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狼之陽謀

沒錯。武則天點了點頭,元珍黑沙退兵之後,他們的僞可汗骨咄祿就派了使臣前來,意在求和。

求和薛紹大感意外,竟有這種事情我怎麼不知道

你現在不就知道了嗎武則天說道:雙方交戰邊關不通,突厥的使臣是本宮親自下令秘密放入護送前來的。他們剛到長安不久,你比宰相尚書們可都要先知道。

薛紹不禁深吸了一口氣,他們意欲何爲

武則天說道:突厥自立汗國骨咄祿自稱可汗,一直與大唐爲敵連年累戰不休。打來打去,雙方都損失慘重。因此,骨咄祿派人前來請降求和,罷兵休戰。

請降求和罷兵休戰薛紹的眉頭頓時就擰了起來,陷入了沉思。

武則天靜靜的等着,待薛紹思慮良久之後,她方纔問道:承譽,你有何高見

薛紹回過神來,這可是一等一的軍國大事,可不是什麼家長裡短了。於是他起身拱手一拜,說道:太后,此等軍國機要,太后應該在閣部與參政的宰相們一同會商纔是。

無妨。本宮就是想要在閣部會商之前,先聽一聽你的高見。武則天淡然道,你是先帝欽命的統兵大將,又屢與突厥交鋒。你的意見,非常有價值。

那臣,可就說了。薛紹認真的道,以臣對突厥人尤其是對元珍的瞭解來分析,這必然是一個詐謀。

怎麼說武則天問。

薛紹答道:突厥本是狼性,狼兇殘而多詐,有仇必報血債血償纔是他們一慣的作風。臣接連數次大破突厥,尤其是最近一次在代州,臣一次就滅了他們五萬大軍。隨後又有老帥薛仁貴在雲州一戰大破默啜和他麾下的附離狼騎,殺得骨咄祿的親勳部隊屍橫遍野元氣大傷。爲此,撿了一條性命回去的默啜都被罷官免職。此等血仇,突厥人必然只會拼命報復,斷然沒有息事寧人之可能。

你說得沒錯。武則天道,幾番征戰下來,突厥與大唐已然結下了死仇。但現在不管我們承不承認,突厥已經不再是一個叛亂的部族,他們有了自己的國。既然是國,就會有邦國之策。經國安邦不能僅憑仇恨與戰爭,還得是有戰有和有邦交。骨咄祿和元珍這個叛賊,還是有點能耐的。這一點膚淺的道理,他們必然懂得。

太后言之有理。薛紹道,雖然是敵人,但臣也不得不承認,骨咄祿和元珍確有本事。若大的一個草原,部族林立各擁兵馬,彼此攻伐分崩離析,卻硬是被他們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擰成了一個國。比起前兩次策動草原叛逆亂的伏念等人,他們堪稱當世梟雄。

果然。武則天笑了。

薛紹不解,太后,何謂果然

只有你這種和突厥打過深交道的人,纔會有這樣理智而清醒的認識。武則天說道,現如今的大唐朝堂之上仍有很多人固執舊見,認爲突厥只不過是一羣不足成事的烏合之衆,和李敬業那種犯上作戰的叛逆沒有兩樣。他們還認爲,大唐輕易就可以蕩平這羣草原叛逆。這樣的論調,在朝堂之上還頗爲氾濫。彷彿非如此,不能顯示我大唐是正朔天朝,而他們都是社稷之臣。

薛紹笑着點了點頭,可以理解,畢竟此前突厥人乖乖的在大唐腳下趴了半個多世紀。那些沒有上過戰場的文臣們,心中自有泱泱天朝夢。因此哪怕是突厥人已經吞沒了大半個華夏,他們也能依舊如此固執舊念。

正因如此,本宮才秘密的准許突厥使臣進京。武則天道,很多朝臣對突厥對邊防對戰爭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因此,他們會憑着心中的臆想去決斷軍國大策。如果讓他們知道突厥派使臣前來議和了,他們最先想要做的,就是憤然怒罵說突厥根本就不是一個國,哪來的資格向大唐派譴使臣由此,也就議無可議了。

薛紹算是聽出了武則天的弦外之音,於是問道:太后的意思是,此議和,可議

武則天的表情挺嚴肅,但沒有直接回答,只道:你是帶兵的人,應該深知國雖大好戰必亡的道理。

兵者民之司命,臣理解。薛紹點頭。

其實突厥的反叛,最早可以從平定遼東開始溯源。武則天道,那時大唐國內兵員不足,於是開始頻頻從突厥徵調騎卒。隨後大唐又與吐蕃爭鋒數年,西域那邊也是征戰不休,全都從突厥部族徵調了兵員。打仗自然就要死人,突厥部族因此損失了大量人丁,族內多有孤兒寡母。對大唐仇恨的種子,就此在他們的心中埋下。而接連的大戰,讓富庶的大唐都感覺到疲於應對了。近幾年突厥反叛,裴公生前指揮了兩場平定突厥的大戰,動用的兵馬都在三十萬以上,消耗的糧草錢帛不計其數。裴公去後,由你指揮的大戰又有幾次。雖然頻頻得捷,但是大唐的消耗又再度加劇了。承譽,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本宮今日給你交個底大唐,打不起了

臣可以想見。薛紹點了點頭,窮家難當。臣去夏州之後頻頻找朝廷要錢要糧要人力物力,頗是難爲太后了。也就是因爲這個原因,臣纔會親自動手去剿了綏州的鄉紳惡霸並查抄其家,連着白鐵餘那裡剿來的賊贓,一共充作了軍用。真要追究起來,臣有些舉動確實是爲國法所不容的。若非是太后在上面一力周旋,臣現在真的可以淪爲階下之囚了。

武則天呵呵直笑,有你這句話,本宮就已經很欣慰了。

臣今日,鄭重拜謝太后。薛紹拱手一拜之後,說道:所幸現在銀川軍屯已經開墾出來了,朔方軍大可自給自足。能爲朝廷減少軍費的開支,能爲太后省去許多的煩惱。臣的心裡,多少纔算安穩了一點。

文治也好武功也罷,你在夏州和朔方都乾得很不錯。武則天說道,此前你立下許多軍功朝廷一直沒有賞賜,這看似非常不公。其實,是本宮想要擇一良機好好的對你論功行賞。現在突厥請降議和,且不論其真假詐謀,至少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有邊境戰爭。你便可以趁這段時間交割朔方的軍務,回朝就職了。至於官職大小,三省六部九卿的任何衙門,三品以上,由你挑選。

薛紹不禁暗吸了一口涼氣兒,三省六部九卿,這是大唐朝廷的中樞機構。三品以上任由挑戰,這個空頭支票開得可不止是大方二字就能形容了。

但武則天的話裡也透出了另一層意思軍隊十六衛,可就不在你挑選的範圍之內了。

換句話說,將軍就別再當了。

武則天的神情挺和藹的,說道:承譽,本宮知道你是不世出的將帥之才。但是把你用在朔方這樣的一個苦寒邊塞之地,其實是屈才了。你若立於朝堂之上,可以爲國家建立更多的功德。本宮希望有朝一日,你能成爲本朝的中流砥柱,擎天之石。

薛紹沉吟了片刻,說道:太后,臣當然很想立功報國。但是臣入仕尚淺經驗不足,最多也就只能料理一點點軍務。三省六部九卿裡的那些臣工們,哪個不是積攢了幾十年的行政經驗臣和他們比,沒優勢啊

沒有誰一生下來就是會做事的,都得學。武則天道,朝中一般的臣工,大多都是從縣令一級的地方官做起,慢慢的一步步做到州官刺史,然後調入中樞爲官,或許又要遠調州縣。這樣有利於他們積累豐富的行政經驗,熟悉各門各部的一切政務,這樣才能彼此通力合作,從而保障大唐朝廷的健全與穩定。

沒錯啊薛紹說道,臣從入仕起就只在軍隊裡混跡,夏州都督也沒當過幾天。非但是地方官的經驗欠缺,對中樞三省六部九卿各部門的政務,全都一無所知。臣這個樣子要去做一個三品高官,豈不是尸位素餐

武則天笑了,本宮方纔說的,是一般臣工的仕途軌跡。但你,是一般的臣工麼

呃薛紹怔了一怔。

這麼說吧武則天笑道,已經過世的先帝和現在的皇帝陛下,他們可曾做過一天的縣令或是將軍

薛紹頓時笑了,那當然是沒有了

既如此,他們連皇DìDū做得,你卻做不得三品高官嗎別忘了,你可是當朝唯一的駙馬,是皇族至親的內眷。而且以你現在的功績和威望,沒人會說朝廷任人唯親。武則天微笑道,當然更重要的是,我相信以你的能耐,沒什麼事情是能夠難倒你。但有不懂的,潛心去學便是。

薛紹心想,其實回朝做官也未必就是洪水猛獸。古往今來億萬仕子無不渴望出將入相,這是莫大的榮耀和成就。方纔武則天說這麼多,倒也表達出了她對我的一番期待她現在很需要幫手,得力的幫手,懂軍事的能在身邊隨時替她分憂的得力幫手

你仔細想想,考慮清楚再給本宮回覆。武則天仍是商量的口吻。

薛紹也不是知不好歹,其實朝廷要給哪個臣子調換官職,直接下令便可,又哪裡還用商量呢武則天,已經很給自己面子了。

太后,臣還是那句話。薛紹說道,臣願意回朝做官。但是臣,確實信不過突厥的請降議和,並且對朔方軍放心不下。

武則天微然一笑,說道:如你所言,突厥狼性殘忍多詐。有可能他們今日請降,明日便開戰。

對薛紹道,我就是擔心這個。

大唐的朝廷,倒也不是那麼好愚弄。只要有了防備,那也就不怕他們使詐。武則天說道,承譽你不妨往深處想上一想,其實停戰議和這件事情,大唐現在只能接受,不好拒絕。

薛紹微微一怔,仔細一想武則天這話,有道理。

近年來尤其是先帝李治過世之後,大唐周邊多生戰亂,內部也是動盪頻仍。遠的不說,揚州叛亂就剛剛纔平定。享受了幾十年和平的唐人,現在多少有那麼一點人心惶惶的感覺了。

再加上新君剛立裴炎下臺,朝堂之上也可以用一個百廢待興來形容。

只有經歷了動盪和災難,纔會讓人們意識到安寧與和平的可貴。如今的大唐朝野上下,大家都在渴望和平和寧靜,這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在這樣的大前提下,且不論突厥請降議和的誠意與否,朝廷都只能先行接受下來。否則,就將是背離人心之所向,終將導致人心離散更加動盪不安。

由此,代爲執政的武則天,也就別想把位置再坐穩了。

如此說來,這是一個陽謀。薛紹深吸了一口氣,說道,骨咄祿和元珍,彷彿是已經看透了我們的心肝脾肺腎,他們甚至比我們自己還要更加明白,我們現在迫切的需要什麼。

武則天表情冷肅的點了點頭,對這兩條惡狼,目前只能暫且姑息。遲早,還是要打掉的

第565章 終成大患第961章 大尾巴情聖第1102章 逆鱗第885章 活的,死的第158章 一廂情願第681章 兵貴神速第1088章 迷霧重重第707章 棋逢對手第383章 爭芳鬥豔第275章 以國士報之第26章 神仙哥哥第817章 權臣之心第84章 同仇敵愾第116章 千牛講武第389章 公主的脈第824章 把酒奉陪第534章 曲終人散第819章 夜闖禁宮第260章 論功行賞第225章 七十三個頭盔第618章 朔方十八將第558章 小人發跡第397章 神秘莫測第225章 七十三個頭盔第422章 百廢待興第541章 新的狼王第796章 兩朝駙馬第394章 最美笑容第610章 明白鬼第428章 空空如也第149章 天下良心第362章 後果嚴重第139章 一語成讖第56章 爲天下雄第739章 烏雲蓋頂第850章 頓戟一怒,伏屍百萬(五)第519章 草包太子第129章 上官駕臨第116章 千牛講武第1100章 一言難盡第169章 求之不得第853章 上古妖魔第739章 打出鼻血第807章 人之將死第54章 傳家之寶第106章 雲海仙蹤第882章 異動第347章 致命紅顏第740章 不寒而慄第266章 生來就是你的第72章 一番赤誠第122章 全盤通殺第321章 歡喜冤家第917章 江山萬里第123章 大獲全勝第1049章 大忠若奸第183章 真正男神第845章 巨大收穫第612章 威震疆野第771章 虎師雙將第85章 不與爭吠第537章 繼承衣鉢第430章 天大的玩笑第246章 百萬雄師第5章 湖心葬詩第672章 幹掉薛紹第409章 薛紹的陽謀第738章 爲人姐夫第893章 我就是歷史第86章 歹人奸計第167章 順水推舟第426章 信任與欺騙第203章 大唐駙馬第125章 高明之處第707章 棋逢對手第541章 新的狼王第934章 祖傳絕活第517章 負龍上天第670章 寢食難安第695章 開枝散葉第1042章 最毒婦人心第726章 獨一無二第231章 虎窩第1043章 豈容他人酣睡第920章 白紗黑髮第852章 頓戟一怒,伏屍百萬(七)第559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99章 藍顏一睹第755章 白馬寺第720章 該死之人第530章 誓師出征第909章 夢中情人第789章 來犯者死第1032章 入宮面聖第326章 虎毒食子第1126章 大破契丹第926章 以毒攻毒第492章 真的瘋子第8章 百戲竟逐第977章 兩尊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