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文武雙全(中)

“引來絲線繞長弓?”郭宇喃喃自語道。

沈大公子想了想,笑着讚道:“果然妙!引字拆開正是弓字外加一豎,那一豎自然便是這絲線,而這‘絲線繞’與‘金鉤釣’正可相對。”

十三公主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個細細地月牙兒,心裡高興得不得了。有人說愛是不需要理由的,那是屁話。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愛,在發生之前即便不需要什麼具體的理由,也一定需要一些具體的基本條件。譬如高大英俊啦、才華橫溢啦、性格相合啦、身居高位啦、家境殷實啦、品德高尚啦等等等等,因人而異。斷不會有一個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的女子會愛上一個無論任何方面都一無是處的男人的可能——如果真有,那隻能說,這個女子的要求實在太過特別——人家愛的就是純人渣,可即便如此,“人渣”到這種程度似乎本身也就已經成爲了一種條件,至少是合乎這個奇怪女子的要求的條件——那麼之前的說法依然成立。

十三公主原本喜歡的是一個武功高強,自小保護她的英雄,這個“英雄”的優點掩蓋了他才華上的缺陷,然而缺點始終是缺點,即便選擇性的忽視它,它也仍然是客觀存在的。然而十三公主如今卻忽然發現:自己心裡頭記掛着的那個人曾經最大的缺點已經一夜之間煙消雲散如風吹去——所謂驚喜莫名,便是如此。

另一個特別高興的自然是林曦了。他如果想成功地獨立在太子和四皇子之外成爲第三支爭奪帝位的力量,除了藉助其舅家秦家的朝野聲望之外,還需要一隻足夠強大的武力,不論任何朝代,都是需要以武力作爲其統治基礎的,爭奪帝位也是如此。一旦有了一支令人生畏的武裝力量在手,那麼不管他的對手想要做什麼動作,都必須先考慮到如果激怒那把利劍,會不會把自己搭進去。即便是老皇帝,也無法忽視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所持有的態度——譬如雲家的態度。

所以,林曦與雲錚固然是打小就玩得要好,但像眼下這樣雲錚前腳回京,林曦這個堂堂王爺後腳就親自上門相邀,要說沒有拉攏的意思,只怕豬都不會相信。這無所謂高尚與卑鄙,不關乎兩人之間友情的真僞——僅僅是互相都有利益需要而已。林曦固然需要當世第一大軍事世家對他的支持,雲家也未嘗不需要在改朝換代之時擁立一個靠着自己家族武力而登位的新皇。差別只是雲家的選擇餘地暫時比林曦更大上一點而已——所以是林曦來找雲錚,而不是雲錚去找他。

林曦覺得以雲錚現在對他的態度來看,支持他是理所當然的事,太子和四皇子的表現也說明了這一點,所以雲錚的本事越大,表現越好,對他的幫助也就越大,所以他笑得幾乎比十三公主還暢快。

沈琚也在笑,雲沈兩家這些年關係確實不錯,雲家的少主越聰明,對沈家就越有利,雙方聯合起來也更能在朝野中佔據有利地位,所以他也笑着,悠然自得。

秦栩也是打小就跟雲錚熟識的人,在他看來,雲錚是個講義氣的人。想當年小時候,不管是林曦還是他,但凡有需要雲錚用拳頭幫他們出頭的時候,雲錚從來就沒打過什麼折扣,更不會藉故推脫。所以他一貫認爲雲錚是特別值得去交的朋友,至於雲錚萬一文才太好會不會搶了他的風頭,他還真沒想過。

其實雲家兩百年來就只有雲嵐的弟弟——也就是雲錚的叔叔雲岱這麼一個文官——而且他還是個意外。因爲雲岱小時候得過一場病,導致不能練武,而當時雲錚的爺爺、老雲國公雲煜本着“我雲家絕不會有於國無用之人”的堅定態度,破天荒的讓雲岱自小習文,也許上天果然眷顧雲家,雲岱果然聰慧無比,學問一日千里。十七歲那年,他堅持放棄“名薦”的機會(注:大魏傳統,二品以上世家出身的朝廷大員,每三年可以推薦一人以同進士出身進入官場。)參加科舉,一舉考中二甲第五名,得到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以後一路順風順水,直到今日已經是官居從二品的戶部右侍郎了。

連雲岱都是因無法練武才意外成了文官,而本身就是雲家嫡子,又從小就武藝出衆的雲錚就算文才再高,也顯然不可能會去做文官——他要是去做文官了,還怎麼繼承他們老雲家“世襲罔替一等武毅雲國公”的爵位?

秦慕蓮也在笑,只是笑得有些奇怪,還時不時看看十三公主,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就在這時候,雲錚開口了,他輕輕地挑了挑眉頭,道:“四王爺,雲錚既然僥倖勝了半籌,不如今日就此打住吧?”

四皇子心中暗恨,卻也無法可想,機械地點點頭,就要答應。卻聽見一個略顯蒼老的聲音道:“雲公子且慢。”

衆人一齊轉頭,卻見一位身着從一品紫色官服,左腰掛金魚帶,右腰佩仙鶴玉的老大人從旁邊的園門走了過來,一臉笑意道:“老夫張彥玉,今日原本也就是打算來附庸一下風雅,不意竟聽到幾聯妙對,一時心癢,忍不住也想與小云公子對上幾聯,小云公子不會怪我老頭子多事吧?”

雲錚繼承的記憶雖然有些方面有點模糊,但眼前這個老頭他是知道的。張彥玉,官居太子少師、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大魏男子以單名爲貴,只有世家大族纔可以取單名,而女子無論家世都不能取單名。所以很顯然,張彥玉乃是出身寒門、經正規科考而爲官居極品的真正大儒。跟這麼一個人對對聯?雲錚還真有點心裡沒底,天知道這些捧着幾本書讀上一輩子的古人最厲害的有多變態?

不過人家是老前輩了,算起來輩分比雲錚他爹還高,他一個小字輩,哪能拒絕得了。連忙和周圍幾人一起見過這老大人。林晟、林曦和十三公主自然是認識張彥玉的,他可是萬昌皇帝的寵信大臣,又是掛太子少師銜的大學士,這三個小字輩的殿下見了他也只能巴巴地以學生之禮拜見。

好容易忙亂完了,張彥玉便笑着道:“小云公子……”

雲錚連忙道:“老大人您還是叫小子云錚好了,晚輩可不敢擔當。”

張彥玉笑道:“好好,怎麼都行。要說起來,老夫跟你叔叔倒是很和脾胃……哦,今天不說這個,說聯子,不過事先說好了,我老頭子可不是考你,也不會故意出些爲難人的聯子,咱們不問難度,就講個意境,你看如何?”

雲錚心裡鬆了口氣,不是考我就好,天知道這些老傢伙的文字功底有多深厚。於是連忙道:“老大人提議甚好,晚輩自當遵從。”

“好!”張彥玉笑着一指周圍的花木,道:“室有餘香,謝草鄭蘭寶桂樹。”

果然不是爲難咱的,雲錚心裡大爲放鬆,略一思索,便道:“空無長物,唐詩晉字漢文章。”

“嗯,不錯。”張彥玉點了點頭,又道:“花塢春晴,鳥韻奏成無孔笛。”

雲錚一聽,立時讚道:“好句!好意境!”

張彥玉呵呵一笑:“少拍老頭子馬屁,趕緊想下聯,要是弱了這意韻,可是不成的。”

雲錚笑了笑,道:“樹庭日暮,蟬聲彈出不絃琴。”

張彥玉想不到他對得這麼快,而且意境絲毫不遜色自己的上聯,雖然先前就聽了他跟別人的對答,知道這小傢伙於對聯一道頗有些能耐,也仍然有些驚訝:“小傢伙果然才思敏捷。嗯,讓老頭子想想……嗯,泰山儼儼,四壁青峰壓東魯。”

地理?那是咱的長項啊。雲錚笑道:“黃河滾滾,九曲玉帶鎖西秦。”

“嗯,不錯,氣勢正好相對。”張彥玉點點頭,又道:“小沼沉星,似仙人撒下金棋子。”

雲錚這才注意到,眼下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已是入夜了。稍一考慮,便答道:“古鬆掛月,如老龍擎出夜明珠。”

張彥玉越發驚訝,笑道:“老夫乃是江夏人,前年回鄉省親時曾偶得一聯: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雲錚笑道:“這一聯只怕有些費神了。”

張彥玉笑而不語。

雲錚想了一會,忽然一拍額頭:“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後,小子本儒人,豈敢在前,豈敢在後?”

張彥玉一聽,心中讚歎,剛要稱讚一番,卻聽見一個儒雅的中年人聲音已然搶先出聲:“好句!雅培,你先別忙,朕……我先問兩聯!”

第47章 成都之戰(一)第87章 洛陽局勢(下)第82章 目空天下士!(下)第137章 謀危社稷?第44章 誰犯的錯更多?第79章 雲錚南下第40章 再到射陽第88章 遼軍的大手筆!第41章 容鶴之謀第40章 林曦之憂第63章 如何娶到妍兒(下)第77章 最愛揍王爺!第37章 進軍湘陰第145章 江南危矣(二)第140章 君子臨江第8章 唱一首雙飛第120章 又見無雪(二)第1章 黃龍已死,青龍當立?第140章 給錚兒全權第4章 夜探三聖觀(上)第124章 少帥的成長第9章 不用急,輪流來第36章 林曦出兵第58章 天府之戰(一)第33章 合縱之策第6章 沒人不准你看我第55章 有女無晴(一)第117章 明暗雙衛(三)第16章 意外邂逅第70章 一劍凌霄(一)第37章 聯手再戰(四)第106章 遠洋貿易第13章 據點(二)第52章 貨幣戰爭第一彈第56章 海東青傳令第2章 完顏,完顏!(一)第107章 家業擴張的起點第29章 六軍大演習(三)第36章 聯手再戰(三)第134章 聖上召見第15章 明月幾時有第36章 林曦出兵第3章 鳳點頭第53章 橫掃北高麗(下)第69章 賜你一跪第69章 賜你一跪第140章 君子臨江第36章 美女解放戰爭第108章 內力大突破(一)第32章 洛陽殤,天下亂(六)第55章 天兵十萬下洛陽(七)第74章 朝中局勢(下)第14章 全民法鼎第16章 意外邂逅第27章 六軍大演習(一)第20章 演習也能賺錢第123章 兩件大事第18章 科技力量(一)第145章 江南危矣(二)第53章 橫掃北高麗(下)第47章 妞,要泡出品味第20章 秦晉之好(二)第55章 有女無晴(一)第140章 君子臨江第60章 高麗降,中原亂第44章 誰犯的錯更多?第49章 神秘女子第38章 湘陰之戰第52章 天兵十萬下洛陽(四)第26章 王佐之才(二)第13章 雲錚VS耶律平成(一)第27章 六軍大演習(一)第131章 初識江湖(上)第72章 突破第七重!第7章 文雅的調戲第55章 鏡城之戰(二)第45章 法皇很礙事第5章 機會還是麻煩?第136章 被當槍使?第101章 五百兩銀子啥概念?第53章 天兵十萬下洛陽(五)第33章 合縱之策第8章 唱一首雙飛第51章 嬌花美妾第120章 恭喜,你出師了!第56章 天兵十萬下洛陽(九)第6章 大權交接(一)第47章 請安坐小飲第24章 似乎,要變天了第84章 公子真是好人第3章 天佑完顏明!第132章 初識江湖(中)第28章 年輕人的生理衝動第28章 佳人在懷第153章 淮安公主第45章 中原攻略(二)第52章 綏靖之說第31章 北疆海軍造船廠第11章 王府之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