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少帥的反擊

有件事情薛紹心裡清楚,武則天也是心中有數,那就是今日朝堂之事,裴炎有備而來,絕不會輕易罷休。

現在出面的已經有六部尚書之首的吏部尚書魏玄同,門下省的最高長官兼宰相劉齊賢。如果再爭論下去,還不知道會有多少的高官大宰跳出來一同附合,要給薛紹挪個窩。

此刻,薛紹心中正在想道:裴炎和武則天兩人剛剛合作一起廢黜了舊君李顯,馬上就發現對方成了自己最大的政敵。裴炎想要解決武太后這個掣肘,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那麼削除她的羽翼,就成了他現在迫切想要做到的事情。他一定不難發現,自己最薄弱的一環就是沒有軍隊的支持,唯一一個有可能擁護他的程務挺,還在政變之前開小差跑了。反觀武太后卻有我薛紹的支持。在他看來,我們兩人幾乎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的聯盟,成爲了他裴炎最大的威脅

那麼,先行除掉我薛紹或者是剪除我手中的兵權,就成了裴炎的當務之急

所以,眼前針對兵部尚書一職人選的爭論,實際上卻是武則天和裴炎在進行一場殊死的較量。如果裴炎獲勝,那我薛紹就得失去兵權迴歸朝堂做一個閒散之人,我就算是完了。現在政事堂裡新晉的幾位宰相,與御史臺三省六部的很多要職,都是裴炎的心腹和黨羽。對武則天來說,如果我沒有了兵權她也就失去了軍隊的支持,她將再也難和裴炎相抗衡

此時此刻,朝堂之上不見刀光劍影,但已是殺機四伏。三百多名朝臣站在這朝堂之上,幾乎沒有一個人敢隨便擡頭或是大聲喘氣。

同時,衆臣都把期待投向了武太后。畢竟,魏玄同和劉齊賢是打着爲朝廷舉賢的幌子出來說事的,表面看來還是爲了薛紹好。在這個節骨眼上,薛紹本人是不好主動出面來拒絕的,那樣也會顯得太不識擡舉了。

那麼現在就看,武太后將要如何應對了

朝堂之上,一片靜悄悄的。

武則天沉吟了片刻,索性從珠簾後面走了出來。

她的臉上泛着淡淡的微笑,神態舉止都極是從容。但是薛紹和其他一些人已經從她的眼神當中,看出一絲凜冽冰寒的殺氣

劉相公爲國舉賢,這是大善。武則天走到朝堂的中央,說道:但是,讓一個二十多歲的人擔任尚書,這未免也顯得太過荒誕了吧兵部尚書總攬全務,肩負國家危亡之職,非比兒戲。雖然薛紹文成武就少年老成,但他畢竟入仕尚淺缺乏經驗。萬一他在處理兵部緊要事務的時候出了錯,誰來負責

人是劉齊賢舉薦的,這個問題自然得是要劉齊賢來回答。於是他站出了朝班拱手拜了一拜,說道:我等上殿爲臣,心裡想的理當是竭盡全力爲國盡忠,豈能事情都還沒有做,先去思考犯了錯如何推卸的事情這未免也顯得,太沒有擔當了吧

照你的意思,薛紹如果擔任兵部尚書之後處理行政軍務有失,得是你這位舉薦之人承擔責任了武則天捉住了他話裡的漏洞,開始反擊。

劉齊賢的臉色微微一變,太后這話從何說起

舉人自代,從來都是有這樣的成例。大臣所薦之人如若犯錯,舉薦之人也會兼擔相應的失職之罪。武則天說道,怎麼,劉相公有膽量舉薦薛紹,卻無膽量承擔舉人失職之罪麼

呃劉齊賢一怔,這一點他還真的沒有想過

武則天微微一笑,眼神當中更添一絲陰冷,舉薦人才,最重要的就是量才度用。薛紹是一位百年難得的軍事人才,行軍打仗摧城拔寨是他最大的長處。你卻要讓他去兵部坐班擔任一介文職,豈是恰當這就好比,麒麟雖好,你卻驅使他去捉老鼠,那他還能比得過家貓嗎

哈哈哈朝臣們都忍不住笑了。

但是剛笑完他們又有一點傻眼了太后打的這個比方,把薛紹說成了麒麟卻把我們說成了捉老鼠的家貓,會不會有那麼一點諷刺我們的意思在裡面呢

面對武則天的脣槍舌劍,劉齊賢顯然有點招架不住了,面露愧色的吱唔了半晌,只好道:太后所言,不無道理。那麼,就容臣再想一想

薛紹一直都在不動聲色的冷眼旁觀。雖然眼前武則天勝了一陣把劉齊賢壓了下去,但他知道,真正的戰鬥還在後面裴炎還沒有出手呢

衆愛卿,還有本要奏麼武則天說着這一句,不急不忙的走回珠簾處。如同一位低調的勝利者。

太后,臣有話講。

衆人聽到這個聲音,同時心中一凜裴炎

武則天不驚不乍的站住了轉過身來,微然一笑,裴閣老,請講

閣老,是對閣部宰相而且是德高望重首一數二的宰相,的尊稱。

裴炎拱手拜了一拜,很是淡然的說道:臣以爲,劉侍中舉薦薛紹爲兵部尚書,並無不妥。太后也說了,舉人自代應當量才用度。臣以爲,以薛紹的才能屈就兵部尚書,已是有些大材小用。如果不是因爲他入仕尚淺,臣以爲他都已經注備入閣爲相的能力。先帝臨終託孤之時,曾經囑咐薛紹執掌帝事。以先帝之聖明,無疑已經證明薛紹足以擔綱大事。再者,廬陵王登基爲帝之初,不就曾經想要任命薛紹爲宰相麼只不過薛紹當時太過謙遜,自行婉拒了。先後兩代君王都一致認定薛紹有經天緯地之大才,爲何太后就以年齡爲說辭,而獨獨認定薛紹不具備擔任尚書之能呢若說年齡,想我大唐聖君太宗皇帝陛下,也不是弱冠掛帥蕩平四海,不足而立已然君臨天下開創貞觀大治麼自古英雄出少年,朝廷用人理當唯纔是舉,豈能落入凡俗窠臼

衆臣一同心中驚詫好厲害的說辭,居然把大唐的三代帝王都搬出來了裴炎也生了一張不惶多讓的利嘴啊

武則天的臉一繃,顯露出了一絲怒容。顯然,裴炎把三代帝王搬出來壓她,讓她很是慍怒。尤其是那一句獨獨認定薛紹不具備擔任尚書之能,顯然是在說她沒眼光,比那先帝和廬陵王都還要差

說她比先帝的眼光差倒也罷了,說她比李顯的眼光還要差這哪裡是武則天能夠接受的

武則天正要開口說話,薛紹站出了朝班來手執象笏拱手一拜,太后,臣有話講

滿朝皆驚,同時扭頭看了過來薛紹親自出來接招了

武則天也看向薛紹,眼神當中透出很多的懷疑的擔憂,彷彿是在說你會是裴炎的對手嗎

薛紹眼神炯炯的看着武則天,遞給她一個相當肯定的眼神我行的

好,薛愛卿,此事與你有關,你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也是應當。武則天說罷,就坐回了珠簾之後,你說吧

謝太后

薛紹深呼吸了一口,朝前走了兩步,站到了離武則天和裴炎都比較近的地方。

他看着裴炎,微然一笑。

裴炎淡淡的看着他,面無表情。

兩個人的眼神,卻像是刀兵一樣在半空中拼砍廝殺起來,撞出無數慘烈的火星。

裴中書,蒙你擡愛,誇讚薛某有經天緯地之大才。薛某,愧不敢當。薛紹對着裴炎拱手一拜,顯得甚是客氣。

裴炎只是微然一笑,顯得姿態很是高大。

薛紹繼續說道:更加承受劉侍中看得起,舉薦薛某爲兵部尚書,薛某更是誠惶誠恐

說罷,薛紹又對劉齊賢拱手一拜。

劉齊賢點了點算是回了禮,表情有些侷促。

誰都知道薛紹這是在先禮後兵,只是不知薛紹接下來將要如何反擊。

誠如二位相公所薦,如果薛某回朝擔任兵部尚書,那麼薛某隻想問一句夏州的政務和朔方軍的軍事,由誰主持薛紹問道,裴中書上輔天子下安黎民,這個問題,你應該能夠回答吧

既然被點了名,裴炎自然無可迴避,只好親自答道:大唐人才濟濟,何缺一個夏州都督

薛紹笑了,裴中書若能點出一個合適的接手之人,薛某自然就能安心回朝,哪怕是不再做官也都心安理得。

衆臣發出一陣驚噓,薛紹這個賭注下得可就有點大了

裴炎很是淡然,說道:就在夏州都督府治下,就地選拔官吏接替你的職務,也並無不可。

那麼,誰呢薛紹笑道,論資排輩的接替官職是我朝成例。我這個都督的副手是都督府長史韋玄貞。請問,韋玄貞何在

裴炎的表情微微一變,顯出一絲怒意

就因爲廬陵王李顯想要破格提拔國丈韋玄貞爲侍中,這才引發了這一場廢立皇帝的政變。事後,韋玄貞非但沒有當中侍中,還因爲皇帝的下臺而受到誅連,全家被貶官流放

薛紹故意提起韋玄貞,彷彿是在提醒滿朝文武裴炎是一個欺君犯上的逆臣,他把皇帝和皇帝的一家老小都趕跑了。

所以,裴炎不能不怒

第1098章 兵不厭詐第1027章 俗人第209章 冰山一角第864章 無理取鬧第656章 月下美人第1115章 大唐的呼喚第651章 不朽第153章 一拍即合第840章 尖刀在手第978章 南行第858章 寬容與底線第515章 我不活了第413章 狐狸精第339章 棍棒出孝子第687章 狗咬狗第156章 不念舊仇第868章 寶刀贈英雄第49章 二輪政審第741章 冰凍三尺第184章 李治用心第1002章 我們是死神第512章 太一天官第980章 綁架式的交易第666章 相逢陌路第662章 滄海笑第1108章 掘墓人第109章 殺進浴室第547章 大事不妙第1005章 薛紹的任性第1119章 後顧無憂第1005章 薛紹的任性第 1103章 糟糠之妻第319章 共處一室第1119章 後顧無憂第939章 一顧傾城,再顧斷魂第167章 順水推舟第958章 我來自地獄第678章 蓄勢待發第466章 非奸即盜第925章 高深莫測第819章 夜闖禁宮第855章 英魂在上第1075章 龍擡頭第340章 臥虎藏龍第814章 天下無雙第870章 莫名第1015章 封你爲王第435章 二聖交鋒第434章 天命神器第100章 投桃報李第902章 債多不急第416章 夫與妻第1003章 萬物所不能敵第553章 崢嶸顯露第966章 陶朱公第631章 虎墨沉香第925章 高深莫測第1038章 一條賊船第1021章 我要毀容第167章 順水推舟第692章 理想國第1081章 破局第33章 傲氣凌雲第114章 軍隊氣息第731章 血仍未冷第932章 棋逢對手第873章 唯一第576章 驕兵悍將第529章 父親第737章 公然黨朋第920章 白紗黑髮第981章 有如訣別第982章 出征第503章 采薇第765章 薛子鎮國第704章 你死,我亡第1111章 弒神第433章 另闢蹊徑第805章 洪荒猛獸第463章 成全第878章 臺階第242章 混帳小尾巴第299章 藍顏一睹第191章 成王敗寇第850章 頓戟一怒,伏屍百萬(五)第553章 崢嶸顯露第355章 帝心難測第448章 三把火第1097章 父與子第708章 元珍的大禮第968章 一絲笑容第931章 邪風殺止第287章 斬首行動第481章 斷子絕孫第261章 軍人的慈悲第811章 雪中送炭第696章 照死不誤第579章 十萬沸騰第334章 九尾狐妖第936章 龍生龍鳳生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