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下的三分之一判斷,這件器物應該有三四十公分,算是個中等的器物。青藍色的釉面也出現了一些花紋。要在以前李天寶還真不知道這些紋路的名稱,不過這兩天時間他可沒有閒着,白天開車拉裝修的材料,到了晚上自己在家惡補鑑定知識,雖然效果一般,但也小有收穫,最起碼今天就知道了花紋上的紋路名爲“纏枝蓮”,是瓷器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花紋,其他的李天寶就不太清楚了。
“草,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早知道多上兩年學了。”
一陣牢騷後李天寶開始繼續動手,熟能生巧,手上動作也變的越發嫺熟,不過多時,一個大肚子的瓷罐已經基本呈現出來,罐身爲青藍釉纏枝蓮的紋路更加清晰,但從釉面上看與李天寶所知道的青花瓷卻有着明顯的區別,顏色也較爲沉重,從胎體上看更是疏鬆粗厚不少,不然李天寶早就給它下定論爲青花瓷了。
又過了個十分鐘左右,最後一片瓷片粘合完璧,不過這卻不是瓷器身上的最後一片,因爲這件瓷器還缺少大概五公分的一塊,而且是在瓷罐的口吻部位,直到李天寶手中現有的最後一片貼上才顯露了出來。
“媽的,弄半天還缺一塊。”李天寶剛說完,突然愣了一下,他好像意識到了什麼。
“難道,左眼中的藍光之所以沒有修復,是因爲瓷器缺損一片?”李天寶不禁一陣驚厥,如果按照這個理論推算,在瓷器破碎但碎片齊全的情況下,藍光是可以修復瓷器的。
李天寶心裡不免激動起來,一個小時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在看看這個沒有落款自認爲不是青花的破罐子,李天寶自然沒了興趣。
“咯吱”開門聲響起。
林美茹從屋外走了進來,見李天寶背對着自己,蹲在牀邊發呆立刻數落道:“不幫忙裝修,居然躲這裡來了,想偷懶是吧?”
李天寶回頭一看是林美茹,不過蹲在地上一個鐘頭李天寶想起身,發現腿已經麻了,他趕忙對林美茹道:“快,扶我一下,腳麻了。”
“哼,這就是偷懶的代價,看你還敢不幫忙。”說着,林美茹上前去扶李天寶,剛剛因爲李天寶的身體阻擋了視線林美茹並沒有發現瓷罐,待她從身後剛把李天寶扶起一點,林美茹忽然看到牀上的瓷罐。
“元青花”林美茹說完,不由自己的鬆開李天寶的身體,上前仔細端詳起了牀上的瓷罐。
“什麼他媽‘元青花’,小爺的腰差點讓你摔斷。”李天寶說着趕忙起身,雙手用力揉着屁股。
“元青花!”李天寶忽然警覺起來,看着林美茹認真仔細的樣子,趕忙問道:“什麼是元青花?”
“元青花不知道,但你應該聽說過景德鎮吧,“元青花”,顧名思義是元代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從宋代開始出現端倪,到元代正式成型,於今天已經超過六百五十年的時間,歷史上並沒有關於“元青花”的任何記載,世人對於“元青花”的概念和認識還要說道一個外國人。一個名叫珀希瓦爾大維德的外國人曾經收藏過一對銘文爲”至正十一年”的青花雲龍紋象耳瓶。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一個美國學者約翰波普博士根據這對紀年瓶,結合土耳其託普卡比宮博物館和伊朗阿德比爾寺藏品,從傳世器物中辨識出一批與“至正十一年”銘青花雲龍紋象耳瓶紋飾類似的青花瓷器,將它們命名爲“至正型”青花。
日後這對青花瓶成爲衡量許多相同類型瓷器的一杆標尺,用這對瓷瓶上的紀年文字以斷代,減少了許多費力的說理和繁瑣的考證。系統認識和研究“元青花”的歷史不過六十年,幾乎所有的“元青花”瓷器都沒有紀年身份,存世的相關文獻資料也極其稀少,後來有人研究得出不算明確的結果,‘明朝推翻元朝後對前朝的瓷器和有關文獻,進行過毀滅性的打擊所致。’
“元青花,那元青花和青花瓷有什麼不同嗎?”李天寶問道。
“跟你在一起開古玩店真是一大悲劇。”林美茹沒有回頭,而是繼續道:““元青花”當然是指的是瓷器的燒造年代,從元代起青花瓷就已經成熟了,現在的收藏者大多收藏的是元、明、清三朝的。洪武前期青花瓷的質量不高,與元末瓷器很難區別,總之跟你說細了也說不太清楚,但我上學時的老師專門研究過“元青花”,從他那裡學到了不少有關“元青花”的知識,雖然我不是百分之百確定,但能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
聽完林美茹的話李天寶還是疑問道:“你怎麼知道這是‘元青花’,我剛纔看了,這罐子的底足沒有款。”
“笨蛋,就是因爲它沒款所以我才覺得是‘元青花’,剛剛不是跟你說了嗎,元朝的青花瓷器除了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的兩尊象耳瓶中的其中一個上見有紀年外,全世界也沒見過第二個。如果不是這個瓷罐已經碎裂,我斷不敢馬上猜測它是“元青花”,不過碎裂有了一個好處,就是能夠直觀的查看到陶胚的內部情況,“元青花”陶胚比較粗糙,這點從圈足也能觀察到,但是外露的圈足容易造假,但碎瓷片卻不會說謊。”
“原來是這樣,既然‘元青花’那麼粗糙那價格肯定不怎麼樣了?”李天寶問道。
“雖然青花瓷到清朝康雍乾達到了鼎盛,但‘元青花’因爲存世量稀少,所以價格不菲,一件‘元青花’的‘鬼谷子下山’瓷罐,當年就曾拍出過兩億四千萬的天價。”
“兩億四千萬?!我草,這破東西居然這麼值錢?!”李天寶驚訝道。
“別做夢了,你這個雖然是‘元青花’,但都是碎片,可以說是一文不值。就算是完整無缺,但圖案也是簡單的纏枝蓮,不可能達到兩億的價格,不過五六百萬應該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