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對牛彈琴

等南王府的人離開,韓健與司馬藉等人回到清虛雅舍樓上,因爲席間插曲,他們連吃飯喝酒的心情都沒了。韓健也在想之前那女子的身份來歷,在想此女跟他可能被皇帝賜婚的事有關。

“韓兄,沒事吧?”飯桌上,阮平見韓健心不在焉,問道。

韓健略微收拾一下心情,正色道:“沒事,我正思度咱們下午去何處遊覽。司馬,用不用給你找個跌打師傅看看傷勢?”

司馬藉兀自想着那個出招樸實無華卻力大無比的路阿九,咧咧嘴道:“不用。”

司馬藉出身軍將世家,第一次在外遊歷,也是第一次在人前比試中吃虧。韓健看司馬藉雖然神情有些頹喪,但想來對這位老友,失敗也並非壞事。

一下午時間,三位老友跟新結識的楊公子游覽了洛陽城幾處有名的風景名勝,到黃昏時,四人要分開。楊公子說是要回家,韓健本來要跟兩位老友回東王府別院,但因他三姨娘的囑託,讓他到翠揚樓裡走一趟。

翠揚樓,也是清虛雅舍的一部分,是一處豪華些的“客棧”,平日裡並不招待外賓,只是偶爾舉行一些小型的活動。韓健心想,可能是三姨娘覺得他病好了,準備介紹一些親戚給他認識,才讓他去翠揚樓一行。

“你們先回去。我今晚可能在翠揚樓不回去。”韓健對兩個老友說道,“反正那裡有房間有牀,累了一天,就在那休息一晚。雯兒,你隨我去。”

“嗯嗯。”雯兒忙不迭點點頭,擦了擦兩頰上的汗珠。

司馬藉和阮平也有些疲累,沒多說,各自散了。

……

……

洛陽城河東學社裡,潘夫子正練習着琴藝的指法,爲當夜舉行的“琴會”做準備。

河東學社是河東學派在洛陽城的據點,隸屬於禮部文華寺,是一座官所。潘夫子來洛陽城,主要爲宣揚河東學派的治學主張,爲接下來幾年,河東學派一些書館和書院招生做準備。他這次在洛陽城,除了會舉行幾場公講之外,再是舉行這次的琴會,獲得一些年輕學子的矚目。

第二天他就要啓程離開洛陽。

潘夫子練着琴,臉色卻不太好,之前負責記錄他幾次公講內容的禮部書記官找來,在潘夫子看過書記官所記錄的《潘夫子坐言起行錄》之後,臉色就一直陰晴不定。越看上面的內容,他越覺得窩火。

琴音,也突然戛然而止。

“記錄本夫子坐言起行,爾,是否要記錄的如此詳細?”潘夫子抄起書卷,瞪着一邊的書記官用質問一般的語氣說道。

書記官知道潘夫子跟他計較什麼,因爲他把在當日公講,有人睡覺,而且呼嚕打的很響的事也記錄下來:“……時夫子言‘秋之霧,在於禮樂之凝厚’,言忽止,一異聲起,時而斷續,時而鏗鏘。衆人爲之側目。緣坐下之人,有困頓者,睡而酣也。觀此人……”

“潘夫子見諒,在下是如實敘寫。這是在下職責所在。”書記官拱手道。

“這段刪了。”潘夫子厲聲道,“否則今夜,本夫子不往翠揚樓,你看着辦!”

書記官心說這潘夫子可真是會爲難人,之前幾次公講,總是怨他把課堂上的氣氛描寫的不夠詳細,這次他改進了描寫的筆法,結果潘夫子還是不滿意。

書記官心想:“無非是讓我極盡歌頌之能事,有多好寫多好唄?若如此,河東學派所標榜的寬以治學,跟那些爭名逐利的學派有何區別?”

書記官雖然不想改,但被潘夫子所“威逼”,他也不得不改。潘夫子在翠揚樓舉行琴會,已經是衆所皆知的事,要是有什麼差錯,他這麼一個小小的禮部不入品的小書記官可承擔不起。

“那夫子,在下就勉爲其難,好好刪改一番。”

“嗯。”潘夫子捋着鬍鬚,滿意點點頭。

“可夫子,今夜翠揚樓……”

潘夫子一臉嚴肅道:“如實寫!本夫子自幼撫琴,而今數十載,門生遍佈天下,這次琴會……”

書記官一邊裝作饒有興致地聽着,一邊卻在想:“若是再來搗亂的,看你是否還要我如實寫!”

……

……

洛陽城東的顧府,此時正熱鬧非凡。顧家小姐,一直在上清宮修習,只有在每年開春時候回家一趟,而這一天,也通常是顧府裡最熱鬧的一天。

顧家夫人,也是顧家小姐顧欣兒的母親顧蘇氏,正拉着一年不見的女兒問長問短,臉上笑容不斷。

“欣兒,難得你回來。本來你爹要去接你,可是他朝中的事忙,騰不出空暇。呵呵,看看你,愈發出落的漂亮了。”

顧欣兒被母親拉着手,微頷螓首,羞赧道:“哪有母親這般誇讚女兒的?”

顧蘇氏哈哈一笑,道:“今日潘夫子的公講,你可是去了?”

“嗯。”顧欣兒點頭道,“多謝娘爲女兒準備了這麼好的禮物。”

“那是你爹爲你準備的。別怨你爹,雖然他待你冷淡,但這些年來,他也總記掛着你,時常在爲娘面前唸叨你。”

顧欣兒聽母親提及父親,總覺得母親臉上有失落之色,她知道,父親身爲朝廷大員,位高權重,而母親則是年老色衰,早已不能入父親的眼。

她幼時就聽過傳聞,說她父親在外也養着女人。

“娘,父親……是否好久沒回來了?”

“嗯。”顧蘇氏本不想說,但架不住女兒的追問,點頭,“他總說忙,偶爾回來一趟,也是匆匆就走。”

“那女兒就留下來,好好陪陪孃親。”顧欣兒反拉着母親的手,關切道。

“不用了。今晚,還有潘夫子的琴會,你去年不是就說想見識一下潘夫子的琴藝?知琴者,難得遇上知音,爲娘怎能拂了欣兒你的心願?”

“沒事,女兒讓鏡兒那丫頭去。她第一次來洛陽,到處走走也是好的。”

說着,顧欣兒起身,到外面把正在外面跟丫鬟們一起盪鞦韆的師妹叫了進來。

“師姐,你……真的讓我去聽什麼琴會啊?”鏡兒拿着手上燙紅的請柬,臉色有些爲難道。

“嗯。怎麼,不喜歡?”

“可我……不會彈琴啊。”鏡兒一臉委屈道,“以前師傅怎麼說來着,哦,對了,對牛彈琴。師姐,你幹嘛不自己去?”

“你去吧。我要留下來多陪陪娘,我會讓幾個下人跟着你,不會讓你在洛陽城裡迷路。”

“嗯。”

鏡兒嘴上應了,心中卻有些不快,心想:“師姐有娘陪,我沒娘,所以只能去對牛彈琴了。”

第99章 長亭送別(下)第856章 我自安處第781章 戰局不妙第442章 三個女人第828章 最是癡纏第132章 請君指點第227章 分工明確第202章 演戲第98章 長亭送別(上)第530章 小別勝新婚第230章 花船上第267章 捲入江湖第202章 演戲第199章 出塵之女第327章 深藏不露第467章 洛陽之戰(四)第86章 局勢第109章 情敵第474章 等待君王幸(二)第217章 刺客第799章 初聞噩耗(上)第841章 領兵大任第484章 清算進行時(上)第410章 萬里長城第一步第706章 大雨將至(中)第776章 一位故友第401章 熱烈的追求(下)第240章 不着調的理由第465章 洛陽之戰(二)第287章 和談第430章 王師第912章 最是無奈美人計第818章 充盈內宮第342章 落難鳳凰第259章 防禦部署第402章 國宴即家宴第895章 你吃的是軍糧第915章 長子可爲太子?第162章 女皇特使第644章 壞了好事第889章 自掘墳墓第869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一)第520章 軍變(一)第783章 康州夜戰第853章 心頭之惑第516章 立威(下)第253章 月夜來訪(下)第779章 連本帶利第233章 營救計劃第675章 花骨朵(上)第481章 合巹(中)第741章 江淮無事第266章 不告而別第679章 選妃風波(下)第591章 皇帝的脾氣第176章 不一樣的會議第306章 共謀對策第67章 過堂第792章 聚散第534章 多情與無情第190章 黃雀在後第64章 發怒的公牛第602章 師姐的氣量(上)第490章 深閨佳人第888章 鏡子裡的影子第621章 佳人在前(下)第850章 再回江都第710章 南朝異變第314章 一家人兩家話第506章 長不大的丫頭第132章 請君指點第549章 手心手背第798章 一路兇險第918章 權力無父子第162章 女皇特使第89章 受聘第295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下)第399章 熱烈的追求(上)第835章 難以抉擇第861章 纏綿溫柔鄉第701章 賊心不死第394章 平常人(上)第266章 不告而別第472章 主帥在後第12章 煮鶴焚琴(上)第271章 “狗男女”第7章 單挑和打羣架的區別(上)第613章 令人糾結的戰果第303章 妥協(下)第677章 選妃風波(上)第895章 你吃的是軍糧第340章 戰局惡化第37章 獨處第45章 艱鉅的任務第874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六)第286章 兵臨城下(下)第544章 作戰決策第184章 意外收穫第560章 舉賢不避親第34章 撞槍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