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四章 五行遁術(二)

魏新兵這傢伙貪墨自己二十萬貢獻度,卻是發了一筆小財,孫豪啞然失笑,沒跟他一般見識。

真正開始修行之後,孫豪發現,自己的五行遁術修行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孫豪修行以來,一直十分善於思考和總結,此次修行五行遁術,孫豪也是如此。

人族五行遁術的修行,只是列舉了每個遁術需要怎麼修行的秘術,也指出了修行之法,指出了修行需要達到的效果。

可是人族五行遁術,卻並沒有給出一個修行的階段和步驟,這個,隱隱約約地藏在了各種修行之法之中。

拿到孫豪手中之後,孫豪認真分析總結,將自己的五行遁術修行分成了三大步驟。

從先到後,依次是感悟五行屬性、分別掌握五行遁術、熔鍊五行遁術於一體。

按照正常的五行遁術修行要求,這個階段,孫豪的主要任務其實就是感悟五行屬性的各個特定的細微性質差別,以便自己在遁術的過程之中,跑得更快。

只不過,孫豪修行的時候,跟其他初次接觸五行遁術的修士有了一個巨大的不同。

孫豪現在是什麼修爲?大乘期,乃是虛界頂尖的一層人了,而五行的修行和體悟,其實是從修士的最初階段就開始了,比如說,孫豪挑選的入門修行之術,就得從五行屬性之中挑出,而孫豪的第一個修行功法就是木屬性的年輪木。

大乘期的修士修行五行遁術,其感覺,其實就跟一個國子監的大學生,在重新溫習《弟子規》一般。

孫豪一路走來,對於五行的修行和理解已經不少,尤其是早期,孫豪修行五行輪靈訣期間,更是把五行屬性挨個輪了一個遍,後來的修行過程之中,無論是煉丹還是煉器,也無論是修行哪一種法術,其實五行屬性都無處不在。

其實,無論是風,還是雷,也無論是冰還是毒,其大範疇依然逃不脫五行之屬,只不過,這是一些特殊的,變種的五行屬性,而且又因爲其特殊性單獨成爲了一個屬性而已。

真要較真,還真是跟五行難以分離。

也就是說,孫豪這一路的修行過程之中,其實始終都隱約跟五行相連。

作爲一個大乘大修士,孫豪對於五行的理解和感受就已經遠遠超出了一般修士,此時修行五行遁術的時候,眼界和起點自然就完全不同。

比如說這些五行遁術的第一步,熟悉五行屬性的細微差別,原本,五行遁術的要求就是去認真記住五行所屬之中每一種列舉出來金屬、樹木、水域、火種或者土層的屬性了,便於在其中遁走得更快。

可是到了孫豪這兒,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不同的金屬,不同的樹木,這些,其實都是外在的一種表層現象,孫豪現在的修行等級,早就已經完全超越了這種最爲粗淺的層面。

就孫豪所理解的,五行的屬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不同的修士眼中,有着不同的理解,五行之屬實際已經進入修士修行甚至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說,起源於《洪範》的五行觀點認爲:木的特性:日出東方,與木相似,古人稱“木曰曲直”;南方炎熱,與火相似,古人稱“火曰炎上”;土的特性:中原肥沃,與土相似,古人稱“土爰稼穡”……

而古典《素問》則認爲:五行的性質應從“平氣”、“不及”、“太過”三方面考慮。平氣時,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不及: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

還有第三種觀點認爲:木,生髮、條達、主仁,其性直,其情和;火,炎熱、向上、主禮,其性急,其情恭;土,長養、化育、主信,其性重,其情厚……

這些觀點,孫豪在自己的修行之中都已經或多或少接觸過,如今再來修行五行遁術,頓時,孫豪對自己的要求就完全不同了。

五行,無處不在,而對於五行屬性的理解,也就是五行遁術的根基。

五行遁術大成之後的標準和標識就是“無物不遁”,那麼對於孫豪來說,這其中的根基就在於前期對於五行屬性更加深入細緻地研究。

孫豪覺得,如若是對於五行屬性的瞭解不透徹,無論如何,五行遁術都是不能大成的。

孫豪一邊修行,一邊理解,心中越來越明晰。

不得不說,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之上後,去修行一些基礎一點的功法,感覺又是格外不同。

無論是視覺,還是對其原理的把握,都有着不同一般的根基。

過去,孫豪的修行方式一直是九大修行體系齊頭並進,並不是很理解那種單法通天的修士最終是怎麼修行的,按照孫豪的理解,只修一種道術的修士,在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後,必然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制約,最終成就怕是有限。

可是現在,孫豪開始修行五行遁術之後,心中產生了一個十分清晰的感覺。那就是,當修士的修爲達到一定高度之後,再回過頭去修行一些低級或者是基礎的功法,其實理解起來更加快捷,修行起來的速度也就會相應地快上許多。

那麼由此得出結論,實際上,很有可能那些單法通天的修士抵達了一定的高度之後,發現了自身的不足,那麼再相應地,去採取補救措施,再來從頭開始修行一些必須修行的內容,那個時候,因爲修士本身的眼界和高度已經在了,修行起來可能並不會太難。

那麼也就是說,單法通天和自己這種齊頭並進的修行之術到底誰好,卻是需要因人而異,而且到最後,怕都是殊路同歸,都必須對修行的本源,大道,產生一些理解纔可能走得更高。

而要理解大道,估計也就會涉及到許多的修行基礎。

比如五行。

沉下心來,孫豪在心中,開始給五行列表,開始更爲廣泛地思考五行屬性的區別,而就不僅僅只是侷限在了對於不同金屬,不同樹木或者是水域的理解和掌握了。

五行,涵蓋了方方面面,他包涵了自然界的許多東西,比如說五味,酸甜苦辣鹹分別對應木土火金水;比如說五色,青赤黃白黑分別對應木火土金水;比如說五氣,風暑溼燥寒分別對應木火土金水……

五行,還包涵了修士個體的許多東西,比如說五臟,肝心脾肺腎分別對應木火土金水;比如說五官,目舌口鼻耳分別對應木火土金水;比如說五情,怒喜思悲恐……比如說五聲,呼笑歌哭呻……

真正的五行遁術,修行到了極致的五行遁術,怕就是那種需要各種各樣的屬性充分協調,各種各樣的環境都能適應的,一遁千里。

就在玉虛宮之中,孫豪開始認真體悟五行屬性,並且,感悟越深,感覺自己修行五行遁術也就越是有意思。

一個真正的五行遁術,修行到極致的時候,是個什麼樣子?應該是遇見什麼遁什麼,遇見什麼屬性自然出現什麼遁術,也就是所謂的心隨意動,遁術自變。

一個真正的五行遁術打開的,很有可能就不是一種屬性的蟲洞,而是一個接一個不同屬性的蟲洞,從而快速往前逃逸而出。

而且,認真感悟五行屬性之後,孫豪還產生一種十分奇怪的感覺,那就是任何一個五行遁術的修行其實都是有一些特殊的辦法可以加持的。

人族修士開發出來了五行遁術的手印,其實吧,就是利用了五指的不同屬性,加持對五行遁術的理解,提升自己的遁術成功率。

依照這種辦法類推,那麼是不是說,自己就還有很多辦法可以提升自己的五行遁術?畢竟來說,按照五行分類來說,自己身上可不止具備五行屬性。

第二六九六章 緣定三生第三百六六章 韻律再現第五百四五章 紫氣東來第一九七四章 謀局萬年第一五五六章 預備戰隊第一二二六章 鬥戰天宮(二)第六百二六章 神豚輓歌(四)第四百一五章 進入戰場第一一七四章 立威天下第一三零九章 圖窮匕見(二)第二百零五章 謝天謝地你來了第七百九零章 大宇天劍第二二三五章 不死神域第二零七七章 雲嶺仙鬆第二二六零章 魂之戰第一百九八章 黑山寶藏第九百四二章 擊殺暴恐(二)第二六二七章 內宮軼事第五百四六章 須彌凝空塔第一一零零章 戰神臨世(二)第二百五七章 劍貫蒼穹第二百六三章 養魂木(二)第一三三八章 一口老血第二零六四章 高不斷潮第二一七四章 人族大劫(二)第一八三五章 挺進毒區第七百五五章 閒郎之謀第一七四九章 籌劃分神第一六五五章 干鏚刑天第二五三九章 阿烏遺志第一三五零章 大漠會盟(藍色打賞加)第八百六八章 驚險一刻第二零六九章 恐有蹊蹺第一四八四章 劍丸之議(五加)第一百九七章 斬殺樹妖(三)第二三五零章 強大魂祖(二)第二四七五章 超極品朽材第三百七二章 同去同去第四百三七章 一戰登王(三)第六百三二章 虛空巨尾第一七零三章 不死英雄(三)第二八二三章 道術對抗第四百五九章 隕落在即第二五二三章 無盡噩夢第一六六三章 逃脫大難第二一五一章 雙魂領銜第一零五八章 真正緣由第二八五五章 因果之秤第二零四零章 先祖威猛第八百六零章 金丹過河第二百六二章 養魂木第一三九三章 陽光少年第八百零七章 前五戰局第四百一一章 戰場情報第二六零二章 海狗節第一一三五章 惡魂蟲出第二四二八章 中虛共主第一二六零章 雷島之戰(一)第一九九七章 合體初期第五百四四章 劍崩山嶽第一八一六章 返回龍域第一七零三章 不死英雄(三)第九十章 奇招迭出第一四六五章 虎王分身第一一一一章 白骨龍船第一二六二章 雷島之戰(三)第一八五二章 萬毒之王(三)第一二四一章 沉香醒來第一七九六章 彩鵬金翅(十四更)第二百八三章 拜師彩雲第二二六六章 九皇金珠第一八零五章 陰陽二氣第二零一九章 我是你爹第八百三三章 鎮海神猿第一四八八章 人族動作第七百九三章 大戰之前第二四八八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一六章 一晃三年(一)第一六三六章 紫金神雷第一二三一章 再續九脈(二)第七百三二章 輪金取藥(三)第七十六章 靈石礦洞第一三六八章 蓋世神通(二)第一八一一章 風域大戰(三)第二八四五章 剝離水源第九百二一章 難纏甲蝨第一百四七章 沉香就是一個神話(二)第二六五四章 再回藥族第一九五六章 兇猛撞擊第二六四一章 時空之砂第二五一二章 養神丹系列第二八零一章 二祖的光輝第二零五六章 瀚海胡楊第一四八二章 虛界新生(三加〕第二六三九章 時空和四極(二)第一一七三章 出手無情第四十六章 蛙王取義第二零四九章 巫神污神第七百四二章 十年輪金第一百四九章 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