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戰,鐵血狂戰

漢城,起義軍大本營。

昔日,趙國富庶繁華城市,在兵家控制下,因戰亂,因流民涌入,城池殘破,百姓窮苦。

街道中,衣衫襤褸者不少,拖家帶口乞討者,比比皆是。

相反,街道兩旁,往日門庭若市商鋪,小商小販,早在起義軍攻陷漢城前,攜帶金銀細軟匆匆逃離。

此刻,漢城像被遺棄的孤兒,殘敗不堪,又像被玷污的花瓶,骯髒不堪。

城中心,府衙內。

前廳,賓朋滿座,美酒佳餚,舞姬翩翩起舞,頗有幾份豪門貴族醉酒笙歌場景、

今日,起義軍統領範文成邀請帳下將領,齊聚府衙中,商議軍政。

畢竟,範文成得到情報,漢城中,潛伏大量燕國暗劍精銳,又有謠言聲稱,大宋派馮石虎抵達邯鄲,欲前往漢城,取代兵家。

範文成及兵家弟子知曉兵家與宋國素有嫌隙,雙方未有死仇,卻水火不容。

加之,北方鉅變,燕宋爭霸時代到來,若大宋控制起義軍,可裡應外合,爲燕國平添問題。

是故,範文成深思熟慮,相信留言絕非空穴來風。

一時,漢城中,兵家弟子思緒緊張起來。

更重要列差,燕軍主力軍迴歸,燕帝帳下著名將將領馮石虎,自南方歸來,征戰宋國,傷亡抵達燕京城,就率帳下鐵騎,前來邯鄲,與恆邦昌聯合,平息叛亂。

馮石虎何人,兵家弟子不可能不清楚。

加之,兵家與燕軍有血海深仇,燕軍斬殺鬱窮兵及五萬兵家軍隊,雙方矛盾,達到不死不休狀態。

是故,馮石虎坐鎮邯鄲,一定不會給起義軍喘息機會。

範文成獲悉馮石虎率軍抵達,既興奮,又緊張。

興奮,與馮石虎戰場較量,有機會給鬱窮兵及戰死兵家軍隊報仇。

緊張,燕騎戰鬥力強大,起義軍傷受恆邦昌率軍阻擋,前進鋒芒銳減,馮石虎率軍與平叛將領恆邦昌匯合,燕國平叛軍隊數量暴增,假若開戰,起義軍壓力越來越大。

更糟糕,馮石虎圖謀起義軍,與兵家鎮壓起義軍,兩件糟糕事兒,先後發生。使得起義軍處境越發糟糕。

近期,漢城及起義軍控制城池中,宋國密探越來越多,穿梭在漢城與邯鄲,兵家弟子不清楚該怎樣面對燕軍,亦不清楚,該怎樣解決藏在暗處的柳灼崖。

何況,不管牟城也好,漢城也罷,雖爲燕國領土,但距離宋國非常近。

尤其漢城,穿過燕國控制樑國的北方九郡,變能抵達宋國領地中。

假若宋國對起義軍感興趣,接下來,兵家弟子不僅要提防燕軍,更要提防宋軍,使得事情變得越發複雜。

兵家統領範文成,坐在客廳中央,端起酒杯,愁眉不展,神色堪憂。

在他下方,聚集六名兵家弟子,就是他們七人,及數千分佈起義軍中層將領,控制十餘萬起義軍。

沉默氣氛,讓眼前美酒佳餚,變得索然無味。

留意到範文成苦澀神情,一名將領放下手裡竹筷,擡頭望向範恆文,道:“範統領,燕軍來襲,宋使虎視眈眈,起義軍及流民每日消耗極大糧草,範統領對今後局勢有何看法。”

儘管月前恆邦昌已經帶討逆軍抵達漢城,強勢阻起義軍前進步伐,自外圍不斷攻擊,縮小起義軍控制領土。

又派出騎兵,洗劫兵家運糧軍隊,然而,萬幸天狼軍主力尚在。

現今,大燕正式平叛,宋使圖謀不軌,使得時局變得撲朔迷離。

兵家弟子蛇鼠兩端,提心吊膽。

聞聲,範文成端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道:“燕軍強大,必須阻擋,城池加固,守衛加倍,至於柳灼崖,不來漢城則已,敢來漢城,直接城門口斬殺。”

“範都統,事情沒有統領想象中那麼糟糕,只要在我們控制城池中,密切監視宋國人,柳灼崖絕對沒有機會取代我們,何況,末將已經派人傳出消息,有宋國人進入漢城,直接殺無赦。

當前,我們關注重點,該是燕軍主力纔對,按照末將想法,範都統過於輕視燕軍,若加固城牆,加強巡邏,能夠擋住燕騎鋒芒,南北方諸侯國就不會覆滅了,鬱將軍率五萬精銳,亦不會被燕騎斬殺殆盡。”

“沒錯,不久前,兵主派人傳來消息,聲稱兵家準備聯合楚國,開始對燕國在南方勢力進行反攻,命令我們必須牽制燕軍,減少兵家在南方壓力。”一名將領亦道:“是故,範都統,按照兵主吩咐,我們任務非在燕國開疆闢土,相反,只需長期拖住燕軍,幫助兵主爭取時間。”

兵主志向宏大,志在恢復大周榮耀,然而,兵家初次動兵,遭遇燕軍兇悍打擊,不禁在戰場上損兵折將,蔡國之戰,使兵家在各諸侯國潛伏力量,全部暴露,不得不撤離出來。

突然變故,導致兵家在南方連容身之所亦沒有。

現今,燕軍半數兵力,返回燕國,半數兵力留守江南,兵主姬天命再次窺視蔡國領土,欲聯合南方諸侯,奪取蔡國,光榮復國。

身在北方燕軍,在兵家尚未佔領蔡國前,覺不能南下,因此,範文等人必須確保南方戰事無礙。

範文成聞聲,有點鬱悶,道:“兵主不瞭解實際情況,馮石虎親自平叛,我等處境堪憂,絕不會像從前那般輕鬆。”

對於起義軍在燕國內情況,範文成保持謹慎態度。

甚至擔心,若馮石虎,恆邦昌率軍猛攻漢城一帶,他們能否保住當前控制的地方。

兵主要求,他又不得不遵守。

不禁詢問道:“郭將軍,藍將軍,你們對當前時局有何看法,有何良好策略?”

“範都統,末將覺得,我們改趁馮石虎初到邯鄲,立足未穩,聲東擊西,奪取邯鄲,重挫燕軍士氣,加之,邯鄲乃重鎮,軍糧物資豐富,可化解義軍糧食物資奇缺困境,也能實現兵主吩咐,長期拖住燕軍。”名叫藍名揚的將軍,野心勃勃向範文成建議。

“藍將軍,你的建議,在開玩笑嗎?”範文成聞聲,眉頭緊皺,只覺得藍名揚建議太過輕率。

馮石虎與恆邦昌帳下騎兵,合計十餘萬人,多半駐紮邯鄲城附近,邯鄲城防禦嚴密,依照起義軍力量,

偷襲邯鄲城,重創燕騎,與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有何區別。

加之,起義軍能夠暫時阻擋恆邦昌,皆因主動避而不戰,保全勢力。

“範都統,軍機要事,末將豈會開玩笑。”藍名揚面色嚴肅,一本正經道。“我們採取聲東擊西策略,調集燕騎離開邯鄲,趁邯鄲守衛空虛時,出兵攻城,難道不可取嗎?”

“藍將軍,你可曾想過,恆邦昌與馮石虎皆在邯鄲城,採取聲東擊西策略,頂多調離一人,他們中任何一人,留在邯鄲,都意味藍將軍計劃失敗。”範文成冷語道。

之前,藍名揚指責他加固城牆,加強守軍,太過輕敵。

現今,藍名揚建議出動襲擊邯鄲,難道不是輕敵嗎?

藍揚名暗暗不悅,擡頭向坐在對面的郭破軍詢問,道:“郭將軍,你怎麼看,堅持守城不出,還是主動出城作戰。”

“範都統建議穩妥,藍將軍建議不是不可取,不過,考慮起義軍處境,一味被動死守,遲早被燕騎步步蠶食,起義軍糧草消耗殆盡,將從內部崩潰。”郭破軍朗聲道。

聞聲,藍揚名緊鎖思緒漸漸舒展,向範文成道:“範統領,郭將軍亦堅持主動出擊。”

此刻,藍揚名言語,明顯像範文成示威,一時,範文成面色鐵青,端起酒壺,斟滿酒,一飲而盡。

這時候,郭破軍望向範文成,對藍揚名道:“範統領,藍將軍,你們誤解我的意思了,我提議主動出擊作戰,卻絕不支持藍將軍奇襲邯鄲的冒險舉動。”

“郭將軍,你什麼意思,不襲擊邯鄲,怎樣牽制燕騎。”藍揚名聞聲,很不快的質問。

範文成亦望向郭破軍,神色中,充滿好奇。

郭破軍淺笑,道:“起義軍攻擊邯鄲,無疑以卵擊石,然而,漢城附近,有諸多城郭,雖在提防起義軍,卻不像邯鄲那般堅固,我建議,仰拱邯鄲,吸引馮石虎與恆邦昌注意力,攻陷漢城附近城郭。

畢竟,兵主給我等命令,是牽制燕軍,而非攻陷燕國。”

範文成,藍揚名,郭破軍,三人建議,截然不同。

客廳內靜默片刻,範文成站起來,朗聲道:“郭將軍建議不錯,避開馮石虎與恆邦昌,襲擊漢城周邊城郭,擴大起義軍領土,牽制燕騎,再好不過。

接下來,按照郭將軍提議部署。”

邯鄲城中,馮石虎與恆邦昌亦在商議軍政之事。

馮石虎率軍初到邯鄲,通過恆邦昌與暗箭成員彙報消息,不費吹灰之力,瞭解邯鄲情況。

此刻,他獲悉兵家實力,清楚柳灼崖,賀柄章動向。

對兵家,馮石虎有較多手段,絲毫放在眼裡,主動出擊,雷霆鎮壓,圍而不攻,等待起義軍內部瓦解。

這些方法,皆可完成平叛任務。

唯獨柳灼崖與賀柄章出現邯鄲城,超出馮石虎預料。

他與皇上率軍在開封城作戰時,暗劍成員彙報柳灼崖與賀柄章皆在開封城。

然而,他率軍抵達邯鄲城,柳灼崖,賀柄章已提前抵達,事有蹊蹺啊。

馮石虎亦清楚柳灼崖手段,知曉賀柄章乃李牧親信,這兩人全不是等閒之輩。

常言道,無事不登三寶殿,他們悄無聲息抵達邯鄲城,絕沒有什麼好事兒。

加之,馮石虎擔心柳灼崖與賀柄章抵達邯鄲,可能對起義軍有所圖,否則,他們不必千里迢迢,冒險生命危險,潛伏邯鄲。

邦昌全神貫注盯着馮石虎,良久,詢問道:“馮將軍,你怎麼有何想法?”

燕軍欲鎮壓義軍,攻陷義軍控制城池,徹底收復失地,然而,柳灼崖與賀柄章顯身邯鄲,時間很不湊巧。

儘管他不清楚賀柄章,但瞭解馮石虎.

當年,柳灼崖是趙國皇帝最信任的臣子,收攬軍政,權傾朝野。

趙國滅,投靠宋國,又被女帝重用。

是故,要說柳灼崖沒有什麼能耐,恆邦昌不相信,

這麼一個人,來到邯鄲,絕對帶有不可告人秘密。

“封鎖邯鄲城,甕中捉鱉。”馮石虎擡頭,對恆邦昌道:“柳灼崖,賀柄章頗有能耐,必須快速除之後快。

另外,向起義軍施壓,步步爲營,逐步蠶食其控制地盤,不給柳灼崖聯合義軍任何機會,亦要重挫義軍。”

“封鎖邯鄲城不可取,沒有尋找柳灼崖藏身之處,冒然封鎖邯鄲城,會打草驚蛇,加之邯鄲城太大,漫無目的尋找,無異於大海撈針。”恆邦昌微微搖頭,不認可馮石虎提議。

馮石虎淺笑,滿不在乎道:“恆將軍,你把事情想的太複雜,柳灼崖狡詐,但雁過留聲,人過留名,馮石虎前往邯鄲,肯定爲叛軍而來。

現今,沒有直接前往漢城,相反在邯鄲密切活動,假若猜測不錯,他肯定與昔日同僚聯繫,只要我們抓捕他昔日同僚,嚴加拷打,威逼利誘,一定能夠在短時間內找出柳灼崖與賀柄章。”

“如此,甚好,我親自帶人行動,你帶人部署,征討叛軍。”恆邦昌聞聲,恍然大悟。

馮石虎信心滿滿,道:“起義軍不過十餘萬,佔領三座城池,加之,有大量流民參與其中,且不論戰鬥力強弱,糧食問題,首當其衝。

斷其糧草來源,起義軍自會從內部不攻而破,若對方頑固抵抗,鐵血鎮壓。”

“起義軍中,確實沒有多少糧草軍械,昔日,他們運糧軍,常常被燕騎搶劫。”恆邦昌贊同馮石虎提議,卻又不無擔心,詢問道:“馮將軍,計劃斬斷起義軍糧草來源,這樣做,估計月餘時間後,起義軍會發生糧食危機。

不過,皇上要求你我速戰速決,太耽擱時間,恐怕會引起皇上嚴重不滿。”

“恆將軍,我軍作戰,想來以攻爲守,豈會採取圍城策略,我僅隨口一提,戰,肯定要戰,而且必須大戰。”馮石虎斬釘截鐵道。

第568章 新的部署(第二更)第21章 藏兵于山第38章 第一場雪第863章 御駕親征第878章 燕使來訪,四王猜忌第398章 大戰啓始中第928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940章 計劃得逞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188章 性命攸關第513章 雙方分歧第1302章 燕軍面臨問題第183章 司馬昭之心第930章 曹榮受驚第516章 你們這是要逼宮第991章 宋軍來犯,強若巨獸(四千字大章)第1018章 報仇雪恨的時候到了第953章 鬱窮兵死,誓不兩立第154章 納降中第723章 外患起,內憂生第837章 地毯式搜索第714章 一言不合,威脅恐嚇第1155章 長江天險,擋不住燕軍南征之心第843章 火海求生(第二更)第448章 逃之夭夭第862章 帝王之怒第431章 暗中部署第1249章 出類拔萃得燕將第952章 重創敵軍,羞辱敵將第1158章 百萬虎狼過長江第1200章 以空間換時間第192章 燕國的報復中第213章 閱兵準備第1202章 柳浦琊的懷疑第1418章 楚軍生變第844章 陷入絕境(第三更)第119章 回城修整第535章 不安的心第127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920章 斷糧斷餉第667章第654章 天公寶藏第209章 第209司徒反擊上第156章 真實面目第889章 以假亂真第995章 東方日出西方雨第866章 江心危機第1277章 釜底抽薪第542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343章 殺雞儆猴中第577章 身殘志堅(第二更)第1146章 燕帝,請自重第1169章 蜀國太子問計(下)第369章 侯銘封勸降下第619章 壞消息第150章 宋國籌劃第260章 諸將謀劃第1071章 女帝榮辱第683章 利益交換第1344章 吳軍內訌第230章 面子是自己掙得下第402章 第410馮異回京上第971章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第693章 炮林石雨(第二更)第1241章 兵家勁卒逃亡第708章 家國情懷(第一更)第531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11章 皇后上第653章 絕地逆襲第960章 烽煙四起,燕國混亂第1155章 長江天險,擋不住燕軍南征之心第807章 將計就計第136章 心存顧慮第1227章 血債還需血報第699章 粗暴手段第252章 與君別離第496章 家國情懷第687章 坐看閒雲榮辱不驚第97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140章 林梟救兄中第707章 一人一犬,攻守兩端(第三更)第761章 劍走偏鋒,以齊克正第603章 各自盤算(第一更)第94章 遊說勸說第880章 午夜會談,吳君野心第588章 窩裡橫(第一更)第1002章 班師回朝,風雲不斷第1169章 蜀國太子問計(下)第129章 反其道而行第1247章 天意弄人第951章 防線崩潰,燕軍逼近第421章 步步緊逼第124章 勢在必行第683章 利益交換第1348章 壓力巨大第1040章 故人相救,倩影芳蹤.第205章 鬼谷希文第917章 戲弄公主第995章 東方日出西方雨第577章 身殘志堅(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