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十項全能

畢竟好劇本千載難逢,閒着也是閒着,手裡有的是錢,噹噹製片人也不錯。

尤其在好萊塢,製片人是一個很神聖,充滿責任感的頭銜,是企業家和藝術家的結合,是保證電影工業和藝術積累的中流砥柱。

號稱導演背後的導演!

這幾年也見過不少所謂金牌製片人,他們不光是製造者,在丁誠看來同時也是老司機、大忽悠、守財奴、話癆、訟棍和財迷……

說白了一個人啥都能幹。

能找到好故事,制服牛導演,控制整個創作鏈、生產鏈和銷售鏈。比如布魯克海默,去年更是因此成爲27年來首位獲美國電影藝術成就獎的純製片人。

全球創下總計超160億美元的票房,包括《加勒比海盜》系列、《國家寶藏》系列、《珍珠港》、《國家公敵》、《空中監獄》……

還曾造就十多個系列網絡劇,包括長期上演的《犯罪現場調查》系列等。

作爲製片人,他對電影參與程度之深,恐怕令國內所謂製片人無地自容。每天參與總策劃、選演員、讀劇本、寫批示、看片段、做音樂,看每天的日誌。

在片場監督每一個鏡頭拍攝,掌控每一個創作環節;在電影的發行、推廣和營銷方面不遺餘力;用自己的學識和經驗對市場做出精確判定和決斷……

好萊塢流傳一句話:

得傑瑞得天下!

還別不信邪,當年爲邁克爾貝監製的《絕地戰警》、《勇闖奪命島》、《世界末日》、《珍珠港》部部狂卷票房,唯獨在05年邁克爾貝拋開傑瑞,與夢工廠單幹了一筆《逃出克隆島》,結果賠的褲衩都沒了。

很久沒人敢碰髒亂差的海盜電影,人家花重金讓冷僻題材復活,《加勒比海盜》系列促使當年半紅不紫的娘炮船長德普,一口氣爆紅十年。

目光敏銳,不但看得極遠,且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東西,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境界。

丁誠認爲一個好的製片人,就要有這樣獨特的眼光和寬廣的視野,一定要了解並把控市場,學會發現好劇本和新項目,這是立命之本。

比如大衛海曼,哈佛高材生,以拍攝獨立電影起家,99年取得《哈利波特》的電影改編權,先後拍攝成八部電影,創下總收入超76億美金的系列電影最高票房紀錄,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一股長達10年的魔法熱潮。

在製作《哈利波特》的間隙,也不忘參與收割金凱瑞黃金時代最後的光芒《好好先生》以及史皇黃金期的大作《我是傳奇》。

13年製作的3D科幻電影《地心引力》不僅橫掃奧斯卡七項大獎,還頗受科幻粉絲追捧,全球票房超過7.16億美金。

wωw¤ Tтkǎ n¤ CO

也是目前爲止十大金牌製作人中唯一還沒有被坑過的幸運兒。

生冷不忌,耐熱抗寒,水火不避,痛癢兩便。製片人還要有強大的耐心和定力,甚經得起摔打,耐得住寂寞,比劇組中的任何一個人的心臟都要更爲強勁。

比如喬西爾沃,好萊塢電影進入爆炸時代的主要推手之一。由他製作的著名電影包括《虎膽龍威》、《致命武器》系列、《黑客帝國》系列、唐尼版《大偵探福爾摩斯》系列。

與他合作過的動作片巨星包括吉普森、布魯斯威利斯、史泰龍、李成傑、施瓦辛格……

最牛逼他本身也是一個能打能扛的人,幾起幾落,依然堅挺。

這些都是基本操作,一個好製片必須是精通好萊塢的老司機,不光是車技,有各種愛好,三教九流都得認識,哪兒有便宜的租賃、按摩、酒店等,必須千杯不醉,酒精考驗。

比如阿諾恩,號稱好萊塢最神秘的製片人和頗具權勢的億萬鉅富,曾代表以色列在17個國家經營30個公司。

電影生涯始於一場飯局——另兩位參與者是經典制片人伊利奧特卡斯特納和大明星伊麗莎白泰勒。米爾坎被兩位浸淫於名利場多年的前輩循循善誘,爲一部猶太人背景電視劇《Masada》的完工擔保提供資金保障。

米爾坎在多年之後的回憶中說到:“那看起來就像是花錢給自己買羞辱,成爲這個行業裡又一個冤大頭,但是我卻自願與之爲伍,想要加入到這場名爲生存的遊戲中去。”

就此入行,但這個冤大頭的運氣真好,進入美國電影圈的第一部作品就是由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的《喜劇之王》,第三年就製作出影史經典《美國往事》。

九十年代創造熱潮的《窈窕淑女》、《曼波之王》,再到九零年代中期備受推崇的《搏擊俱樂部》、《盜火線》和《洛城機密》,及至千禧年之後的《史密斯夫婦》、《了不起的狐狸先生》等,再到最新的《爲奴十二年》……

一切都離不開強大的朋友圈,不凡的財富、出衆的品味、卓越的商業眼光和不俗的人格魅力,只是基礎。

而相同的生活志趣纔是真正的紐帶:夜夜不斷的晚宴、派對和夜店,讓米爾坎與圈內朋友們關係甚密。

甚至在電視上公開承認,自己曾被招募爲間諜,爲以色列完成幾十次秘密任務。

啥都得會、啥都得懂,這樣的人那簡直是老司機中的老司機。

當然找錢和發片纔是製片人的兩大核心任務,必須精通各種融資渠道和方式,遊說投資人並讓對方堅信你正在籌拍一部票房不俗的影片,回報豐厚。

而差不多同一時間開始,製片人就得在宣發上發力,把片子炒熱,賣出好價錢。

好萊塢電影三個最基礎的融資模式包括:貸款型融資、稅收型融資和代表着一些個人投資者的普通融資。此外,私募基金、海外預售、產品植入等都是籌措資金、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

金牌製作人在這個方面個個都是高手,否則他們也做不出來這麼多的電影,贏得這麼高的票房。

宣發和推廣就更是他們的拿手好戲。按美國電影協會的說法, 20年華夏可能會超過美國成爲最大的電影市場。

如今好萊塢大片都是一顆紅心,兩手準備。爲了爭奪國內觀衆,不斷邀請明星到大片裡面打醬油,不斷選擇到內地取景,各種合拍大片,甚至製作雙版本搞所謂的特供討好觀衆。

這已經不是個人忽悠,而是集體忽悠!

最奇葩的還是斯科特魯丁,多年的老同志,曾在6年內炒掉250個助理,被媒體和業界比喻成暴君,囊括奧斯卡、艾美、託尼和格萊美四項美國文藝界最高榮譽的14人之一。

製作的電影獲得超過150個奧斯卡提名,十幾尊小金人,代表作品包括《楚門的世界》、《老無所依》、《社交網絡》、《血色將至》、《時時刻刻》、《女王》……

這種人能在好萊塢屹立不倒,主要靠的是精益求精。會不惜一切代價的讓腦子中的想法成爲現實,會每週讀完超過九個劇本,以至於對於每部電影劇本的改動比編劇還要積極拿手。

縱然不是導演,卻總是嘗試從電影中追求生命的真諦;總以最高標準打造作品,周圍的人難以一再跟隨上他的步伐。

當年楚門的世界就是典型的例子。該片預算輕而易舉的超過6000萬美金,派拉蒙方面爲最後實現魯丁期待的效果,聯繫斯皮爾伯格、蒂姆波頓和特里吉瑞姆等諸多名導,先後未果,最終選擇了彼得惠勒。

而關於主演,一早就定下金凱瑞,甚至爲等待他的檔期,硬生生的將拍攝週期拖後整整兩年。

第57章 不知不覺就老了第399章 虎口奪食第434章 票房大爆的科普片第321章 捧新人第198章 配音的名義第70章 綜藝首秀第73章 不好意思第127章 要不起!第297章 炸了!第94章 可惜嘍第222章 憶苦思甜無題第58章 圈子第347章 喪心病狂的票房冠軍第291章 屌絲的崛起第154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311章 李小龍第二?第14章 做功課第350章 不服老不行第201章 上央視?第134章 猜不到吧?第249章 第一人!第384章 打泰拳第268章 笑裡藏刀第197章 欺負人?第45章 偏向虎山行第402章 恐怖號召力第108章 都讓開第399章 虎口奪食第479章 扶植未來的希望第188章 聲臨其境?第180章 神話誕生第304章 八爺的殺手鐗第438章 意外之喜第123章 演員的信念感第345章 細思極恐第471章 你到底是誰!第326章 寶刀不敢老第142章 大咖一日行第206章 毒舌?第143章 機會在哪裡?第199章 明知山有虎第71章 十秒第46章 挖坑小能手第301章 頓悟第337章 華人第一印鈔機第23章 反轉第110章 看你們的德性第303章 硬着頭皮也要上!第2章 戲如人生第37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第416章 忍忍就過去了第156章 神仙打架 血雨腥風第79章 一生一戲第473章 不能明珠暗投第401章 原來我已經這麼牛逼了?第47章 臺前幕後第77章 鄙視鏈?第331章 飆車!第197章 欺負人?第120章 專訪第433章 勇敢者的遊戲第388章 第一份好萊塢片酬第379章 虎視眈眈的大佬們第449章 平凡的偉大第42章 收穫一座大靠山第114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135章 出道即巔峰第251章 失去全世界的感覺第207章 童星的尷尬第18章 臨陣磨槍第145章 破釜沉舟第11章 寶藏開啓第191章 這才叫身臨其境第31章 對話死神第176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268章 笑裡藏刀第296章 是我的肯定拿回來!第60章 這才叫演技第423章 比弗利豪宅第354章 法國版城市獵人?第4章 可憐的眼珠第348章 進軍寶萊塢第152章 打天王的臉第102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362章 車神首映第372章 玩觀衆的精髓第302章 第一武指第440章 如何捧起金飯碗第322章 當老闆的感覺第250章 演盲人?第214章 大導演的追求第242章 演技的最大考驗第57章 不知不覺就老了第150章 喪心病狂第7章 爆破戲第28章 鎖定目標第322章 當老闆的感覺第193章 模仿秀第377章 熬出來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