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123章豐收

晚上方信照舊去大姨家睡覺,白天他忙得腳不沾地,雖然身體素質已經變得相當強悍,但還是感覺有些疲憊。等到晚上沒人的時候,方信就可以躲空間裡修養一陣,連帶着大花這傢伙也享福了,跟了進去到處亂轉。

第二天,方信就又是生龍活虎的。

天還沒亮,方信就起來了,並從養魚的稻田裡抓了好幾條大魚回去。

今天來幫忙的人不少,乾的都是辛苦活,在飲食方面可不能虧待了人家。家裡伙食開得如何,也影響到人家的心情,弄得好的話,人家會交口稱讚,幹起來活來也更賣力。太過吝嗇的話,人家幹活可能偷懶不說;狠一點的,不幹別的,就把水稻把子揚高一些,撒到外面的水稻就會增加不少,收回家的自然就少了很多。

方媽他們一貫大方,這時候自然更不會吝嗇,方信把魚捉回家的時候,方媽就在忙着做早飯了。

他們今天一共叫了十個人來打穀子,光做飯就不是件輕鬆的事情,方媽也難得地燒煤炭生竈火做飯,當然,柴竈也沒閒着,燒的都是木柴,隔上一段時間去加一下就成。

方信回去後,就先把魚給剖開了,剛洗乾淨,沈箮和黃曉英也起來了,看她們打水洗漱,方信就問她們,“怎麼不多睡會。“

黃曉英不好意思地笑笑說,“昨天我們就睡過頭了,今天就特意調了鬧鐘,好早點起來幫忙的。”

方信就說,“今天再辛苦一天,後面就好過多了。”

黃曉英就說不辛苦,其實還蠻有趣的。

方信又問她們身上有什麼痠痛的感覺沒有,兩人都說還好,方信這才放心下來。

他一邊弄魚一邊對她們說,“今天你們在家幫着曬穀子,幫着做飯就好,二十多個人的飯菜,弄起來的話,活還真不少。”

黃曉英就奇怪了,“不是隻叫了十個人來的嗎?”

沈箮就笑她糊塗,“不是還有自家幾個人,還有方雪方梅方富民他們這樣的小孩子,他們家大人都不在,都得過來吃飯才行。”

黃曉英訕訕地笑笑,她倒是沒想到這層,“如此看來,得坐兩桌才行了。”

等洗漱完畢後,她們兩人也幫着生火炒菜什麼的。

天一亮,就陸續有人過來了,來得最早的是方雲明和胡一珍兩口子,他們兩人一向最積極,也都帶上了工具,每家都有最常用的鐮刀,自己用來也最順手。如果自己不帶工具的話,也是會被人鄙視的。當然,大力士例外,專門打穀子挑穀子的根本就沒機會割穀子。

方信就問方雪她們呢

胡一珍就說,“那兩懶丫頭還在家裡睡覺呢!”

方信就說等下吃飯的時候再去叫她們,胡一珍卻叫他們不要去管她們,她們自己會弄東西吃。

方信說,“那怎麼行呢嫂子你也太見外了,黃曉英你等下去叫下她們。”

黃曉英應聲說好,並保證一定把她們弄過來吃早飯。

這時候還不到吃飯的時候,可以讓她們多睡上一會。

方雲明剛到沒兩分鐘,方信大伯方建洪也過來了,方信倒是沒問方富民,只讓黃曉英等下吃飯前去叫他就好。

隨後李小娃也開着車過來了,副駕駛臺上還坐着他老婆。他們打算準備用車來運送穀子。這是託方信家種的水稻有些在水泥馬路邊的優勢,如此一來,也可以節省一部分勞動力。

李小娃家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這時候都還沒起牀,他們院子上有狗,黃曉英還不敢過去,方媽就說她到時候去叫他們過來吃飯。

之後方雲賢兩口子也過來了,一起過來的還有方雲成和方雲利,他們幾個是三個親兄弟,耳朵都有些問題,也被人叫做大聾子,二聾子和小聾子。

方爸連忙遞煙給他們,沒過一陣功夫,最磨蹭的曾慶強也過來了。

方雲賢家也有小孩子,跟方富民大小差不多,平時也穿着同一條褲子,幹些調皮搗蛋的事情。他們自然也說不要去管這些小孩子,可方媽哪裡肯聽,等吃早飯的時候,肯定要去叫過來一起吃飯的。

黃曉英也算見識到了,如此一來,到家裡吃飯的小孩子還真不少,足夠湊上兩桌了。

好在方信他們早就有所準備,需要東西之前就準備好了,倒不需要額外上街買什麼東西,只需要把飯菜做出來就好。

人到齊之後,愛開玩笑的開了幾句玩笑,說些方信家技術好,這稻穀也成熟得比別人早之類的話。大家也沒耽擱時間,趁着現在涼快,正好打穀子,下午只兩三個小時,是幹不了什麼活的。

然後一夥人就出發去打穀子,方信也去大姨家背了半桶出去,遮陽架子什麼的也都一應俱全,這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準備這樣的工具。

不想走路就坐李小娃的車,這一路行來,聲勢更是浩大。

路過李明順家外面的時候,李明順就又在那說些含沙射影的話,可大家都知道她的德性,沒怎麼去理會她。

今天請人打穀子,主要就是打靠近馬路邊的幾塊大田,加在一起,約有五畝的樣子。方爸方媽計劃着今天將這五畝田的水稻全部收回家,這樣一來的話,剩下的水稻自己幾個人隨便折騰兩天就可以完事。

人多力量大,這話一點不假。

當下,割水稻的割水稻,打穀子的打穀子,很快,稻田裡就響起了節奏均勻的打穀聲。兩架半桶,幾個人輪番上陣,啪啪地打着,聲音傳得很遠。

這轟隆的聲音也把一些人給吵醒了,譚雲術就是被他們打穀子的聲音給吵醒的。

看見他們熱火朝天打穀子,譚雲術也提起鐮刀過來幫忙。

他這一來,方爸倒是有些吃驚,也連忙謝過他。因爲他之前並沒有叫他來幫忙,畢竟這譚雲術都七十歲的人了,家裡也就種着一畝把的稻田自己吃。

譚雲術就笑着說,“去年我們家二娃修房子的時候,你們就幫了不少忙的忙,我們家的水稻現在還打不得,閒着也是閒着。我現在雖然老了,但是幫着割下水稻還是可以的。”

譚雲術這樣一說,方爸也不好說些什麼,鄰居之間,本來就是應該相互幫忙的,尤其是在穀子,修房子這樣的大事上,更能體現出一家人的人緣如何。

像那李明順家,就沒幾個人願意給他們家打穀子,因爲他們家吝嗇得很,弄的菜很少,肉更是稀拉拉的,乾重活的哪裡經得起這樣的折騰。她們家過生日,辦酒席的時候也是同樣的風格,後面她拿錢請人家打穀子,隊裡的人都不願意去。她就只好自己打,或者請外面的人打,因爲別人不知情,還會來。

譚雲術年紀大了專門割水稻,幾個婦女也都飛快地割着水稻,方信這傢伙也去割水稻就讓人有些不可理解了。

李小娃看方信在割水稻,就叫他這個大勞力過去打穀子。

方爸卻笑着說,“讓他繼續割水稻好了,他手腳快,跟我們一起打穀子倒是限制住他了。”

這也是他們昨天一天總結出來的經驗,讓方信割水稻明顯比讓他打穀子效率多了。

李小娃幾人一看,可不是嘛,方信割的水稻面積最寬,還衝在最前面。要知道,割水稻的幾個婦女都是久經考驗的,打穀子的時候也都在地裡忙碌,乾的也都是割水稻這活。換了他們這些大男人,也沒她們手腳快,偏生方信這傢伙,跟個機器人似的,精準而快速。遠遠拉開其他人,方信自己則解釋着說,“我這是憋足一口勁衝在前面的,等下得多休息一會才能保持狀態。”

打穀子的時候,大家也並非埋頭幹活,大家早就練就一邊幹活一邊擺龍門陣的習慣。

這邊李小娃的老婆蔡蓮就八卦地問方信啥時候辦喜事,看他和另外一個女孩子關係也相當不錯的樣子。她這一開口,幾個婦女都唧唧咕咕地開始八卦起來,其他兩個婦女都是方信嫂嫂,說起話來也沒什麼遮攔,倒把個方信燥的不行。

方信只得澄清,黃曉英是沈箮的閨中密友,要不然被誤會了可不好。然後還說到時候辦喜事的時候,肯定得請她們來幫忙之類的話。

幾個大男人噼噼啪啪地打完穀子後,拖着半桶跑得飛快,步步緊逼,方雲成這傢伙還嚷嚷個不停,說快追上他們了,要他們再割快一點。他們幾兄弟都有些耳背,往往都是自說自話,也不管別人說什麼,倒讓人覺得有些好笑。

事實證明,方信所在的這架半桶打起穀子來速度要快上一些,因爲他們在這邊是六個人,而另外一邊是七個人,多了一個計劃外,幫着割水稻的譚雲術。

熱火朝天的場景一直持續到方富民跑出來叫大家回去吃飯,這纔算告一段落。

這期間戰果也相當輝煌,一共打了八挑穀子,全部挑上去,倒在李小娃開來的車裡,上面鋪着薄膜。

回家吃飯的時候,李小娃也將車開回去。

這麼多稻穀,自己家的地壩裡自然曬不下,不過這並不要緊。這時候大家的地壩都可以藉着用,方信大姨家的地壩沒人在家,也被方信他們徵用了。更多的水稻就要曬在水泥馬路上,好在這條馬路一貫沒多少車經過,現在嘛,也就李小娃這幫着運送稻穀的車。

當然,倒下去之前,得先打掃一番才行,這就是黃曉英和沈箮的任務了。

後面陸續打回來的稻穀則更多的地方,方雲明和李小娃等人就紛紛出言,讓他們家的小孩子幫着打掃。

李小娃還說,“可不能讓他們吃閒飯,我看弄出去割穀子都行。”

方雲賢也說讓他們家的科龍去幫忙割水稻,說是要磨磨他們的性子。

方信連聲說算了,都只有十來歲的孩子,讓他們去割水稻只是笑話,去添亂還差不多。

如果是他們自家的水稻的話,他們被逼無奈肯定得好好割,別人家的,玩耍般割上一陣就相當不錯了。

方媽就笑着說,“砍梨脖子的事情方信也沒少做,他自己最有體會。”

這邊俗話所謂的砍梨脖子就是大人們幫着人家幹活,小孩子跟着去蹭飯吃,方信小的時候,方爸方媽就經常給人家幫忙,家裡沒大人在,方信兩姐弟就經常去蹭飯。

大家都哈哈笑了起來,洗了手擦過臉之後,就開早飯。

還真開了兩桌,大男人們坐一桌,小孩子和婦女們坐另外一桌。

家裡從來不缺飯菜,這時候也弄得非常豐盛,按着農村人的標準來說,就是雞鴨魚,還有豬肉。方媽現在廚藝漸入佳境,做出來的菜也是色香味俱全,吃過後,大家都誇好吃。

這還是早上,也沒放開肚量喝酒,每人喝了半瓶啤酒而已。

人多了熱鬧非凡,科龍和小魚兒最調皮搗蛋,被他們家長好生訓斥了一番,讓他們安心吃飯。

吃過早飯,愛抽菸的抽了根菸之後,就又出發去打穀子,上午是打穀子最好的時候,得抓緊時間才行。

方信也沒讓這些小孩子去稻田,大人們又說不能讓他們閒着更不能讓他們跑去玩水什麼的,怕出事。

於是就讓他們留在家裡幫着曬稻穀,趕雞。

家裡六七個孩子,黃曉英混在其中儼然成了孩子王,先指揮着大家掃馬路,接着又給他們安排了看雞的任務。

小孩子們還是很聰明的,知道這任務可比去稻田割水稻好多了,也就乖乖聽從安排,反正忙了之後該怎麼玩還怎麼玩。

沈箮和方媽則在屋子裡準備吃的,這麼多人的飯菜可不是那麼好準備的。

方媽這會又炒了蠶豆,然後放水裡煮開,然後提下來,放在火壟邊煨着。過上一段時間撈起來,就可以炒着吃,和花生一起,用來下酒最合適不過了。

接着方媽又弄了油酥花生米,都是家裡自己種的花生,味道那是沒話說。

沈箮還出去幫着黃曉英曬穀子,昨天打的稻穀也要拉開來曬,一個人力氣還不夠。

黃曉英就指揮着方富民幾個力氣比較打一點的男孩子們來拉,用的也是大趟耙。但幾個小孩子都玩得很轉,看來也沒少幫着家裡收糧食,想起昨天她和沈箮兩人拉的時候,黃曉英頓時覺得臉上發熱,還好沒人看見,她也逃過一劫。

打回來水稻多,曬起來也不那麼容易,尤其是倒在馬路上的那些水稻,照樣得摟隱草,還要翻曬得更薄才行。

外面天氣也相當不錯,方信他們也沒在天氣預報中看到有什麼雷陣雨之類的。

黃曉英也在暗自思量,要真有的雨話,絕對能把人活活累死。

最讓小孩子們高興的是去給大人們送西瓜,送茶水,尤其是李小娃家的小魚兒兩姐妹以及科龍這個搗蛋鬼,他們平時吃的西瓜不多。雖然方信家的西瓜長得很好,也叫他們摘着吃,但大人們還是執意要給錢,更不可能天天吃。

這回可以放開肚皮吃,他們怎麼會不開心。

方雪方梅兩姐妹以及方富民,經常過來方信家蹭吃蹭喝的,西瓜自然也被他們消滅了不少。

後勤隊員們把西瓜茶水運過去的時候,也得到大家的一致讚賞,方信也就讓大家停下來休息一陣,吃幾塊西瓜,喝幾口茶水,歇息歇息。

方爸方媽場教導方信做人要厚道,他們也身體力行,給方信做出表率。

事實也證明,他們的教育很成功,而身邊絕大部分人,都值得他們以誠相待。

一夥人吃了西瓜之後,幹活更加賣力了。

到十一點半的時候,方雪她們又過來通知他們回去過午,還說方媽弄了很多好吃的,讓他們趕緊回去。

大家都笑,小孩子說話就是這樣。

到了過午的時候,大家也沒虧待自己,在別人家幹活也有個原則,人家叫吃就去吃,不要裝模作樣地幹活,因爲大家都知道,只有吃飽了才能更好的幹活

過午主要吃涼粉稀飯,當然,肉之類的自然也不缺,經過這一上午的折騰,體力也都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吃過東西之後,休息片刻,大家又繼續出去戰鬥。

這時候外面太陽正大,幾個小孩子也都不出門了,方媽和沈箮還頂着太陽,在外面翻曬稻穀,黃曉英則在家裡生火做飯。先前幫着翻曬稻穀就弄得她頭昏眼花,得休息一陣子才行。

到中午兩點多的時候,在外面打穀子,揮汗如雨方信他們這纔回家吃午飯。

回家歇息的時候,大家也議論起方信家今年稻田的豐收來,大家都是老手,明顯看得出來,方信家今年的水稻明顯比其他人家裡的好得多。方雲成還問他們種的什麼品種,說是明年也種這樣的品種。方信如實相告,看雖然都很累了,但討論起這豐收的事情來,心底卻都是快樂的。

他也想起了小時候聽過的老歌,高楓的《豐收歌》,正好契合他們現在的心情。

“豐收豐收偉大的時候,我們心甘情願爲它獻所有。豐收豐收偉大的時候,我們祝願年年歲歲把它留。”A

第135章第二十四章【倒春寒】第125章第121章 全家總動員第三十三章【推石磨】第二十一章【驚蟄,育種】第139章教訓第一零零章 最強木工第六章【前路】第六十九章【黃燜野兔】第一零七章 新想法第三十七章【離開】第五十章【錯過的美味】第五十三章【小貓立功了】第四十八章【傘把菇】第111章 路邊的野果你別摘第六十三章【牽手】第九十六章 玩陀螺第七十四章【其實不想走】第119章 烘乾第三十五章【出手】第六十一章【鬼豆腐】第二十一章【驚蟄,育種】第十三章【碩果累累】第四十四章【約會】第六十七章【竹蓀】第126章第三十七章【離開】第124章第一零六章 山中趣事第三十一章【禍害】第119章 烘乾第121章 全家總動員第四十四章【約會】第十三章【碩果累累】第十八章【一年規劃】第一一零章 紫薯南瓜餅第一章【翠竹空間】第121章 全家總動員第一零五章 花花草草第三十四章【終於吃到嘴裡了】第九十六章 玩陀螺第138章 巧遇第七十六章【採蘑菇的小姑娘】第六十八章【蚊子,野兔】第一零二章第137章第八章【紅土地】第五十四章【桃李芬芳】第三十一章【禍害】第二十四章【倒春寒】第十八章【一年規劃】第115章 分歧第八十九章 吃貨第七十六章【採蘑菇的小姑娘】第六十九章【黃燜野兔】第四十三章【在江城】第八十一章 蚌殼第三章【種植】第二十章【鵝,春筍,老鷹茶】第六十三章【牽手】第二十三章【野菜香】第九十四章 麥粑第五十六章【賣桃】第八十二章 網店開張第四十一章【斜風細雨不須歸】第二十二章【春花燦爛】第四十三章【在江城】第十七章【種果樹】第二十一章【驚蟄,育種】第一零七章 新想法第116章 羊肚菌第十九章【悠閒】第三十七章【離開】第五十八章【採蘑菇】第112章 洋火姜第七十四章【其實不想走】第九十八章隨意就好第124章第六十一章【鬼豆腐】第八十章 土漆第119章 烘乾第六十五章【生意上門】第八十章 土漆第十二章【規劃】第139章教訓第五章【趕集】第138章 巧遇第十六章 【藏紅花】第七十九章【木活】第一零八章 投桃報李第九十五章 爆米花第五十一章【創業項目】第二十六章【邀請】第五十三章【小貓立功了】第四十八章【傘把菇】第一零二章第七十二章【家鄉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