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登門

方證大師沉默,不急不躁,看一眼李指揮使,搖搖頭:“老衲只能盡力一試。”

宋供奉忙道:“好好,大師試試看罷,即使救不得,也是王爺的運氣不濟。”

李指揮使沉默的點點頭,眼神閃爍,臉色陰沉。

“既如此,老衲便盡力一試。”方證大師緩緩點頭,臉色沉肅,寶相莊嚴,揚聲道:“覺月,覺空,你們進來。”

“是,方丈!”兩道聲音響在門外,兩個黃衣和尚推門進來。

李指揮使一看,這二人皆是青年和尚,身形挺拔,頭上錚亮,一個俊朗,一個樸實,各具風采,身形步法一個沉凝,一個飄逸,站在身前,如淵停嶽峙,氣度從容。

宋供奉與李指揮使暗自一嘆,果然不愧少林寶剎,人才濟濟,這兩個和尚雖然年輕,卻已是一流高手,假以時曰,定能躋身絕頂高手之列。

“覺月覺空,你們且替本座護法。”方證大師道。

“謹遵方丈法旨!”覺月覺空和尚雙手合什,正聲應道。

“兩位施主,我待會行功,需得專心凝志,不能有一絲驚擾,還請見諒。”方證大師合什一禮,藹然說道。

“大師放心,咱們就當自己啞巴了,聾了!”宋供奉笑道,李指揮使也重重點頭。

本想請他們出去,但見二人如此,方證大師明白,斷無如此可能,他們還是不放心。

想到此,他微微一笑,點點頭,不再勉強,轉身上了榻,一手撩袈裟,一手扶起瑞陽王,盤膝坐在他身後。

雙掌搭在瑞陽王背心處,方證大師沉下臉色,莊嚴肅重,慢慢合上雙眼。

覺月和尚與覺空和尚上前一步,站在牀榻前,擋住宋供奉與李指揮使,神情莊重,無悲無喜,彷彿沒有人的感情。

宋供奉與李指揮使眉頭一皺,心中不喜,對於少林僧人,他們向來瞧不起的,覺得他們不事生產,受人奉養,對江山,對社稷無一絲益處,徒惹麻煩。

這一次,逼不得已,只能請少林的方丈來,但骨子裡,仍對和尚沒有好感。

見這兩個小和尚竟攔在身前,如此無禮,自然惱怒異常。

宋供奉伸手拉一下李指揮使,使個眼色給他,似是說:“稍安毋躁!”

李指揮使重重喘一口粗氣,狠狠瞪一眼兩人個和尚,退後一步,坐到桌旁,雙眼透過兩個和尚的縫隙望過去。

方證大師一動不動,像一座佛座,透出凜凜佛家威儀,令人肅然起敬,邪念不生。

即使宋供奉與李指揮使不信佛,看不起和尚,看到此景,也不由的敬佩,端正心態,耐心看下去。

方證大師神情越來越凝重,絲絲白氣鑽出來,沒有頭髮阻礙,嫋嫋升起,消失在空氣中。

宋供奉與李指揮使雙手握拳,渾身緊繃,替方證大師緊張,知道他極是吃力。

忽然,瑞陽王身子顫了一下,片刻後,又顫一下,彷彿被閃電擊中,宋供奉與李指揮使騰的站起,上前一步,便要去看。

兩隻手攔在二人身前,擋住二人。

兩人擡頭一看,正是兩個年輕的和尚。

覺月覺空和尚伸臂相攔,雙眼湛湛,無悲無喜,平靜如深山中的潭水,靜靜望着二人。

兩人勃然大怒,李指揮使再也忍不住,乍要怒喝,卻忽然省起,不能打擾,傷了方證大師事小,若是傷了王爺,可是罪不可赦。

他將話吞到肚子裡,雙眼精芒一閃,伸手探掌,五指萁張,抓向覺空和尚手腕。

覺空和尚拜入少林不久,當初承蕭月生傳了一套心訣,每曰練功前,先運行一遍,或在念經時,讓其運轉,其效如神,他武功進境一曰千里,頭腦清明,越發靈慧,各種招式,看一遍便能記得七七八八,幾乎過目不忘。

如今,他的地位直追少林年輕第一人覺月,有躋身少林十八羅漢之望,可謂一步登天。

他如今的武功,得益於蕭月生當初指點,並不遜於覺月。

覺月精擅數套武功,而他卻僅精於一套,便是少林寺的入門拳法——少林羅漢拳。

這一套羅漢拳,簡單平易,乃是少林僧人入門築基之用,強身健體有奇效,據傳來源於少林易筋經。

因爲此拳法簡單,少林僧人多是學過即舍,鑽研更爲精妙的武功,忽略此功。

唯有覺空,因爲師父傳下此套武功,便撒手人寰,他平常苦練這一套武功,已是頗有心得。

後經蕭月生點撥,其中精妙與關竅俱明,他的少林羅漢拳,已經脫胎換骨,威力無窮。

見李指揮使神色不善,他心思敏銳,已有感覺,見其出招,也不意外,手腕一翻,翻掌爲拳,一拳擊出。

李指揮使化爪爲掌,將其拳頭包住,想以內力取勝。

李指揮使本是大內高手,因爲表現出色,遠超同儕,外放成爲王府侍衛首領,任指揮使,其所修心法,源自大內,精妙絕倫,非是尋常武林門派可比。

他自恃年紀大,心法妙,故覺內力必然遠勝這個小和尚,欲以拙勝巧,一力降十會。

覺空和尚知其心思,手臂擰動,拳勁透出“鑽”字訣,手腕輕翻,猛的加速,與後世的寸勁兒相似。

這一個“鑽”字訣,來源於蕭月生所傳,乃周身放鬆之後,猝然一擊,將內勁化爲一點擊出,近距離之內,足以令人致命。

他如今的功力,拳頭貼近青磚,陡然發力,可將青磚擊碎,沒有使力距離,仍能如此。

一拳一掌相撞,“砰”的一響,覺空和尚面色如常,李指揮使退後一步,甩動手臂,低頭看去,臉色微變。

他臉色陰沉,看着手掌,手掌中心,一個酒盅大小的紅斑,鮮紅如血。

一陣陣疼痛傳到心裡,彷彿被灼燒一般,無法忍受。

他左手疾點,在內關與肩井重重點一下,想要鎮住疼痛,但鑽勁豈能這般容易化去。

一道真氣鑽入他體內,沿着經脈,直鑽入他心脈。

他內力深厚,心法獨特,丹田源源不絕輸出內力,不停的消融着這股內息。

當內力來至他肩井位置,滯了一滯,被其穴道阻住,隨即丹田內力源源涌進來,像是使用人海戰術一般,完全堵住經脈,容不得它過去,漸漸將其同化。

李指揮使長吁一口氣,擡頭狠狠盯着覺空和尚。

覺空和尚合什一禮,默然不語,眼神一片平和,無悲無喜,彷彿什麼事情也沒發生。

李指揮使怒目相視,喘一口粗氣,身子緊繃,極不服氣,想要再較量一下。

肩膀卻落上一隻手掌,宋供奉搭他肩膀,衝他搖搖頭。

對於宋供奉,他心中忌憚,不敢放肆,雖是不甘,也只好忍下這口氣,恨恨瞪覺空和尚一眼。

覺空和尚淡淡一瞥,合什一禮,微闔雙眼,寶相莊嚴,嘴脣翕動,似是喃喃自語,沒有出聲。

覺月和尚看一眼覺空,再瞥一眼李指揮使,心中暗自一笑,他深知覺空師弟的內力古怪,勁力玄妙,令人防不勝防,這個姓李的指揮使與他對手,自討苦吃罷了!

宋供奉目光淡淡一掃覺空,見他不驕不躁,沉靜自如,心下也不由讚歎,果然是少林的和尚,心姓不俗。

四人正在無聲交鋒之際,方證大師頭上白氣蒸騰,越來越厲害,彷彿蒸籠一般。

這一會兒功夫,瑞陽王臉色蒼白,不復開始時的紅潤,眉頭緊皺着,似乎痛苦難當。

李指揮使忙低聲道:“宋老,到底成不成?!好像不太妙啊!”

宋供奉眼睛緊盯着,搖搖頭:“事到如今,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萬一方證大師不成,咱們便陪王爺一塊兒走罷!”

李指揮使面色一變,他正當壯年,身在高位,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一天也未能享受,便要下去陪王爺,他實不甘心。

他眼珠轉動,急思解決之法,卻一籌莫展,若是實在不成,唯有派人去大內,請來禁宮的高手。

“哼!”一道悶哼聲響起,瑞陽王身子震一下。

衆人忙轉頭望去,他又恢復如常,臉色蒼白,眉宇間透出痛苦神情,彷彿在做噩夢。

方證大師慢慢收回右掌,輕籲一口氣,頭上白氣稀薄一些,他慢慢睜開眼睛。

“大師,如何?!”李指揮使急切問道。

方證大師搖頭,嘆息一聲,神情凝重。

“大師,王爺情形究竟如何?”宋供奉抱拳一禮,溫聲問道,從容不迫。

他放下生死,反而看開了,心神從容安定下來,語氣從容。

方證大師慢慢放下瑞陽王,解座下榻,搖頭嘆息:“王爺頭上盤踞着一道輕細真氣,凝而不散,老衲本想驅散它,沒想到這道內息如此精純,堅韌過人,唉——!……老衲慚愧,功力不勝此任。”

“大師修煉易筋經,功力精純,天下罕見,若是大師也不成,那王爺他……”宋供奉嘆息一聲。

方證大師苦笑一聲,想了想,道:“天下之大,奇人異士無數,尤其在朝廷內,更是臥虎藏經,老衲這點微抹之技,算不得什麼。”

宋供奉搖頭:“大師過謙,大內雖有高手,但比起大師來,仍是遜色多多,大師沒有法子,他們也不成的!”

“唉……,可憐王爺,英明神武,卻最終落得如此下場!”李指揮使重重嘆息,滿臉悲慼。

他一半是嘆瑞陽王,一半是爲了自己悲哀,一個如熊般壯實大漢,如此悲傷,份外打動人。

方證大師看了他一眼,沉吟不語。

看他模樣,宋供奉與李指揮使忙望過去。

宋供奉忙抱拳,深拜下去,重重一禮:“大師,莫非你還有解救之策?煩請不吝指教!”

方證大師忙伸手,將他扶起,看了看他,臉色遲疑。

“大師莫非有什麼難言之隱?”李指揮使急忙問。

方證大師點點頭:“老衲想起一人,此人武功通神,高深之極,若是出手,比起老衲,要強得多!”

“是誰?!”李指揮使忙問,身子繃緊,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方證大師。

方證大師遲疑道:“只是,此人已經歸隱武林,不問世事,怕是很難請得到。”

“大師說的是何方神聖?!”宋供奉沉吟着道。

“驚鴻一劍蕭一寒,兩位施主可曾聽說過?”方證大師藹然問道。

“是他?!”李指揮使微微色變,看一眼宋供奉,神情古怪。

宋供奉撫掌,重重點頭:“對啊!把他給忘了!……驚鴻一劍蕭一寒,他的大名,我可是如雷貫耳!”

“大師,他武功果如人們所傳,如此高明?”宋供奉一臉好奇神色,問道。

方證大師點頭,肅然道:“蕭先生的武功,深若淵海,莫可匹測,老衲自愧不如!”

“哦——?!……那他如今何在?……我親自去請!”宋供奉忙道,精神一振。

出家人不打誑語,如方證大師這般得道高僧,更不會說謊,既然如此高明,王爺可就有救了!

“唉……,可惜,蕭先生如今隱遁海外,怕是尋不到了!”方證大師搖頭嘆息。

“歸隱了?!”宋供奉皺起眉毛。

方證大師點點頭,搖頭一笑。

宋供奉想了想,在腦海裡回憶着蕭一寒的資料,忽然一振,擡頭問:“蕭一寒是不是還有一個弟子,叫江南雲,也是一個高手?……她一塊兒走了?”

“江施主倒是沒走。”方證大師道,搖搖頭:“江施主斷不會容人打擾蕭施主的!”

“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宋供奉一瞪眼睛,隨即一想,笑了起來,道:“有了!”

“宋施主請說。”方證大師道。

宋供奉雙眼炯炯,微微一笑:“我先去請江南雲,讓她幫忙治王爺的病,……嘿嘿,她若治不好,自然會請她師父出山!”

方證大師想一想,點點頭:“這不失爲一法,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阿彌陀佛……”

他心中微有內疚,將江南雲攪了進來,但隨即想到,爲了救人,倒也顧不得了。

宋供奉眉飛色舞,似乎瑞陽王醒了過來。

“宋……宋老……”李指揮使低聲道,拉他袖角。

宋供奉轉頭望他,目光疑惑。

“咱們出去說話。”李指揮使輕聲道。

宋供奉掃一眼方證大師他們三個,又望向李指揮使,點點頭,抱拳對三個和尚笑道:“大師,容我失陪片刻,去去便來!”

“兩位施主自便。”方證大師微笑。

“怎麼了?”宋供奉一出來,剛一站到院中,便壓低聲音問。

李指揮使嘆息一聲,搖頭道:“宋老,唉……,蕭一寒,怕是請不來的。”

“請不來?!”宋供奉聲音一提,隨即降下來,不以爲然道:“我親自去請,許下重諾,怎能請不來?!”

雖然武林中人對朝廷頗是不善,俠乃以武犯禁,與朝廷本就相剋,雖是不怕,卻也敬而遠之,畢竟得罪了朝廷,便無容身之處,即使自己無礙,總會波及家人。

若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朝廷重官請他們做事,總不會太過拒絕,武林高手也得吃喝拉撒,那些官員護衛之中,不乏高手,不招惹爲妙。

李指揮使苦笑一聲,想了想,朝裡面看一眼,拉着宋供奉,出了院子,來到一間屋中。

這間屋子位於另一進院中,與王爺的書房隔着甚遠。

進了屋,宋供奉重重坐到桌旁,大馬金刀,臉色不愉,瞥他一眼,沉聲哼道:“究竟怎麼回事,說罷,莫要鬼鬼祟祟的!”

李指揮使探頭,朝左右瞧一眼,迅速縮回身子,小心將門關上,坐到宋供奉對面。

他嘆息道:“宋老,這件事,極爲機密,需得小心!”

“說罷,究竟什麼事,還有如此小心!”宋供奉不耐煩的擺擺手。

“江南雲,怕是很難請回來!”李指揮使嘆息一聲,說道。

宋供奉雖然不耐,但聽他三番五次這般說,必有充足理由,按捺心中焦躁,道:“說說,爲什麼?!”

李指揮使直言相告:“實不相瞞,這蕭一寒有個結義兄弟,名叫潘吼,是臨安城一個小幫派的幫主,他已經被王爺下令殺了!”

“潘吼?蕭一寒的結義兄弟?殺了?”宋供奉眉頭皺起,喃喃低語兩聲,忽然一擡頭:“小李子,你是說,王爺派人殺了蕭一寒的結義兄弟?!”

“正是!”李指揮使苦笑點頭。

“怎麼會這樣?!”宋供奉疑惑問道。

“唉——!”李指揮使嘆息一聲,道:“那潘吼膽大包天,竟來王府偷盜王爺的玉石,自尋死路!”

“唔,竟有這事?”宋供奉似是不信,搖了搖頭。

李指揮使嘆道:“當初,也不知道他是蕭一寒的結義兄弟,王爺勃然大怒,直接派了貼身十侍,前去取潘吼的人頭。”

“人可曾殺了?”宋供奉皺着眉頭問。

李指揮使點頭:“殺了!”

宋供奉搖頭,苦笑連連,站起身來,左右踱步,手指揉着眉頭,來來回回。

李指揮使看着他,期望他能有什麼好辦法。

宋供奉忽然停下,轉頭道:“對了,有人知道殺潘吼的人是咱們王府嗎?”

李指揮使苦笑:“十侍衛至今未歸,凶多吉少,說不定,能推測出來。”

“不會,不會。”宋供奉擺擺手,沉吟道:“十侍衛即使被擒,也不會被問出來,他們最多會以爲,是哪個王爺動的手,至於是哪個王爺,卻是猜不準。”

“嗯,有理。”李指揮使點頭,又道:“不過,萬一真的逼出口供來,若是親自登門,怕是有危險。”

宋供奉搖頭:“十侍衛他們嘴裡藏着毒,不會開口的。”

李指揮使道:“爲了以防萬一,宋老,不如讓方證大師出面,代爲邀請,更爲妥當一些。”

“這倒不失爲一個好法子!”宋供奉呵呵笑道。

大廳裡燈火通明,宛如白晝,這是宋供奉的院子,靠近王府不遠的一處大宅院。

晚宴之上,共設兩桌,一桌是三人,另一桌是隨方證大師同而來的黃衣和尚,桌上飯菜皆是素齋。

宋供奉與李指揮使也沒有喝酒的興致,只是吃菜,說一些武林掌故,氣氛輕鬆融洽,如春風一般。

吃飽了飯,三人來到院中,不畏嚴寒,在院中小亭裡坐下。

“大師,我有一事相求。”宋供奉抱拳,臉帶微笑,儒雅翩翩,彷彿書生。

“宋施主請說。”方證大師左手撥動佛珠,右手豎掌,藹然道。

宋供奉手撫鬍髯,呵呵笑道:“我們是朝廷中人,與武林甚少來往,貿然前去,怕是請不來江南雲,……想煩勞方證大師出馬,代請她過來,如何?”

方證大師一怔,隨即搖搖頭,藹然一嘆:“兩位施主,慚愧,老朽親自前去,怕是不成。”

“怎麼,大師不肯幫這個忙?”李指揮使眉頭一皺,臉色冷了下去,眼中寒光一閃。

方證大師不動聲色,面容平靜,藹然嘆道:“說起來,老衲與這位江幫主,還有一些不協。”

“哦——?!”李指揮使斜眼望他,滿臉不信。

“阿彌陀佛——!”方證大師合什宣了一聲佛號,道:“出家人不打誑語!……先前,江施主曾硬闖我少林,老衲雖不在意,無嗔無怨,但少林上下弟子們,卻覺她太過輕狂,不甚喜歡。”

“還有這等事?!”李指揮使笑道。

方證大師苦笑一聲,搖搖頭:“這位江幫主,出自名師,武功精奇,姓子也有幾分驕傲,藝高人膽大,……唉,我少林上下,差點兒顏面盡失。”

宋供奉撫髯笑了起來:“呵呵,看來,這個江南雲,人稱辣手仙子,果然有幾分本事,並非人們因爲貌美而吹捧出的名聲。”

方證大師搖頭:“唉……,老衲實在幫不上忙,慚愧!”

“既如此,那咱們也不強人所難,我親自去請便是!”宋供奉呵呵笑道:“無論如何,勞煩大師跑一遭,我等感激不盡!”

“哪裡哪裡,宋施主客氣了。”方證大師擺手,藹然一笑。

曰暮時分,臨安城被紅霞籠罩,彷彿被塗上了玫瑰顏色,繁華之外,顯出幾分溫馨來。

臨安城南城門,大道寬敞,這個時候,人羣涌動,勞累了一天,多是出城回家,或是城裡人家遊玩一天,返回城中。

來來往往的人,將寬敞的大道堵上,各自沿着一邊走,倒也秩序井然,沒有耽擱。

忽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如狂風暴雨一般的急促,由遠及近,轉眼便到跟前。

來來往往的人們急急忙忙讓出一條道來,免得被馬踏着。

這個時候,能騎馬的人,便如後世能買名牌轎車一般,非富即貴,招惹不得。

一轉眼的功夫,十匹馬護着一輛馬車,來到南城門,在城門前停了下來。

這時候,人們看清了他們的真容。

五匹馬在前,五匹馬在後,漆黑的馬車停在中間,這些馬一動不動,彷彿紮根在地上。

這十匹馬骨架高大,雄壯驚人,毛髮是一碼的漆黑,身上彷彿披了黑緞子,在夕陽下閃閃發光,神駿異常。

它們個個汗水淋漓,冒着熱氣,卻精神依舊昂揚,雙眼炯炯有神,不露疲色。

馬上騎士,一半二十餘歲的年輕人,一半三四十歲的中年漢子,雙眼俱是精芒四射,太陽穴高鼓。

“是清平幫的人?”人羣中有人低聲議論。

“看着眼生,好像不是。”有人接話。

“這麼多高手,除了清平幫,還有哪個門派?!”有人不服氣的重重哼道。

“清平幫可不是這麼橫行霸道!”又有人不屑的哼了一聲。

“噓——!”有人忙豎指脣前,按住說話之人,低聲叱道:“你不要小命了?!他們殺你跟宰雞一樣!”

“哼,在清平幫境內,我纔不怕,諒他們不敢殺我!”那人掙開對方,凜然無畏。

此人年約二十,臉上猶存稚氣,身形單薄,一雙大眼卻是滴溜溜轉,靈氣十足。

他正在掙扎,忽然一頓,發覺一道目光掃過來,身子一陣發冷,彷彿兩柄劍刺到身上一般,不由生出畏懼之念,不敢再胡亂動。

馬上一個騎士轉頭瞥了他一眼,精芒四射,宛如實質,見到他不敢再動,這個青年騎士不屑一笑,轉過頭去,懶得再理會。

那青年人雖然不服氣,但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道理,還是懂得的,心裡啐了一下,不再說話。

最前頭的一箇中年騎士一拉馬繮繩,駿馬轉身,來到馬車旁,低聲道:“宋老,臨安城到了!”

“進城罷!”沙啞的聲音響起,平平淡淡,沒有感情。

“是,進城!”中年騎士沉聲應道,一拉繮繩,轉馬向前,揮了揮手。

他臉龐削瘦,兩撇小鬍子烏黑髮亮,氣度飄逸瀟灑,一雙眼睛卻冷芒四射,令人不敢直視。

十匹馬同時啓步,緩緩向前,彷彿十個人齊步走,馬的步伐一致大小,五匹馬一排,整齊劃一。

雖然僅有十匹馬,圍觀衆人卻覺得,彷彿有數十匹,數百匹馬在眼前,森嚴的氣勢壓得人喘不上氣來。

人們自覺讓開一條道,一個青年騎士忽然一提馬繮,衝出隊列,搶在前頭,朝守門的兵衛奔去。

守門的共有十個人,已經拿起了刀槍,擺開陣勢,雖然如今天下太平,但總有賊盜,不能不防。

隔着一丈遠,黑馬忽然止步,揚起前蹄,“希聿聿”一聲長嘶,聲音洪亮。

馬上青年騎士冷着臉,自懷中取出一個木牌,握在手心,朝挺槍戒備的守兵一亮。

那些守衛一看,忙紛紛放下槍,躬身行禮。

青年騎士冷冰冰的擺擺手,收回木牌,沉聲道:“不必多禮,讓開罷,莫要亂說話!”

“是!是!”守衛兵士忙不迭的點頭。

此時,其餘九匹馬與馬車緩緩而來,馬蹄輕翻,閒庭信步,說不出的悠然,透着一股優雅高貴之氣。

人們議論紛紛,不知這些人究竟何方神聖。

有人上前問那幾個守門的兵士,卻惹來一陣叱斥,不該問就別問,免得惹麻煩上身。

人們看着無趣,各自離開。

(未完待續)

第181章 傲天第67章 保全第296章 心結第161章 三令第201章 授劍第260 躲避第609章 俱傷第四十五章 玉簪第280章 陡變第12章 福威第52章 靜軒第209章 再饒第161章 佳境第220章 時機第48章 退敵第九十八章 入宮第522章 逼供第595章 高僧第404章 解圍第703章 分別第320章 授訣第19章 散手第51章 劍殺第160章 先天第582章 激勵第250章 耳光第133章 封印第207章 歸湖第589章 再賭第260章 共月第308章 傳聞第18章 來信第298章 長嘯第671章 靈丹第155章 授訣第271章 贈丹第140章 出手第397章 雷訣第42章 痛殺第105章 斬殺第578章 欲見第438章 解開第593章 回家第238章 掌門第295章 進門第395章 長生第397章 雷訣第476章 繼承第201章 滅幫第110章 偶遇第2章 首戰第665章 聯盟第659章 海陵第214章 施救第198章 報復第47章 色動第709章 圍攻第四十九章 比劍第141章 折辱第365章 尋仇第86章 警告第227章 落定第249章 神衍第173章 降心第302章 闖入第265章 賜丹第567章 推演第17章 瞬殺第35章 丐幫第658章 造就第367章 收穫第133章 遊戲第106章 收伏第84章 送歸第9章 復陣第69章 脫身第177章 御史第82章 位子第474章 逝去第411章 玄空第267章 七環第321章 鎮懾第615章 石劍(一更)第320章 授訣第697章 傳授第380章 質問第187章 出手第249章 灌頂第239章 空城第141章 折辱第136章 收拾第289章 反應第224章 同心第56章 碎玉第85章 挑戰第305章 惹禍第44章 圍攻第105章 劍氣第499章 薰陶第262章 斬斷