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戰起(2)

幾十年來,雖然人們習慣了和平生活,但是還有大量的激進主義者,尤其是當權的激進分子,他們對戰爭充滿了期待!40年3月21日中國和菲律賓發生軍械衝突,當日雙方下午互相宣戰,30分鐘過後,印度尼西亞政府就宣佈支持盟友對抗中國,給予全方位的支持和協助,幾乎同時,越南也做出了類似表示,馬來西亞和泰國也發表了類似聲明;而到了15時30分,也就是Z國政府對菲律賓宣戰的一個小時之後,宣佈了對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進入“敵對狀態”,表示決不能忍受敵人對中國領海和主權的“褻瀆”。

在國際上,美國政府在2月18日表示嚴重關切東南亞局勢,要求各國停止挑釁性行動,並宣佈保留進一步採取行動的權利;到了21日,白宮發言人表示對東南亞戰爭開啓“表示遺憾”,並向世界表明了維護東南亞“勢力均衡”以及和平穩定的意願,並同時向全世界宣佈四支航母戰鬥羣正向關島海域集結(該地區原有兩支航母戰鬥羣),以等待政府的進一步指令;同時,細心的人們還注意到美國軍方已經啓動了橙色國家戒備等級。印度政府也在18日表示嚴重關切東南亞局勢,要求爭執各方進行對話,當戰爭爆發之後,立即提高了國家的戰備等級,並向各國政府和國際團體通報了“堅決反對”東南亞戰爭的態度,其海軍的兩支航母戰鬥羣開始向東印度洋海域集結,並宣佈進行海空軍聯合演習。澳大利亞政府也在18日當天進行了意願表達,表示不希望東南亞人民再受“戰火之災害”,隨後表達了對局勢無能爲力的遺憾,“保留”了採取後續動作的權利,啓動了國家的最高戰備等級。

Z國政府早在18日就向日本政府通報了東南亞局勢的最新狀況,重申了在各種時候保持兩國協約的有效性,希望日本政府保持中立,以及中日貿易協議繼續有效的中方意見。21日,日本政府表示反對東南亞戰爭,要求各國保持克制,並宣佈了對交戰國戰爭物資的禁運決定;歐盟和俄羅斯也在18日表示了要求相關國家停止挑釁行動,並當即宣佈了對各相關國家暫時武器禁運的決定,做出類似表示的還有巴西等南美和非洲的國家。而衝突的另一個敏感點臺灣則保持沉默,只是把警戒狀態迅速提升至最高戒備狀態,三軍官兵全部停止休假,進入戰鬥崗位!

不到四天時間,全世界人民都把目光從國內轉移到了神秘的遠東東南部,在這個地方,有所謂的東盟十國,以及中國的部分領土,而在這個區域之外,有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甚至其他國家的勢力影子,可以說是一個勢力雲集、交錯分佈的地區,整個環海國家幾乎都參與了這場爭執。已經引發爭執和可能發生戰爭的國家幾乎全部是該地區實力比較強勁的國家,而這些國家又將聯合起來,在各自背後勢力的支持下,“對付強勁的中國”。假如戰爭僅僅限制在這幾個國家之間,那麼人們還不會太過關切,可是,人們不約而同的想起了一百多年前的那個著名的火藥桶,世界局勢風起雲涌已經爲時不晚了!東南亞地區除了五國做出戰爭狀態或戰爭姿勢之外,其餘幾個國家則紛紛表示了某種程度的中立,2月21日,位於馬六甲海峽咽喉上的新加坡最終宣佈了中立,宣佈停止對交戰各方的戰爭物資運輸以及轉運;柬埔寨宣佈中立,表示了不會介入戰爭的態度,並希望交戰各國尊重其領土、領海和領空權利;緬甸政府宣佈表示嚴重關切形勢的發展,願意爲區內形勢轉變做出積極貢獻;東帝汶也表示中立;只有老撾宣佈支持中方的行動,只是也呼籲各國政府停止對抗,以謀求區內和平與穩定。

人們注意到,傳統上親華國家的不同態度,馬來西亞兵戎相見,緬甸政府閃爍其辭,柬埔寨宣佈中立,而老撾則表示支持中國,z國政府和民間辛苦經營數十載,僅僅得到了一個支持者!當然,人們注意的重點是世界各國對戰爭的態度,本來利益密切的日本表示中立,並實施了武器禁運,雖然她的武器禁運是有限度的,只是表示對交戰方的武器禁運,還沒有進入戰爭狀態的國家並不受到限制,而就在前一天,被認爲滿載軍火的三艘商船啓運東南亞某國,目的地不明!美、澳、印則表示了伺機介入的態度,而歐洲、俄羅斯、南美和非洲的主要國家則表示了全面武器禁運的姿態。當然,東南亞衝突各方的潛在力量還沒有完全表現出來,22日上午,巴基斯坦政府表示對東南亞局勢的深度關切,對戰爭擴大的深度疑慮,並提升了國家的戰備等級,孟加拉國宣佈……一時間,南亞局勢也陰雲密佈!

在中國國內,南方還是實行空中交通管制,部分運輸線路實施交通管制,正月戰爭發生後,整個國家進入了局部戰爭狀態。首先在東南、南方以及西南地區啓動了戰爭狀態,一些民用機場也被臨時徵用,從北方、西北等軍區陸續抽調的陸軍部隊迅速進入到兩廣和雲南地區,精銳的甲種軍師部隊,分批次迅速南下。海軍也進行了戰爭動員,黃海艦隊和東海艦隊進行了整編,由東海艦隊司令部統一指揮;在臺灣省以南的兩支艦隊進行了緊急協調,南海艦隊負責整個南海的北部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的戰鬥以及巡邏任務,並負責海南島北半部區域的戰鬥執勤,而強大的南中國海艦隊則負責海南島南本部區域以及南中國海的全部區域的戰鬥執勤,其中菲律賓地區也在他的戰鬥執勤範圍內,以海南省南部海港三亞爲主要基地。同時,軍方對停泊在南方港口以及在南方航線上的大量商用船隻實施徵用以及改裝,部分南方港口也被戰時徵用;國內的各類企業,不少也進入了戰時狀態和次戰爭狀態,尤其是軍工企業已經全力運轉,其他像東林電子這樣的民營企業也得到新一批的國家訂單……各種戰爭宣傳在緊急和有條不紊的進行着,以前進行的各種宣傳似乎也起了作用,舉國上下迅速從經濟危機心態轉移到了戰爭心態,新聞媒體尤其互聯網上到處都有對東南亞某些國家的尖銳批評和指責,到處都有各種各樣的東南亞華人和華僑生存狀態的描述,到處都有Z國政府歷年來對這些國家的忍讓的描述,從輿論上,中國也完成了全國性的思想動員!

中國在進行戰爭動員,而東南亞國家則早已經做好了戰爭動員。根據情報顯示,在幾年內,越南把陸軍從30萬人迅速提升到了50萬人,其預備役軍人總數達到了100多萬,三分之一以上駐紮在中越邊境線80公里的縱深線上,其餘幾個國家的陸軍也都有所擴編;除了陸軍之外,各國大大加強了空軍建設,菲律賓等五國從美國、歐洲、日本以及俄羅斯新購了大批各類先進戰機,其中相當部分是戰鬥機,完全不顧區內經濟危機對人民的嚴重影響。據《軍事防務簡報》統計,四年之內,五國軍方一共增購了3000億美元合計達9000億元人民幣的各類軍用先進戰機,摺合歐元達1250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中國向馬來西亞出口了120多架多用途先進戰機,加上武器裝備和零配件,金額達800億元人民幣。

當Z國政府宣佈進入國家高等戰備狀態之後,越南陸軍立即進入了戰備警戒狀態,邊境巡邏明顯增加,當戰爭發生前後,北部軍區陸軍開始大規模集結,並迅速進入了邊境線50公里區域,同時邊境巡邏明顯減少。其餘幾個國家的一些陸軍部隊進行了也集結和實彈演練,海軍進行了小範圍的收縮,而空軍則不斷地進行海域巡邏,其中印馬泰三國空軍在南中國海的南沙羣島海域進行了大規模的兵力匯演……印度進行了緊急動員,陸軍部隊開始向印巴邊境地帶大規模集結,在中印的西藏交界的東段地帶,兵力也大大加強。美國的空軍進行了大規模的轉場工作,大批戰機從全球各地派駐到澳大利亞北部的軍事基地,陸軍也在緊急集合,巨型軍用運輸機穿梭在世界各地,很快的將大量軍人投送到澳大利亞北部地區。

各國的政治活動和軍事動員,對各國的經濟,乃至全世界的經濟都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正常的經濟活動受到嚴重破壞!2月18日當天,北美股市、遠東股市在還沒有恢復中再次動盪下挫,到了21日,全世界範圍內的各大股市幾乎全部跌停,人們又一次面臨着經受股市崩潰的打擊,只是由於股市本來就沒有重振雄風,因此損失也不是很大!相對於股票市場,更嚴重的經濟事件發生了。

2月18日,Z國政府宣佈凍結東南亞各國在中國各銀行的各類存款,並中止所投資企業的經營活動;20日,宣佈暫時凍結印度、澳大利亞、日本、美國和其他國家在中國的銀行存款,而各種物資尤其是資金的轉移活動則在兩天前就已經被停止,兩天後,宣佈正式凍結澳大利亞、美國和印度在中國銀行的各類存款,並凍結他們在中國的各項投資,同時宣佈解凍日本及其他國家(除東南亞五國外)在中國的各類銀行存款以及各項投資活動。就在Z國政府宣佈此類措施的同一時間,世界各國也緊急做出反應,在18日,東南亞各國宣佈凍結中國在其境內的各類賬戶以及各項投資活動;20日,印度、美國和澳大利亞政府做出了與Z國政府針鋒相對的決定,而日本和歐洲等國家則對Z國政府的經濟政策“表示理解”,但是要求“審慎考慮”,以降低各國的在華損失;到了22日,美國等三國宣佈凍結中國在其境內的各種投資產業的經營活動(除了個別企業之外),同時日本等一些國家對中國的做法表示贊同……而就在22日上午,Z國政府宣佈對菲律賓和越南的各項戰爭物資的支援都將被視爲挑釁,中國軍方有權給予扣留和沒收,當天下午,宣佈這一規定適應於其餘三國的此類行動!

於是一直在中國嚴密監控下的那三艘日本商船,先是在22日上午進行了海面短暫停留,而後南下了不到4個小時後,立即折回,結束了短暫的東南亞之旅;據某些方面分析,這些物資是要運往越南李志明市的,但是在南中國海的中沙羣島附近被迫停留,並最終中止了旅程。

本來,經濟危機已經使得北美和遠東市場隔離開來,東南亞戰爭更使得兩大市場完全分離,尤其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各項投資還沒有恢復就又被迫中止。所有在華的美國企業不能進行生產經營活動,開工不到半年的這些公司又被迫停止生產,而同樣的,在美國開工還不到半年的中國企業也不得不緊急叫停,這些企業成爲戰爭的第一批犧牲品。同時,還沒有從中國銀行轉出的大量美國企業存款也被凍結,從18日起,高達數萬億元的存款就無法取出,更爲糟糕的是由於中國春節的影響,至少有5天時間,許多公司不能從中國銀行轉移資金,這些資金也成爲兩國爭鬥的犧牲品,雖然在此之間更大數額的資金已經轉移了出去。相比於美國同行,中國企業在美的存款比較少,這些存款基本上都是用於在美的企業生產所用,至多隻有幾千億元而已。但即使如此,戰爭對兩國彼此交錯的公司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經濟危機剛剛過去,各行各業正在快速恢復,可以說是一日值千金,每耽誤一天,其損失將是平常的數倍計,這些公司將來即使被允許經營,也肯定會元氣大傷,處於市場競爭的不利地位!

由於兩國都是經濟大國,彼此之間的融入非常多,從餐飲業到服務業,再到各類製造業……比如說,中國各大城市的美國飲料、餐廳不得不全部停業,麥當勞、肯德基、德州牛肉麪、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幾乎在同一時間被政府勒令停業,各種大型購物超市如諾馬特、沃爾瑪等也被迫在開業兩年之後又一次關閉,成爲市場的看客,當然同樣的待遇也在中國的同類企業身上發生了!中國和澳大利亞的情況與美國之間的類似,但是中國和另一個對手——印度採取的措施有所不同,相對來說,中國更殘忍一些,而印度要仁慈一些。所有在華的印度存款以及投資一律不得轉移並停止經營活動,而印度則關閉了中國企業在印度的大部分業務,凍結了大部分存款,尤其是不允許所有資金外流。由於印度在華的投資規模比較大,更由於中國的市場預期前景比較好,所以在華的印度企業只要能夠支撐過去的,幾乎都沒有轉讓出手,存款也比較多,如今一下子被Z國政府凍結和停止營業,損失比較慘重,引起了印度企業界的強烈不滿,一致要求政府採取報復措施;印度政府也採取了報復措施,可是效果和影響甚微,還引起了國內的激烈爭論,顯得有些虎頭蛇尾。

不僅敵對國家之間實施彼此封鎖和經濟制裁,相關國的國內企業大受影響,甚至全世界的經濟活動也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貿易阻隔,投資停頓,剛剛有點起色的旅遊業又一次停止……中國的許多企業已經進入了戰時生產狀態,軍工廠開足馬力,各類炸彈、導彈加速生產,先進戰機迅速組裝,戰機改進工作正在抓緊進行,新的武器及控制系統被引用……甚至一些民用工廠企業也被轉用來生產軍需產品……一些工廠企業已經擬定了遷移方案。不少大城市進行了人口疏散或者制定了緊急疏散方案,防空演習和消防演習幾乎每天都要進行!這使得某些行業的生產受到限制,而某些行業的生產量瞬間猛增,比如食品企業、紡織企業和生物醫藥行業等的生產都上升很多,其他像新材料、機械等產業的產量又一次滑落……

中國如此,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不好受,經濟還沒有恢復,就要進行戰時生產動員,不過,美國的情況要好一些,畢竟一百多年來,戰爭都是在遠離本土的地方進行,但是不同於中國國內的局勢穩定,短短几天內美國就掀起了巨大的停戰和不參戰遊行示威活動,不少人反對政府參加這場“毫無意義”的遠東戰爭!印度人則更爲複雜,民族主義者認爲東南亞戰爭將侵犯(印度的)利益,要求政府採取強硬態度,但是也有不少人反對政府參戰,因爲“這的確不是印度加入這場戰爭的最佳時機”,相對於中國,印度本身國力不足,又加上經濟危機期間損失慘重,至今還沒有恢復,不少人還住着一家中國公司的“無房租”商業用房,“經不起戰爭的折騰”。而印度與中國較勁的一個嚴重後果就是印度的在華企業再一次落後於日本和韓朝以及歐洲同行的後面,這種“無爲的損失”是印度人難以承受的。但是印度政府顯然不願意在這個亞洲強鄰面前示弱,海陸空三軍迅速集結,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中國的集結速度,其能力和決心爲世人所驚歎!

第五十四章 桃色交易第七十四章 兵諫第九十六章 擴張第一百八十六章 好色(3)第一百二十一章 欺騙第二百五十三章 議論第一百六十五章 鴛鴦第九十章 變故第一百零四章 爭執第二百六十三章 反擊(1)第二百一十九章 激戰(2)第一百一十五章 陰謀的味道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的高中第二百零八章 在外活動(9)第九十八章 驚喜交加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戰(1)第一百四十三章 關於婚姻(2)第一章 遭遇綁架第五十章 人才難求第十九章 春節的煩惱(1)第一百零二章 競爭的結果第八十二章 正式復出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生代(一)第八十四章 懸案第二百四十三章 能源問題(2)第一百三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四十七章 煩惱地一把二十三章 面對失敗第四十四章 喬遷第一百零七章 抉擇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渡陳倉(2)第一百八十六章 好色(3)第二百一十三章 在外活動(13)第九十七章 女人的故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渡陳倉(2)第二百六十九章 認主(2)第二百三十七章 宿命(2)第二百四十章 合作(1)第二百四十四章 建立銀行(1)第三十一章 聯賽開始第一百四十七章 度日如年(1)第二百六十一章 婚禮(1)第二百四十三章 能源問題(2)第一百三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一百五十六章 泄密(1)第十六章 大豐收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戰印度第一百一十五章 陰謀的味道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戰(3)第一百一十一章 整合第五十三章 展頭露角第一百九十一章 藉口第一百五十七章 泄密(2)第一百八十六章 好色(3)第一百五十章 再現!第一百五十章 再現!第兩百章 在外的活動(1)第一百二十一章 欺騙第五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一十三章 忙碌第一百零二章 競爭的結果第九章 艱難的開始第二百三十三章 名人煩惱(1)第七十六章 新生活第七十五章 辭職第一百四十章 抉擇第二百零七章 在外的活動(8)第十一章 再臨廣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經濟危機(1)第一百五十六章 泄密(1)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氏家族(3)第二百四十一章 合作(2)第八十一章 傳來噩耗第二百三十四章 名人煩惱(2)第七十三章 棋局第二百五十章 建立城市(2)第二百四十七章 就業問題(2)第二百四十一章 合作(2)第一百八十八章 副鋒(1)第六十八章 共同進退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生代(一)第八十三章 復仇開始第十七章 委婉的拒絕第二百六十九章 認主(2)第二百一十三章 在外活動(13)第六十九章 亂局之勢第八十一章 傳來噩耗第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5)第一百八十一章 讚譽(1)第一百零六章 清洗第三十章 美好生活第二百六十二章 婚禮(2)第一百零九章 正式上市(1)第一百六十八章 印度仙女(2)第一百一十二章 屈服第二百三十七章 宿命(2)第八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四十九章 建立城市(1)第一百八十五章 好色(2)第四十四章 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