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宣傳陣地】

方信和沈箮都同意之後,黃曉英更是幹勁十足,立刻便開始做起宣傳來。

黃曉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江城最火爆的帖,貼名山清水秀地靈人傑的好地方。

這段時間來,她積累下來的材料相當豐富,光壓縮過的照片就有兩個多G。

當初方信和沈箮聊天時,沈箮多是用黃曉英的筆記本接收圖片,後面也都存在她的筆記本上。她又從方信扒拉了不少照片過去,也不怕別人說沒PP沒真相。

照片數量很多,貼起來很費事,但黃曉英卻樂此不疲,一張張往網上搬圖的時候,還要給每張照片配上生動的文字說明。

黃曉英是按時間順序來整理這些圖片,並一一貼出來的,也算是對方信回鄉,以及和她們熟絡起來的歷史做一個全面的回顧。

緣起自最初秧田裡水稻秧苗的長勢,後面她們倆應邀過去做實地考察,沈箮寫畢業論文。

和方信第一次見面的場景也被黃曉英用手機記錄下來,那時候方信正提着籃櫻桃來江城,在水果批發市場找人接手。照片中鮮嫩通紅的櫻桃讓人流口水,黃曉英發帖時,都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回方信家鄉時,沿途見聞也被黃曉英用手機拍了下來,這是一片沒被工業污染的地方。

到方信家後,土狗大花盡職盡責,經歷險阻後,終於到果園裡摘到櫻桃吃進嘴裡,後面又去挖折耳根,兩個雙胞胎小蘿莉放學回家,叫她們來吃櫻桃卻害怕被大白鵝啄,展現出來的可愛模樣……

這一幕幕都通過拍下的照片展現出來,生動而有趣。

上了這麼多圖,還配了這麼多文字,黃曉英縱然興奮無比,也累到不行。她嘴巴雖然很會說,但還真沒嘗試將其轉化爲文字,至少一口氣寫出這麼多的文字來還是第一次。

黃曉英美美地睡了一覺,爬起來準備繼續上圖的時候,驚訝地發現已經有不少人瀏覽過這貼,並催促她速度更新。大家都看得出來,這是發生在過去的事情,樓主手裡的圖片肯定不少。

黃曉英本來就是活潑好動的性子,說的不好聽點,還有點人來瘋,得到別人的支持與鼓勵之後,更是開心得不行,打算將其餘的圖片逐一傳上去。

沈箮過來叫她一起去吃飯時,她正在忙這事,一邊上圖配文字,一邊還和網友們交流。

黃曉英還嘻嘻笑着問她,“傳了你的照片出去,沈箮你不會介意吧!“

沈箮笑笑說,“當然不會,又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你這主意不錯,這樣宣傳一下其實不錯的。”

“嘿嘿,這貼一出,你就會成爲網絡紅人了!”黃曉英猶自不肯從電腦前回頭。

“你想太多了!走,先去吃飯,回來再弄。”沈箮可真服了她,腦子裡永遠又那麼多不可琢磨的想法。

黃曉英死活不肯挪窩,還讓黃曉英幫她把飯從食堂打回來。

沈箮很是無語,黃曉英嬉笑着說了通好話,她糊里糊塗就答應下來。

這還只是個開始,後面幾天時間裡,黃曉英眼瞅着在學校的悠閒日子不多了,便一門心思撲到了這個帖子。

因爲圖片真實,語言生動,內容豐富翔實,她的這帖子還被版主加精置頂。

這一來瀏覽的人也越發多了起來,黃曉英也貼到他們去山裡野炊,沿途那些能吃的野草野果,親手捉在的筍子蟲,採到的傘把菇,自己燒的竹筒飯,更讓很多人回想起童年時光,也把整個貼子越頂越高。

這也讓黃曉英越發幹勁十足,相比而言,方信和沈箮看到這帖子很火心底雖然開心,但卻顯得淡定得多。

對長期生活在鋼鐵森林裡,沒有接觸到真正的大自然的人來說,這樣的生活確實很有趣。但在農村鄉下呆久了的話,也就慢慢習慣了。

黃曉英卻不管這些,她現在和方信說話,最頻繁的就是兩個字,照片。

黃曉英還對方信說,“你好歹一配合下我的工作,甚至都不需要你特別費什麼心思,隨便拍些什麼就好。比如地裡的玉米,稻田的魚兒,忙碌的蜜蜂,甚至是夜晚的星空都行,總之,只要展現農村生活最真實的一面就行……”

方信自己上網的話,情願去看看小說也不願意搞圖貼,太累人了。因此也對黃曉英身上迸發出來的熱情表示由衷的佩服,點頭說好,這要求不高,隨手便做了。

“我要把這帖子打造成我們的宣傳陣地,現在已經初見效果了。”黃曉英還興奮地說。

她如此興奮也不是沒有緣由,網友的回帖裡,幫着出謀劃策的可不少。有提議讓他們栽種野果野菜的,還有人提議搞旅遊開發,做成農家樂之類的。

當然,持反對的意見也有,說野果家種的話就沒那味道了,同時也擔心開發過度造成環境破壞。

最讓黃曉英開心的是,在她貼過方信家的勤勞蜜蜂,以及方信割蜜的照片之後。還有人跟帖要預定蜂蜜的,這一來方信家的蜂蜜就不愁沒銷路。

方信倒不擔心蜂蜜的銷路,周圍熟人買過蜂蜜嘗過後,覺得味道相當不錯,回頭再來買的可不少。光這批客戶發展起來的話,購買力就不小,熟人熟識的,還有好些人有親緣關係,也不好拒絕他們的要求。

所以,網友想要正宗蜂蜜的話,還得提前預定才行。

方信也才決定將蜜蜂的數量再擴展一些,最起碼要多做幾個蜂箱出來,蜜蜂數量一多,總體產量高也才說得過去。

出乎方信意外但又不覺得驚訝的是,他種有機蔬菜以及稻田養魚的模式很受大家追捧。

這些綠色食品的好處大家都是知道的,就有人發帖以及站內短信問,有沒有將蔬菜玉米賣到江城去。聽說在當地鎮上賣得和普通蔬菜價格差不多時,還替他們抱屈,說他們這樣可能會虧本,可以考慮將市場拓展到大城市去。

還有人追問能不能預定稻田養魚種出來的水稻,有魚捉蟲吃,根本就用不着殺蟲劑,加上有魚糞做肥料,連化肥也免了,這樣的稻米上哪找去。

關於這個,黃曉英就婉言回絕掉了,關鍵還是產量太少。

就拿方信養魚的稻田來說吧,兩畝地產個兩千斤水稻算頂天了。方信家算上沈箮一共四個人,這點水稻他們自己吃上一年後所剩無幾。親戚朋友那裡送點,黃曉英自己再瓜分一點,根本就沒多餘的稻米往外面賣。

也有人異想天開地說,可以把他的這種模式大規模地推廣開去,這樣就可以免去農藥和化肥的污染。

方信這傢伙只潛水看戲,自有黃曉英和其他人沒事去論證可行性究竟有多高。

黃曉英折騰很起勁,她發的這個帖子,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也招攬來了一些生意,最初目標也達到了。

看方信和沈箮都沒什麼反對意見,她也就決定,繼續將這帖子更新下去,使其成爲方信家綠色產品宣傳的前沿陣地。

第139章教訓第128章 舊去新來第十四章【種子】第九十三章 進山第124章第四十章【摘桑葚】第六十一章【鬼豆腐】第七章【請客】第112章 洋火姜第八十四章 桐葉粑第四十章【摘桑葚】第四十五章 【大戰紅五月】第十六章 【藏紅花】第四十四章【約會】第113章 金坷垃第十七章【種果樹】第九十一章 吃豆腐第六十七章【竹蓀】第八十二章 網店開張第八十八章 六月六地瓜熟第五十一章【創業項目】第五十四章【桃李芬芳】第一一零章 紫薯南瓜餅第126章第一零一章 藿麻第117章 抓壯丁第124章第八十三章 割漆第七十六章【採蘑菇的小姑娘】第一零一章 藿麻第六十八章【蚊子,野兔】第一一零章 紫薯南瓜餅第三十五章【出手】第六十七章【竹蓀】第二十六章【邀請】第四十九章【筍殼,筍子蟲】第127章第五十四章【桃李芬芳】第七十一章【集市上】第八十九章 吃貨第130章第四十六章【坑爹】第121章 全家總動員第二十六章【邀請】第二章【探索】第二章【探索】第一零四章 幫忙的第124章第128章 舊去新來第三十二章【清明菜】第121章 全家總動員第五十三章【小貓立功了】第四十五章 【大戰紅五月】第九十二章 好事成雙第六十二章【米酒和玉米】第122章 幸福第三十章【特產】第122章 幸福第十六章 【藏紅花】第九十九章 剁辣椒第六十一章【鬼豆腐】第114章 沈爸沈媽第六十二章【米酒和玉米】第三十三章【推石磨】第123章 豐收第四十九章【筍殼,筍子蟲】第七十九章【木活】第二十三章【野菜香】第113章 金坷垃第一章【翠竹空間】第二十三章【野菜香】第七十五章【方媽的哲學】第十六章 【藏紅花】第四十七章【種子問題】第114章 沈爸沈媽第二十四章【倒春寒】第134章 難唸的經第三十四章【終於吃到嘴裡了】第九十七章 竹蜻蜓第121章 全家總動員第四十六章【坑爹】第一零六章 山中趣事第二十四章【倒春寒】第四十一章【斜風細雨不須歸】第七十六章【採蘑菇的小姑娘】第二十章【鵝,春筍,老鷹茶】第四十章【摘桑葚】第一零九章 天馬行空第七十六章【採蘑菇的小姑娘】第九十二章 好事成雙第九十七章 竹蜻蜓第四十一章【斜風細雨不須歸】第七十九章【木活】第七十二章【家鄉小吃】第132章 上門第十三章【碩果累累】第十七章【種果樹】第八十七章 紅辣椒第五章【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