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洛陽之戰(四)

“你怎的了?”等人都離去,女皇看着韓健,嘆道,“還在責怪與朕?”

“臣哪裡敢?”韓健冷聲回了一句。

女皇嘆道:“你便是如此。說你年輕,你有時候做事還是不能考慮別人的感受。這些日子以來,行軍之事從未停輟,不過朝臣總是來滋擾與朕,問東問西。這些話,你能讓朕親自跟他們說嗎?”

“陛下是說,林尚書他們整天來煩着陛下?”韓健問了一句。

在韓健瞭解中,林恪現在隨軍也病的不輕,一些文官早就是身心疲乏,怎還會有心去煩擾女皇?只要女皇不傳召他們,他們便燒高香了。

女皇嘆口氣道:“其實朕也是想你在將官面前作出許諾,而並非只是在朕一人面前說。”

韓健沉默了一下,女皇這話倒是很實誠。說白了女皇就是想讓他作出攻取洛陽的承諾,以便也好讓軍中的文官和武將吃了定心丸。

韓健嘆道:“看來陛下還是利用臣多一些。”

言罷,韓健起身便要離開。

女皇突然喝止一聲,道:“站住。”

韓健果真便立在寢帳之內,卻是背對着女皇這面。

“健兒,現在你我之間最後也只是缺少名分而已。我向你許諾,等你護送朕到洛陽之日,那皇宮朕的寢殿,便是你我成婚的婚房。”

韓健回頭看着女皇,女皇說出這話時。也算誠懇。本來兩人之間,最後也只是缺少一種婚姻的承諾,現在女皇作出許諾,那進入到洛陽城之日,他便可以進入到皇宮,與女皇成就夫妻之實。

“那……然後呢?”韓健淡然問了一句。

“你我關係是否公開,全然看你。便如你所言,便是一輩子做苟且,不想將你與我的關係公之於衆。事情也便如此。健兒,到如今。難道你我之間還要分的那麼清楚嗎?”

韓健沒再說什麼。他心情還是不太好。

“陛下先休息,夜已經深了,明日大軍還要起行,臣要回去準備。”

女皇點了點頭。道:“你去吧。傳召外面的兩個宮女進來。沒有她們在。朕感覺很孤寂,不能安心睡下。”

這種話也帶着幾分“暗示”,韓健心裡清楚。卻也不多想。只好先出了營帳,把宮女給女皇叫了進去。

……

……

第二日,兵馬繼續起行。

此時東王軍中軍大營距離西王軍不過四五十里,而距離北王軍的前沿陣地也不過百多裡。一場戰事看來難免。

從行軍開始,韓健騎在馬上,也在回想女皇昨日的話。

到京城洛陽,他與女皇的關係便可以確立,換做以前,這種事令他很期待,可不知爲何,現在女皇親自作出了許諾,他心中還是有種悵然若失的悲涼。也許他跟女皇之間本就沒有純潔的情愛,兩人之間的關係,終究是參雜了政治因素在內,這與他的初衷不符。

到正午,大軍便重新駐紮,因爲西王軍的中軍大營也停駐不前。

東王軍整兵,從正午開始紮營,也是行軍路上少有的事。

大營剛駐紮下來,軍中一切如常。不過韓健卻暗自在調動兵馬,準備一舉往洛陽城的方向挺近。

林詹,作爲韓健這次出征所率的最高將領,秘密來到中軍大營面見韓健。他這次除了來述職,也是接受新的派遣,領兵援救洛陽。

韓健在大營秘密的地方接見了林詹。幾個月不見,林詹看上去更加成熟穩重,以前那個在洛陽不得志的捕頭,才短短一年多時間,便成爲東王府軍中少有的將才,得到軍中上下的信服。

“林兄,這次你帶三萬兵馬,從側翼直插到北王兵馬東側,進兵一定要快。到我軍行至臨城,你迅速曲資陽和臨陽兩城。”韓健指着軍事圖說道。

林詹看着軍事圖,他對洛陽周邊的地形也算熟悉,但韓健提出的這些城池,都非洛陽周邊的大城。他還不太明白韓健的具體用意。

“少公子與西王軍可是達成協議?若我帶兵出去,西王軍偷襲……這也不得不防。”

韓健點頭道:“林兄放心,西王軍而今駐守在小川口一代,若是他要進犯我軍,則要從西路殺過來,如此纔算是林我軍猝不及防。可這一來,他的後方則完全暴露給北王府,只要我們將與西王府修好的消息往北王府那裡一傳,北王府不會坐視,到時先敗的必會是他西王府。”

林詹想了想韓健所說的話,道:“少公子……您這是已將消息傳到北王府那裡?”

韓健搖搖頭道:“暫且還不會。這次行軍途中,我們糧草還算齊備,而北王府的主力,仍舊駐紮在洛陽城南線,北線甚爲空虛。只要我們將洛陽北線阻斷,北王軍將士必然心生歸意,軍心不穩之下,纔是我們取勝的良機。”

林詹這才點頭明白。

原來韓健與西王府上演這麼一出貓捉老鼠的好戲,爲的並非是直接與北王府正面交戰,因爲誰都知道北王府軍容強勢,就算是東王府、南王府和西王府的聯軍,一時也不能在北王軍面前佔得大便宜。韓健也就是先麻痹北王府,然後派出兵馬斜插去攻取洛陽東北的幾座城池,先斷了北王軍的退路。

北王軍畢竟是從豫州折返回來的,爲了方便,北王軍主帥並未將東王軍的主營設在洛陽以北。因爲洛陽北邊距離黃河甚近,要是被東王府偷襲之下,北王軍可能進無進路,退過黃河也會顯得倉促。所以周元選擇的是把洛陽南路所扼守住,也是爲防止南王府和西王府對洛陽有什麼圖謀。

但周元沒想到的是。東王軍會這麼快殺過來,而且西王軍那邊竟然是一路“潰敗”,竟連與東王軍一戰的勇氣都沒有。

現在周元一門心思在洛陽城,即便攻不下洛陽,也會將注意力放在南線上的東王府與南王府聯軍,而注意不到洛陽北線的一些小城池。

韓健將令旗交給了林詹。

“末將領命。”林詹接了韓健令旗,抱拳道。

“林兄還說這麼多客氣話作甚?你此去,首先要防備北王府的援軍。從黃河這一路沿線,都有北王府兵馬駐紮,雖然人不多。但匯合在一處也不容忽視。而從洛陽北線。過了黃河,北王軍還有一路兵馬隨時等候過黃河南下,這也是周元如此鎮定守在洛陽南線的原因,是因爲他後防穩固。”韓健道。

“那……”林詹臉上也露出幾分難色。

現在韓健說的意思他聽明白了。既要拿下洛陽北面的幾座城池斷了北王軍後路。又要防止北王軍北路人馬反撲。只給他三萬兵馬似乎很難做到。畢竟北王府在北線也佈置了少說兩三萬人馬,這還不算黃河北岸北王府的援軍,一個不慎。可能繞後的戰略沒有達成,他帶的人馬倒先成了甕中之鱉。

“林兄只管放心,在洛陽周邊,並非只有我東王府兵馬,也並非只有四王兵馬。而且……”韓健先是諱莫如深一笑,然後在林詹耳邊說了一句。林詹眼睛突然一瞪,登時明白過來爲何韓健會如此鎮定派他去繞敵後。

原來,韓健還佈置了秘密的“殺手鐗”。這殺手鐗,說起來卻是被各方忽視的一支力量,便是隨江都兵馬攻取洛陽過程中也算是立下功勞的“義軍”。這些義軍,雜七雜八加起來有十幾萬之多,在東王軍兵馬進駐到洛陽之後,這些人馬被分散安置到洛陽周邊的幾座郡縣,而之後因爲北王府兵馬殺到,這些雜兵先是老實了很長時間,直到北王府兵馬重新從豫州殺回來。

這些雜兵,本就非北王府上下所重視,連周元也認爲其不堪一擊。但問題就是,這些雜兵大多數都是洛陽周邊無家可歸的亂民和一些逃兵,尤其是在江都之戰落敗之後,無處安身的災民和流民。這些人,雖然沒經過什麼系統的軍事訓練,但關鍵時候搗亂的作用是足夠。

韓健派林詹去洛陽北線攻取的兩座城池,也正是這些雜兵所駐紮的核心區域,林詹這次去還有一個任務,便是正式接收這些兵馬,將之歸攏在東王府麾下。這些雜兵本來就是一口飯就能收買,有了這些兵馬的加入,雖然戰鬥力方面提升不大,卻也是聲勢浩蕩,足夠令北王軍將士心生歸意,而令其無心在洛陽南線交戰。

林詹領命便離開。

……

……

十一月十五夜,北王府派出一路人馬南下,大約有四五千人,扼守着東王軍繼續北上的幾座城池,似乎也在警告東王軍不得輕易北上。而這時候的西王軍和東王軍,已經連續兩日駐紮而無動靜。

本來東王軍和西王軍應該在臨近洛陽時交戰,但如今看來這場戰事還是打不起來。北王府那邊不由有些慌張,尤其是在得知吳輝帶的一百人馬投奔了東王府之後。

周元怎麼也沒料想到,小北王楊科派來的親信,竟然會帶着兵馬投敵。雖然人馬不多,一百騎,卻也是北王軍的有生力量。

吳輝投敵,令周元意識到自己在洛陽周邊的一些軍事部署可能會被東王府所查知,所以他主動出擊,一方面派出兵馬繼續攻洛陽,另一面派出兵馬南下,試圖阻擋東王軍北上的步伐。

但周元還是失策,原本在小川口駐紮,老老實實的西王軍,突然發動攻勢,從北王軍的西北側直插而入,將洛陽西邊打開一條缺口。

便在周元猝不及防之下,西王軍繼續北上,將小川口周邊的百里城池佔爲己有。他這才意識到,原來吳輝說的,西王軍與東王軍早有密謀的事並非憑空揣測,而是確有其事。

此時鎮南侯黃仕琅的人馬,則是從小川口以南二十里的官道直接挺近洛陽,反倒是東王軍答應內毫無動靜。

周元不得不停手放下對洛陽的攻勢,他意識過來,現在過來的記錄人馬,目標都是他北王府的兵馬。這幾路人馬假意是一撤一追,但目標卻是洛陽城。

周元此時心中還算是鎮定,因爲他知道就算洛陽暫且攻不下,只要撤兵過了黃河,西王府、南王府和東王府內部必然會起糾紛。畢竟洛陽城只有一座,誰佔了誰便可以號令天下。但他沒想到,便是在此時,林詹的人馬已經從洛陽北線橫向殺出。

當週元得知林詹手下有多少人馬的時候,簡直以爲自己是聽錯了。林詹竟然到了近十萬兵馬,將黃河北線幾座重要城池,近乎在一夜之間全克。

周元在得到消息之後,明知道自己後路可能被斷,仍舊是鎮定地發起反擊。這次他的目標並非是洛陽城,也不是洛陽北線的林詹所部,而是地處在最南路的東王軍主力兵馬。

周元料定,既然林詹帶了近十萬兵馬,那韓健的東王軍大營便是個“幌子”,是個空殼子。這也是最容易破的一路,只要東王和女皇這一路被迫,二人身死或者是被活捉,那東王軍和南王軍所構成的三路兵馬則不戰而自亂。

可週元萬萬沒想到的是,韓健所部駐紮在洛陽城南這段時間,便是在養精蓄銳準備今日的戰事。

林詹所部的十萬兵馬纔是空殼子,其實其中真正算得上精銳的兵馬,不過三萬人,而韓健所率的兵馬中軍大營,仍舊有七八萬之衆。而周元這次舉兵南下,也不過只有六七萬人馬,在兵員數量上,反倒是東王軍佔優。

此時東王軍可說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因爲東王軍不但有七八萬兵馬坐鎮,還有南王軍作爲側翼掩護,南王軍人馬也有三萬之多。此時林詹所部和西王軍所部,都在洛陽北線橫掃着,幾天內,曹百川的人馬已經殺過黃河,在往北王府的領地挺近。

西王軍之所以如此着急,是因爲在東王府與西王府的協約中,洛陽城是與西王府無關的。而楊平舉也意識到,與其去趟洛陽這趟渾水,與東王府、南王府和北王府三家去爭,還不如趁着北王府內部空虛,一舉將河北之地收入囊中。到時候,洛陽歸屬已無問題。有了土地和百姓,纔有爭奪天下的基礎,而並非是一座洛陽空城。

第303章 妥協(下)第687章 殺機四伏(上)第416章 金陵變(上)第522章 軍變(三)第586章 請汝殺人第338章 構築防線第465章 洛陽之戰(二)第123章 嫡庶有序第152章 險象環生第247章 洛陽亂(四)第625章 平常之色第605章 賭注(上)第175章 越不過的天險第125章 麻痹敵人第599章 師妹無心第807章 失去價值的女人第45章 艱鉅的任務第417章 金陵變(中)第285章 兵臨城下(上)第910章 背後一掌第179章 一夜(二)第237章 逃亡(上)第314章 一家人兩家話第544章 作戰決策第91章 宴無好宴第722章 臨出征(上)第26章 事鬧大了第370章 弄巧成拙第436章 兵進洛陽第470章 洛陽之戰(七)第139章 陰謀不遂第827章 封疆諸侯第684章 笨拙的刺客第586章 請汝殺人第646章 酒肉宴(下)第905章 征服國家,先從征服女人開始(下)第279章 豫州之亂(上)第166章 世家子弟第753章 無關緊要之人的生死第874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六)第470章 洛陽之戰(七)第538章 飲食不調第682章 收人收心第667章 宮變(四)第504章 姊妹第276章 初步考覈第505章 同歡第64章 發怒的公牛第243章 洛陽外第43章 上聽處第584章 眼線第346章 堅守策略第695章 總有替代者第880章 朕若賜汝第154章 封王第697章 不見舊人淚第464章 洛陽之戰(一)第459章 病來如山倒第397章 黑吃黑第898章 不對等的賭約第481章 合巹(中)第380章 師徒第775章 少主第799章 初聞噩耗(上)第546章 大陰謀第53章 要挾第725章 固若金湯第350章 “友好”訪問第759章 攘外安內第861章 纏綿溫柔鄉第143章 造謠與信謠第841章 領兵大任第582章 帽子第400章 熱烈的追求(中)第720章 屠城第423章 貓哭耗子第605章 賭注(上)第674章 捷足先登第677章 選妃風波(上)第348章 獨當一面第774章 宮闈來客第709章 朝議無事第747章 暗中相爭第114章 洛陽名媛第439章 御駕親征第451章 父女重逢第889章 自掘墳墓第598章 請纓調兵第93章 天真爛漫第473章 等待君王幸(一)第861章 纏綿溫柔鄉第900章 一戰定南(中)第652章 皇宮偷人(上)第608章 生產第162章 女皇特使第504章 姊妹第353章 脅迫借糧第187章 媒人第689章 殺機四伏(下)第162章 女皇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