一級道職。經錄派經典和法錄以正一派爲低,上清派爲高。唐代以後,金丹派興起,龍虎山正一派天師道統領三山經錄派道教(閣皁山靈寶派、茅山上清派、龍虎山正一派)。經錄派道教遂成爲和金丹派道教分立的大宗派。
辟穀派
易心瑩《道教分宗表》又稱葆和宗。祖述鬼谷子、張良,以吐納、服氣、休糧爲法門。謂此宗煉真氣以稽(禾旁應爲提手旁)有形,綿綿不絕,而壽永無極。若躐階躁進,強嚥鼓努,必櫻暴虐之患,痛疽奇疾,而自蹈戕身之壑。辟穀在早期道教修煉中,亦被用作開發人體潛能的仙術,其術較易得氣,促使體質變化。
胎息派
易心瑩《道教分宗表》稱爲長淮宗,祖述矩(矢字旁應爲犭字旁)神氏、中廣真人,以住氣、內觀、神定、胎息爲法門。論胎元,返先天,悟死生之大理,不由乎天而在於我。若不調靈衝關,遷神轉境,則促齡穢躬,日體不仁。胎息是魏晉神仙道教中成熟的仙術,修道者多以此開發人體潛能,體道修仙。
南宮宗
據易心瑩《道教分宗表》,南宮宗別名靈圖、符籙、天罡。其法門有陰陽、五行、六壬、奇門、神符、秘咒、罡令、禹步、假形、解化,實即精於法術的符籙派道教,祖述九天玄女、鬼臾區。又云:南宮宗者,望氣知方,遁世密法,趨吉避凶,劍氣除邪,或假形而蛻化隱影。及放者爲之,則魘盅術、魑魅行,狂惑四方,顛倒黎庶,而不容於世。劍仙派亦爲南宮派。
占驗派
以傳習占驗術數爲主和道派。漢代周易象數學發展到高峰,逐步衍生出各類占驗術數,稱爲術數學,傳習占驗術數的道士組成道教占驗派。這些占驗術數有奇門遁甲、六壬課、太乙神數、六爻易佔、文王課、推命術、相術、堪輿、圖讖、望雲、省氣等,用以預言社會人事的的吉凶禍福。占驗派著名道士有管輅、郭璞、李淳風、袁天綱等人。占驗派多系神仙道教或民間道教所爲,後世全真教只重內丹,不尚占驗。
積善派
道教有勸善的社會功能,一些道士以爲積德行善可成仙,形成積善派。積善派道士信奉《太上感應篇》、《功過格》、《陰騭文》等善書,認爲修仙必須積陰德,立善功。該派道士以儒家倫理道德、佛教因果報應、道教積善立功的思想在社會上勸善,延攬信徒。
丹鼎派
原指內丹派。在內丹南派男女雙修的陰陽栽接術中,由於要用女鼎,故雙修派亦稱丹鼎派。宋元以來陰陽栽接丹法盛行,因之社會上將內丹派泛稱丹鼎派。爾後又有分道教爲經典派、符籙派、積善派、丹鼎派、占驗派的說法。近人梁啓超就將道家從學術上分爲玄學正派、丹鼎派、符籙派、占驗派四家。今人一些著作沿襲此說,將以煉丹求長生的道派泛稱爲丹鼎派。如一般人認爲天師教、茅山教、閭山教爲經典派道教,全真教稱爲丹鼎派道教。
金丹派
原指秦漢以來重外丹黃白朮的道派。黃白朮即鍊金術,以人工製造的藥金和藥銀爲主。外丹術即煉丹術,由鍊金術發展而來的,以煉製聲稱服後不死成仙的丹藥爲主。二者合稱金丹術,精於金丹術的道士組成了金丹派。唐末五代時內丹學興起,以人的身的精、氣、神爲大藥煉丹,亦稱金丹派。而後外丹派和內丹派結合,稱黃白朮爲地元丹法,內丹術稱爲人元丹法,煉丹術稱爲天元丹法。或將外丹黃白朮統稱地元丹法,陰陽雙修的栽接術丹法爲人元丹法,清淨孤修的丹法爲天元丹法。宋元以來丹派和道派合一,金丹派道教成爲和經籙派道教分立的大道派。別外,後世習金丹術的道士尊崇八仙之一的曹國舅,創立道派,亦名金丹派。
雷法派
雷法派是以內丹和符籙結合而成的的道派。主張內煉成丹,外用成法;可以將符籙召攝雷將,以自身五臟之氣和天地五行之氣感應,可以呼風喚雨,役使鬼神。宋徽宗好符籙道教,有侍宸九人,會行雷法。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等,皆屬雷法派道教。雷法以內丹功夫爲體,以符籙法術爲用,降妖捉鬼,鍊度亡魂,召神驅邪,興雲致雨,多有效驗。
劍仙派
明清時代小說家多言道教劍仙之事,謂煉劍成功,能身劍合一,收發自如,白光一道,百步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陳攖寧《楊善半月刊》載樑海濱等爲劍仙。並謂劍仙功夫,爲修煉人體肺金之氣,內丹外用,用以禦敵。道書中載劍仙頗涉怪異,修煉方法亦甚神秘,傳法只許師尋弟子,不許弟子尋師。劍仙又可御劍飛行,蹤跡不定,有云修自身之氣和古劍之氣合一者。《道藏》中未見劍仙修煉法門的著作,僅錄此略備一格。
外丹派
以煉製外丹黃白爲修煉方術的道派統稱外丹派。外丹相對內丹而言,起源較早,由秦漢方仙道中精於鍊金術和煉丹術的方士承傳而來。道教中的外丹派在魏晉神仙道教中較興盛,葛洪的金丹道實際上便是外丹派。唐代外丹派發展到高峰,由於柳泌的鉛汞說傳入宮廷,毒死了不少官僚的皇帝,因之敗落,但未失傳。宋元以來,外丹派作爲地元丹法,仍爲仙家所研習。
內丹派
以修煉內丹爲承傳的道派。相對外丹派而言。內丹派採用外丹黃白朮語,但含義根本不同。內丹派以人身爲鼎爐,精、氣、神爲藥物,呼吸爲風,意念爲火。運用意念和呼吸的程度爲火候,以精氣神的凝合體爲還丹。由於內丹方法的不同,內丹派道教又分成不同流派,如文始派、少陽派等。
清淨派
內丹功法類別。清淨丹法反對男女雙修的陰陽栽接之術,稱陰陽全在自已身中,修煉自身的精氣神即可結丹。清淨派源於古代的行氣之術,後來和服氣、存思等功法結合,唐代又受禪宗影響,並和老、莊的坐忘、心齋等功夫融會貫通。元代邱處機創龍門派,倡清淨孤修的丹法,斥陰陽丹法爲已求人。而後又有伍柳派,將清淨派丹法發展成熟,習清淨丹法的道派亦稱清淨派。
陰陽派
內丹功法類別。即雙修派。《參同契》雲:“物無陰陽,違天背元”。丹家以天下萬物皆須陰陽配合才能成丹的道理,認爲內丹的人體修煉工程也須男女雙修,陰陽配合才能結丹。女子外陰而內陽,如坎卦;男子外陽而內陰,爲離卦。內丹家利用陰陽栽接的功夫將女子的先天真陽(即水中金)採回來,補入男子離卦中間陰爻的位置,稱爲取坎填離,是陰陽派丹法的基本功夫。
孤修派即清淨派。參見“清淨派”條。
雙修派
內丹功法類別。以男女陰陽栽接術修煉爲宗旨。秦漢時房中家和神仙家結合,將房中術和行氣術結合昇華,發展爲男女雙修的陰陽派丹法。以男女陰陽栽接術修煉的內丹家稱雙修派。東漢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傳開雙修派丹法秘術。而後呂洞賓、張伯端、劉永年、陳致虛、陸潛虛、張三丰、李涵虛、仇兆鰲等人,皆精於雙修派丹法。雙修派丹法要用女鼎,但不同於房中御女之術,其目標不是追求**的房中之樂,而是採取先天一炁結丹長生。
文始派
道教內丹修煉派別。祖述文始真人關尹子,以《文始真經》爲丹法要旨。此派功法以虛無爲本,以養性爲宗,爲丹法中最上一乘。修煉下手即以最上一層煉神還虛做起,主張修一已真陽之炁,以接天地真陽之炁;盜天地虛無之機,以補我神炁之真機。教人無所有,無所爲,無所執,虛之極而無極,從而上不見天,下不見地,內不見我,外不見人,一無所見,則我通天地,天地通我,我與天地,似契似離,同於大通,“渾人我,同天地”。這是此派丹法的最高境界,爲出神入化,通向大道之仙徑。由於此派只主張以神御炁,不講求精煉炁,更不講火候藥物,因而是一種直指大道的頓修法。
少陽派
內丹流派。稱傳自東華紫府少陽帝君王玄甫,因而稱少陽派。據稱王少陽傳鍾離權,鍾離權傳呂洞賓,後開南宗、北宗、中派、東派、西派、青城派、崆峒派、三豐派等多種流派。另一派稱傳自文始真人關尹子,由麻衣道者傳陳摶、火龍真人。文始派以虛無爲宗,屬無上至真之妙道,頓超直人,修性而兼修命。少陽派則主性命雙修,煉養陰陽,以有爲法而至於無爲法,便於人手,次弟分明,流傳甚廣。因而有內丹道教以文始派爲最高,以少陽派爲最大的說法。
閻祖派
全真龍門派支派。《諸真宗派總簿》謂爲龍門“復”字岔派分支,在茅山乾元觀。此“閻祖”據清笪蟾光《茅山志》卷九,當爲明嘉靖、萬曆間道士閻希言。該書據明王世貞《囗州續稿;閻道人希言傳》稱:閻道人者,名希言,不知何許人。自言家山西。年二十七八時,成瘵幾死,遇師誨以坐功,得無恙。嘉靖乙未(1535)、丙申(1536)間,去家學道。後從湖北武當至江蘇句曲乾元觀,頂一髻,不巾櫛,身著粗布夾衫。盛暑輒裸而暴日中,不汗,窮冬間鑿冰而浴。絕不爲人道其所由得,叩之以延年衝舉之術,亦不應。唯勸人行陰騭,廣施予,勿淫勿殺,勿憂勿恚、勿多思而已。乾元觀初極簡陋,希言遊金陵募資以成殿閣,並引山泉灌溉稻田數十畝。住觀五十餘年,於萬曆十六年(1588)卒。傳有弟子舒本住、江本實、王合心等。笪蟾光《茅山志》卷九雲:舒道人,“名本住,號一庵,金陵人”。“晚而慕道,浪跡諸名勝,至三茅鬱岡之下,……結茅而棲。堅意精心,凡十餘年。而道人閻希言者,始來自終南,豐腹重頷,不冠不履,舒知其不凡,拜爲師。遂相與胼胝,興復古乾元雲。……與江文谷同爲希言高足弟子,亨年九十有六。”又云:“江道人,名本實,號文谷,蘇州玉田人。早歲棄家學道,萬曆壬午(1528)至鬱岡師希言。嘗言人生未嘗無死,有盡形骸,人死未嘗無生,當存精氣,乃於洗心池旁培小阜祀重陽,因迭石塞牖,趺坐於中。謂其徒:每日向牖呼之,應則已,不應則入收斂遺蛻。凡呼之三年,乃不應,啓石視之,坐蛻矣。故稱爲活死人墓。”著有《華陽真誨》行二世。又云:“王小顛,道名合心,常州宜興人。生而慧辨,通儒術。弱冠居金沙,即悅水雲之士,作方外遊,啓遍諸名山,訪高流,見閻希言,師事之。……先生學博而才敏,構詞用意出人意表。”此雲師事閻希言,疑當爲師事閻希言之徒。笪蟾光《茅山志》卷三所載萬曆四十一年《神宗爲聖母建金籙齋詞》、萬曆四十三年《神宗三辛懺醮詞》中,皆有“特命本山乾元觀真道士李教順等,祗就殿廷啓建金籙”,“諷誦《高上玉皇本行集經》一藏”等語,此李教順當爲閻希言之徒裔。《諸真宗派總簿》記“閻祖派”派字爲:“複本合教永,圓明寄象先,……”等二十字,據上記閻希言所傳徒裔之輩字,與此相吻合,故所謂“閻祖派”當爲閻希言所傳之派系。但“教”字後傳代情況不明。此後龍門派之宗師系第七代沈常敬(號太和),晚年亦住茅山傳道,順治十年(1653)卒。傳有弟子孫守一(號玉陽)和黃守元(號赤陽),爲龍門第八代。孫守一又傳閻曉峰,爲龍門第九代。孫、閻皆住茅山乾元觀,但據《金蓋心燈》之《道譜源流圖》載,閻曉峰“所傳後人改皈茅山法派”,表明閻曉峰後已非龍門派。似乾元觀所傳一直爲閻言系之徒裔。
南宮派
全真龍門派支派。由龍門第十代李清秋開啓,以廣東羅浮山爲中心。清樑教無《玄門必讀》:“南宮祖李清秋,爲龍門第十代孫,得至人傳授真道口訣。道成,得證天仙。後秘授曾一貫祖師,法派曰南宮派”。李清秋生平不詳。從清陳教友《長春道教源流》卷七可見其傳代概況:“曾一貫,號山山,不詳何許人。其師李清秋,龍門派第十代孫,得至人傳授真訣,一貫傳其學,恬修道成,以符藥救人。康熙間人羅浮,築道場於紫霄洞。五十五年(1716),廣州旱,當道邀請求雨,雨大注,因委管沖虛觀。山中五觀,餘四曰酥醪,曰九天,曰黃龍,曰白鶴,俱延爲住持。後遷紫霄洞道場於酥醪洞,令弟子柯陽桂主之。師自居沖虛,未幾羽化。”是爲龍門第十一代。其弟子柯桂陽,“號善智,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家世住宦,幼習舉子業。……弱冠棄家遊羅浮,禮曾一貫爲師。”與其師共興酥醪觀。“住山三十餘年,度弟子百餘人。乾隆十年(1745)六月二十日無疾而終,年五十三。”是爲龍門第十二代。其後有童復魁,號慵庵,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人,爲柯桂陽再傳弟子,即龍門第十四代。乾隆五十六年(1791)入道於羅浮山酥醪觀,時年三十八。復雲遊二十載,歸後被推爲酥醪觀主持,覆被舉任道會師之職。嘉慶六年(1801)卒,壽九十八。其徒有江本源,字瀛濤,號松竹山人,廣東番禺縣人。入道羅浮酥醪觀,通儒、釋之學,能詩文,士大夫喜與之遊。童復魁逝世後,繼爲酥醪綱住持。爲龍門第十五代。又有賴本華,號介生,原名洪禧,字疇葉,廣東東莞縣人。幼習舉業,爲諸生,以詩名。後入酥醪觀,禮童復魁爲師。習靜一室,不與人接。年八十餘化於觀中。有《浮山新志》、《紅棉館詩鈔》傳世。後有陳銘珪,字友珊,廣東東莞人。咸豐二年(1852)副貢生。晚學道於羅浮,派名教友。後修復酥醪觀。爲該觀住持,自號酥醪洞主。爲龍門第十七代。光緒七年(1881)卒。傳有弟子張永暗等。
金山派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因發源于山東嶗山,又稱嶗山派。由龍門第四代孫玄清所創。據《玄門必讀》等載,孫玄清,字元玉,號金山,又號海嶽山人。山東萊州府即墨縣嶗山人(或謂青州府壽光縣人)。自幼在嶗山明霞洞出家,禮李顯陀爲師。後遊鐵茶山雲光洞,遇通源予授以升降天門運籌之法(內丹法)。年十九,即墨縣太和真人攜住黃石宮,苦煉二十餘年,頗有成就。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至北京白雲觀坐鉢一載,大著靈異。賜號“護國師左贊教主紫陽真人”。卒於降慶三年(1569),壽七十三。1926年北京白雲觀抄藏之《諸真宗派總簿》記有該派傳代派字。傳承與活動情況未見記載。
西竺心宗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由龍門第八代雞足道者所開啓。以雲南雞足山爲傳播中心。據《金蓋心燈》卷六《雞足道者黃律師傳》,雞足道者,來自月支,休於雲南雞足山。自稱野坦婆闍,華言求道士。所精唯西竺鬥法,稱“西竺心宗”第一百代。清順治十六年(1659)赴京師謁王常月,賜姓名曰黃守中,遂爲龍門第八代弟子。《覺雲本支道統薪傳》下卷《閔大宗師傳》稱,乾隆五十五年(1790)閔一得攜王常月所傳大戒書去雞足山,黃守中猶在,閔以大戒授黃,黃以鬥法密術授閔一得,閔歸而纂爲《大梵先天梵音鬥咒》十二卷。黃守中所傳“西竺心宗”,實爲道教中的佛密派,其法多采用道教符籙派的“雲篆”和佛教的“真言”,佛密色彩很濃。其徒多爲行跡詭異、身挾絕技的江湖奇士。據載,黃守中傳管天仙(派名太清),管傳金懷懷(王清楚)、白馬李,金傳活死人(雲大辮,本姓王)、李赤腳、石照山人(章大享),活死人傳往往生(郭陽曉),爲龍門第十二代。黃又傳大腳仙、王袖虎。大腳仙傳張蓬頭,張傳龍門道士(郭來澄)和李蓬頭等。十二代後傳承不詳。
雲巢派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由龍門第八代陶守貞開啓。以浙江湖州金蓋山爲傳播中心。據《金蓋心燈》卷二《靖庵先生墓表》等載,陶守貞,原名然,字浩然;派名守貞,號靖庵。世居浙江會稽,祖唐應蜀藩聘,遂居蜀。幼孤,隨母居蜀。母卒,至浙江吳興依族侄陶思萱,尋入金蓋山修道。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受戒於北京白雲觀王常月,授以卷冊,遣歸金蓋。康熙十二年(1673)卒。傳法給族侄陶思萱(號石庵),爲龍門第九代。陶傳第十代徐清澄(號紫垣),徐傳第十一代徐一返(號隆巖)。一返兼承正一派,法名漢臣。“禱雨祈晴,無不立應”。沈一炳弟子龍門第十二代陳陽復(號樵雲)亦曾得徐一返授正一法。其該派分衍爲更小支派,傳衍於江浙。
天柱觀派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由龍門第八代金築老人開啓。以浙江餘杭金築坪天柱觀爲傳道中心。《金蓋心燈》卷二《金築老人傳》:金築老人者,“字號三見而三異:《洞霄聞人志》載,盛青崖,江南桐城人,明末進士,隱天柱觀;《楊氏逸林》載,樵雲氏者,桐鄉人,姓盛,名未詳。明末進士,值世滄桑,高隱大滌,自號退密山人。《菰城拾遺》載,異人金大滌,學富五車,嘗自比管、樂。明亡遂隱,初休金蓋山之白雲居,更號樵雲,既歸老於天柱金築坪。……著作頗多,石庵輩梓以行世。”蓋爲清初一隱君子。曾從王常月受戒,爲龍門派第八代弟子。康熙三年(1664)傳潘太牧(字牧心),爲龍門第九代,潘傳第十代王清虛(號洞陽),王傳第十一代潘一元(字天崖)。此後承傳不詳。
金鼓洞派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由龍門派第九代周太朗開啓。傳播中心在杭州金鼓洞。據《金蓋心燈》和《金鼓洞志》載:周太朗(1628—1711),字元真,號明陽,江蘇震澤(今吳縣)人。父歿,舍俗出家。初禮龍門第八代孫守一(號玉陽),繼禮黃守元(號赤陽)爲師,嗣爲龍門第九代。後遊東南,於康熙三年(1664)來杭州。康熙五年(1666)結茅於西湖棲霞嶺北金鼓洞,建屋修真,即後之鶴林道院。於是參玄訪道者雲集。先後傳弟子戴清源(號初陽)、高清昱(字東籬)、方清復(號凝陽)、謝清涵(號賓陽)、金清來(號靜靈)、孟清晃(號逸陽)、許清陽等。閔一得雲:“當時從師(指周太朗)者,千有餘人。聞之輕雲子(指沈一炳)曰:全真一派,東華而下,盛自重陽(王囗),歷傳丘(處機)、趙(道堅)、陳(通微)、周(玄樸)祖,周傳張(靜定)、趙(真嵩)、王(常月)、黃(守元),……逮我明陽子周律師出,祖道南行。”與諸師“賡揚唱和。玄風慶會,自元而降,殆無有過之者。”(《金蓋心燈》卷三《周明陽律師傳》)表明龍門派南傳後,以周太朗時期爲最盛。周太朗弟子中,高清昱去浙江天台山,另開桐柏宮支派。其餘住山弟子繼續在金鼓山傳衍。戴清源傳第十一代駱一中(字聖哲),駱傳第十二代蔡陽善(字天一),蔡傳第十三代戴北莊(派名戴來某),戴傳張復純。時當清道光年間。
桐柏宮派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由龍門第十代高清昱開創。以浙江天台山桐柏宮(崇道觀)爲傳播中心。據《金蓋心燈》卷四《高東籬宗師傳》:高清昱,字東籬,祖籍山東寧海州(治牟平),寄居長白。宿學儒。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已七十五,始由臺灣至浙江杭州金鼓洞,師事金鼓洞派創始者周太朗(號明陽),嗣爲龍門第十代弟子。周授以《南華》、《道德》、《參同》、《悟真》、《華嚴》、趙注《大學》、《中庸》及《心經》等。居金鼓洞鶴林道院四十餘年,從遊者衆。雍正十三年(1735),出主天台桐柏山崇道觀講席,後啓桐柏宮支派。乾隆三十三年(1768)卒。著有《臺灣風俗考》三卷。高清昱傳弟子沈一炳(號輕雲)、方一定(字熔陽)、閔一得(號懶雲),爲龍門第十一代。沈一炳傳弟子陳陽復(字雲樵)、周陽本(字梯霞)、費陽得(字丹心),爲龍門第十二代。他們又多開啓更小的支派。陳復陽開啓餘杭南湖三元宮支派,門下有阮來宗、楊來逸、錢來玉、鮑來金等;周陽本開啓餘杭銅山半持庵支派;費陽得開啓歸安(吳縣)射村開化院支派。方一定下傳弟子十二代顧陽昆(字蒼州),顧傳十三代王來真(號嶧陽),開啓蘇州裴嫁橋鬥母宮支派。閔一得下傳弟子也很多,其徒孫輩王來因等又宗祖他開啓覺雲支派。他本人學綜三教,著述甚豐,是清代少有的著名道教學者。
碧洞宗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傳播於四川。創始人陳清覺(1606—1705)。據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支譜》載,陳清覺,道號賽鬆,又號煙霞,湖北武昌人。少年爲進士,入庶常。後辭官入道,至武當山太子坡拜龍門道士詹太林爲師,爲龍門派第十代弟子。清康熙八年(1669)入川(或謂康熙二十六年入川),至青城山天師,修葺殿宇,潛心修道。康熙二十六年(1687),將教務交張清湖,去成都青羊宮養靜。臬憲趙良壁遇之,事以師禮,於青羊宮旁建二仙庵以居之。康熙四十一年(1702),皇帝賜封“碧洞真人”號,並欽賜“碧洞丹臺”匾額。康熙四十四年(1705)卒。傳有弟子陳一慶、吉一法、劉一貞、孟一貴、石一含、龍一泉等。其住青城山之師弟張清湖、張清仕,住三臺雲臺觀之師弟張青雲等亦各傳有弟子多人。這些弟子再遞相傳授,逐漸形成一個支派,尊陳清覺爲開派祖師,以其碧洞真人號之“碧洞”二字名宗,稱碧洞宗。成爲清至民國間對四川道教影響很大的一個宗派。碧洞宗依龍虎派所訂派字傳代。其開祖陳清覺爲第十代,依次相傳,至民國時,已至第二十三代。《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支譜》記有第十一至二十三代道士之名。第十一代有陳一慶等二十八人,第十二代有王陽炳等三十七人,第十三代有吳來輝等四十三人,第十四代有萬復證等五十五人,第十五代有萬本圓等一百人,第十六代有李合邦等一百二十八人(以下各代略)。所記是否爲該派道士全部,已難知曉,僅此亦可概見其規模。碧洞宗以成都二仙庵和青城山天師洞爲傳播中心,逐漸向四川其他州縣發展,上引《支譜》即記有該派道士住持之州縣宮觀名,統計宮觀所在州縣有:華陽、雙流、溫州、郫縣、漢州(今廣漢)、崇慶、灌縣、大邑、彭縣、潼川(今三臺)、中江、綿竹、眉山、蒲江、邛州(今邛崍)、資陽、樂至、富順、茂州(今茂汶)、汶川、天全、雷波等。上述州縣,大都在川西地區,少數在川北、川南及少數民族地區。長期以來,四川各地道教皆屬天師正一道,碧洞宗產生後,漸有取代他派的趨勢。現代,青城山和成都青羊宮已全爲龍門碧洞宗道士,正一道士只零星散居於其他宮觀。碧洞宗在長期發展中,曾出現一些傑出道士。如第十三代王來通,號自明道人,清乾隆間住持灌縣二王廟。他除整飭廟規,勤於教務外,又關心地方水利建設,發起新修橫山長同堰,推廣都江堰治水經驗。他主持刊印的《灌江備考》、《灌江定考》、《彙集實錄》三書,是現存都江堰治水經驗總結的專書,有一定科學價值。第十四代陳復慧,號仲遠,住持溫州盤龍寺。博學能文,有《雅宜集》行世。對道教齋醮音樂頗有造詣,曾校正《廣成儀制》數十種傳世。被後世尊稱爲道教音樂“廣成韻”之祖。第二十二代易心瑩(法名易理輪),是近代著名道教學者,著有《道學系統表》,輯有《女子道教叢書》等。
霍山派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創始人張宗囗。《諸真宗派總薄》載:“雲樵真人姓張名宗囗,字耕雲。系山東登州福山縣人。由光緒甲申(1884)秋間,重赴白雲觀傳法。門下弟子等因徒衆人繁,叩請願遵‘宗’字爲第一代號。”據《白雲觀志》,張宗囗,又名圓囗,字耕雲,爲龍門派第十九代律師。光緒十三年(1887)逝世。傳法給龍門派第二十代律師劉素雲。《劉素雲道行碑》雲:劉素雲,法名誠印,河北東光人。自幼好善,儒道兼優,拜十九代方丈張耕云爲師。同治十年(1871)募捐五千餘金爲其師之傳戒費,受戒者三百餘人。後又募捐銀刻印經板和重勒觀內碑文。繼任龍門派第二十代律師,又爲霍山派第二代傳人。光緒二十年(1894)卒。《諸真宗派總簿》載有該派“宗誠信崇緒,修善法德超,……”等四十派字。但劉誠印(素雲)之後傳給何人,不見記載。
覺雲派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由龍門雲巢派分衍而來。《龍門正宗覺雲本支道統薪傳》序:“海上覺云爲浙湖雲巢分支,於有清光緒戊子(1888)開派。”其《例言》:“光緒戊子,本壇張復誠、陳本中、沈本仁等恭詣雲巢宗壇,稟準開派,是年三月春,啓建醮典,敦請宗壇王來因、程來水、姚來鑑三師啓派,本刻故尊三師曰宗師。”該派宗承雲巢開派宗師龍門第八代陶守貞(號靖庵)和第十一代閔一得(號懶雲)之傳,對他們提倡的神仙與忠臣孝子不二,出家與在家、出仕與入山各隨方便的思想,加以發揚,使龍門派更加世俗化。上引《覺雲本支道統薪傳;後跋》雲:“自閔祖啓‘方便法派’而後,半多出自俗居有志之士,於是儒而道者日愈多,推行教法日益廣。今者雲壇竟遍佈於江浙。”表現出晚期全真道已不再如他們先輩那樣強調出家離俗了。該派自光緒十四年開派以後,一直承傳不絕,《覺雲本支道統薪傳》有傳系圖加以記載。如開派人之一的程來永傳第十四代湯復弼,湯傳第十五代車本鎰等,車傳第十六代邱合度、徐合建,邱傳第十七代倪教學等,倪傳第十八代沈永家。時至民國十六年(1929)。
閭山三奶派
淨明派或正一派的分支,爲民間道派。該派源於陳靖姑(奇仕媽)的民俗信仰,相傳福建古田縣東地名臨水,於五代時有陳姓世代爲巫,陳靖姑亦一女巫,父陳昌,母葛氏,教以巫鬼道之術,陳靖姑與其結誼姐妹,巫相兼,習武修道,由巫師而神,鄉人祀之。據說她曾師從閭山法主許真君,得許旌陽之秘訣,又從龍虎山張天師學道,得斬妖寶劍。陳靖姑信仰的《大奶靈經》雲其“傳法閭山,顯跡古田”,南宋時福建一帶建有奇仕媽宮、臨水夫人廟。泉州奇仕媽祀陳、金、李三夫人,爲授胎、護產、育嬰之女神,香火較盛,且有“觀音籤”,並以媽祖配祀,至今尚存。福州的三奶夫人爲陳靖姑、林淑靖(林九娘)、李三靖(李三娘);古田順懿祖廟中祀順天聖母(陳靖姑)、左祀江夫人(俗稱虎奶)、右祀石夫人(俗稱二奶)。臺灣有十六座臨水夫人廟(包括臺北市臨水順天堂、臺南市臨水夫人媽宮、高雄縣三奶宮、南投縣順懿宮、臺中市臨水宮、宜蘭縣靖安宮等到),皆爲道觀,屬三奶派道教。臺灣道士多屬正一派系,其中烏頭司公爲天師道,紅頭師公爲閭山三奶道。要之,閭山三奶本爲道教民俗信仰,在大陸至今猶存,臺灣民間道派興盛,遂發展爲民間道教之一。
南五祖
道教全真道尊奉的五位宋代祖師,即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相傳張伯端於北宋熙寧二年(1069)在成都遇異人授予“金液還丹訣”,因此修煉得道,並將“金丹之道”授石泰,石泰授薛道光,薛道光授陳楠,陳楠再授白玉蟾。五祖認爲儒、釋、道同源,三教一理。以修煉金丹(內丹)或謂修煉“性命”爲主。其修煉理論,在道教內丹修煉理論中佔有重要地位。因其活動多在南方,所以後來被尊爲南五祖。又稱“南宗”或“紫陽派”。
北七真
即全真道創立者王重陽的7位嫡傳弟子:馬鈺(創全真道遇仙派);譚處端(創全真道南無派);劉處玄(創全真道隨山派);邱處機(創全真道龍門派);王處一(創全真道嵛山派);郝大通(創全真道華山派);孫不二(創全真道清靜派)。因其皆對全真道的傳播和發展作出過貢獻,元室對他們都贈封“真人”或“真君”之號,加之其活動於北方,故被尊爲北七真。北七真雖各創一派,但其宗教思想和修煉方式卻大致相同。他們提倡三教合一,以清靜寡欲爲修道之本,以煉氣養氣爲修煉之要,以忍恥含垢、苦己爲人爲宗旨。其傳世之作,均收入《正統道藏》。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九鱗記 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