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北關烽火(上)

北方戰事緩和,但身在關隘中固守的魏朝將士卻並不好過,隨着北關第一道防線的失守,士兵只能龜縮在一座座好像堡壘一樣的城池裡固守,每天面對的都是城外的荒涼,還有隨時可能應對的小規模戰事。在北關沿線,有大小關隘幾百座,都是土石頭堆砌而成的,小的只有一座城樓和瞭望塔,大的也不過是邊境上的一座城池。

對於北方將士來說,能活命就已經不錯,每個關隘內駐軍不同,小的堡壘或者只駐兵幾十人,而大的城塞則駐兵上千人馬甚至是數千人馬,每天沒事的時候只需要站崗放哨順帶以烽火傳遞消息,要說這幾個月間士兵的鬥志早就快磨沒了,要不是堡壘外就是經常突擊和亂竄的鮮卑騎兵,很多士兵早就當了逃兵。但就算如此,逃兵也不少,但也有很多人知道,但凡留守在關隘中還有條活路就別當逃兵,首先是城外隨時可能來的鮮卑人會要了命,當了逃兵也很可能會被自己的人馬當成是流寇所殺,得不償失。

在北關西線防區晏城東部的一座小關隘內便駐紮了三十多名士兵,這樣的小關隘在所有關隘中並不起眼,但因爲地勢險要,傳說是在幾十年前某次與鮮卑人交戰中有人修建了這關隘,之後這關隘中總會有人駐守。在年初與鮮卑人戰爭剛開始的時候,關隘內駐軍過百人,巴掌大的一塊小城內不但開闢了校場,甚至還會有地方的百姓上來做買賣將柴火甚至是一些生活品運上來賣。百姓都知道這裡的士兵出手闊綽,因爲他們都是江都的兵馬,屬於東王府的子弟兵,糧餉和軍餉從來不會剋扣,而且這些士兵也好說話。明碼實價從來不會欺壓地方百姓。可到了三月份鮮卑人大舉入侵之後,便沒有百姓再來,士兵們也知道不是百姓不想來。實在是鮮卑人來勢洶洶,地方百姓要麼逃難去了。要麼在這場戰爭中被擄劫或者已經身死。而關隘內最初一百多駐兵,到四月時被徵調了三十多人去別的關隘鎮守,之後關隘打了一場慘烈的攻防戰後,就只剩下四十多個弟兄,後來十多個傷病被運走到大城中治傷,剩下三十幾個人便是這小小王國的主人,基本不會有什麼人來打擾。

關隘沒有名字,但士兵大概對這種關隘有稱呼。一般是稱呼土疙瘩,北邊疙瘩或者是南邊疙瘩,一個關隘可能有好幾種稱謂,全看是誰在稱呼。而他們的關隘並沒有名字,因爲距離最近的關隘和城池也有四五十里遠,所以這裡也是被遺忘的角落,在關隘之外是非常危險的地方,每到晚上都能聽到狼嚎,就算不是野獸,鮮卑人的騎兵也會經常呼嘯而過。若是鮮卑人再靠近一系的話,關隘上會有士兵射箭對鮮卑人示警告訴他們這裡是有人鎮守的,鮮卑騎兵通常也不會靠近。因爲光靠騎兵的力量是很難攻進這種關隘的,即便攻下來意義也不大。在之前康州之戰結束後,鮮卑人撤兵戰事也進入緩和階段時,鮮卑人便放棄了上百座這樣的關隘,鮮卑人不擅長駐守打防守戰,就算他們把關隘奪下來駐紮進去,也頂多是多了一個有四面牆的帳篷,魏朝的兵馬基本從來不會主動出擊與鮮卑人正面交戰,連被鮮卑人奪走的關隘也不會去主動攻打。

小關隘內上次有人來已經是一個多月前的事。朝廷從晏城運來了一批糧食還是蔬菜,甚至還有一些肉食。原本是準備了一百人份的,但在得知城中僅僅剩下三十多人後。運糧的人馬也沒多留,每個人基本留下一個月左右的口糧,因爲糧食在夏天長期駐藏很容易受潮,在這種關隘內在下雨天很難防潮,主要是因爲沒有成型的倉庫。等那些運糧的人馬走了纔不到兩個時辰,便有鮮卑騎兵殺過來,那些鮮卑騎兵是追趕運糧隊,關隘中駐守的士兵畢竟沒法出去,他們對於之後那隊運糧人馬的情況也很關心,但至少在這場戰事結束之前他們是不可能知道了。他們甚至對於自己是否能熬過這場戰事也心懷疑慮。

“……那土娃子,我跟你說,我看他命就不長,你說那亂箭射過來,旁人都沒事,偏偏他腦門子上中了一箭,嘿,他命還挺大,腦門子中箭連那些大夫都沒辦法,他還竟還熬了七八天,不過後面他只能在那哼哼,幾個老的在旁邊看着,連喂點米粥給他喝他都喝不進去,到第八天夜裡的時候才咽的氣,土娃子也蠻可憐的,據說家裡有媳婦還沒過門,都等着他打仗賺點糧餉回去,老孃和兄弟姐妹還不少,唉!他還跟我說想得軍功換點田地,家裡那邊有田的老爺心太黑,只有自己的地纔不會被人坑呢……”

老兵正坐在城頭上將過去幾次戰事的經歷,講故事的老兵曾是北王府帳下的,後來北王府的兵馬投降,北關駐守的北王府兵馬便歸於林詹帳下,實際上北王府的老兵已經不多,在這座小關隘內也僅剩下這一個,旁人稱呼他孫老爺。因爲他姓孫,也不跟人說名,說是怕說出來容易被閻羅王叫名招魂,而他說話總是提及“老爺”什麼的,所以別人直接叫他孫老爺,本身人還不算老,只有三十多歲不到四十歲的模樣,在北關周邊三十歲以上的老兵都很少了,因爲東王府帳下所招募的新丁都是二十歲以下的,連二十五歲以上的士兵都很少。整個小關隘內的士兵都知道,這孫老爺雖然看起來樂呵呵的好像沒什麼牽掛,但其實道行很深,經過的事多,有些事經過他一說心裡也能開解一些,畢竟在小關隘內一駐紮就是半年多不能出去見人是很無趣的事,比坐牢還要無趣。

“孫老爺,您跟那土娃子到底是啥關係?”終於旁邊有人忍不住問起來,卻是城頭上正在放哨的回過頭問的。

孫老爺冷笑道:“幹你的活,沒事瞎叨叨什麼,要是有那些蠻夷崽子趁着天剛黑沒黑我們放鬆警惕的時候摸過來。你就知道啥是蠻夷崽子,那可真叫恨哪。那蠻夷崽子別看年歲不大,但力氣活那可真是大的很。兩三個上去都按不住。有次我們逮了鮮卑蠻子的一匹馬,上面有個蠻夷崽子就拿刀在那揮。我們把他堵在山旮旯裡,也不上,就等着那崽子自己焉,可他就是守了一晚上,我們都快熬不住的時候,他騎上馬就想跑,被我說的那土娃子一石頭給撂下來,別說那土娃子扔石頭真的準哪。說是小時候扔鳥窩練出來的。喂,你們這些小娃子,南方那邊有鳥窩沒?”

幾個南方來的士兵對望一眼,其實根本不用他們說,鳥窩這東西南北都有。卻是旁邊一個很稚氣的士兵問道:“什麼是鳥窩!”馬上招來別人的一陣鬨笑。

孫老爺也笑了笑,問道:“你這娃子是哪來的?”

那少年士兵道:“江都。”

“哦。”孫老爺這才釋然,道,“原來是城裡頭的兵。你可不知道,鄉下地方樹上都有鳥窩,有那娃兒不大的成天上樹掏鳥蛋。有時候把自己蛋蛋就給樹叉子給劃了,那可叫一些鮮血淋漓啊,大人看着可憐。可這小地方也沒個皇宮啥的,不然送到宮裡當太監,好在也能混個出路不是?你們江都好啊,還有個皇宮,東王府裡也有太監吧?”

這問題把在場的江都年輕士兵給問住了,東王府裡到底有沒有太監他們也根本不知道。雖然都是江都人,但東王府裡的事還是很神秘的,那可是江都最要緊的地方,平日裡可沒人往那靠。誰會去管裡面有沒有太監?

孫老爺道:“我跟你們說,要掏鳥蛋。就別找那亂樹叉子去,你們一個個都大了。都穿着軍服了,可要你們將來有了孩子,可千萬別讓他上樹啊!”又惹來旁邊士兵的一陣鬨笑。

正是埋竈造飯的時候,也是整個小關隘內最輕鬆的時候,等夕陽落山之後,整個關隘內會是一片死寂,只有關隘外面會傳來各種聲音,有時候剛來的士兵聽到狼嚎甚至會哭,雖說這些士兵都是江都送來的“精兵”,可沒打過太苦的仗,等到了關隘磨練一段時間後纔會適應下來。

“孫老爺你說這麼多,你是哪的人?”旁邊又有人問道。

“我就是這地方的,北方的,家也離這不遠,不過家裡人在兩年前鮮卑崽子來的時候都逃難去了,逃到南邊也不知個死活,我也沒地方去便留下來,以後等這場仗打完了一定去找找,我還有個娃兒,走的時候還在孃胎裡,我那婆姨的頭兩胎都死了,都是沒錢給治病,小娃兒成天有病有災的,要是娃兒生在咱這裡面就好了,你看看還有藥材,還有劉大夫這樣的能人給看病,唉,要是我那婆姨也在就好了。”

又有士兵在笑,不過稍微年長一些的士兵卻笑不出來。孫老爺嘴上說的輕鬆,可如今孫老爺也算是妻離子散孑然一人,連個活路都沒有還想着去找妻兒,卻不知道這年景要是沒個男人在身邊的女人,逃難路上不是凍死就是餓死,可能現在枯骨在哪個山疙瘩裡都不知道,也或許之前鮮卑人南下把人給劫掠走了,如今人正在北方草原的哪個地方。

天色逐漸暗淡下來,飯也做好了,卻是關隘內的副統領上來訓話,其實也是安排接下來的任務。孫老爺也不敢託大,雖然關隘裡才三十幾個人,但裡面的統領和副統領都是江都來的將領,都讀過幾天書有文化,而且安排的事情也井井有條。等人下去了,城頭上的一堆人才重新坐下來,孫老爺道:“早知道夏天會旱,雨水少,明天可能就要冒險出去東邊的河裡打水,要是水再打不進來,一個個都要渴死!明天誰一塊去?”

出城的事誰都不想去,就算路上方便當逃兵也沒人願意去,出城的人最多隻給一天口糧的,拿着這一天的口糧,要到北關以南有人煙的地方至少要走五六百里,餓也餓死了。卻是之前說話的江都少年士兵道:“我去!”

孫老爺笑看着那年輕士兵,笑道:“你個小娃子倒不怕,記得你剛來那會哭的聲可是最大的。”

那少年也有些害羞,沒想到孫老爺居然會當着衆人的面說這件事,這件事可是他心中最不想提的,現在想起來那會還有點可笑。孫老爺笑道:“別瞪着我,告訴你,這裡每個人來的時候都要哭上一會,那叫一個苦啊,我來那會也一樣,沒啥好害臊的。明天一起去就是,跟統領說一聲,用木頭車出去運水,路上要是碰上鮮卑崽子就算倒黴,大不了腦袋掉了碗大的疤。”

“呸呸呸,孫老爺你就不說句好話。”旁邊有人笑着喝斥道。

夜色降臨,也沒人再說什麼話。城裡的士兵要輪作兩班來守城,守城的士兵要嚴陣以待防止有鮮卑人偷襲,而夜晚通常也是安全的,鮮卑人通常喜歡在黃昏時候或者早晨太陽還沒露頭的時候出來,一打一個準,不過近來鮮卑人基本沒影了,城裡的士兵也在稀奇,是不是鮮卑人繞過北關南下去了,有的甚至還在爲江都的佳人擔憂,孫老爺也是個個嘲笑了遍。鮮卑人殺去江都那麼南邊的事,幾百年就沒曾有過。

當晚夜深人靜時,月光卻是很狡黠,雖然撤換下來的士兵是夜晚休息,但畢竟能休息六個時辰,這六個時辰也不用全睡覺,還是會有人趴在城頭上看城下的光景,月光通明的時候通常看的也更清楚一些,這夜晚的景緻是平時不會有的。

“孫老爺,你給看看,那邊是什麼?好像很多影子在晃動!”一個士兵突然指着遠處地平線的方向道。

孫老爺仔細辨認了一下,突然大叫道:“不好,有鮮卑蠻子來了,快起來,準備應戰了,來的人還不少呢!”

強烈推薦:

第610章 義子第480章 合巹(上)第406章 等君來降第840章 天子巡幸第722章 臨出征(上)第78章 綁票案第585章 母子爲奸第881章 臨戰生變第420章 蛇鼠一窩第161章 謎一樣的女人第382章 困情第564章 江都的消息第94章 女皇的心思(上)第289章 各有算計第98章 長亭送別(上)第219章 並肩而戰第29章 宴會前第40章 前途未卜第846章 溫柔窟第765章 穩中求勝(下)第232章 情敵第503章 新春宴第405章 罪人第501章 相吵無好言第706章 大雨將至(中)第548章 美女侍衛第174章 四道防線第108章 政治遊戲第532章 故技重施第207章 風塵有佳人第118章 另有內情第675章 花骨朵(上)第773章 御駕親征第584章 眼線第842章 嬌俏可人第742章 過眼浮華第317章 上師來見第367章 酒逢知己第588章 不趕巧第649章 安逸之樂第728章 陣前換帥第233章 營救計劃第679章 選妃風波(下)第140章 太子之議第433章 王道第813章 酒中論國(上)第94章 女皇的心思(上)第784章 流寇之戰(上)第718章 家恨第43章 上聽處第218章 門外漢遇行家第327章 深藏不露第745章 年老色衰第48章 無理爭三分第631章 替你收着了(下)第183章 一夜(六)第679章 選妃風波(下)第583章 退兵條件第223章 兵行險招第323章 洞房花燭第684章 笨拙的刺客第334章 尋花問柳(下)第453章 進兵第372章 落花有意第770章 帝王身後的女人第408章 暗渡陳倉第390章 私情大於公義第200章 強行救人第697章 不見舊人淚第304章 離開第384章 癡男怨女第530章 小別勝新婚第26章 事鬧大了第181章 一夜(四)第258章 各有所長第59章 幕後真兇(下)第154章 封王第612章 褪毛雞第256章 皇宮救人(上)第504章 姊妹第439章 御駕親征第425章 小荷第483章 貪歡第264章 問題第184章 意外收穫第86章 局勢第824章 君王難做第432章 閨房夜話第171章 大戰前夕第564章 江都的消息第499章 與人多情(下)第398章 貓捉老鼠第734章 西柳第623章 一擼到底第374章 暗中助力第546章 大陰謀第563章 順得哥情失嫂意第772章 大禮無節第842章 嬌俏可人第30章 武成殿宴羣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