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竹子(4)

說起湘妃竹,那可是大大的有名,相傳堯舜時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條惡龍,住在九座巖洞裡,經常到湘江來戲水玩樂,以致洪水暴漲,莊稼被沖毀,房屋被沖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聲載道。舜帝關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惡龍禍害百姓的消息,飯吃不好,覺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幫助百姓除害解難,懲治惡龍。

舜帝有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堯帝的兩個女兒。她們雖然出身皇家,又身爲帝妃,但她們深受堯舜的影響和教誨,並不貪圖享樂,而總是在關心着百姓的疾苦。她們對舜的這次遠離家門,也是依依不捨。但是,想到爲了給湘江的百姓解除災難和痛苦,她們還是強忍着內心的離愁別緒歡歡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惡龍、凱旋的喜訊,日夜爲他祈禱,早日勝利歸來。可是,一年又一年過去了,燕子來去了幾回,花開花落了幾度,舜帝依然杳無音信,她們擔心了。娥皇說:“莫非他被惡龍所傷,還是病倒他鄉?”女英說:“莫非他途中遇險,還是山路遙遠迷失方向?”她們二人思前想後,與其呆在家裡久久盼不到音訊,見不到歸人,還不如前去尋找。於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風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尋找丈夫。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們終於來到了九嶷山。她們沿着大紫荊河到了山頂,又沿着小紫荊河下來,找遍了九嶷山的每個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條小徑。這一天,她們來到了一個名叫三峰石的地方,這兒,聳立着三塊大石頭,翠竹圍繞,有一座珍珠貝壘成的高大的墳墓。她們感到驚異,便問附近的鄉親:“是誰的墳墓如此壯觀美麗?三塊大石爲何險峻地聳立?”鄉親們含着眼淚告訴她們:“這便是舜帝的墳墓,他老人家從遙遠的北方來到這裡,幫助我們斬除了九條惡龍,人民過上了安樂的生活,可是他卻鞠躬盡瘁,流盡了汗水,淌幹了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這裡了。”原來,舜帝病逝之後,湘江的父老鄉親們爲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爲他修了這座墳墓。九嶷山上的一羣仙鶴也爲之感動了,它們朝朝夕夕地到南海銜來一顆顆燦爛奪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墳墓上,便成了這座珍珠墳墓。三塊巨石,是舜帝除滅惡龍用的三齒耙插在地上變成的。娥皇和女英得知實情後,難過極了,二人抱頭痛哭起來。她們悲痛萬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們把眼睛哭腫了,嗓子哭啞了,眼淚流乾了。最後,哭出血淚來,也死在了舜帝的旁邊。

娥皇和女英的眼淚,灑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現出點點淚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還有血紅血紅的,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紋,傳說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淚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鮮紅鮮紅的血斑,便是兩位妃子眼中流出來的血淚染成的。

陳鼎《竹譜》稱“瀟湘竹”“淚痕竹”。竿部生黑色斑點,頗爲美麗。是我國竹傢俱的優質用材。《陣物志》:“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揮,竹盡斑。”《羣芳譜》:“斑竹即吳地稱‘湘妃竹’者”。

《陣物志》所言堯之二女,舜之二妃,以及其他著作中湘妃、瀟湘妃子、湘君等指娥皇和女英二人。西漢劉向《列女傳》有:有“虞二妃者,帝堯之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娥皇爲後,女英爲妃……死於蒼梧,號曰重華。二妃死於江湘之間,俗謂之湘君……”從列女傳可得知,所云瀟湘妃子爲娥皇、女英。

湘妃竹即“斑竹”,亦稱“淚竹”,竿部生黑色斑點。這種竹子生長在湖南九嶷山中。中小型竹,竿高達5-10米,徑達3-5釐米。竿環及籜環均隆起;竿籜黃褐色,有黑褐色斑點,疏生直立硬毛。籜耳較小,矩圓形或鐮形,有長而彎曲之遂毛。籜葉三角形或帶形,桔紅色,邊緣綠色,微皺,下垂。每小枝2-4片,葉帶狀披針形,長7-15釐米,寬1.2-2.3釐米。葉舌發達,有葉耳及長肩毛。筍期5月-6月。是我國竹傢俱的優質用材。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喜酸性、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常用於園林綠化中,其稈可製作工藝品。爲園林中優良觀賞竹種。

竹乃植物也,隨在有之。但質與草木異,其形色大小不同。紫竹,出南海普陀山,其幹細而色深紫,段之可爲管簫,今浙中皆有。

紫竹,別名黑竹、竹茄、烏竹。竿高4-8米,稀可高達10米,直徑可達5釐米,幼竿綠色,密被細絨毛及白粉,籜環有毛,一年生以後的竿逐漸先出現紫斑,最後全部變爲紫黑色,無/毛;中部節間長25-30釐米,壁厚約3毫米;竿環與籜環均隆起,且竿環高於籜環或兩環等高。籜鞘背面紅褐或更帶綠色,無斑點或常具極微小不易觀察的深褐色斑點,此斑點在籜鞘上端常密集成片,被微量白粉及較密的淡褐色刺毛;籜耳長圓形至鐮形,紫黑色,邊緣生有紫黑色繸毛;籜舌拱形至尖拱形,紫色,邊緣生有長纖毛;籜片三角形至三角狀披針形,綠色,但脈爲紫色,舟狀,直立或以後稍開展,微皺曲或波狀。末級小枝具2或3葉;葉耳不明顯,有脫落性鞘口繸毛;葉舌稍伸出;葉片質薄,長7-10釐米,寬約1.2釐米。花枝呈短穗狀,長3.5-5釐米,基部託以4-8片逐漸增大的鱗片狀苞片;佛焰苞4-6片,除邊緣外無/毛或被微毛,葉耳不存在,鞘口繸毛少數條或無,縮小葉細小,通常呈錐狀或僅爲一小尖頭,亦可較大而呈卵狀披針形,每片佛焰苞腋內有1-3枚假小穗。小穗披針形,長1.5-2釐米,具2或3朵小花,小穗軸具柔/毛;穎1-3片,偶可無穎,背面上部多少具柔/毛;外稃密生柔/毛,長1.2-1.5釐米;內稃短於外稃;花葯長約8毫米;柱頭3,羽毛狀。筍期4月下旬。/

陽性,喜溫暖溼潤氣候,稍耐寒,紫竹爲傳統的觀杆竹類,竹杆紫黑色,柔和發亮,隱於綠葉之下,甚爲綺麗。

此竹宜種植於庭院山石之間或書齋、廳堂、小徑、池水旁,也可栽於盆中,置窗前、几上,別有一番情趣。紫竹杆紫黑,葉翠綠,頗具特色,若植於庭院觀賞,可與黃槽竹、金鑲玉竹、斑竹等杆具色彩的竹種同植於園中,增添色彩變化。

觀稈色竹種,爲優良園林觀賞竹種。竹材較堅韌,宜作釣魚竿、手杖等工藝品及簫、笛、胡琴等樂器用品。筍可供食用。

多栽培供觀賞;竹材較堅韌,供製作小型傢俱、手杖、傘柄、樂器及工藝品。

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紫竹林是觀世音菩薩的住所。孫悟空好幾次遇到危難,就翻筋斗來到南海紫竹林中求助觀音大士。在普陀山東南部的梅檀嶺下。山中岩石呈紫紅色,剖視可見柏樹葉、竹葉狀花紋、因稱紫竹石。後人也在此栽有紫竹。紫竹林,顧名思義,應是紫竹成林,但由於幾經劫難,紫竹林遭到破壞。現在在園林工人的努力下,已在原處新建紫竹3000餘株,經過精心培育,現已成林,重現了觀音道場紫竹林的景觀。五代後梁貞明二年。日僧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像,歸國途中在此遇風受阻,在此建“不肯去觀音院”於紫竹林中。觀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觀音眺,對岸可見洛迦山島。

因爲有了這樣一點宗教的色彩在裡面,紫竹也就帶上了一點吉慶祥瑞的味道在裡面。

第一百七十五章良心企業第二百零五章 你要多大的地方(1)第一百一十九章 過年前準備第三百二十六章 原來是姐妹第二百六十四章 答卷(3)第二百九十六章 養土雞(1)第一百二十五章 餓第四章 天坑之謎第一百七十九章 褐馬雞園的成型(1)第二百六十章 留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結第二百八十四章 與母校合作第三百零六章 高速公路(1)第二百四十八章 棗林的問題(2)第二百七十章 開門大吉(3)第二百三十一章 蚯蚓的飼養第一百七十七章 捉鳥第一百零八章 重回陳家莊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事物(3)第一百一十八章 沸騰的黃土地(3)第六十六章 牛刀小試第七十三章談價錢第一百三十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二百五十五章 蔬菜的保鮮第三百三十七章 種茶(4)第三章 陳家莊第三十五章 囂張了又怎麼樣第二百九十一章 窯洞種蘑菇(2)第一百零四章 事業的奠基(2)第一百一十五章 工作的全面展開第六十二章 皮厚是怎麼來的(2)第二百零九章 陳家莊的新住戶第一百六十一章 各路人馬齊回陳家莊第三百一十章 達成所願(1)第三百零四章 空間的新功能(2)第一百九十八章駐軍的到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轉機第一百六十一章 各路人馬齊回陳家莊第二百八十五章 金秋十月第一百七十二章 酸棗的新思路第九十一章 忙碌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事物(3)第五章 再探天坑第四十五章 悲催的人生,不解釋第二百一十五章 育苗基地的運行(2)第二百三十二章 生態湖泊養殖經營(1)第九章 除掉怪魚(2)第三百零五章 空間的新功能(3)第一百八十三章 褐馬雞園的成型(5)第八十一章 開墾處女地(5)第二百一十四章 育苗基地的運行(1)第六十九章 再去水源地第一百一十二章 陳家莊夜校的開班第一百八十八章 和事佬第一百九十七章準備工作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期然的突破第一百九十九章小唐的戰友第三百四十五章 走出去的陳家莊(6)第一百一十六章 沸騰的黃土地(1)第三十五章 囂張了又怎麼樣第二百一十一章 先到先得第七十五章 無解(1)第九十二章 摸索中前進第一百六十八章 苜蓿第三百三十二章 回陳家莊第三百二十九章 前往紫陽(3)第三百零八章 高速公路(3)第三百二十六章 原來是姐妹第五十六章 速度達標第一百二十八章 酒廠的驚喜第三百二十章 買竹子(1)第一百一十章 陳家莊遊記(2)第一百零二章 對話第一百四十一章 事情的後遺症第六十一章 皮厚是怎麼來的(1)(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小心看路第二十一章 陳家莊的隊伍(1)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喜(3)第五十七章 沒有頭緒(求收藏,求票票,求批評)第一百六十二章 路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種子有問題(3)第三章 陳家莊第七十四章價錢不是問題第三百一十七章 竹子(4)第一百零三章 事業的奠基(1)第二百零八章 緣分無處不在第一百零三章 事業的奠基(1)第一百九十章 真心結交第三十章 路上(3)第三百三十六章 種茶(3)第二百一十九章 荷花池第二百五十二章 除害(2)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雲的禮物第七十五章 無解(1)第十七章 回家(3)第一百六十章 111號第十二章 集市偶遇(2)第十四章 收拾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麻煩了(7)第二百六十一章 第一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