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天命神器

武則天的身影剛剛消失在花廊的轉角處時,薛紹正好走到了李治的面前。

正欲參拜,李治讓左右將他扶起,朕坐得腿都發麻了。薛紹,陪朕到花園裡走走。

是。薛紹心領神會,李治這是要避開左右宦官宮女的耳目。這些人固然不敢背叛皇帝,但他們直接接受武則天的管理。

縣官不如現管,這個規則在皇宮裡也是一樣行得通的。

稍後,薛紹便扶着李治走進了花圃之中,身後跟着一羣障扇宮女和拂塵宦官。

兩人像模像樣的賞了一陣秋菊,李治還饒有興味的吟了幾句詩讓薛紹與之吟和,君臣二人玩起了風雅頌,不知不覺走到了花林密處。因此路徑曲折枝葉遮攔,身後的宦官宮女,也漸漸離得稍遠了一些。

說事。李治突然語音一沉。

臣有二事,請求陛下成全。薛紹言簡意賅的直言。

講。李治扭頭看向薛紹,眼睛微微一眯,時常泛散的眼神斗然之間多了一絲犀利的神彩。

臣仍是想要從軍,並執掌一部份兵權。薛紹說道,裴公收我爲門生,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不是爲了讓臣當一個教書先生的。

李治眉頭微微一皺,第二事如何

臣想要把講武院辦成一所,培養武將的軍事學堂。薛紹說道,至從裴公卸甲歸田之後,臣甚是感覺大唐將才凋零,就連薛仁貴這樣的古稀老人都要重新啓用。如果現在還不引起重視,今後的幾十年裡大唐的軍隊將會人才匱乏,無力與周邊諸胡相抗衡。

李治的臉色變得有些嚴峻。做爲大唐帝國的最高領袖,他不可能意識不到薛紹所說的這個問題。實際上,這些年來李治被迫重用他並不十分信任的裴行儉,就已在證明了大唐帝國在李勣故去之後,再也沒有一個文可安邦武能定國的軍事帥才。

所以,薛紹提出的開辦軍事院校爲大唐培養將帥之才的構想,正合當前時勢,也正中了李治的下懷

講武院李治低吟這三個字,能像國子監那樣,成爲我朝最高的軍事學堂麼

陛下,事在人爲薛紹斬釘截鐵的道,若有陛下的鼎力支持,臣必當夙興夜寢辦好講武院。在臣有生之年,臣會讓它源源不斷的給大唐的軍隊輸送無數的將帥之纔有了強大的軍事做爲後盾,大唐帝國必能強盛不衰

壯哉李治讚了一聲,眼神熾熱的看着薛紹,但你憑什麼讓朕相信,你能辦好講武院你憑什麼讓朕相信,你培養出來的武將能夠堪得大用

就憑臣是當世唯一的衛公嫡傳門生就憑,臣僅花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把三刀旅的一羣新兵練成了可以奔襲千里直搗黑沙於萬軍衆中生擒伏唸的精銳王牌之師薛紹眼神堅定,言語擲地有聲,只要陛下肯做臣的堅強後盾,臣就敢讓大唐天下八十萬軍隊脫胎換骨,臣就能讓異邦諸胡望大唐軍隊之旌旗而倉皇遁走

你當真能夠做到李治的表情有一點激動,但更多的是猶疑。

臣,一定能薛紹答得斬釘截鐵。

需要多少年時間

薛紹微皺了一下眉頭,陛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短則三五年可見成效,長則十餘二十年,或可脫胎換骨

三五年,十餘二十年朕恐怕,沒有那個時間了啊李治撫髯長嘆,連連搖頭。

所以,臣纔會有第一個想法,希望能有一些兵權在手。薛紹壓低了聲音,說道,唯有如此,才能讓臣在軍隊裡紮下根來;唯有扎穩了根,才能抵抗風雨逐漸成長

李治眼睛一眯驀然扭頭看向薛紹,薛紹,你有野心

陛下,臣只有報負,沒有野心薛紹毫不迴避的看着李治,說道,北伐之後,有一個的信念已經在臣的心中根深蒂固。那就是臣渴望撼衛大唐的每一寸疆土不遭侵犯,臣渴望撼衛每一名大唐的子民不受欺凌。臣更加渴望,能夠撼衛李唐的神器不受玷污

最後一句話,讓李治的神色微微一變

李唐神器,李家的皇權對於病入膏肓的李治來說,自己那個不中用的太子能否守住他遺留下來的那張龍椅,真是太令人擔憂了

李治無法像薛紹那樣預料到今後幾十年裡即將發生的事情,但他對目前的局勢的認識,比誰都要清楚。如今自己還活着,君權就已經受到了一些鉗制與分化,以天后爲首的一些人一直都在努力的爭奪權力,豈圖將他這個皇帝架空。太子李顯可以說是自己幾個兒子當中最無能的一個。一但李治自己歸天,軟弱無能又在朝中沒有半點根基的太子,能抗得過強勢的母后與老道的宰相們嗎

可是對於天后和宰相這些人,李治明知道他們都有着強烈的權力慾都有可能對自己的兒子造成衝擊,可是李治又不能不重用他們。離了他們,大唐的整個國家都將陷入崩壞與離亂

我死後誰來輔佐和保護太子,誰來撼衛李唐神器,成了李治心中最大的一塊心病。

今天,薛紹當着李治的面,將這個問題挑明瞭來說了。

你的話,讓朕想起了若干年前,朕要立天后爲皇后時的情景。李治眯着眼睛,用懷舊的口吻悠悠說道,當時,大唐的朝政全由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一批顧命大臣牢牢把控,朕任何政令都發不出來,就立誰爲皇后和太子這樣的家事,都不能自己做主。當時,朕請到了一個人來幫朕,結果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你知道是誰麼

司空李勣,對麼,陛下薛紹答道。

沒錯,就是他。李治眼神炯炯的看着薛紹,低聲道,你想做第二個李勣麼

臣就是薛紹,臣不想做李勣。薛紹答道。

此話何意李治皺眉。

臣的意思是,臣會像李勣那樣在關鍵的時候,用軍權來幫助皇帝陛下擅衛皇權。但是,臣還與李勣有大不相同之處。薛紹說道,因爲,臣還是陛下你的親處甥,是太平公主殿下的駙馬臣的血管裡,流着一部份李家的血

李治瞬間聽出了薛紹的弦外之音李勣是外人,臣不是啊臣如果出手擅衛李唐的君權神器,那一定是真心真意的誓死守護,而不是像李勣那樣僅僅出於報恩與功利

李治眉頭一擰雙脣緊閉,重重一掌拍在了薛紹的肩膀上,朕,沒有看左眼

謝陛下

三日之後正逢十五日,朔望大朝之期。到時,朕要親自上朝。李治深吸了一口氣,你,也必須上朝

是,陛下

薛紹的心裡,熱血澎湃

主動請纓,這是一場豪賭。如果李治當真能把事情辦成,薛紹就能獲得一段時間的特權並擺脫武則天與裴炎的控制,去經營自己的獨家事業。更重要的是,薛紹急切想要一部份兵權,只有兵權在手,纔會有真正的底氣在亂局之中求得生存。

年輕,真好啊李治凝視着薛紹,無比羨慕的神情,朕多麼希望,還能多活二十年。還有許多的事情,等着朕去料理啊

薛紹不禁想起一首歌裡唱的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這樣的話從帝王的嘴裡說出來,感覺的確大不相同。此時此刻,李治的心裡該有多少的豪情不甘和遺憾

朕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帝,也窩囊了半輩子。李治雙眉緊鎖,仰頭看着遠方,悠然道,曾經,朕也希望自己能像父輩和祖輩那樣,做一個大氣雄武之君。可是三十多年的皇帝做下來,朕發現,自己最多隻是做到了守成。但凡取得了一點成績,那都是因爲我的父皇太宗皇帝陛下給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薛紹連忙道:陛下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在你的統治之下,大唐這三十多年四海臣服民豐物阜,還是相當不錯的。降伏百濟平定高句麗,更是彌補了太宗皇帝陛下當年的夙願。封禪泰山,更使得陛下的功績古今共鑑。

千穿萬穿唯馬屁不穿,李治不由得呵呵一笑,朕做的這些,比起高祖皇帝開邦立國掃平亂世太宗皇帝靖清宇內貞觀大治來說,都是微不足道。更令朕擔憂的是,現如今的大唐已是危機四伏隱患重重。朕縱然有心改變一切,卻已無力去掙脫現狀,更無法向天索命啊

薛紹只能沉默。普天之下,肯定沒人比李治更加清楚大唐面臨的隱患與內憂。

朕,唯有把希望寄託於下一代了。李治雙眼一眯,眼神斗然變得犀利,薛紹,朕希望,你能像當年太宗皇帝留給朕的李勣一樣能夠盡力的去撼衛帝王的天命,和大唐的神器

臣,誓死撼衛之

求定閱,求票票

第918章 陶醉溫柔鄉第189章 唯一的妻第764章 傾國傾城第862章 表達方式第487章 大魚第116章 千牛講武第948章 帶它下葬第894章 出征之前第141章 最佳說客第978章 南行第81章 木秀於林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1090章 出兵北上第391章 突變第119章 我踢死你第1087章 計第898章 愛與籌碼第760章 刺殺武則天第474章 重操舊業第660章 許我任性第441章 天后的密探第623章 烽火英魂第422章 百廢待興第882章 異動第816章 臥榻之側第440章 內舉不避子第1079章 殺人者,老兵第37章 技術活兒第730章 公子任性第853章 頓戟一怒,伏屍百萬(八)第1072章 智者千慮第345章 血之章第1071章 彷徨第1117章 老狐狸第229章 物是人非第219章 遊走於生死之間第1113章 不要死第809章 無碑之墓第870章 莫名第888章 北風之嘯第242章 混帳小尾巴第247章 殺出血路!!第372章 女王範兒第1029章 老狐狸第318章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第546章 重要第1099章 虎蹲第21章 公子捉鬼第308章 借力打力第854章 來人,上酒第854章 來人,上酒第394章 最美笑容第364章 不計後果第34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597章 敲山震虎第763章 臨危受命第104章 大理寺丞第864章 無理取鬧第782章 命犯太歲第1031章 我說了算第909章 夢中情人第987章 血的教訓第734章 舍你其誰第885章 活的,死的第828章 爲誰而戰,爲何而戰第855章 英魂在上第593章 替天行道第108章 白衣如雪第910章 開國元勳第944章 征服中原第209章 冰山一角第951章 帝王心術第692章 理想國第876章 高尚與口臭第972章 奇天下之葩第 577章 不要走第117章 怕他個鳥第118章 自有應對第445章 赤膽忠心第870章 莫名第325章 貂嬋計第995章 那年的少年第740章 御用文人第161章 丹墀面聖第143章 曲線救國第510章 唯一要求第592章 這是個約會第99章 二聖暗戰第902章 債多不急第245章 天神下凡第490章黑虎掏心第 400章 特殊人才第782章 命犯太歲第365章 痛打惡狗第708章 元珍的大禮第928章 誰敢擋我第419章 三家氣象第441章 天后的密探第609章 狗急跳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