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清明菜】

這天早些時候,方爸方媽外加幾個小鬼頭已經將大部分成熟的櫻桃採摘下來,儘管櫻桃也在不斷成熟,但明顯沒有幾個人摘得快,儘管幾個人都是在說笑打鬧。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的時候,就差不多把已經成熟的櫻桃採摘乾淨,方信就宣佈收工。

方信叫方雪方梅在家裡吃晚飯,可兩人都直搖頭,看來她們家裡沒少交待,方信也就不勉強她們。只給她們一人裝了一籃子櫻桃帶回家去吃,還說明天要是沒事的話照舊可以過來摘櫻桃,兩姐妹都點頭答應下來。

黃曉英還覺得沒采摘過癮,或者說還沒吃過癮,可看樹上確實沒成熟的櫻桃,這才罷手。轉而打量起周圍的情況來,很快,她又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大聲嚷着說,“方師兄你還真懶,看看你們家這果園,裡面草還真不少。”

方信笑着說,“我本來就是個懶人,以往都是放鵝來吃草的。今天要摘櫻桃,鵝還關在屋後的檐溝裡,我得去把它們放出來吃點草。”

聽說方信要放鵝,先前還和沈箮說着話的方雪方梅兩姐妹不約而同地轉身,提着籃子就往果園外跑。

黃曉英和沈箮都不明所以,黃曉英就覺得奇怪,便大聲問她們跑那麼快做什麼。

“幺公家的大白鵝會啄人的!”方梅只管埋頭跑,活潑一點的妹妹方雪邊跑邊大聲回答她,卻同樣頭也不回地跑出了果園。顯然昨天大白鵝啄她們時,留下的陰影還在。

“方師兄家還養了鵝?現在很少看到養鵝的了!”不過黃曉英問過就把這個問題拋之腦後,反而嘿嘿笑了起來,“對了,她們叫你什麼,幺公?方師兄你的輩分可真高!”

“你叫我師兄,那你說說她們該叫你什麼?”方信笑得更歡樂,他現在算是瞭解了她的德性,屬於給她點陽光她就燦爛那種。

黃曉英聞言頓時打了個寒顫,立刻說道,“這個嘛,我們一碼歸一碼好了!”

隨即,黃曉英又拉過沈箮在她耳邊說了幾句,沈箮的臉頓時漲紅起來,還伸手擰了她幾下。

方信則忙着將裝滿櫻桃的竹筐往家裡搬,沒空去理會她們的小動作。方富民這傢伙調皮歸調皮,真幹起來活來其實也不賴,這時候就幫着方信搬櫻桃。

沈箮隨後也說來幫忙搬運櫻桃,被方信婉言拒絕,只讓她們在果園裡隨便看看,看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到位的,給點技術指導最好。

黃曉英倒好,叫她看果樹,她卻大呼小叫地喊着,“沈箮,快過來看,這邊的折耳根好嫩啊,不如我們挖些回去吃吧!方師兄,出來的時候帶兩把鋤頭……”

方信聽了啞然失笑,一聽她的話知道她就光吃過折耳根,沒真正沒挖過。

在這邊一般都叫撬折耳根,因爲折耳根長在田背坎上和土背坎上居多,笨重的鋤頭使用不方便不說,還很容易破壞泥土遭人罵。小鋤頭倒是不錯的選擇,不過一般情況下用鐮刀居多。

當然,還有一種更好用的工具,鈱子鍬。鈱子鍬通常呈桃葉形,有一個之字形的彎度和木質的手柄,比鐵鍬小巧玲瓏得多,在這邊一般用來抹牆抹水泥用。用來掘土挖折耳根最合適不過。小時候出去挖折耳根的時候,方信就常常和姐姐方玲搶鈱子鍬用。

方信家現在就有好幾個鈱子鍬,方媽經常拿來撬折耳根和香菜,就插在門後的牆壁裡。

折耳根學名叫魚腥草,是西南地區一種常見的野菜,有開胃健脾的功效,很受大家的歡迎,不光菜市場超市經常可以看到,學校食堂也有涼拌折耳根的菜式,黃曉英認得也不奇怪。

沈箮過去一看,果園裡的野菜還不真少,除了折耳根外,還有野香蔥和清明菜,也有方信家在果樹下種植的藠頭。

藠頭營養豐富,不僅好吃,更能治病,醃製起來尤其美味,可惜藠頭大都在夏秋之際收穫,這時候不能飽口福。

野香蔥和藠頭看起來差不多,都是細細的莖,反正黃曉英沒能分辨出誰是誰,但這兩樣東西,多少能看得出和小蔥的相似之處。

清明菜就像普通的野草,黃曉英雖然是農大的,但學的是園林專業,認不出來也不奇怪,聽沈箮說起後,她就問道,“清明菜?那是什麼東西,可以吃嗎?”

“當然可以吃,馬上就到清明節了,清明粑就是用清明菜和米粉做的。”

黃曉英聽了很來勁,當即就說,“那我們動手採些回去吧!”

野香蔥沒工具不好挖,埋在土下圓圓的蔥頭倒像是蒜頭,味道也特別香。折耳根沒工具同樣不好挖,黃曉英又愛吃折耳根埋在地裡那白白嫩嫩的根,因此,她打算等方信把工具拿來之後再挖。

可這清明菜就不一樣了,直接用手就可以採,黃曉英就和沈箮採摘起清明菜來。一般這清明菜只採頂部最嫩的葉子,這一來,看起來很大一叢,採起來卻沒多少,黃曉英還嘀咕着說,“這清明菜和折耳根都沒被鵝吃掉,倒是有點奇怪!”

沈箮則解釋着說,“這裡的青草這麼多,清明菜有點苦味,折耳根則有股腥味。”

“那叫香味好不好,就像香菜,很多人都覺得味道很奇怪,吃得來的卻覺得特別香!”黃曉英立刻反駁着說,隨即又顯得有些沮喪,“那我們不是吃鵝都不吃的?”

沈箮呵呵笑了起來,黃曉英採了幾顆清明菜之後,掛記着折耳根的她嘀咕着說,“這方師兄也太拖拉了,怎麼還不把鋤頭拿出來。”

沈箮則說道,“我們在別人家裡做客,還是客氣一點好。”

黃曉英上下打量着她,很匪夷所思的樣子,“說他幾句就受不了,你不會真看上他了吧!”

“你纔看上他,再亂說小心我撕爛你的嘴……”沈箮說着就去撓她,黃曉英咯咯笑着捏着清明菜躲開了。

兩個女孩子嬉鬧的時候,方信把櫻桃筐放好,把兩把鈱子鍬找出來。又去屋後檐溝,路過廚房的時候,方媽正在洗臘肉香腸,見到方信她便問他,這兩個女孩子要在這裡玩幾天。

這個方信也不清楚,就說兩三天的樣子。

方媽立刻便讓他好好把握機會,還對他說道,“農大畢業的女孩子不錯,你在家裡工作,家裡種的莊稼水果什麼的她們也能幫上大忙,也不會像別的女孩子心那麼野!就像小軍家的那位,跟他孩子都生了,可後面出去打工後就不知道去哪了。”

方信心說方媽思想還是進步了不少,照她以往的說法,不管怎樣,就算方信騙個女孩子回來也算他有本事。方信總拿是就算騙個回來,也養不起來搪塞她,那時候方媽就說管那麼多,先騙到手再說。

現在倒好,方媽的覺悟也高了,意識到了像小軍家那位也不好,她雖然被騙了回來,可是家裡窮日子最終過不下去後面消失了。

“八字還沒一撇呢!”

“你個大男人就應該主動一點,臉皮放厚點,總不能讓人家女孩子來倒追你吧,我還指望着早點抱孫子呢……”方媽抓住機會又好好傳授了他幾招,並表達了她長久以來的殷切期望,在她看來,這簡直是送上門來的兒媳婦。

方信知道說不過她,只得連連點頭,最後還是對她說這事情他自己來處理就好。

在方媽看來,立刻點頭,“你放心,我自有分寸的。”

“我把鵝放出走一會,還得送鈱子鍬給她們。”方信趕緊閃人。

方媽便讓他趕緊去,看到方信,幾隻大白鵝頓時就嘎嘎叫了起來。這六隻大白鵝現在已經完全融入方信家,每天都會去果園吃草,到了傍晚自己回家。給它們搭的窩就在屋子後面,這一來也有看家護院的功能。大花晚上都是睡屋子前面,小偷則喜歡從後門進屋,這些大白鵝晚上正好派上用場。

將後面它們經常活動檐溝的柵欄拉開後,幾隻大白鵝就拍着翅膀搖晃着身子跑了出去,方信自己則一路小跑去拿了鈱子鍬和竹籃往果園趕,去得慢了,說不定又得重演昨天的悲劇。

“怎麼纔來啊,我們都摘的清明菜都快握不住了。”黃曉英看到方信還沒抱怨兩句,就看到一羣昂首挺胸,很神氣的大白鵝往果園趕來,她的眼睛當即就化成了小星星,“好可愛的大白鵝,白白的,肥嘟嘟的!”

“你就不怕它們啄你?”沈箮則在旁邊給她潑冷水,方雪方梅之前的表現可不像是作僞。

“我還是蠻有親和力的。”黃曉英嘿嘿笑着說,渾然忘記了之前大花還衝她汪汪叫過。

“有我在,肯定不會的。”方信笑着說道。

“切!”黃曉英對他臭屁的樣子有些不以爲然,並決心以身相試,她真想摸摸那茸茸的鵝毛。

於是,黃曉英就迎着那羣可愛的大白鵝走過去,可她還沒走出幾步,幾隻大白鵝就嘎嘎拍着翅膀向着她衝過來,那陣仗和架勢,明顯不是歡迎她。嚇得她趕緊往回跑,躲到方信身後確認安全後,這才心有餘悸地說道,“它們還當自己是戰鬥鵝不成!”

方信和沈箮聽了後都笑了起來,方信上前將幾隻大白鵝趕到一邊吃草,然後把兩把鈱子鍬分給她們。對這東西兩個女孩子倒不陌生,農大學生掘土培育精細作物經常用的,只是沒想到可以用來挖折耳根。

還真別說,用這東西挖起折耳根來還真是順手,往土裡一插再用力旋轉一下,折耳根的根莖就被折斷了,從上面一拔就出來了。即便在田埂或者背坎上也不會太過破壞泥土。

“果園裡的折耳根果然很嫩!”黃曉英很快就將一根大折耳根挖了出來,尤其是它的根莖,白白嫩嫩的,對喜歡的人來說,看着就有食慾,吃起來脆生生的感覺更是不錯。果園裡方信不但用農家肥澆過,像樹下一些地方更用空間溪水澆過,不僅果樹長得好,連地裡的草也變得異常茂盛起來,這些野菜長得也特別鮮嫩。

沈箮除了挖折耳根外,還去挖了些野香蔥出來,香味特別濃郁,黃曉英則專心挖折耳根,說晚上拿來涼拌。

沒有工具的方信則去採清明菜,她們摘的這點還真不夠吃一頓的。

清明菜這東西田埂土邊到處都有,每年清明節前後也正是清明菜正鮮嫩的時候。清明菜營養豐富,還有祛風溼、利溼濁、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通過不同的調製方法,達到不同的治療功效。

不過在方信家鄉這邊,一般都用來做清明菜粑。

路過櫻桃樹的時候,方信還偷偷澆灌了些空間水,爭取讓這些櫻桃明天全部成熟。

方信正採清明菜的時候,忽地聽到黃曉英的尖叫聲,方信連忙跑過去,卻是那幾只大白鵝向她們逼近。方信很無語,之前看她膽子不是挺大的嗎?

趕走幾隻搗亂的大白鵝,黃曉英又挖了會折耳根,就看見幾只大白鵝排着整齊的隊伍回家,這讓她嘖嘖稱奇。

天漸漸黑了下來,幾個人就收拾着東西回去,大花也接着方爸牽牛回家。

回家後,沈箮就說去廚房幫忙,卻被方媽勸了回來,不過她也沒歇着,和黃曉英一起盛水洗折耳根和野香蔥。

方媽見了便讓方信去挖些香菜回來,方信應聲出門,沒一陣就回來了,卻是直接從空間裡拿了些香菜出來。

折耳根上沾着泥土,沈箮和黃曉英盛水洗了好幾遍才洗乾淨,好在家裡是自己從井裡抽水,一般不會出現水不夠用的情況。

“阿姨,我們還摘了清明菜!”黃曉英這傢伙是個自來熟,和方媽倒是挺聊得來的。

方媽笑着說,“留着明天做清明菜粑吃。把這個折耳根拌上就可以吃晚飯了,家裡沒什麼吃的,你們可別介意啊!”

沈箮和黃曉英忙說菜已經夠多的了,叫她不要再做了。

方媽回家後就在忙晚餐的事情,弄出來的菜很豐盛,農家風味的香腸臘肉就不說。還有方信從空間拿出來謊稱是買的豇豆、蠶豆、青菜。最後方媽還燒了個番茄蛋花湯,空間產出的番茄美味無比,農家純粹糧食養出來的土雞蛋,小蔥和蒜苗等調料都帶着清香的味道。方媽還去抓了自家做的新鮮鹹菜和紅豆腐出來。

黃曉英比較貪嘴,對美食的鑑賞能力也比較強,吃過方媽做的菜後,更是讚不絕口,“阿姨做的菜比外面酒店裡的菜還要好吃得多,這兩天我得跟阿姨多學習一下廚藝。”

沈箮嘗過之後也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方媽笑着謙虛了一陣,讓她們多吃一點。從方信回家後,家裡的生活質量直線提升,方媽的廚藝也有了質的飛躍,這時候也能拿得出手。

黃曉英和沈箮弄的折耳根拌香菜也非常受歡迎,白嫩的折耳根,青翠的香菜,紅紅的辣椒,配在一起光看着就非常有食慾,吃起來更是香氣撲鼻。

沈箮就說這是她吃過最好吃的折耳根,黃曉英點頭表示同意,方信則把其歸功於她們自己動手挖的緣故,所以吃起來特別香的。

吃過晚飯後,沈箮搶着洗碗卻被方媽攔了下來,讓方信帶她們去看電視或者上網都行。

方信就將她們帶到他之前住的房間,不過現在已經收拾出來,牀上也鋪了新的被子。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的兩臺電腦,方信上前開了機,讓她們上網玩,黃曉英就笑着說他這還蠻先進的,不愧是學計算機的,不管身處何方都能與時代同步。

黃曉英試了下,下載速度還挺不錯的,做爲經常下載的狂人,方信拉的是電信2M寬帶,也不在乎多花那點寬帶費。

剛聊了會,就聽見方爸叫方信去推磨,黃曉英一聽來了興致,嚷着說,“沈箮,走,我們也去看看!”

“你們家還有石磨嗎?”沈箮也很好奇。

“嗯,就在屋後階檐上,你們洗折耳根的時候沒看到嗎?”

黃曉英說沒注意看,幾個人過去時,方爸方媽已經把糯米和普通稻米配好,這會推出米粉來明天早上好蒸清明粑。方媽還勸說沈箮兩人回去上網玩,說這邊推磨他們幾個人就好。

“上網不好玩,我只在電視上看過推磨,是人拉着圍着磨子轉嗎?”黃曉英看熱鬧還來不及,哪裡會去上網。

“推米粉是做清明粑吧,我們也能出點力的。”沈箮也想去看熱鬧,還想親自參與勞動,自己做出來東西吃起來才格外香。看她們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方媽知道多說無益,也就沒多說什麼,直接帶着她們去廚房後面。

石磨就擺在後面的階檐上,階檐比檐溝高出半米左右,是用石頭牆起來的,下雨的時候屋檐水就流入檐溝之中。

黃曉英過去一看,這石磨的樣子和電視見到的差別不大,但的位置和電視裡經常見到的不大一樣,靠着牆壁,根本沒空間讓人或者牲口拉着磨四處轉,好奇寶寶黃曉英當即就問道,“這磨該怎麼推啊!”

方媽也不知道從何說起,更不知道如何怎跟她解釋。還好這時候沈箮拉了黃曉英一把,輕聲說道,“等下就知道啦!”

方媽之前已經將石磨用棕刷子清理乾淨,棕樹皮做成的刷子用來刷這石磨最合適不過。

方信也沒對她解釋,這太考驗人語言組織的水平,但再笨的人,看上一遍就明白了。

他熟練地上前,將磨瘩勾從橫樑上取下來,這是一個造型比較特別的東西。選的一根呈九十度彎曲的樹幹,短的一頭大約有三十釐米,頂端嵌進一根圓鐵條;長的一段則有兩米左右長,頂端則先嵌進去一根光滑的手能握住的木棒,然後釘子釘牢,使得木棒兩邊對稱,推磨人就握住這木棒推磨。要旋轉的石磨則鑲進一個木製的把手,把手上鑽了孔洞,並用鐵皮包起來,把圓鐵條放進孔洞裡,就可以拉動石磨轉動。

光這樣還不行,還要把磨瘩勾用手握的地方用繩子拴起來,懸在橫樑上,這樣可以節省力氣,也不至於高低不平。

方信從小看得多了倒不覺得有什麼,反而是沈箮和黃曉英兩人,倒是第一次這樣的設計,開始佩服起勞動人民的智慧來,光這彎曲到如此程度的樹幹都不知道他們從哪裡找來的。

方媽他們只當沈箮兩人是來站着看熱鬧的,也就沒多管她們,她去放磨,方爸和方信則一左一右站着推磨。每轉兩三圈,方媽就把米放進石磨正上方的孔洞裡,米就從那裡流下去碾成米粉。

黃曉英在旁邊看得有趣,想去放磨,可她看到旋轉的石磨怕碰到手,又覺得有些害怕,就和沈箮在旁邊商量着要不要上前去試試,還說想吃清明粑,自己推出來吃起來最香甜。

方信看出她的猶豫,也知道她們來鄉下就是圖個新鮮,便叫停下來,笑着鼓勵她說,“沒關係的,小孩子放磨還不會碰到手呢!”

被他這一激,黃曉英頓時就說道,“阿姨,讓給我來放磨試試看。”

方媽放磨直接用手抓米,不過爲了安全起見,方信還是給黃曉英找了個飯勺來,讓她用飯勺盛着米放進石磨上方的孔心裡。

黃曉英有些緊張但更多的是興奮,方媽則在旁邊做技術指導,讓她注意節奏,不要慌張也不要多做停留。

沈箮也不甘示弱,看方信他們推磨倒是非常輕鬆,便說讓她來推磨試試,貌似這推磨的工作也沒任何危險性可言。

第九十五章 爆米花第126章第五十六章【賣桃】第八十三章 割漆第八十一章 蚌殼第五十九章【竹筒飯】第七十二章【家鄉小吃】第七十三章【涼蝦】第127章第121章 全家總動員第三十九章【又是一年三月三】第一零四章 幫忙的第四十二章【耕種忙】第二十八章【摘櫻桃】第七章【請客】第六章【前路】第十章【鄉村瑣事】第四十七章【種子問題】第七十八章【宣傳陣地】第八十三章 割漆第三十八章【升級了】第125章第120章 收穫忙第126章第七十章【賣菜記】第一零零章 最強木工第七十四章【其實不想走】第二章【探索】第十九章【悠閒】第四十九章【筍殼,筍子蟲】第十四章【種子】第五十六章【賣桃】第三十八章【升級了】第一零二章第七十九章【木活】第五十三章【小貓立功了】第四十二章【耕種忙】第六十五章【生意上門】第一零六章 山中趣事第126章第117章 抓壯丁第一章【翠竹空間】第二十二章【春花燦爛】第五十五章【夏夜】第138章 巧遇第三十五章【出手】第127章第五章【趕集】第二十八章【摘櫻桃】第十九章【悠閒】第125章第132章 上門第134章 難唸的經第四十九章【筍殼,筍子蟲】第六十三章【牽手】第127章第九十九章 剁辣椒第三十一章【禍害】第七十一章【集市上】第七十六章【採蘑菇的小姑娘】第七十三章【涼蝦】第132章 上門第十章【鄉村瑣事】第四十五章 【大戰紅五月】第一零一章 藿麻第九章【過年】第三十八章【升級了】第九十七章 竹蜻蜓第一零八章 投桃報李第十二章【規劃】第一零一章 藿麻第137章第六十三章【牽手】第115章 分歧第一零七章 新想法第十二章【規劃】第十七章【種果樹】第八十六章 芋荷梗第六十八章【蚊子,野兔】第132章 上門第十九章【悠閒】第八十五章 江城那些事第七十七章【舊事重提】第131章第六十四章【建立菇房】第十五章【沈箮】第117章 抓壯丁第十五章【沈箮】第126章第七十四章【其實不想走】第一零一章 藿麻第一一零章 紫薯南瓜餅第九十七章 竹蜻蜓第132章 上門第130章第五十八章【採蘑菇】第七十章【賣菜記】第四十六章【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