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少年不知愁滋味

郡王府所在江都城,地處在長江以北,淮河以南。是魏朝東南部的一座大城。

韓健的父母都不在,當家的是韓健的二姨娘。韓健的這位二姨娘,出身京城洛陽名門世家鬆家,少時便是才女,嫁進韓家來當妾已算委屈,誰知還沒見到丈夫就要守寡,更要主持一家大小的吃喝拉撒。

韓健的十一個姨娘,除了九姨娘出身寒微,其他人都有顯赫的身世。不是她們自願守着貞節不想改嫁,而因這段婚姻是皇帝賜婚,又是嫁進王府,背後牽扯了很多政治利益。

“三姨娘頭上的花真漂亮,不過跟三孃的姿容一比,漂亮的花也就暗淡無光了。”

“六姨娘天姿國色,我長大了也要娶六姨娘這樣的美人。”

……韓健的嘴很甜,很討幾位姨娘的歡喜,在家裡,他就好像一個混世魔王一般的存在。除了二姨娘偶爾會用嚴厲的口吻兇他,其餘姨娘都是唯恐疼他都來不及,他要做什麼事,姨娘總是由着他。

到韓健八歲時,幾個姨娘覺得他已經“長大”,很快就會“懂事”。她們很怕府裡那些年歲大的丫鬟,會用她們“狐狸精”的手段引逗小主子,跟韓健發生一些男女之事。於是姨娘們商量,給小韓健找幾個年歲小丫鬟,這樣韓健能“治住”她們,日後王府裡也不會出現奴大欺主的事。

王府選丫鬟,整個江都城都被髮動起來。不但是貧民,就連一些大戶人家,也願意把小女兒送過來,侍奉小郡王左右。因爲小郡王日後成年,身邊的丫鬟一般都會是他“男女之事”的導師,就算不能成爲小郡王的正室,成爲他妾侍,也會達到跟郡王府政治聯姻的目的。

幾十個精挑細選留下來的小姑娘,最後韓健親選。令幾位姨娘意外的是,他沒選那些衣着光鮮的世家少女,而是選了個很普通的貧家女,且就選了一個。

是雯兒。

姨娘讓他多選幾個,韓健卻不選。姨娘們只好自己做主,留下雯兒的同時,也留下了一個名叫芷兒的七歲少女,跟雯兒一起當韓健的貼身丫鬟。姨娘們之所以選芷兒,因芷兒是郡王府轄地最大兵器所,宋家的千金小姐。

雯兒出身貧家,很聽話,照顧韓健可說無微不至。而宋芷兒則從小沾染了很多小姐脾氣,名義上她是韓健的丫鬟,很多時候她還需要雯兒的侍奉,她對韓健也不是對主子一樣的敬重,總是會以“健哥哥”相稱。

芷兒雖然行事恣意一些,但在進王府前幾年,也沒出什麼事。後來她跟韓健練劍,不小心傷了韓健,家裡的姨娘覺得此女太任性,又“克主”,於是找了個由頭把她送走。芷兒爲此大哭一場,到離開那一日,她一雙楚楚的目光一步三回頭地望着韓健,好像個小深閨怨婦一般。

這一年,韓健十二歲,芷兒十一歲,雯兒十歲。

……

……

韓健祖輩三代是木匠,雖然他當了“泥瓦匠”,但自小父親的言傳身受,令他學會了很多基本的木工活。從五歲開始,韓健便開始倒騰他的“偉大發明”。先是木板和釘子拼起來的木頭屋子,後有木質的搖椅,他的手藝,令幾個姨娘大爲吃驚。

幾個姨娘一合計,不能讓他往木匠這麼沒前途的職業上發展。於是在五歲,韓健便已經開蒙讀書。

韓健的第一個先生,是個四十多歲的老夫子,一口之乎者也,讓韓健覺得這老夫子跟阮平是父子倆。平時韓健被一個阮平煩到不行,他不想受儒家弟子的雙重摺磨。

韓健雖然才五歲,但他肚子裡的學問,便是當世大儒也不能相及,韓健一連串“高深”的問題,令老夫子自愧不如。老夫子重臉面,才幹了兩天王府教習,就汗顏辭職。

之後幾年,王府請了不下十位教習,都是無疾而終。小韓健不但學問好,且會“折磨”人,遇上那種死賴着不走的,他就用一些特別手段,捉弄、恐嚇、非暴力不合作,韓健爲了逃脫這些先生的“魔掌”,重獲自由,無所不用其極。遇上不識相的先生,他甚至會找人把先生揍一頓,不想走的打到他走。

韓健的叛逆之舉,直到他九歲時,府裡來了一位美女先生以後,纔有所改觀。

這位美女先生,道號法亦,是韓健母親的“師妹”,來自於洛陽城外的道觀上清宮。魏朝重道抑佛,跟南朝齊的重佛抑道正好相反,在魏朝上層貴族中,有將女兒幼年送到道觀修習,到成年後再還俗歸家的習慣。而韓健的母親,就曾在上清宮中修習,也是在那裡,韓健的母親結識了時爲長公主,後來爲魏朝皇帝的女皇。

法亦年十九,人長的漂亮,一身道袍如同仙女一般,韓健見到第一眼便不能自拔。而法亦爲韓健母親的“師妹”,這次來王府也是友情當教習,因而對韓健的教導也算用心,吃住都是在王府裡,跟韓健朝夕相對。

法亦不但學問好,且精通劍法,後者恰恰是韓健最感興趣的。韓健爲了學習劍法,只好虛心跟美女先生學習學問,課後更可修習劍法。

可惜法亦只在王府裡呆了三年,後來發生了韓健跟芷兒練劍,被芷兒所傷的事,韓健的姨娘們覺得練劍太危險,送走芷兒之後不久,也送走了法亦。臨別,韓健依依不捨拉着美女先生的手,囑咐道:“美女師傅,以後千萬別嫁人,等我長大了,娶你。”

法亦一笑,沒回他話,便離開了郡王府,也離開了江都。法亦離開以後回到上清宮繼續修習,同時也把芷兒這個小暴力女帶上山門。後來韓健聽說,芷兒對劍法情有獨鍾,少女時便已經在上清宮裡無敵手。

……

……

法亦一走,韓健立馬被打回原型,此時他已經十二歲,家裡的姨娘徹底管束他不住。

等韓健開始恣意妄爲,幾個姨娘纔想起法亦的好,但此時悔之晚矣。爲了讓韓健的心安實下來,姨娘們只好同意他繼續練劍,還讓曾經他母親的侍劍丫鬟,也是韓健的九姨娘繼續教授他劍法。韓健更是找出老孃的劍譜自己修習。

長大以後,對韓健來說讀書毫無趣味,沒有電視網絡,也沒有小說,有些趣味的只有人物傳記,他翻來覆去看了幾遍,只有那幾本。於是,他便自己動筆寫。

兩個時空的分水嶺在三國,於是韓健自己寫了一本韓氏《三國演義》,到諸葛亮六出祁山,故事戛然而止。因爲在這世界沒有陳壽這個人,也就沒有《三國志》,韓健所寫的《三國演義》中所用的史料和典故,都跟歷史所載有所不同,卻也並非捕風捉影。

演義源自於歷史,卻跳出歷史的框架束縛。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韓健十三歲,便已將寫了半年多的《三國演義》成書,爲了刊印,他把幾年來所積攢的壓歲錢包括“非法所得”全都拿了出來。

找了印刷的鋪子把《三國演義》刊印成書,他又找了書店,放進去寄賣。

萬事開頭難。新書,兩個月都沒賣出一本。就連韓健自己都逐漸淡忘這件事的時候,江都突然興起了一陣三國熱,緣起他所著的那本韓氏《三國演義》。

是金子總會發光。另一個世界的四大名著之一,在這世界,同樣會被普羅大衆所賞識。

第250章 盡人事第97章 威儀第241章 繼續北上第801章 一戰定北第410章 萬里長城第一步第529章 一家子女人第863章 以物換物(上)第417章 金陵變(中)第449章 孃舅第609章 妒婦第670章 姐弟重逢(上)第212章 大隱隱於市(下)第16章 得而復失第717章 階下之囚第256章 皇宮救人(上)第872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四)第259章 防禦部署第561章 帶女回門第176章 不一樣的會議第72章 賣笑第894章 朕不能做錯事第507章 離心第575章 窗戶紙第285章 兵臨城下(上)地八百九十六章 真真假假第19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上)第668章 宮變(五)第234章 實地考察第77章 棋差一招第698章 十里相送第407章 懼內第551章 敏感的女人第382章 困情第95章 女皇的心思(下)第801章 一戰定北第856章 我自安處第722章 臨出征(上)第783章 康州夜戰第579章 城中之盟第250章 盡人事第54章 火場奇聞第490章 深閨佳人第715章 攻城守備戰(上)第509章 閨蜜第833章 戰前恐慌第650章 女死士第880章 朕若賜汝第461章 翁婿第251章 一起走第92章 明火執仗第876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八)第245章 洛陽亂(二)第169章 借刀殺人(下)第612章 褪毛雞第578章 高瞻遠矚第790章 北關烽火(上)第458章 平城之戰(下)第235章 人手充足第566章 皇宮利刃第399章 熱烈的追求(上)第609章 妒婦第841章 領兵大任第511章 夫隨妻第600章 軍中掌舵人第365章 血戰第355章 博弈(上)第279章 豫州之亂(上)第889章 自掘墳墓第131章 漏網之魚第658章 權力陰謀第196章 少女心思第106章 以訛傳訛第731章 爭權逐利(上)第787章 尚州君第650章 女死士第85章 投誠的誠意第117章 請旨救人第297章 硝煙第898章 不對等的賭約第11章 對牛彈琴第49章 科場舞弊與殺人案(上)第26章 事鬧大了第660章 同命第290章 成婚第550章 耳根子軟第244章 洛陽亂(一)第674章 捷足先登第227章 分工明確第877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九)第41章 持家賢妹第492章 新年(下)第239章 回國第248章 保釋第678章 選妃風波(中)第122章 合理嫁禍第92章 明火執仗第193章 君無戲言第698章 十里相送第407章 懼內第899章 一戰定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