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孔子問治

徐子安猛然呆住了,什麼什麼!!!不是聽錯了吧,徐子安忙追問道:“老丈可是魯國的孔丘?可是撰寫《春秋》的孔夫子?可是大儒孔仲尼?”

老者見徐子安一連問了這麼許多,也是莫名其妙,道:“老朽正是魯國孔仲尼,但還沒有撰寫《春秋》,不過壯士此言甚妙,魯國的《春秋》已經殘破不堪,確是應該重新修訂了。”

徐子安一下雙膝跪倒,匍匐在孔丘面前,聲音劇烈顫抖道:“孔聖人啊,我。我能見到你,也不枉此生了啊。”說着便向孔丘如雞叨米般連連磕頭、

不過這也難怪徐子安如此失態,這孔子的名聲實在太大了,正是他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思維模式,用任何讚美的話語來評價他也不過分啊。

孔丘見徐子安如此,也是十分詫異,雖然他現在小有名聲,但是老子尚在,他還不至於被人叫做聖人啊,見徐子安如此稱呼自己,行色又如此激動,孔丘心中大感欣慰,不禁仰天長嘆道:“這世上還是有人賞識我的學問啊,只要有這樣的人在,我的學說就還有實現的希望。“

身邊的衆人也被徐子安和孔丘的情緒所感染,紛紛嘆息流涕,每個人臉上佈滿的塵土,被淚水一衝,變得黑一道白一道的,甚是狼狽。

徐子安忙站起,扶住孔子的身軀,見衆人皆是悲痛無狀,心中很是十分詫異,忙問孔丘道:“夫子爲何落得如此境地啊?怎麼既無馬車代步,也無干糧充飢?”

孔子默然不語,身邊的那個白頭髮年輕人道:“我老師去秦國遊說秦王,可是秦國是個如同蠻夷一般的國家,既不聽從老師的勸說,也不尊重老師,老師一氣之下,便離開了秦國,可是秦國竟然連食物也沒有給我們,我們這一路是飢一頓飽一頓來的啊。”

一邊的那名叫子路的大漢道:“最可氣的就是那個商鞅,他和老師辯論了一天一夜,不能辯過老師,但他卻在秦王面前說我老師的壞話,所以秦王下令把我們趕出驛館,我們走的時候不僅沒有馬車相送,連食物也不給我們。”

孔子這才說道:“秦國十年前任用了商鞅,進行變法,徹底改變了祖宗的法制,任何人只要立下軍功,不管他出身如何,都能被授予爵位,這。這。這不是亂套了嗎?這不是鼓勵國人一心向利嗎?如此必會使百姓唯利是圖,殘暴不仁,這樣的國家必會就此墮落不堪。”

他所說的商鞅變法,徐子安也是知道,這次變法在歷史上的評價很高,也是近乎苛刻,但也就是這次徹底而又極爲苛刻的變法,才使秦國一躍而成爲戰國諸國中最爲強大的國家。

商鞅頒佈的新法裡面確是鼓勵戰功,他把爵位和戰功完全統一起來,只要立有戰功之人,便能得到非常實際的獎賞,這一點與確實與孔子的學說背道而馳了,難怪孔子會這麼生氣,不過這個商鞅也是器量小了一些,不過是辯論而已,怎麼就不給人家飯吃了。

不過讓徐子安覺得有意思的是,這商鞅和孔子的所在年代相差了180多年,這兩個人同時出現,一個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一個卻是法家思想的真正實踐者,儒家與法家一向水火不相容,這兩個人的辯論一定是極爲精彩了。

於是徐子安問那個白頭髮的年輕人道:“先生,可否將商鞅與夫子的辯論講述給我聽聽啊。”

年輕人道:“先生不敢當,我叫顏回,字子淵,我這裡將老師當時的論辨記錄下來了,李壯士可拿去觀看。”說着從身後包袱裡拿出一卷竹簡,遞給徐子安。

徐子安迫不及待的展開竹簡觀看,只見竹簡上密密麻麻的記錄着孔子和商鞅的辯論:

孔子曰:“國家如同人的體軀,應以仁爲骨,以德爲肉,以信爲血,愛護百姓是爲仁;寬待他人是爲德;注重承諾是爲信。三者皆全,則國家健全,三者不全,則國家便如生病之人一般虛弱。國之道,除此三者再無它法。”

商君曰:“仁、德、信三者,古之聖人有之,今之明君有之,然而販夫走卒有者甚少,只能以法度約束之。”

孔子曰:“嚴酷的刑罰能約束人行,但卻約束不了人心。古之聖人以仁治國,以德待民,以信服衆,順應民風民俗而施教化,不費力就能成功;沿襲成法而治理國家,官吏習慣而百姓安定。”

商君曰:“古者,民不過十萬,國不出中原,一國雞鳴,他國便可聞之,聖人早上說一句話,晚上便可傳於全國百姓之耳,故人人得聞聖言,人人得行賢事,而今者,民何止百萬,國土何止千里,豈能希望人人皆做賢事。而我法度一經頒佈,立時行於千里,孰罪孰賞皆有明示,百姓互相監督,奸佞不敢妄爲。”

孔子曰:“此爲禮教不能遍也。以殘酷的法度治國,可以起一時之效,然而世間萬事萬物豈能一應包於其中,今年可能豐收,明年可能大旱,變化無常,法度所不能料也,然而仁、德、信卻可立於萬世而不倒,行於萬物而不竭,現在你要用有限的法度取代無限的仁德,豈不是愚人才會做的事嗎?”

商君曰:“有限的法度能使國家快速的富強,比之。。。。。。”

。。。。。。

徐子安手捧着竹簡,待得翻看完畢,他不禁深吸了一口氣,渾然不覺間,自己已經被記錄中的內容吸引的忘記了呼吸。

在這區區幾百字裡,儒家的思想與法家的思想進行了激烈的碰撞,其中妙語連珠,寓意深遠,邏輯嚴謹,推理無隙,但是作爲來自現代的徐子安心中卻略微偏向法家一些。

孔子所說的大同世界,好是很好,但是要實行起來,卻是千難萬難,而依法治國倒是現代的中國正在努力爭取的,孔子的理想,即使在幾千年以後的世界,也遠遠沒有達到。

但是徐子安也知道,雖然孔子的理想太過縹緲,然而這卻是人類的最高目標,即使幾千年後不能實現,那一萬年後呢?那幾萬年後呢?只要人類有了這個理想,並向這個理想一直奮鬥下去,這樣的理想世界就一定會成爲現實。

作爲戰國時代,這個到處還充滿矇昧的時期,孔子竟然就能設計出這樣宏偉的理想體系,並不辭辛苦的到處奔波遊說,實在讓人佩服,難怪後人評價他“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讓人遵循。”

徐子安捲起竹簡,對顏回說道:“顏先生,能否將此記錄送於我收藏。”

顏回還沒來得及說話,孔子卻上下打量了一番徐子安,說道:“我看李壯士一身戎裝,沒想到對治國安邦之言也感興趣啊,你看了記錄有什麼感想嗎?”

徐子安想了想,說道:“我覺得夫子所言極是,但商鞅所言也頗有理。”孔丘臉上閃過一絲失望的神情。

徐子安接着說道:“其實法治和德治並不是矛盾的,也就是說夫子與商鞅根本就是一家之言。”

“什麼???”孔丘的學生們異口同聲的發出驚呼,他們當中有些人已經夠能胡謅的了,沒想到現在來了一個更能吹牛的,居然把儒家與法家等同看之,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此時的孔丘卻沒有吃驚,臉上露出了一抹微笑,和顏悅色的看着徐子安,說道:“老朽願聞其詳。”

徐子安說道:“法治與德治就如同日月一樣,不能說太陽有用而月亮無用,更不能說月亮有用而太陽無用,日月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在需要它們的時候纔出現,同樣,法治與德治只要在適合它的地方和時間使用,就會起到好的效果,我私下裡認爲,應該內修德治、外修法治,以德治爲目標,以法治爲手段。當處於亂世之時,應該嚴明法紀,附之以德治;當處於治世之時,應該推崇德行,附之以法治。所以我認爲法治與德治根本就是一家,其目的也都是使國家昌盛。”

徐子安一口氣說完了這麼一大堆話,其實他的這個觀點是他對秦國的歷史有所瞭解後而感悟的,秦國實行的法治可以說是最嚴謹的,也是最徹底的,所以才能以一國之力掃遍東方諸國,但是秦國統一後卻只存活了十幾年,可以說是最短命的一個王朝了,這就與它片面的強調法治而忽視了德治分不開了。

只是徐子安不知道,他對孔子所說的這一番話,日後被孔子的弟子收錄於《論語》之中,而他本人也成爲成語“孔子問治”裡的主人公,而被千古流傳。

面前的孔丘和他的弟子們都聽得發呆了,孔丘忽然用手掌拍打自己的前額,道:“三人行必有我師,李壯士,老朽受教了。”說着向徐子安伸出雙臂,躬身長長一揖。

(大家千萬不要把孔子與商鞅的話當歷史來看,呵呵,是易土杜撰的,歷史典籍中沒有這些話。

另外,大家有花的幫個忙啊,易土無恥的請求大家鮮花和收藏,唉,以前發書的時候,推薦從來不愁,現在居然厚顏的來求鮮花,實屬無奈之舉,大家見諒啊。)

第035章 惡鬼附身第055章 濮陽之戰(一)第009章 孫臏龐絹第051章 火中救孤第060章 濮陽之戰(六)第046章 流水宴第060章 濮陽之戰(六)第020章 初次領兵第045章 死中求生第001章 從零開始第067章 濮陽之戰(十三)第092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三)第051章 火中救孤第098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九)第070章 濮陽之戰(十六)第050章 策反第016章 鬥智鬥勇第033章 悲壯復悲壯第032章 互爲哀兵第036章 妙手回春第038章 英雄歸來第009章 孫臏龐絹第044章 假祝巫第017章 五百烈士第077章 逃第084章 楚魯之戰(四)第014章 薦策無果第008章 文韜武略第031章 修羅地獄第073章 死也瞑目第102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十三)第050章 策反第063章 濮陽之戰(九)第030章 詐兵第020章 初次領兵第094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五)第078章 驕麟鬥第026章 戰車第038章 英雄歸來第073章 死也瞑目第107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十八)第094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五)第050章 策反第086章 楚魯之戰(六)第103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十四)第042章 孔子問治第034章 神醫扁鵲第098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九)第060章 濮陽之戰(六)第107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十八)第097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八)第047章 石申論星第061章 濮陽之戰(七)第010章 矯言勸射,五和相協第007章 捭闔之術第005章 萍水相逢第052章 輔佐?服侍?第075章 危機第023章 名臣名將第052章 輔佐?服侍?第032章 互爲哀兵第015章 掩護側翼第018章 一波未平,一浪又起第009章 孫臏龐絹第051章 火中救孤第011章 天意弄人第109章 聶政第054章 英雄第002章 國寶第089章 楚魯之戰(九)第100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十一)第092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三)第056章 濮陽之戰(二)第063章 濮陽之戰(九)第032章 互爲哀兵第098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九)第093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四)第064章 濮陽之戰(十)第092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三)第049章 子路第018章 一波未平,一浪又起第048章 樂羊子妻第061章 濮陽之戰(七)第051章 火中救孤第070章 濮陽之戰(十六)第032章 互爲哀兵第104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十五)第087章 楚魯之戰(七)第014章 薦策無果第001章 從零開始第029章 臨危受命第111章 風雨欲來第064章 濮陽之戰(十)第013章 軍情緊急第075章 危機第098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九)第099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十)第042章 孔子問治第082章 楚魯之戰(二)第081章 楚魯之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