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無子又怎樣

這真是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王福來和尤海萱算是歷經波折,終嘗所願,他們是幸運的。但現在社會上還有很多要不上孩子的,中醫看了,西醫也看了,甚至什麼偏方也都試過,最後試管嬰兒也做了好幾期,女人打激素針發的像個球一樣,最後依然沒有結果。他們耗費了鉅額的錢財,消耗了大量的時間跟精力,最後把身體也治壞了,到頭來還是一場空,這些人無奈淒涼的心情,讓人感到無比的同情。

奉勸這些朋友一定要想開,沒有孩子不丟人,去他的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現在社會發展很快,未來的養老產業一定非常發達,養兒防老一定會被專業養老所取代,所以也不用擔心養老問題。沒有孩子,夫妻倆可以抽出時間去旅遊,去做喜歡做的事,沒有了撫養孩子的壓力,可以更好的享受生活。

沒有孩子,應該把它當成上天對自己的恩賜,是老天爺不讓你受苦受罪,給你的特赦。生孩子養孩子那纔是對自己的懲罰,十月懷胎的苦累,生產時鑽心的劇痛,那一樣不是對女人的懲罰。還有把孩子養大所付出的金錢和精力,要操心孩子的身體健康,還要操心孩子的成長,長大後還要幫孩子找對象結婚買房子,孩子有了孩子還要再幫孩子看孩子,絕對是一輩子還不完的債。

付出了一輩子的心血,所圖無非是自己老了病倒在牀榻前,有人伺候。可是假如孩子不在身邊,或者孩子本身也有疾病伺候不了你呢,不一樣還是依靠社會服務嗎。最可怕的,假如孩子走在了你的前面,那個苦痛可是更讓人受不了啊。有人說,這些我都不圖,我就是圖起我死以後,孩子給我送終。這句話就更沒有意義了,最後人都死了,身後事到底辦成什麼樣,你知道嗎,你肯定不知道,即便能感知得到,你也沒有辦法再回來了。

沒有孩子的人請你放心,我們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和社會都有這方面的政策,即便沒有孩子送終,也會有民政部門給妥善安置的。也許真到了那一天,你才真的明白,有沒有孩子到底是好還是壞。上天冥冥之中都有定數,有也歡樂,無也歡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千萬不要陷入其中無法自拔,那纔是真正可悲的事情。

王福來終於有了自己的孩子,那興奮勁就不用提了,但是問題來了,家裡還有個大的呢,雖然不是親生的,但已經辦理了正式收養協議,和親生的沒什麼區別了。總不能因爲有了自己的骨肉,就冷落了收養的孩子吧。王福來和小尤都認爲,還是要按照以往的慣例,該怎樣對他就怎樣對待,只是注意不要做太劇烈的動作就行了。總之就是一個原則,不能讓他感覺到爸媽冷落了他,也不能讓他大了以後知道自己是收養的。

王福來原來猶豫要不要回江東發展,有了自己的骨肉,他在心裡立馬做了決定,必須回去,自己是江東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夠在江東長大,最起碼要對江東老家有感情,不能成爲一個純粹的廣東人。有人會說,王福來是不是太矯情了,都是中國人,在那裡長大不一樣啊,這又不是在國外,要保留一顆中國心。可北方人有時候就是這麼戀家,即便離開故土,很多人也難改鄉音,還保留着家鄉的很多習慣,這可能就是北方人重情,南方人重利的原因吧。

王俊才明顯感覺到王福來最近跟他聯繫的勤了,特別是對江州市房地產市場越來越關注。在建新區區委區政府的強力推動下,棉紡廠地塊周邊的拆遷工作推進速度飛快,九九年時房價便宜,老百姓做釘子戶的很少,除了個別產權有糾紛的未拆以外,大部分都已經完成了。晟達地產不願再等了,各種器械紛紛進駐,大工地瞬間熱鬧了起來。地產這個行業,其實需要大家一起來搞,市裡進來的地產企業多了,市場氛圍就起來了,單單憑着少數幾家是沒有這麼大力量的,大家如果都在觀望,沒有一個敢於下海試水的企業,就沒有最終市場的繁榮。晟大地產就是那個敢冒風險的先行者,當然它也是基於王俊才的商業中心才下水的,是經過充分論證的。要說起來,真正敢於試水的應該是王俊才,沒有他的帶動,這一片的地產也發展不起來。

對於王俊纔來說,不管晟達地產後面賣得好不好,他能夠吸引地產項目跟隨,這就表明了商業中心加地產這種商業模式是非常好的,地產公司不是傻瓜,人家不精算好各種細節,人家是不會盲目投資的,那可不是一點半點,動輒幾十億的資金,任誰也不能讓它打了水漂。所以他對王福來的建議是,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馬上過來,現在就是投資的最佳時機。在江州,王俊纔要關係有關係,要融資也很方便,還有商業項目支撐,不搞地產絕對可惜了。

當然了,搞企業不是那麼簡單的事。註冊公司簡單,關鍵是得有充足的人力資源,和一定的資金保障,這些都需要王福來準備,需要一定的時間。王俊才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他不會催促王福來,以免給他帶去太大的壓力,做生意也講究水到渠成,一切要順其自然。

一九九九年五月一日,江州第一家合資超市,江百歐西瑪超市開業了。作爲王俊才最大的競爭對手,它的開業引起了王俊才足夠的重視。董濤也早早地做出了預案,以巨大幅度的優惠來抵禦歐西瑪超市開業帶來的衝擊。然而優惠幅度再大也抵不上開業優惠的幅度,再加上人們都圖個新鮮,所以歐西瑪開業頭三天,興隆超市客流量明顯減少。

就在大家擔心興隆超市會受到嚴重衝擊的時候,歐西瑪的優惠搞完了,大部分商品恢復了原價。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經過兩家對比,興隆超市的價格優勢明顯,而且服務更好。還有一點對比明顯的,歐西瑪超市裡面的員工大部分是四十歲以上的阿姨,小姐姐很少。因爲江百有很多富餘員工需要安置,這是跟歐西瑪各合作的重要條件。而興隆超市就不一樣了,超市從上到下全部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她們幹活利落,手腳勤快,嘴還會說話,深得顧客的歡迎。

另外,興隆超市還有一項服務歐西瑪沒有,那就是購物班車,某些小區,顧客購物完畢,直接班車送到家。還有一點,歐西瑪所在位置爲黃金商業區,平時人流量就很大,公交車雖多,但大多時候都很擠。顧客買了東西需要等排老長時間的隊才能擠上公交車。綜合各種體驗,人們最終又回到了興隆超市,興隆超市生意又恢復了正常。

這些都在王俊才的意料之中,他在籌劃超市之初,就做了充分的論證,和足夠的準備。這些外資超市就是名頭大,它們憑藉的不外乎就是品牌加資金優勢而已,但是限制它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它們無法開設獨資公司,需要跟本土企業合資,這就導致了利潤攤薄,他們必須把利潤率提高到平時的兩倍才行,這樣一弄,價格不高才怪呢。這些外資超市希望覆蓋全部的購物客羣,是不可能的,它們應該定位於高端收入人羣,重利而不要重量,就像王俊才操作蘇家新屋頭的麪粉的思路一樣。

另外,王俊才從董濤彙報中瞭解到,歐西瑪超市對供貨商收費非常高,而且賬期很長,他們的採購人員態度傲慢,經常對供貨商呼來喝去,弄得很多中小企業都不願跟歐西瑪合作了。店大欺客,是商業經營大忌,當然這個客不單指顧客,也包括跟超市合作的衆商家,大家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孰高孰低的問題。作爲佔據絕對優勢的商場或超市一方,不能憑藉自身優勢,過於壓榨對方,否則將會得到反噬。

這一點,王俊才就做得很好,他在籌建超市之初,就做出了決策。儘量地不去收供貨商的費用,賬期能縮短就縮短,及時跟供貨商結算貨款。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很多供貨商主動降低供應給興隆超市的價格,而且由於兩方關係融洽,很多供貨商甚至願意給王俊才提供部分資金,以支持興隆超市新項目的籌建。這就爲興隆超市的快速擴張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超市開的越多,供貨商賣貨就越多,超市開的越快,供貨商的資金迴流越快,這是一種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良性循環。說白了,做生意跟做人是相通的,做人要平等相待,禮尚往來,相互扶持,做生意也一樣,平等交往,互惠互利,相互幫扶,簡單一句話,會做人做生意一定差不了。

第八十三章 辣椒基地第十九章 單身生活第一百五十一章 聘請總經理第一百六十六章 授業第一百一十八章 廣告位拍賣第一百零一章 回老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功法管用第四十九章 全員競聘第一百八十三章 捐款十萬第一百六十八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五十六章 兄弟重聚第二百二十二章 正式開業第二百零三章 曲店村第二百零七章 談判第一百八十二章 捐資助學第二百四十九章 談判第八十八章 酒局第三十三章 凱旋第二百一十七章 公交公司第二百一十五章 防損第一百零二章 求籤第一百九十四章 鬼打牆第十九章 單身生活第一百八十一章 鹽山中學第六十六章 彙報第四十八章 推薦盧成功第一百六十章 村委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排隊第二百四十五章 勸下海第一百六十三章 操場第二十五章 考察第七十二章 促銷第十五章 請客第二百二十三章 毛賊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機第二十章 年終獎風波第二百一十四章 線裝書第二十七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四十四章 書法會所第二百三十六章 給酒精廠開方第一百六十三章 操場第一百五十六章 趙蘇之爭第二百七十五章 問卷調查第八十三章 辣椒基地第二十章 年終獎風波第六十三章 查崗第一百七十九章 名譽校長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明軍出山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次教拳第九十六章 藏拙第二十章 年終獎風波第一百七十二章 產房門前第十七章 得到鍛鍊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法結緣第二百七十五章 問卷調查第二百三十八章 有機種植第一百七十三章 初乳第一百七十章 待產第九十八章 調動第七十七章 婚房第一百零九章 青蔥歲月第二百五十九章 鄉鎮公交第二百四十三章 無子又怎樣第八十八章 酒局第二百六十章 自營班車第二百三十二章 談判第一百六十章 村委會第三十三章 凱旋第一百四十六章 企業管理第二百七十七章 家族企業第五十五章 震倒一片第二百六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五十三章 足球隊第九章 日本走空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國市場第二百五十章 談判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勞倫斯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超市第二百一十四章 線裝書第一百五十六章 趙蘇之爭第二百一十七章 公交公司第二十七章 風雲突變第十五章 請客第二百三十二章 談判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勸下海第一百六十章 村委會第二百二十三章 毛賊第二百五十六章 兄弟重聚第二百一十五章 防損第二百四十五章 勸下海第三十七章 發財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宣傳第二十五章 考察第三十九章 老男孩的春天第一百七十章 待產第二百零七章 談判第二百三十四章 停產第二百二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七十一章 新公司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